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625冰封帝国-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多包散弹同时交叉射出,效果更佳!

    如果敌人此时为了阻止瀚海军骑兵突入大寨里,则散弹亦可对准来骑发射,等敌人受到劈头盖脑的强烈打击,一时不知所措、呆若木鸡时,我方的骑兵便可出动了。

    故此,无论那样,我方都是妥妥的赢家。

    好个哥萨克,营寨倒下后,他们的骑兵出来了!而里面的步军有的在扶起栅栏,有的在装填火炮,虽略有慌乱,却依旧井井有条。

    敌人的骑兵肯定是奔着炮兵来的。

    骑在马上的喀克笃礼见到这一幕,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他的感慨有两个。

    一个自然是己方火炮的厉害,如此份量的火炮竟能产生如斯的威力,若是放在满清,同样的距离、同样份量的炮弹,光炮身恐怕就要三千斤,加上炮架、弹药,加起来只怕要五六千斤,需要至少八匹马同时拉动!

    更重一些的火炮他们也有,不过那需要十头以上的公牛才能拉得动,这速度、机动性就大打折扣了。

    “幸亏来到了大夏帝国,否则”

    一想到自己若还是在满清那边,在这种炮弹、散弹的轰击下支离破碎的模样,不禁有些不寒而栗。

    另一个感慨则是对着对面的哥萨克骑兵的。

    “还真是厉害的骑兵啊,骑术精湛,凶狠,一往无前,刀法简洁、有效,若是放到满清,那也是妥妥的巴雅喇人选,这些骑兵他们竟然有这么多!何况,在刚才火炮震慑心魄的打击下,他们没有保守,依旧冒着被火炮、骑兵夹击的危险选择了出击,这份儿勇气恐怕连巴雅喇也比不上”

    巴雅喇,也就是面对冷兵器无所畏惧,若真是见了这么厉害的火炮,恐怕也只有逃跑的份儿。

    “轰!!!”

    两门装填着散弹的火炮轰响后,一刹那,对面的战场上一片宁静,接着便出现了一大阵的惨叫声,其中有人的,也有战马的。

    “啪!”

    此时,喀克笃礼一甩鞭子,带着骑兵再次出动了。

    又过了几日,围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军队突然多了起来。

    “火炮准备!”

    城头的督军戈洛文咆哮着,越殂代疱发出了命令,城里正经的军事长官,少校别科托夫赶紧喊了一声,“慢!”

    戈洛文大怒,盯着他吼道:“每一面的敌人都有几千,不在他们抵近前用火炮轰击,难道要等到他们抵近后像蚂蚁那样爬上城墙来进攻?”

    别科托夫却摇摇头,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他。

    镜头里,戈洛文越看越惊心。

    只见他这一面涌过来的“敌军”只怕有五六千,后面的骑兵一看就是索伦蛮子,而前面跑着的步军却是典型的俄罗斯帝国新设立的射击兵的装扮!

    这还不算,在步军的当中有一架马车,马车上立着一个大大的十字架,十字架上正绑着一个人。

    “上帝啊”,戈洛文手中的望远镜几乎跌落城下。

    那人竟然是当今沙皇的堂兄、莫斯科大公、主管西伯利亚一带的喀山府大臣,尼基塔罗曼诺夫!

    他赶紧跑到另外两面,这一看顿时一口气全部泄掉了。

    东边等十字架上绑着帝国的大英雄波扎尔斯基,西边则是赫赫有名的顿河哥萨克头目,刚刚投靠帝国不久的图哈切夫斯基,按照托博尔斯克总督菲利普列梅佐夫给自己的信,前来此处支援的就是此人!

    “怎么可能?”

    戈洛文一下跌入了冰库。

    “接近两万的大军,竟然”

    这次,他手中的望远镜真的掉了下去。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投降了,彼得戈洛文可不敢冒着莫斯科大公受伤的危险强自坚守,何况,他们手里除了尼基塔,还有波扎尔斯基、图哈切夫斯基,以及多达五千的哥萨克俘虏!

