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625冰封帝国-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嗻!”

    “将南楚、楚琥尔押进来吧”

    在两名巴牙喇的挟持下,一身血迹的南楚进来了,他进到大帐后既不下跪,也不叫人皇太极是金台石的女婿,而他是金台石的长孙,他应该称呼皇太极“姑父”才是。

    皇太极却是不以为意,他一把抓住南楚的手,“你这是何苦?回到大清国吧,你的家眷都在铁岭好着呢,前不久你姑姑还在念叨”

    “多谢大汗”,南楚却轻轻推开了他。

    “大汗,我已经错过一次了,再错一次岂不是让世人耻笑?您就成全我吧”

    皇太极闻言心里大怒,“你本就是女真人,回到大清国的怀抱不是天经地义吗?何苦为那索伦蛮子搏命?”

    南楚摇摇头,“大汗,我在漠北已经娶了阿斯兰大汗舅舅的女儿,膝下也有了一儿一女”

    “这有什么?你是我的侄子辈,你说,大清国各小贝勒的女儿你喜欢谁,岳讬的?尚建的?杜度的?尽管告诉朕,朕一定为你做主!”

    尚建,是阿巴泰的长子,杜度,是褚英的长子。

    南楚听了却摇摇头,“多谢大汗好意,不过汉人有一句诗说得好,曾经沧海难为水”

    帐中诸人,除了皇太极以外都是大老粗,都不明所以,皇太极却是饱读诗书

    之人,一下便明白了南楚的意思,他强忍住内心的愤怒,一挥手让人将南楚押下去了。

    阿巴泰说道:“皇上,此子前有背叛,这次被俘,皇上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已经是天大的恩典,如不严惩的话,今后何以”

    皇太极却摇摇头,“在尼堪那里的我军将士还有不少,若是施以严惩,彼等还敢回来?”

    “斩讫!”

    很快,帐外传来一声大喊,皇太极沉默了片刻才开口说道:“收敛好遗体,带回辽东吧”

    说完便将目光转向楚琥尔。

    楚琥尔如今才十七岁,哪见过这个阵仗,扑通一声便跪下了。

    “我愿降,我愿降”

    皇太极含笑将他扶起来。

    “你是额璘臣的儿子?”

    “是的”

    “好,如此虎将本汗怎舍得一刀杀了?今后你就跟在我身边,做一个二等侍卫吧”

    “不可”,阿巴泰赶紧拦住他,“皇上,此子虽然年幼,不过终究是新降之人”

    “无妨,本汗若是连这点心胸也没有,何以控御天下?”

    多日后,北京,紫禁城。

    武英殿内,浑没有春意已经来临的模样,大殿里坐着的几人都是战战兢兢,噤若寒蝉,高座上,年轻的皇帝面色苍白,似乎是受到了某种刺激,还是一阵白一阵红,显见得内心颇不平静。

    “吴三桂部中了建奴诱敌之计,大部为钱财、女人所惑,不妨被建奴精骑偷袭得手,大败,三千精骑只剩五百余逃回辽东”

    “卢象升部异常壮烈,建奴用汉军、鞑奴吸引该部进攻,不妨在某处埋藏了建奴名将图尔格的五千精锐,双方在青县附近大战一日,包括卢象升、雷时生在内的天雄军全军覆没”

    “李化鲸在战场上提前逃走,是导致此役失败的重要原因,周遇吉、黄得功两位将军也不支撤走,两人撤回来的骑兵加起来不到一千”

    “孙传庭、巢丕昌部受到了五千汉军骑兵的阻击,没能及时援救孙秀荣,最终撤回到天津城,两人麾下步军几乎全部战死或被俘”

    “静海县城里的王朴自始至终没有离开城池一步,倒是保全了这支精锐”

    “虎大威部见敌军势大,并没有越过大运河”

    “宁北候、右都督、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孙秀荣五千步骑全军覆没,孙秀荣也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已经坐船逃走了,尚未能查明”

    “建奴大胜之后,又开始北上了,陛下”

    正在汇报的是新任兵部尚书张凤翼,他偷偷看了一下皇帝,见他依旧未动声色,便悄悄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继续说道:“由于大明布置在天津的精锐几乎丧失殆尽,建奴一行大摇大摆北上远去了”

    “咣当!”

