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无限垂钓系统-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了看鱼竿检测数据,李昊考虑一番后,将价格定了下来。

    长度三米六的手竿,单价五百块钱包邮。

    长度四米五的手竿,单价六百块钱包邮。

    长度五米四的手竿,单价七百块钱包邮。

    长度十二米的手竿,单价两千一百块钱包邮。

    让破水渔具厂的人,在飞信购物网上,弄了一个工厂直营店。

    又让破水渔具厂十二名能说会道的员工,各自带一些鱼竿,去一个个大学外面推销。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喜欢钓鱼的钓友们,第一代石墨烯复合材料鱼竿长度三米六的鱼竿,就能直拉十八公斤。”

    “又轻又硬又耐用,新产品优惠,九折就能买走。”

    “一根三米六的石墨烯复合材料鱼竿,不要一万,也不要一千,只要四百五。”

    “错过这个机会,下次就会贵五十。”

    一个个员工一边吆喝,一边用三米六的鱼竿钓起一桶纯净水。

    桶装纯净水,光是里面的纯净水就有十七升,加上装水的桶,接近十九公斤。

    轻硬兼备,强度十足,破水鱼竿一战成名。

    一个个有钱的大学生,当场买下一根根鱼竿。

    不少人拿出手机,站在旁边直播,质量这么好的鱼竿,简直闻所未闻。

    短短的一天时间,破水鱼竿就在网上出名了。

    成千上万的钓鱼爱好者,相继进入飞信购物平台破水鱼竿厂的直营店

    半个月后,红升复合材料厂开始对外销售石墨烯复合材料。

    研发出来的石墨烯复合材料,适合生产鱼竿、车壳之类的。

    调配好的原材料,经过特定的温度,就能热塑成型。

    胡远等人研发出来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纯属歪打正着。

    本来他们是想研发出适合做电池或芯片的石墨烯复合材料。

    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合成出来的实验品,具有强度大,韧性高等特点

    材料研发能否取得成果,一看实验次数,二看运气。

    运气好,一下就弄出优质材料了,运气不好,或许一辈子都没研发出什么。

    复合材料的本质,说的简单一点,就像钢筋混泥土。

    红升复合材料厂、破水渔具厂销量火爆,但关注的人并不多。

    一个渔具厂,也就同行和钓鱼人比较关心。

    红升复合材料厂的产能,除了满足破水渔具厂的生产需求,剩下的产品,都被汽车厂、高铁厂、船厂飞机厂消耗了。

    可以热塑成型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用途十分广泛,多的不说,拿来做凳子、玩具、旅行箱之类的,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间,又到期末了。

    搞定最后一科考试,李昊驾车返回陈庄镇。

    “机械厂每月净赚五亿左右,冶炼厂每月净赚五十五亿上下,复合材料每月净赚三亿左右,鱼竿每月净赚九千万上下。”

    “公司账户还有八百六十七亿多,个人存款两亿三千多万,飞信余额七千多万。”

    “每个月的研发额度三十亿,明显少了点,把研发额度上调到六十亿。”

    “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等,都从研发额度里面支出。”

    一个月研发投入六十亿,公司账户还能增加四亿左右。

    在李昊看来,公司账户八百六十几亿,足够应付不时之需了。

    每个月赚到的钱,全部拿去搞研发,也不会出现资金短缺。

    公司有八百六十几亿存款,往后买地买机器绰绰有余。

    技术含量高的机器设备,就算有钱也未必买得到。

    海外诸国对夏国实行技术封锁,国外最先进的东西,想买都不可能。

    国内的机器设备,价格最贵的,很少超过一亿。

    写了一份邮件,发给一个个研发小组。

    材料研发一组的组长薛鹏每月净利润分成几千万,组员每月净利润分成几百万。

    机械研发二组的组长赵进每月净利润分成五百八十几万,组员每月净利润分成八十几万。

    材料研发三组的组长胡远每月净利润分成三百五十几万,组员每月净利润分成五十几万。

    三个研发组的组长和组员,每个月都能领到一大笔净利润分成,其余研发组羡慕的同时,工作充满干劲。

    研发进度太慢?招人,招牛人。

    现有的设备不够先进,想办法买最好的。

    研发总额度从三十亿涨到六十亿,购买设备的资金异常充足。

    能买到的机器设备之中,买质量最好的,性能最好的。

    研发投入超额?只需写一份申请,多半都会拨款。

    身为老板的李昊,一直实行砸钱模式。

    高额奖金、净利润分成的情况下,一个个研发小组陷入疯狂。

    发了工资和年终奖,李昊没有参加年夜饭。

    人均五百,让各个工厂的厂长,带着员工吃年夜饭。

    先后去周玉妍、苏婷、朱芳家过了年,随后驾车返回江县。

    每天看看书,降伏妖魔一番,日子单调而又幸福。

    正月初四,王伟、刘强他们从老家归来,四方水果店再次开业。

    三年免税期结束,冶炼厂开始交半税,不到营收的百分之七。

    至此,几家工厂的月收入,基本跟研发投入持平。

    每月能赚六十亿左右,每月的研发投入也差不多六十亿。

    研发额度没有用完,公司账户增加一些钱。

    研发投入超过额度,公司账户减少一些钱。

    两天后,李昊前往学校报名缴费。

    一周后,上学期间,他又待在图书馆看书。

    耗费不少财力物力人力,三个电池研发组都有不少成果。

    见研发出来的电池,性能都不是很理想,李昊只发了一大笔奖金。

    性能略强于市面上的电池,完全没必要量产。

    现阶段理应积累一些技术。

    材料研发组弄出来的新材料,数量倒是很多,结果让人郁闷。

    质量好的新材料,以目前的技术,无法实现量产。

    李昊选择发奖金,材料配方留着备用。

    如果研发组搞定量产工艺,他倒是乐意投产。

    时至今日,研发成员全部加起来,已有一千五百人。

    “年底之前,就能掌握仿造旧款光刻机的技术。”

