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625冰封帝国-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狗站、鹿站,还是驿站,食宿由当地官府统一配给,当然了,官府只负责发放粮食、食盐等,想要吃肉还是得自己想办法”

    “其三便是基层,哦,也就是县以下的地域,你等也知晓,我国对于基层还是按照各部哈拉达、台吉来管理的法子,这只是权宜之计,长期来看并不可行”

    “故此,本汗决定”

    “大汗慎重!”

    此时,雅丹突然出声了。

    在座了除了他是安加拉部的哈拉达之子,剩余的不是汉人,便是牧户出身的,浑没有意识到尼堪当前的政权基础实际上是很薄弱的,除了那些个农户,广大的牧户实际上还是控制在各部族长手里。

    尼堪赞许地看了看雅丹一眼,“你能出言反对我,说明你对此事也有考虑,那以你来看,该当如何?”

    雅丹如今二十七岁了,比尼堪还大两岁,加上黄褐色的胡须,他现在已经是一副典型突厥人的面孔了,不过他现在说的却是汉语,他学会的第四门语言。

    “大汗,您所说的这基层在林中、草原传承了千年了,想要旦夕改变谈何容易?尚要徐徐图之”

    “说具体的”

    此时孙秀节却插道:“大汗,莫说漠北,就是大明,具体负责征税的也是乡下的缙绅,或是大族的族长,此一节,就连大明也无可奈何,何况”

    “我说过要一蹴而就吗?”

    “大汗”,此时雅丹站了起来,“此事虽要徐徐图之,不过并不是没有一点办法没有”

    “我军多次大战之后,虽然总体上伤亡不大,不过加起来也有四五千了,特别是其中伤残的,虽然日常坐卧起居无碍,不过终究不能再上战场”

    “如今大汗将他们全部安置在各大城池做衙役,尚有一部分做不惯衙役,纷纷返回了原本的牧地”

    尼堪眼睛大亮。

    “大汗不妨给这些人统一授勋,按照功劳不同,分别授为不同级别的勋职”

    “不妥”,尼堪明白他的意思,“若是让这些人取代目前的哈拉达,一来做不到,二来长此以往这些人实际上就会变成另外的哈拉达,变与不变,又有什么分别?”

    “不然”,雅丹并没有气馁,“大汗,职部并没有说取代目前的哈拉达,而是作为他们的助手,目前各部哈拉达身边有出身学校的人,不过都是一些个不到二十岁的后生,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而这些退伍的士卒都是从血淋淋的战场上下来的,若是能与学生配合起来,各部哈拉达还是要忌惮几分的”

    “你的意思”

    “大汗若是想一劳永逸,干脆将学生、退伍士卒这两个职位固定下来,作为官府的正式职员,虽然官府又要支出一笔,不过从大局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尼堪点点头,“你所想的与本汗接近,嗯,我看很好,就以哈拉达为单位,哈拉达职位暂缺不管,不过还是需要略微变一变,授勋的事情就算了,凡是退伍的,都应该收到了抚恤”

    “诸位,大汉时,郡县之强大冠盖古今,县以下尚有乡、里、亭三级,瀚海国多为游牧部落,暂时设置乡一级,以各部哈拉达为主,增设二老,除了本部萨满之外,尚可增添一人,是为三老,管教化”

    “增设啬夫一人,管税收、诉讼,此人在农地便是啬夫,在牧地便是牧夫”

    “增设游徼一名,管刑狱、求盗”

    “二人还是以三老为尊,不过职权范围内可以自行其是”

    “以农户为主的县域也按此办理”

    “”

    “”

    “尚有一事,本汗决定,将各大城池设有探子的抽调一半上来,嗯,就由刘若愚统一负责此事”

    其他人懵懵懂懂,刘若愚、孙秀节却是大吃一惊。

    “探子上来后如何行事,会后本汗与老刘商议过后施行”

    说到这里时,尼堪心里发出一声哀鸣,“娘的,走来走去,又到老路上去了,不过,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好,这些事情都由哈尔哈图统一负责,相关衙门分别处置,刘若愚督办”