    那位沙皇的姨表兄弟,帝国骑兵总监切卡尔斯基到底是军人出身,在定远城还是逃掉了,勉强为俄罗斯人保住了一份颜面。

    一个月后,还是在圣母升天大教堂,听完切卡尔斯基讲述之后,沙皇却丝毫没有惊慌,反而有些如释重负的模样。

    “去吧,带着莫洛佐夫,他会突厥语、蒙古语,与他们谈判,条件也很简单,我方放弃叶尼塞河以东的区域,其它的慢慢谈,尼基塔、波扎尔斯基、哥萨克、射击兵都换回来吧”

    “帝国也该打消三心二意了,全力拿下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才是正经,若是能在南方与克里米亚汗国大战一场,彻底将其打败那是最好”

    “索伦人的茶叶很好,我们虽然战败了,不过还可以做生意上的伙伴,希望塔拉、托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叶尼塞斯克四个城市中能保留一个用于贸易”

    在米哈伊尔心里,对于损失这么多军卒却是不大在乎,在不久前与波兰争夺斯摩棱斯克的战事中,帝国一战就损失了八千来自德国城邦的雇佣军,还失去了这支军队的指挥者,英格兰人桑德斯上校,那可是帝国麾下最强大的一支军队。

    不过那之后,人口充足的帝国很快重新组建了军队。

    “否则”

    一向柔弱的沙皇的声音突然阴冷起来。

    “告诉索伦人,朕的帝国有接近两千万子民,若是他们得寸进尺的话,朕大可发动骑兵十万、步军十万东去,让这些异教徒也掂量掂量!”

 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声:夏初,绚烂开始

    夏初,南西伯利亚大草原。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青草已窜出一尺多高了,一眼望去,绿色遮盖了一切。

    各色花朵躺在绿色里,似乎是绿色海洋上的浪花。

    极目所至,白桦林绿色的树叶、白色的树干掩住了远处墨绿的松林、杉林。

    牛羊马匹东一簇西一群,悠闲地吃着青草。

    蓝天,白云。

    一辆与这大草原并不合拍的豪华马车缓缓走在大草原上,走近一看,只见这辆马车长约三米,宽约一米半,四匹马拉着。

    车身墨绿,原来是在木制的框架上蒙上了一层墨绿色的绒布而成,车顶呈圆弧形,正中有一面小旗子,那是当下这个草原的主人大夏帝国的国旗,红底黄边,左边绣着一头耕地的牛,右边则是一匹打仗的马,中间则是一杆上了刺刀的火枪。

    农耕立国,游牧胜敌,火枪代表着未来。

    绣着的东西都是金色,在微风的吹拂下栩栩如生。

    那不是出自某位绣娘之手,而是帝国设在呼伦的纺织厂的标准出品。

    马车一共四个轮子,前面两个轮子小一些,后面两个则大一些,马车在这大草原上可以方便地转向。

    这辆马车的两侧安装了帝国工部总工程师、来自遥远的低地国家尼德兰共和国,如今帝国的一等伯马尔科范、惠根斯,汉名惠根斯者,领导帝国唯一的大学瀚海大学以及最好的技工学校,伯力高等技工学校一众优秀学员经过三年时间研制出来的玻璃。

    此时两侧的玻璃窗户都打开着,微风不时从外面吹进来,绿草、鲜花、白桦、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

    帝国皇帝和长女、今年七岁的穆特丽,汉名孙德昭者坐在逆着马车的方向;帝国皇后多西珲和长子,今年六岁的莫德里,汉名孙德威者顺着马车的方向坐着。

    皇帝、皇后都是面相出众,他们的一双儿女也不遑多让。

    马车的周围则是皇帝陛下的亲卫队。

    来自以前乃蛮部落有名的大姓屈出律灭亡西辽国过的那个姓氏、后来的屈出律部、如今融于博格拉部的拔都骑着马跟在马车的左边。

    来自前匈奴右校王李陵之后的阿勒泰萨尔部落,历史上吉尔吉斯人有名的民族英雄,在叶尼塞河流域与俄罗斯缠斗长达几十年的叶连纳克骑着马跟在马车的右边。

    两位少年都是十六岁。

    牧马少年,风度翩翩。

    “父皇”,孙德威将视线收了回来,“为何不将北境全部拿下,而是依旧让那罗斯人占着?”

