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和汉武帝种田-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彻就问:“需要什么?”
医者道:“微臣还得再看看,先继续为太皇太后施针。若真是中风,怕是余生都要在榻上度过。”
王太后接道:“我会多挑几个妥善的奴婢。”
医者父母心。
这位御医以前也不喜欢把持朝政的太皇太后,而今看到她一动不动,内心生出些许同情,闻言道:“太后有心了。陛下,微臣刚刚看了一下太皇太后晚上用的食物,肉汤和点心,点心皆加了蜜糖的油炸物,以后可不能这么吃。”
刘彻顿时明白她病的为何这么突然,年轻力壮的男人也经不起时常这么吃,更别说窦太后。
“以后也吃不下去。”刘彻对皇太后说,“母后吩咐下去,以后以清淡为主。晚上只可食豆浆或果泥。”
王太后看着医者问:“会不会过于清淡?豆浆换成肉汤?”
“陛下说的极是。肉汤不可。那东西是大补。”医者总觉得太皇太后动了一下,拿过油灯,果然看到她睁开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紧闭,怕是一时半会睁不开。
这种病富人家常有,医者见惯了,发现这点心情也没有太大波动,道:“陛下,太皇太后醒了。”
刘彻后退一步,让他娘上。
太皇太后的意识是清醒的,看到王太后,嘴巴不断抖动,试图说些什么。
托了刘彻的福,这两年婆媳二人处的可真不错。婆媳二人又相识多年,王太后自认还算懂她,攥住她的手,“母后别急,医者没法子咱们还有卫先生。儿媳立即令陛下去找卫先生。”
刘彻眉心一跳,他娘是想跟他祖母作伴不成。
窦太后不再抖动,王太后连忙拉他出去,压低声音说:“哀家刚刚只能那么一说。”
刘彻提醒他娘,“她只是中风,不是大病入脑。”
“为娘当然知道。你那边不是有好几个术士?挑一个眼生的扮成仙风道骨的模样不就成了。”王太后道。
不成!
开了这个头其他皇亲国戚有样学样,就算不用卫莱出面,弄个假的应付也够他烦的。
刘彻:“您这不是骗人吗?”
王太后听愣住,这话是她儿子说的?天上莫不是要下红雨。
刘彻无语,他娘几个意思吗。
“母后也没少吃卫先生令人捎来的果子,有何感受?”
王太后没听懂。
刘彻:“您没发现几年过去,您没老反而精气神越来越好?”
王太后瞪大了眼睛。
刘彻连忙阻止她发散下去,“想多了,那些果子跟人参差不多,又不像人参那般吃多了上火,虚不受补。”
王太后道:“哀家就说真有那么玄乎,瓜果成熟季,你怎么可能一车又一车的往东宫送。”
“一车接一车来自上林苑。”刘彻打破他母亲的幻想。
王太后的呼吸停顿了一下,不死心地问:“哪些是卫先生送来的?”
“去年冬天的西瓜。”刘彻道,“往后是什么朕也说不准,看她心情。”
王太后把那句“给平阳侯一些”咽回去。一个西瓜还不够她一个人吃的,怎么分啊。
“今年还有吗?我弄出西瓜汁水来给母后喝。”
有是一定还有。
刘彻可不想给他母亲一种东西易得的错局,“儿子过几日去上林苑看看。”
几日后天气放晴,路面晒干,刘彻从上林苑带回来一斗米,实则是他提前放车上的。
王太后抓一把看个仔细,愣是没瞧出和她平日里吃的有何不同。
米饭整出来,微微泛着绿色,王太后惊喜,“这是刚收上来的?”
“不是,去年的陈米。品种不一样,放到今年还跟新的一样。”刘彻提醒她,“你一半她一半
,朕就不过去了。”
卫莱见刘彻又来了,忍不住问:“你又没去东宫?”
“母后在,用不着朕。”
卫莱:“她是她,你是你啊。好些了吗?”
“还是老样子。”刘彻道。
卫莱听他提过,说不出话,只有半个身体能动,“这么严重你还不在东宫尽孝,三公九卿就没劝你,做人善良点?”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5…06
12:00:00~2021…05…12
0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深秋的黎明、懒na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良良
30瓶;琼
20瓶;空白点点点、38039860
10瓶;灏澍、按乐
5瓶;玉有微瑕
2瓶;大白糖奶兔、海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我和汉武帝种田);
63、第 63 章
(我和汉武帝种田);
刘彻笑道:“朕善良慌的可是他们。陛下连一个病重的老人也容不下;
如此心狠我们是不是要早做打算,急流勇退?陛下以前那么不喜太皇太后,今日竟在身前尽孝;
陛下是真心的,还是做给咱们看?这事也值得好好琢磨琢磨。你说他们会不会愁的跟太皇太后一样?”
卫莱不知;
但她知道刘彻是真了解群臣,“你这么聪明;
江充他们怎么还敢糊弄你?”
刘彻脸上的笑意骤然消失。
“我不是故意的,是真想知道。”卫莱道;
“难不成真是老糊涂了?”
刘彻:“朕劝你善良点。”
卫莱的呼吸停顿片刻;
“每次提到这件事你不是顾左右而言他;
就是避而不谈,所以我猜对了?”
“对又如何;
不对又如何?你觉得朕会给你弄死朕的机会?”刘彻问,“不可能,永远不可能。”
卫莱:“你又知道我什么时候动手?”