    会后,尼堪与刘若愚商谈了半日。

    “好了,就这些了,你赶紧落实吧,各城的探子,先不论能力,一定要以忠于瀚海国、忠于本汗为主”

    “请大汗为此部命名”

    “,本汗手下兵丁尚白,这些人平素都要化妆以寻常面目出外,不可招摇过市,干脆服色以灰为主,嗯,就叫灰衣卫吧,以灰褐色麻衣、棉衣为主”

    尼堪带着一千亲卫来到了白城。

    今年二十六岁的朱克图站在已经建成、方园八里的白城的西门城墙上,用手搭着凉棚不断向外眺望着。

    二十六岁的朱克图已经长成了一个典型的蒙古汉子模样虽然他是鄂伦春人。

    身高与尼堪差不多,不过身形却粗壮许多,宽大的面庞周围长着细细的络腮胡子,若是后世来的人,乍一看的话,还以为他就是某弯弓射雕大汗的化身。

    去年刚成婚,娶的是克烈部苏布台的妹妹,并有了一个不满一岁的儿子。

    他身边站在一人,却是典型的女真人打扮,原来是尼堪安排到此地与朱克图搭档的投降过来的喀克笃礼,他负责两千步军。

    得知尼堪要过来时,朱克图原本是想亲自前往以前科尔沁珲台吉奥巴的驻地乌兰哈达迎接,不过却被尼堪止住了。

    “白城深处瀚海国第一线,蒙古人、建奴旦夕可至,岂能轻离?”

    饶是如此,朱克图还是让自己的探子去偷偷打探尼堪的动静。

    得知他就在十里以外时,朱克图赶紧带了一百亲卫出城了。

    其实尼堪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白城与奥巴的牧地只隔着洮儿河和蛟流河,并且两河一到秋冬季节便封冻了,奥巴若是想进攻的话还是很容易的。

    何况,皇太极在几次败于尼堪之手后,痛定思痛,在吉林、宁古塔两地提前设置了副都统辖区,此吉林便是后世的吉林市,驻有五千步骑,防备的便是白城、齐齐哈尔一线的瀚海国军队。

    而宁古塔副都统辖区也是五千步骑,防备的是瀚海国哈尔滨、伯力、林口、双城的人马。

    这只是常备军,在吉林、宁古塔附近还有几乎同等数目的两蓝旗旗丁,多半是豪格、岳讬从海东、三姓弄过来的“鱼皮鞑子”。

    其中吉林附近便是五千左右的三姓部落,三江流域的三姓部落几乎全部搬迁到这里了,宁古塔附近是海东的约莫五千的部落,包括费雅咯、库尔咯等东海女真,这些部落如今都有朝鲜人、汉人给他们种地、喂养牲畜,他们自己日常除了射猎渔猎,便是在老满洲兵丁的带领下操练。

    也就是说,两处地方除了各有五千常备军,快速动员的话,兵力能迅速增加到万人。

    与此同时,原本的科尔沁右翼诸部,在屡次遭受尼堪的打击后也是痛定思痛,由于阿都齐、蒙衮、布木巴三大台吉都战死了,奥巴干脆将各部落都统一到了他的本部下面,由于各部都元气大伤,奥巴这一举措倒是没有引起大的波澜。

    奥巴在各自部落里搜肠刮肚,勉强凑了两千精骑,又将部落里最好的武器和盔甲装备给了这两千骑,让他们驻扎在白都讷城后世松原市。

    白都讷城,西北离白城约三百里,东北离哈尔滨城也是三百里,又紧贴着松花江南岸,自然成了皇太极、科尔沁防备瀚海国的第一前线。

    这两千骑除了蒙古人自己训练,皇太极也派来了多次大难不死的巴图鲁鳌拜过来协助训练,久而久之,鳌拜实际上成了这两千蒙古骑兵的事实上的首领。

    这也是尼堪不准朱克图出来迎接的原因。

    “哒哒哒”