    只见皇帝突然将手中的一个细瓷茶杯扔在地上,飞溅的碎块差一点击中了正在汇报的张凤翼。

    他接着将双手紧紧握在龙椅上,白皙的瘦手青筋直冒,微微还有些颤抖。

    “孙传庭该杀!虎大威该杀!吴三桂该杀!”

    张凤翼一听大惊失色,孙传庭还好说,若是将虎大威杀了,没了这一支京畿左近最精锐的力量,谁来护卫京城的侧翼?

    那吴三桂虽然轻浮,不过他身后可是辽东整个将门,若是轻易杀了,辽东危矣!

    且就算是孙传庭也轻易杀不得,他是孙秀荣的叔叔,如今孙秀荣虽然下落不明,不过其现在已经与大明接壤,大军随时可能南下,那时大明就有大麻烦了。

    “陛下,三思啊”

    本书第一部“瀚海雄风”完毕,即将开始第二部“冰封帝国”,以及第七卷“雪域新风”,打了这么多仗,也该将目光投向国境内部了,何况唐努乌梁海、阿巴坎大草原刚刚入手,与俄罗斯人直接相邻了,总得拾掇拾掇;往北还有楚科奇人、勘察加人、科里亚克人、阿留申人等着瀚海国去征服。

    内部,有关宗教、教育、内政等问题,以及大量汉人移民到来之后的二代也开始崭露头角了,这些人尼堪将如何来最大化使用?

    敬请期待。

 第一章 瀚海儿女初长成(一)

    转眼间,金不换来到伯力省双城州湖西县已经五年了。

    瀚海国将滞留朝鲜的十万户汉民迁到境内后,大致是这样分配的:

    兴凯湖周围安置了两万户,设置双城州,湖东、湖西、湖南、湖北四县,每县人数都在五千户左右,州城双城子设有学堂。

    两万户安置在三江大平原,设置依兰州,以及佳木斯、同江、双鸭山等县这些地名此时已经存在了,努尔哈赤曾在佳木斯设置佳木克尔噶删,此处简称佳木斯,不过却没有实质性管辖过此地,多为羁縻。

    在哈尔滨附近安置了两万户,设置哈尔滨州,以及阿城、呼兰、巴彦等县。

    在呼伦城安置了五千户。

    余者约莫万户被安排进了各大工矿作坊,尚有两万多户分别安置到了从乌兰乌德一直到尼布楚的广袤河谷地带。

    金不换一家是最早被安置到湖西县的,说是湖西,实际上是兴凯湖西南一直到长白山这一带。

    整个兴凯湖周围原本都是渔猎民族活跃的地方,森林、土地基本上没有过度的使用,金不换他们所在的湖西县比不上湖南、湖北,与湖东差不多,更比不上辽阔的三江平原。

    不过在金不换这位种地的老把式眼里,此地依旧是上天偌大的恩赐。

    他们刚刚抵达时,平地上长满了树木,不过由于以前渔猎部族的砍伐,终究不如山上茂密,但稀稀拉拉的树木周围,都厚厚地落着一摞由树叶、枯草、鸟兽粪便混合而成的腐质层,最里面的土地黑黝黝的,一把抓起来都能滴出黑油。

    而从长白山上流下来有十几条大小河流,完全可以满足整个湖西县灌溉的需要。

    五年过去之后,湖西县的丁口由约莫一万五千人增长到了两万人,也就是说,几乎每一户都增添了人口,而死亡的却寥寥无几。

    金不换所在的堡子正好在山脚下。

    最近,在堡子其他人的帮助下,金不换已经完成了三十亩黑麦大麦小麦、十亩水稻、十亩土豆的种植。

    水稻的稻种是从朝鲜平安道弄过来的,加上一些朝鲜农户的协助,今年是第一次种植,也不知晓行不行。

    由于靠近山地,作为辽东军户后代的他买了一副弓箭、一柄横刀后也时常上山打打猎、运气好的话也能碰到上好的人参,其它的诸如蘑菇、木耳、桑黄此时用来治疗伤口的药物成分之一也多得是。

