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圣旨驾到-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吱吱呀呀……

    有些书生咬牙坚持,纵然已经万分痛苦,仍不可轻易被放弃。

    突然间,江华收起气势,一众书生如释重负,不经意间,有些书生额冒冷汗。

    江华见此,笑道:“尔等不必紧张,此次殿试,无他人,唯吾与尔等。此次殿试,吾要求诸位齐心协力——着书!”

    着书?!

    一众书生不敢发出声音,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着书立说?

    这岂是他们配的?

    就算是那些名扬天下的大儒都不敢轻易着书立说,着书立说可不简简单单的写写东西,长篇大论就行,里面涉及的门槛极高。

    学识渊博只是入门,门生天下刚入门槛,更不用提还有其他令人望而却步的条件。

    一时间,大殿显得格外寂静。

    江华环顾众人一眼,最终将目光落在宁采臣身上,问道:“宁采臣,你有何见解?”

    宁采臣身躯一顿,突然被点名,有些惶恐。但宁采臣很快反应过来,向前一步,也来不及细思为何江华会提问自己,只得说道:“回圣上,着书立说非大儒圣贤不可为,我等才疏学浅,恐令圣上失望。”

    江华摇头:“哈哈哈……尔等为种花朝首次科举殿榜者,若无此信心,可堪大任?又如何能够助吾治理天下,造福百姓?”

    “这……”

    江华的发问让一众学子既惊醒又惶恐。

    “敢问圣上,此次着书着的是何书?”

    蒲松龄不愧为状元郎,敢为一人先。

    “幼童启蒙书!”

    嗯?

    面对疑惑的众学子,江华大致的讲了一下什么是幼童启蒙书,当所有书生听完江华的讲解之后,纷纷恍然大悟。

    而经过蒲松龄的发问,越来越多的学子问出心中疑惑,甚至开始当着江华的面开始讨论起来,一时间,原本安静的大殿瞬间变得热闹起来,江华道出其中原理之后,默默地退出了大殿。

    等江华离开之后,整个大殿被虎狼僵屍士兵包围,任何人不得入内。

    ……

    “殿榜百位学子蒙得圣恩,进宫着书,启蒙幼童!”

    一时间,京城风起云涌。

    当这则消息被越来越多人证实之后,百姓这才明白为何科举之后既没有所谓的状元郎游街也没有听说哪位学子受封之事。

    “着书立说……着书立说啊……我辈……乃至天下读书人毕生所求……真是令人羡慕!”

    “是啊,还是幼童启蒙书……圣上真乃千古明君,若真是着书功成,想想看,天下间幼童何止百万,而他们读的却是殿榜者所着之书,如此流芳百世之壮举,为何……为何偏偏不是某!”

    “哈哈哈……此言差矣,此事说来容易,实则万般艰难。着书漫长且不提,着书完成之后,如何流传于世?流传于世之后,又如何助所有幼童皆能读书?”

    “这……”

    不管众人如何讨论,这件事的热度不减反增,而当热度达到最高峰时,京城之中,不知不觉间成立了一家名为“种花报社”的商铺。

    商铺位于京城中心位置,十分宽敞,之前只是被人盘下,一直未开门,但依稀能够被来往的路人听见里面传来的声音,如今,报社无声无息的开门,瞬间震惊世人。

    报社很大,这不是让众人震惊的事情,令人震惊的是,报社内部摆满了数不尽的纸张,这些纸张被报社的人称为报纸,上面记载了京城乃至种花朝各地发生的奇闻异事。

    当纸张还在富商显贵之间流转时,报社的横空出世如同闪耀的彗星一般,将知识的光辉带给世人,尤其是,报纸的价格居然只要一文。

    一文钱或许对于那些穷苦百姓而言是负担,但对于那些每月就要在读书方面花费好几钱的书生而言,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原以为报纸以及报纸的内容就已经足够惊艳,然而,更令那些书生惊喜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整个京城,一夜之间突然多了好多家书店,书店之中摆满了和报纸纸张一样的书籍,看起来跟新的一样。

    如果说报社的出现让这些书生喜出望外,那书店的出现直接让这些书生兴奋的找不着北了。

    报纸记载的是大事小事天下事,可书籍才真正是通往殿试的钥匙,没有任何书生能够抵挡住书籍的诱惑,尤其是这本书籍上面的知识是可以花钱来买的,那就更加疯狂。

    据说,京城数十家书店,一日之内,卖出纸张万万张,卖出各种书籍数十万本。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的价格持续下降,似乎纸张的出现就是为了让读书人能够买得起。

    如果说,报纸是第一波冲击,书店是第二波冲击,那么由江华撰写圣旨设立幼童学社则为第三波,且这一波冲击以极快的速度极短的时间席卷整个种花朝。

    哪怕圣旨只是表面不日将会在种花朝各地设立学社,也被无数百姓追捧。

    这是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世界,能够读书是所有百姓的最终渴望,尤其是当江华还承诺,所有幼童读书费用全免,且能够得到所谓的“补贴”时,可以说,整个种花朝的百姓彻底沸腾。

    圣旨驾到

 第754章 文以载道

    在这股沸腾之下,彻底暴露出一些谋反之人的心思,短短几日时间,午门斩首示众、株连九族者屍首堆积如山,其中不乏当朝权臣,世家豪商。这些人,均是这场恩赐中不被任何人惦记的牺牲者。

    对于这些人,江华手段极其简单粗暴——杀!