    不远处传来了大片的烟尘,朱克图心中大喜,赶紧下了马在一旁站着。

    不多久,在查克丹、王文慧两人的簇拥下,尼堪出现了,他身后还跟着格根塔娜,朱克图别看长得粗豪,为人却很精细,眼下头上的太阳正盛,他拿出了一把从日本那里得来的花伞,“扑”地一声撑开了。

    “你这厮,本汗难道需要打伞?”,此时尼堪已经下了马,见状便骂道。

    “嘿嘿”,朱克图讪笑道,“大汗,这是给四夫人用的”

 第十八章 南边的消息

    白城,镇守使府。

    “你手下有多少深入敌境的探子?”

    朱克图心里一凛,大汗这刚到白城便问起这事?又想到萧阿林那厮擅自派人过来与自己接洽的事情,大汗在回呼伦城以前可是在上都城待过。

    “总共三十六人,都是至少精通索伦、蒙、汉三门语言中的两门者,大汗”

    尼堪点点头,从呼伦到哈尔滨,都是蒙古、女真语族混杂的地方,通晓两门语言的人还是有一些的。

    “抽掉一半到我这里来”,对于朱克图,尼堪自然无须遮遮掩掩,“今后此事直接与噶里联络”

    噶里,如今是尼堪亲卫队的副统领,由于跟着孙传廊做过几年生意,渐渐地又学会了汉话,为人又玲珑机变,尼堪准备让他今后具体来操作这支“灰衣卫”。

    “是,大汗”

    朱克图赶紧应下了,大汗能直截了当地与自己谈起此事,看来自己在他心目中应该还是跟从前一样。

    “南面有什么动静没有?”

    “回禀大汗,鳌拜那厮在日夜操练那两千蒙古骑兵,洮儿河、蛟流河、查干湖一线也一直有他的侦骑巡视,不过大汗放心,区区两千骑本使还不放在眼里”

    一旁的喀克笃礼却有些忐忑。

    他在投降的时候对尼堪说谎了。

    他不是西海女真辉发部的人,而是图们江流域的东海女真人,也称为恰喀拉人,老家便在绥芬河一带,这还是尼堪从投靠自己的加哈禅那里得知的。

    不过喀克笃礼一家是老奴时代就投靠了,而加哈禅等人却一直首鼠两端。

    恰喀拉人是真正生活在“白山黑水”的女真人,以渔猎为生,间或在山间、河谷种植一些粮食,勇猛程度一直“冠绝八旗”,当然了,凡事便没有绝对,喀克笃礼虽然勇猛,不过却没有寻常得过前程的八旗勇士那样的果决。

    “尚没有,吉林的是岳讬,宁古塔的是楞额礼,都是我军以前的手下败将,何况其城里的兵丁末将已经打听清楚了,步骑也就五千左右,尚要守住偌大的地盘,以末将估计,彼等应该没有主动进攻的实力”

    “千万不可小觑!”,尼堪重重地哼了一声,“岳讬是建奴八旗旗主之一,又是皇太极信重的大将,这样的人物,应该放在沈阳随时咨询、侍奉才是,却放在遥远的吉林,你难道相信他就这点人马?”

    “这”,朱克图的小眼睛有些一改以往的凶狠、凌厉,竟然夹杂着些许慌乱,不过他终究是尼堪手下如今排名靠前的大将,很快又稳定下来。

    “大汗,此事末将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探子也有一些消息传过来,他们的部署确实不止如此”

    “吉林附近都是迁过来了的三姓部落,听说这些人迁过来后也没有侍弄庄稼,还是操持着渔猎的本领,隔三差五还被其牛录额真汇聚起来操练,这些人具体人数不详,不过根据巴尔达奇的消息,依兰附近的三姓部落原本不下五千”

    “巴尔达奇抵达后偌大三江平原空无一人,应该都迁到吉林附近了,这么说来,可能至少还有三千左右可以披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