    于是,他的日子与以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五十亩的土地,才刚刚种上没有几年,如此肥沃,没有歇田的可能,这几年,无论是小麦、大麦还是黑麦黑麦有肥田的作用,在各块田地里轮番种植的话可以维持肥力,产量都在两石左右,加上如今已经在瀚海国境内广为种植的土豆,每年的收获都在一百石以上。

    一百石!你能想象吗?那可是万斤粮食!

    三成上缴给官府后,还有七十石,他夫妇俩也吃不完,用二十石在县城换一些食盐、布匹、日用器具后还剩五十石,这五十石金不换死活也不想再卖了一个饿怕了的人对储存粮食的决心是可以想象的。

    这一日的下午,已经是四月份的中旬了,不过天气依旧很凉爽,金不换坐在自家院子里打盹。

    院子的正中自然是住人的,两侧则是杂物房和养牲畜的地方,前几日,金不换从堡子里养母猪的人家那里买来了两头小猪仔,还养了一窝小鸡,喂完猪仔、小鸡后他在午后暖阳的照射下、猪仔的哼叫声中惬意地打起了小盹。

    他的脚边躺着一只刚刚三个月大的、从山里的“水哒哒”那里买来的土犬。

    这样的生活,放在几年前不敢想象,就算是放在十几年前整个辽东还是大明的领地时也不敢想象。

    但现在办到了,不仅如此,三餐吃饱,隔三差五有肉食已经成了常态,金不换迷迷瞪瞪中有些恍惚,不知是在梦里,还是

    “嘎吱”

    院子里的木栅栏被推开了,金不换身边的土犬先是发出一阵恶狠狠的叫声,接着声音又温柔了起来。

    “二丫、三蛋回来了?”

    金不换睁开了眼睛,眼前出现两个身影,一男一女,男的约莫十五六岁,长得粗壮敦实,女的约莫十七八岁,倒是一副高挑的身材。

    金二丫、金三蛋,金不换的一双儿女,抵达湖西县时他们一个十三岁、一个十一岁,第二年便双双进入到双城的学校读书,话说当时金不换夫妇死活不同意金二丫去读书的,还指望她在家里帮手呢。

    不过堡子里的堡长威胁说如果不将“适龄男女”送到学校的话每年就要多缴一成的粮食,看在那一成粮食的份上,金不换勉强让二丫去了。

    “让女娃读书?莫非是去给学校里的老夫子端茶递水?”

    他一开始想到的是这个,想到瀚海国对自己的恩情,让自己的女儿去伺候人他还是愿意的。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儿一女到了学校后不但没有伺候人,反而都进了“男班”、“女班”学习,按照瀚海国的规矩,三年便要毕业。

    他这两个儿女倒好,儿子毕业后进了伯力的“高级技工学校”继续修习,听说毕业后就会到伯力的某工坊当“六等技工”,金不换也不置可否,能做匠人他也没说什么,反正有薪饷可拿,听说还不错,不过他的内心还是想让他回来帮着干农活的。

    他的女儿更是骇人听闻,这一路读下来,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这不,三年后与三蛋一样也被推举到伯力的“高等师范学校”修习,学制两年,毕业后将会到各大城池的学堂教书。

    这下金不换吓坏了,这年头,女娃在“女班”读书也就罢了,还要抛头露面去当差实在是不敢想象。

    他当时便要将她叫回来,准备就在堡子里给她寻摸一门亲事,嫁出去了事。

    这时,堡里的游徼,那名退伍的老兵,也就是当初将金不换领到那个窝棚的那位却声色俱厉的说道:“老金,你如果这么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