    没有什么比杀戮更能振奋人心,通往胜利的道路本就屍骨如山。

    正当众人庆贺自家后代也能享受千古未有之待遇时,从京城又传来了一道好消息。各种农用机械被商人从遥远的京城运到整个种花朝内,并以一种极低的价格售卖给农民,数十种农用机械犹如病毒般在各地发酵,扩散,应用。

    而伴随着这些农用机械的盛行,一种名为“杂交水稻”的品种被种花庙传到所有农民之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闻所未闻的种子也被流传出去,开始被农民耕种起来。

    一时间,书店之中,一本名为《农耕宝典》的书籍销售一空,成为最畅销的书籍。

    似乎几日之间,整个种花朝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覆盖了农业、工业、制造业、畜牧业……等等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一时间,整个种花朝的发展被硬生生的推进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

    如此惊骇的发展速度,除了最初民心不稳之外,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没有发生任何例外。更重要的是,波及到了任何人,可以说是所有人都是受益者。

    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只知道,几乎每家百姓都将江华的画像贴在家中,日日供奉,夜夜朝拜。

    短短一个月不到,自京城而出的各种匪夷所思但妙用无穷且涉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奇物给种花朝的百姓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使得种花朝的百姓真正归心,哪怕是那些对前朝抱有幻想的百姓也已经默默接受事实。

    唯有那些勋贵,对江华的不满已经达到极点,终于,在某一天的夜晚,勋贵爆发。这是一场波及整个种花朝勋贵的爆发,也就是说,种花朝所有勋贵早就密谋,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只是,令这些勋贵没有想到的是,江华早就料到这一天的到来,当一个乃至三个虎狼僵屍士兵直接横推数千人乃至数万人的大军时,勋贵这才真正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对手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对付的。

    为时已晚,反叛发生的快消散的也快,第二日,一切照旧,没有百姓察觉到这一日的异常,只知道,似乎从某一天开始,他们拥有了土地,家家户户都有了土地,而且,他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

    百姓对江华的敬仰已经无法形容,已经达到一种盲目的地步,种花庙人满为患,就算是路过种花庙的路人也会放下手中之事,诚心前来祷告。

    源源不断的香火愿力从四面八方如海浪一般奔涌至江华的紫府,而今,江华的紫府才是真正的紫府,巍峨耸立,直冲云霄,辉煌耀眼,光彩夺目。

    紫府之中,更是充满着无穷无尽的香火愿力,江华心随意动,紫府之中的香火愿力随意调动。

    若是抬头开去,会发现紫府之巅,隐隐有一片金黄色的云彩笼罩在紫府之上,江华知道,这是这段时日江华积累的功德之力。

    京城皇城之内,江华从修炼室踏出,一个月不上早朝,可江华对朝堂的掌控更加牢固。出关之后,江华来到圣人阁,圣人阁是宁采臣等人这段时间所居住之地,重兵把守,除了江华,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圣人阁。

    当江华出现在圣人阁内,里面有些吵闹,凌乱的脚步声,小声的争论声,以及沙沙的翻书声……各种声音交织,形成一副喧闹的画面。再加上这些书生灰头土脸,懒散邋遢,身上更是散发着怪味,于是便形成了这一副有味道的画。

    “不行,幼童怎看的懂此句,此处需要修改,还有此处,完全以我等视角带入。”

    “幼童识字的书籍我等尚且完成了九成,更是遵圣上旨意将其变成了格式相同的三字真言或者六字真言,但这启蒙书,各抒己见,如此这般,等圣上询我等成果,我等该如何回复?”

    作为此次负责人的蒲松龄直接打断众人的争吵,似这般争吵这一个月来也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演变到最后越来越频繁,不得已,这一次蒲松龄直接开口。

    蒲松龄说完,众人安静下来,于是蒲松龄拿起众人争论的手稿,仔细看去,静静沉思,最后说道:“这三个字前文已经出现,此次确却是不必重复。可若是换上另一句,又颇为拗口,诸君可曾想起前些日子圣上命人撰写的种花字典,既然此书为幼童识字书,种花字典又是认字宝典,何不从种花字典寻找灵感?”

    在蒲松龄这般提示下,其余人纷纷恍然,一时间竟露出明悟神色。

    江华在里面待了片刻之后,满意的点点头,在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这诱惑上,没有任何一个读书人可以忽略。

    而在江华出关不久,皇宫来了一个老熟人——京城判官。

    “此次前来是为归还生死簿!”

    当京城判官说出这句话时,江华脑海闪过一丝疑惑。接过生死簿,神识一扫,生死簿并无异常,江华这才收起生死簿,看向京城判官,只见京城判官面无表情,而是直接抱拳道:“多谢圣上!”

    江华点头,内心却开始思考京城判官此举的意义。

    “圣上,在下有一言相劝,鬼门关开,鬼母归来,万妖乱世,群魔乱舞。”

    嗯?

    京城判官留下一句话便消失不见,江华听后,掐指一算,但猛的一惊,原本有些明朗的天机顷刻间变得浑浊未知。

    “鬼门关要开了!”

    这是江华从府君那边得到的消息,得知这一消息的江华决定让辛十四娘去找府君询问一下情况。

    与此同时,江华命人将此事告知傅清风和傅月池二女,二女如今已经今非昔比,乃是种花朝一等一的女将军。

    自江华建立种花朝之后,二女除了江华登基时回归京城,此后便再也不曾回归京城,江华也由得二人带领一百虎狼僵屍士兵以及数万普通士兵四处平定战乱以及降妖除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