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625冰封帝国-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林阿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知道了,大汗”

    从哈尔滨向东,越过小兴安岭之间的缝隙后便来到了另一处超级大平原三江平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之处。

    此处面积比绥化附近略小一些,条件也更恶劣一些三江汇流之处必定是河汊纵横、水网密布之处。

    尼堪在这里也安置了两万汉民,在远离三江主干道的地方,同样的一百个村落拔地而起。

    与之相比,巴尔达奇的一些个农户却是稀稀拉拉的,东一簇西一堆的,浑没个规章。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聚之处便是伯力,也是瀚海国东方省的省府所在,由于黑龙江下游无论是森林还是煤炭、铁矿都很丰富,将省城设在交通便利的伯力倒是应有之意,此时伯力已经是一座大城了。

    伯力此时的兵力却很薄弱,只有一千步骑,它大量的军力全部布置在满清宁古塔副都统区周围:

    宁古塔后世牡丹江附近北面的林口,建有一座土木结合的木寨,驻有一千步军,西南处,穆棱,也有一座木寨,驻有步军一千人,再往西南,绥芬河,驻有步军五百人。

    在林口到后世鸡西之间安置了约莫五千户汉民。

    在双城,驻有两千骑兵、一千五百步军,随时支援林口、穆棱、绥芬河、海参崴一线。

    兴凯湖附近,面积没有三江平原、绥化大平原大,不过却安排了两万五千户农户包括林口、鸡西、穆棱一线,密度比前两处还大,除了想要牢牢控制此地,尼堪心里恐怕还有更多的想法。

    到了今年,林口、穆棱、绥芬河三处土木结构的堡寨又用水泥进行了加固,故此,三地看似军卒不多,不过火铳、火炮齐全,堡垒坚固,建奴想要打破三处,深入到三江、兴凯湖一带也不容易。

    伯力的巡抚正是罗承志,而镇守使却是阿克墩,目前罗承志在伯力,阿克墩却在双城。

    明眼人都可看出,一旦有了战事,白城、哈尔滨,加上呼伦城的驻军,九千骑兵、六千步军,一万五千步骑是尼堪最大的一股机动兵力,将领也有尼堪自己呼伦城、朱克图、阿林阿,而东方省虽然兵力较多,不过按照目前的安排,明显处于守势。

    林口、穆棱、绥芬河一带的守军统领是冷云,那个在青城老何之役中被解救的明军将领中唯一投靠了尼堪的人。

    冷云就驻扎在三地中间的穆棱。

    穆棱城寨深处长白山腹地,条件艰苦,此次尼堪专门为他带来了一批补给。

    冷云原本是蓟州镇的一名游击将军,被建奴俘虏时才二十五岁,他的祖上却是跟着戚继光到蓟州镇的浙江义乌军将,最早是关宁军祖大寿的部下,他亲眼见到了明军是如何在建奴铁蹄下仓皇奔逃模样的,而在见到不可一世的建奴被尼堪的军队击败后,他这内心便动摇了,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尼堪的队伍。

    当然了,他能加入到尼堪的队伍还有一个原因。

    他的家眷就在蓟州镇的石门镇,石门被建奴攻破后他一家老小被杀,家财被席卷一空。

    他的一妻一妾被玷污后投井自尽了。

    “有信心吗?”

    尼堪此时给冷云带过来的除了过冬的给养,还有一批腌制的腊肉和酒水,此地苦寒,确实需要更多的关怀。

    三十岁的冷云将大碗里的烧酒一饮而尽,然后豪迈地说道:“大汗,原本末将确实有些忐忑,不过在三处堡寨加了水泥神物之后,坚固无比,别的不说,就算宁古塔的鞑子倾巢出动我也不惧!”