    买来的那套光刻机的操作软件,早已被软件研发组破解。

    国内买不到的零件,一个个研发组同心协力。

    材料研发组负责材料,机械研发组搞定机械。

    算下来,仿造光刻机的时间,已有两年多了。

    仿造一套旧款光刻机的难度,比仿造新款光刻机小了不知多少。

    等搞定最后一种零件,凭借累积的技术,足以制造出性能超过旧款的光刻机。

    看了看一个个研发组的情况,李昊心中成就感十足。

    一百万字了,争取尽快完结,然后写新书,为了全勤谢谢支持乌龟的兄弟姐妹们,谢谢!

    本章完

 第426章 两年后

    第426章 两年后

    一个个材料研发小组,全力以赴的做着一种种实验。

    一套设备一次只能做一种实验?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不能多卖几套设备?

    有得十套设备,就能同时做十种复合材料的实验了。

    一个个机械研发小组,在拆解、仿造、优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时间的流逝,积累的技术越来越多,量产的机器设备、优质材料随之增多。

    大三上学期,扣除工资、分成、税收等,每月净利润突破一百亿。

    相应的,每个月的研发总额度,也被他上调到一百多亿。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李昊大学毕业了。

    此时他麾下那些公司,每月净利润已有三百亿之多。

    全部研发人员加起来,已经超过一万五千人。

    最初,一个研发组只有十二人,而今,一个研发组有一千多人。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才是技术攻关的主力。”

    无心再读硕士、博士,李昊来到招聘会现场。

    “李哥,你也来了?”杜志远愣了愣神,对方身家丰厚,没必要前来应聘。

    “过来看看情况。”李昊笑道。

    “以你的身家,没必要给别人打工。”杜志远恭维道,对方有一艘四百多万的钓鱼船,一个日进斗金的水果店,个人资产至少几千万。

    “找工作?”李昊问道。

    “嗯,来碰碰运气。”杜志远点了点头。

    “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李昊问道。

    “适合我们这个专业的。”杜志远话音一落,又问道:“李哥,你没报考硕士研究生?”

    “我都二十九了。”李昊苦笑不已。

    年近三十,再在学校待着,似乎不合适。

    电动车技术、石墨烯芯片技术,都已经研发出来了。

    遍地撒网几年,投入几千亿巨资,做了无数次实验,取得成果远远超过预期。

    材料研发组,搞定了石墨烯芯片原材料问题。

    机械研发组,解决了石墨烯芯片的量产技术。

    离开学校后,李昊准备注册一个电动车厂,一个石墨烯芯片厂。

    电动车厂和石墨烯芯片厂的生产线,已经差不多弄好了。

    “李哥,我去找工作了。”杜志远说道。

    “嗯。”李昊应了一声,对方的能力差了点,不适合他那些工厂和公司。

    研发组关系着所有组员的利益,放一个技术能力不足的人进去,明显不合适。

    冶炼厂、石墨烯材料厂在建的石墨烯电池厂,员工都是退役军人。

    重要工厂的员工,李昊没打算从外面找人。

    研发组的成员,由各个研发组自行招聘,他从未干涉。

    “这个招聘会,对我而言,没任何意义。”

    一念至此,李昊转身走人,驾车返回江县。

    晚饭后,为了李氏一族,奋斗了一个多小时。

    身心俱爽的李昊,心情美美的睡了一觉。

    在他的支持下,飞鹰教育已经遍布夏国所有县城,市值大约十五亿。

    晨练一番,李昊驾车来到旭阳工业园。

    占地面积一万两千多亩的工业园,大大小小的工厂,已有二十几个。

    “土地不怎么够用了,再买两万亩土地。”

    看了看一个个工厂和研发组的情况,李昊驾车返回县城。

    得知他要建汽车厂和芯片厂,官方全力支持。

    李昊以每亩两百万的价格,买了两万亩工业用地。

    按照目前的价格,江县每亩工业用地已经涨到三百多万。

    当然,若在别的地方投资,土地很可能免费。

    “利润与研发投入持平,公司可用资金只剩五百多亿了。”

    “个人账户还有两亿三千多万,飞信余额两亿一千多万。”

    “给研发组放一个月的假,公司账户就能增加两百多亿。”

    驱散放假囤钱的想法,李昊注册了一个破晓芯片厂,一个大地电动车厂。

    得知他要投产电池、电动车、石墨烯芯片,几个研发组的成员大喜。

    一个多月后,细雨电池厂开始生产三种不同类型的电池。

    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投产后,每月利润再次增加。

    石墨烯电池生产线,目前还差一些设备。

    石墨烯电池量产技术研发出来后,飞扬机械厂负责加工生产线。

    有材料研发组解决材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