刘彻微微摇头;
“朕可以防患于未然。”
“你——”卫莱不可置信的看着他。
刘彻笑眯眯道,“正是你想的那样。”
“你还是人吗?我还怀着你的孩子!”
刘彻:“你不怕孩子没爹;
朕又怎么会怕孩子没娘呢?有些事朕会容忍纵容,有些事就不要想了。”
“我以后要是不生呢?”
刘彻还真没办法,“朕就不封她为长公主;
把她嫁去陈家。”
“你敢?!”卫莱痛的倒抽一口气。
刘彻慌忙扶着她,“别急,别气;
朕吓唬你呢。”让她靠他身上,“好点没?”
卫莱不想搭理他。
“是不是这孩子又调皮?”刘彻轻轻拍一下她的腹部,“回头出来了朕替你揍她。”
卫莱又倒抽一口气。
刘彻慌忙说;
“不揍不揍。”想起什么猛然转向卫莱,“她能听懂?”
肚子里不再翻身打滚,卫莱好受一些,看到他眼中的难以置信,“瞎想什么。她可能醒了,想跟咱们玩儿。你手碰我的肚子,她以为你在同她打招呼,你可闭嘴吧。”
“这样啊。”刘彻松了口气,“朕还以为这么神奇。这事怪你,哪壶不开提哪壶。”
卫莱问:“你若是我你不好奇?”
“不好奇。”刘彻又补一句,“朕就不怕那样的人。朕有问过你玉佩空间里还有哪些东西吗?”
问过。但是问还有没有什么什么。
卫莱:“我又出不去,你问不问都一样啊。”
刘彻顿时知道她又开始了每一天的胡搅蛮缠。
“朕现在问?”
卫莱不由地紧张起来。
刘彻顿时想笑,“朕是想问问有没有西瓜,给母后两个,压出汁水给太皇太后饮用。”
“西瓜汁又不能做成热的,寒冬腊月你给她喝那个,怕不是希望她死的快点?”
刘彻又想朝她肚子拍下去,“先放铜壶里,然后坐到开水里烫温。”
“那也不行啊。我隐隐记得西瓜是寒性的瓜果。”卫莱当真记不清了,“要不换成苹果,捣碎蒸熟?”
刘彻是都可以,左右不是到他肚子里,“还有多少?留够你吃的。”
卫莱想笑,这个男人,真够无情的,不愧是个合格的帝王。
“你还能要多少?”
刘彻想了想,离除夕还有二十七天,“先给我三十,母后一半她一半,半个月后再给我三十个。后天给我。”
“你后天还出去?”
刘彻:“去军校那边看看还缺什么。下次过去估计得你出月子。”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军校那群孩子可都是半大小子,还是每天早上跑几里路,下午打半个时辰拳的小子。
满满一库房大米顶多一个月。
起初几个月刘彻不以为意,半年下来刘彻纵然家大业大,也止不住心疼,他这哪是养兵,亲儿子也不过如此。
刘彻知道卫莱的玉佩空间里存了不少粮食,足够养活那群娃娃兵,也没敢在她面前提。别看她身怀六甲,一旦知道那些娃娃兵越来越能吃,临近生产她也能跑过去放粮。
卫莱不知他在想这些,听到他的话就问:“我提醒你弄些海菜,你弄了吗?”
“吩咐下去了。春四月,海菜同你说的那个胶一起运过来。”
卫莱诧异,“橡胶还没送过来?”
“送来了朕能不告诉你吗?你也也不知道那树长什么样,只知道流白色张乳汁似的胶,他们总要一点点寻。再说了,闽越离京师也不近,找到再派人送来消息又要废些时日。”
卫莱想一想,是这个道理,“我忘了这边交通不便。”面向刘彻,“我们那儿——”
“停!你们那儿有修路的好法子也离不开人和钱吧?”刘彻不待她回答,“外有外敌,内有内患,百姓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朕同意拿钱修路,三公九卿也不同意。”
卫莱老实点头,“你说的是。京师方圆百里都种上了红薯和棉花?”
“去年种上了。朕打算今年开春令懂农事的人前往洛阳等到教百姓育苗。”
卫莱:“那边有种子?”
“没有,从京师运过去。”八九月份收获的棉花和红薯朝廷只收了一部分,余下的让百姓自己处理。
刘彻并没有就此不管。十月中旬令人到乡间走访,果然除了百姓自己吃的用的,都被皇亲国戚买来去。
刘彻并不能指望他们把这两样作物传遍天下,他们也没有心怀天下的觉悟。若要快速传来,还得朝廷出面。
卫莱道:“那多麻烦。”
“没办法。”刘彻叹气,“好在黄河没有再发水,但愿明年也别出事。”
卫莱想到了山东等地,“还得从源头啊。”
“你当朕不想?那边如今全是匈奴。上辈子还是去病带兵平了那边。”
卫莱忙问:“还得十多年啊?那就让年年受灾的百姓迁徙啊。”
“往南是封国,往东是大海,往西中原腹地人口本就多,往北是匈奴。卫夫人,你说往哪儿迁?”
卫莱仔细想想,“辽东是咱们的地儿吗?”
“辽东辽西都是,然那边太冷,一年只能种一季庄稼,还不如在老家呢。”
卫莱脱口而出,“那是没有玉米!”
“玉米?”刘彻怀疑听错了,“在辽东种米?”
卫莱下意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