    “好!”,尼堪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次还给你带来了一百骑兵,三处相距太远,你原本只有十骑用于联络,本汗还是有些担心的,有了这一百骑,除了四下联络,还可当做一支奇兵使用”

    冷云眼睛大亮,赶紧站起来给尼堪施礼,“多谢大汗”

    说完便站在那里,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尼堪见了有些好笑,“你也是戚家军的后代,怎地如此扭扭捏捏?”

    冷云挠了挠头,讪笑道:“大汗,其实宁古塔的鞑子也不多,以我军的实力大可一举占之,若是占了此地,就不需要在这山上设置这么多堡寨了”

    尼堪摇摇头,“将来自然是要占据的,不过此地是建奴祖先坟茔所在,号称圣地,在没有万全的准备之下仓促占了必定会遭到建奴疯狂反扑,放心吧,别说宁古塔了,届时瀚海国占据整个吉林之地也不在话下”

    冷云赶紧问道:“那要等到何时?”

    尼堪笑道:“总得等到从朝鲜过来的汉民后代达到从军的年龄吧”

    冷云点点头,如今从朝鲜过来的汉民合适的人都拉到了军队里,剩下来的要不是纯粹的农夫,便是孩童,如今已经过去两年了,估计再过三年,一部分孩童便长到十八岁左右了。

    如今在黑龙江、东方省的农户一共接近七万户,就算只有一成,也就是七千户有适龄孩童长大,那也是七千之数,何况那时,在遥远的林中也有适龄的孩童长大了,届时再征召、训练一两万步骑也不在话下。

    “职部头可断、血可流,但绝不后退一步!”

    在尼堪出发前,冷云单膝跪着大声说道。

 第二十章 夜叉国的消息

    伯力城。

    浩渺的黑龙江水流到此处时受到东边大陆的阻挡,只能折向北边,原本湍急的流水又渐渐平缓起来,不过西边湍急的水力资源也用不上,那里到处是分岔的河流以及大小岛屿,而伯力城的所在便是右岸唯一一处居于高处的平地。

    与哈尔滨城一样,靠近黑龙江的城池上有一座三层楼高的高楼,高楼上一位面相英俊、身穿汉人士子服装的年轻男子正抱着一个婴孩玩耍,而他的对面则坐着一位年轻的妇人,面容姣好,兴许是刚生产没多久,与以往相比,略显得丰满一些,她手里正忙着赶制一件小衣服。

    这两人自然是罗承志、布耶楚克夫妇了,自从罗承志娶了布耶楚克以后,他一路高升,加上尼堪不想让自己的妹妹担惊受怕,还是将他从前沿阵地海参崴调到了伯力,并担任东方省巡抚的要职。

    s咦,少了一段!s idb5

    尼堪自然也投桃报李,本来罗锦就是文武双全之人,干脆让他出任了乌兰乌德省的巡抚一职。

    乌兰乌德省下辖希洛克河、霍林河、色棱格河、楚库河四大流域,又是防御罗刹人、和托辉特部的第一线,不可谓不位高权重。

    kbd靠,又少了一段! ,最快更新!kbd idb1

    罗承志当上东方省巡抚后,一门父子两巡抚,荣光一时无两。

    父子俩倒是清醒得很,他们能有这一切,都与一人有关。

    布耶楚克。

    于是,罗家日常对布耶楚克那可是好得不得了,布耶楚克自己也感到十分舒心。此时,她一边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看着自己的的丈夫逗着儿子玩耍,一脸的幸福完全掩饰不住。

    tt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tt idc7

    不多时,他突然大喊了了一声:“来了!”