    “咳咳”,孙德威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让尼堪一时有些不适应,“你认为呢?”

    “莫非是帝国兵力不足?”

    “虽不足,暂时拿下北境还是够的”

    “那为何?”

    “我知道”,孙德昭抢先喊道,尼堪搂着她笑道,“好哇,穆特丽说说”

    “父皇曾经说过,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又望蜀,又说过,但凡得一地,必定迁徙人口,稳固根本,待得兵精粮足,方才考虑其它,如今帝国虽然辽阔无比,不过人口却依旧不足,北境之地,就算强行占了也是地广人稀,遮盖不过来,那又如何经营?如何稳固?”

    “好好”,尼堪大慰,他拍着女儿的后背说道,“不亏是朕的长女,终究见识多一些”

    见到孙德威似乎有些不高兴,便安慰他道:“你比你大姐小一岁,有些事情尚未告诉你,这一路上,我们一家几口,有的是时间,正好多谈谈,你有什么疑惑的,只管问就是了”

    “父皇”,这次倒是穆特丽发问了,“您说是牧民好,还是农民好?”

    尼堪眼睛一亮,“你以为呢?”

    穆特丽皱着眉头想了想,“父皇,我知道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牧民则是根据冬夏两季来回迁徙着,一个是静的,一个是动的,一个种植粮食,一个喂养牛羊,穆特丽都喜欢吃,说不上哪个好一些”

    “就知道吃”,多西珲用指头轻轻点了一下穆特丽的额头,疼爱地笑道。

    “你说的不错,也好,正好莫德里也在,这样说吧,对于国家来说,两者同样重要,牧民出产牛羊马匹,马匹就不用说了,无论是作战还是拉车都离不开,牛羊还能提供肉食、奶水”

    “农户生产粮食,粮食方便携带、储存,乃行军打仗最重要的物资,否则,每次打仗都带着大群的牛羊成何体统,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粮食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天天吃肉食腻也腻死了”

    “更重要的不是这个”

    见两个娃娃都将脑袋凑近了,尼堪便笑道:“这么一点空间还怕听不到?”

    “最终来说,农户还是比牧户强一些,你等想啊,牧民饲养牛羊全部靠老天爷恩赐,若是老天爷开眼,风调雨顺,牛羊马匹就肥壮一些,一年下来这收获就多一些,不过终究是终日担惊受怕”

    “何况每年约莫有一半的的时间都忙着到处走动,便没有多少时间来思考大事,这脑子啊用的就少,用得少了就不聪明了”

    “农户就不一样,虽然一样要靠天吃饭,不过却可以靠挖掘水渠,修建堰塘多少抵消一下不利的天气,况且粮食还可以大量储存,就算水渠、堰塘都不起作用的时候也可以周转一二”

    “他们都是固定在某处过活,闲暇的时间多,闲暇的时间一多,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打理好农田,喂养好家畜,这里面想过之后又会想到其他的,比如读书识字,等等,久而久之,他们的脑子会逐渐聪明起来”

    “以你的意思,林中、草原之人就不聪明啦”

    多西珲却不同意这种说法,出声反驳道。

    “呵呵”,尼堪笑道,“这也是相对的,何况,想得多的人身体便弱,反之,则身强体壮,当然了,这也是相对的,如此一来,林中、草原之人思想单纯、身强体壮,是当兵的好材料”

    “而种地之人则是出产工匠、读书人的好来源,两者孰强孰弱,应该是各有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