    将孩子交给身边的侍女后,罗承志夫妇赶紧下楼去了。

    伯力码头。

    此处河水虽然平稳不利于水力的利用,不过却是建造上好船坞和港口的地方,由于水曲柳、柞木也多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这里已经是黑龙江上最大的战船制作基地之一,仅次于上游的黑城。

    这还是尼堪刻意压缩造船数量的结果,若是放开了建造,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伯力超过黑城也是指日可待。

    从黑龙江上游驶来了一队船只,看那模样,都是新建的大船,约莫二十艘,都是用硬木建造的能航海的大船。

    这两年由于水手缺乏,尼堪一共才积累了这些大船,其中有十艘还是武装商船。

    到了这个时候,尼堪也对自己水师的船只也进行了分级,第一次建造的两层甲板,只能将火炮放置在首层甲板风吹雨淋的那些船只统称为“因果达”级。

    因果达级放置的是五百斤重的火炮,能发射六斤的铁弹,一共十二门,暴露在首层甲板上的火炮有六门。

    第二次建造的三层甲板大船,将火炮放置在中层甲板的统称为“石勒喀”级。

    石勒喀级也放置了十二门火炮,不过都是八百斤重的,能发射十斤重的铁弹。

    无论是因果达级还是石勒喀级,用到的船材主要以杉木、松木为主。

    目前因果达级、石勒喀级船只各有五十艘左右。

    而瀚海国建造的最大的船只是“萨哈连”级,以水曲柳、柞木等硬木制成,能放置千斤的火炮二十二门,发射十五斤重的铁弹。

    当然了,尼堪麾下的火炮都是短管的,射程只有三百米左右,并不是西夷常见的加农炮制式。不过按照瀚海国水师目前的战法,多半是抵近敌船后轰击,用短管炮也足够了。

    萨哈连级原本建造了三十艘,这两年船场也没有开足马力建造,如今尼堪又要去沿海视察了,才将新建建好的三十艘拿了出来。

    这次的萨哈连级大船实际上是萨哈连2级,船只长度达到了十二丈,宽三丈,长宽比4:1,水下用于防止侧翻的下摆高一丈,也就是说,此船在空载的情况下水下部分便有一丈,对港口的要求很高,是专门用于海战的船只。

    水面上还是三层甲板,首层取消了桨位,放置了瀚海国新出的一千五百斤的火炮十四门,两侧各八门,中层放置了一千斤的火炮十四门,两侧同样是八门,首尾各有两门千斤重的火炮。

    这样一来,船只总共装载了三十二门重型火炮,特别是是首层甲板的一千五百斤重的火炮,能发射十八斤重的的铁弹,比后世男子比赛用铅球还要重四斤,在如今的远东海面,纸面上的实力首屈一指。

    取消桨位后,为了方便转向、捕捉风向,除了三根主桅杆上的七面横帆,前后左右各加装了四面大小不同的三角帆。

    时间来到几年,尼堪旗下的水师已经在日本海、黄海、渤海各种不同的海域以及黑城下游较深的黑龙江流域实战、操练四年了,对于软式横帆的使用已经有了一些心得,特别优秀的名操帆手全部调到了这二十艘大船。

    所谓武装商船,实际上是指只有六门火炮的萨哈连级船只,只在中层甲板上安装四门千斤重的火炮,首尾各一门,并且对船型进行了调整,改进后更利于装载货物。

    一百五十艘大船,按照平均一艘配置一百五十人计算,那便是两万余人,这便是尼堪不敢大肆扩建船队的原因水兵缺乏啊。

    这些船只都是在黑城建造的,建好这一批船只后,黑城的船匠包括大匠杨春在内都要搬到伯力来,因为这里更利于收集硬木。

    尼堪他们慰问过穆棱的冷云后便北上了,在松花江的一处渡口坐上了前来迎接他们的船只,然后顺流而下,很快便抵达了伯力。

    客厅里,布耶楚克与格根塔娜在说话,尼堪抱着他的外甥与罗承志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取名没有?”

    “取了”

    “何名?”

    “按照罗家族谱,到了他这一辈应该是继字辈,故此初步取名罗继宗”

    “家谱?从元代的家谱流传到如今?”

    “是的,大汗,这罗继宗如何,还请斧正”

    “不好”,尼堪却出言反对,“我原本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