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625冰封帝国-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绍宗自是憋了一肚子火,不过他能受耿仲明这个笑面虎重用,城府是少不了的,于是他就在辽阳呆了下来,除夕之夜时他还堂而皇之拜见了洪承畴,根本不理会代善的。

    代善接到他儿子满达海的情报后也是有些纳闷,“按说以耿仲明现在的处境,应该老老实实做人才是,怎地他的手下如此嚣张?”

    克扣粮草的事情倒不是他干的,他也没工夫管这许多闲事,都是他的四儿子瓦克达干的,他得知之后,既没有生气,也没有高兴,只是对瓦克达说了一句话。

    “也好,那厮麾下原本有一万人马,宋国辅、石明雄叛逃后只剩下七千,七千人马,别说拿下旅顺堡了,就算拿下东边的小堡也不容易,他如今有气,正好考察一下,他在我大清是王爷,不可能回到明国,投降夏国?不大可能,听说尼堪那厮立国时,除了自己的亲戚,连朱克图这样的大将也就封了一个二等候,耿仲明?呵呵”

    于是,陈绍宗拜访洪承畴的事便这样按下来了。

    洪承畴府邸。

    论其年纪,洪承畴比祖大寿小很多,不过他依旧坐在首位,若是在原本的历史上,打死他也不会与祖大寿往来的,不过如今风云突变,眼瞅着这大清本是一幅“睥睨天下,不可战胜”的模样,没想到北边还有更强大的夏国。

    于是,像洪承畴这样的老狐狸的心思也活泛起来。

    “听说在京城抓了一个夏国的细作?”

    这件事如今在辽东已经是满城风雨了,不过在酒过三巡之后,洪承畴依旧将这个话题抛了出来,似乎他完全不知晓此事一样。

    祖大寿听了一愣,他倒是有一些话要讲,不过最终只是嗫嚅了几下,并没有开口。

    这时,像夏舒这样的“口没遮拦”的人物在了几杯酒下肚之后自然没遮拦起来。

    “洪大人,舅父,此事小的倒是略知一二”

    “哦?”

    “呵呵,说是那大夏国的细作在我国境内联络了一批准备反正的文武官员,并有了周密的筹划,名单、筹划内容都写在一封信里,由跟着范家商队来的大夏国另外的探子带回去,不知怎的,身在盛京的夏国探子却暴露了”

    “于是我大清赶紧出动兵马去追截那商队,皇上”,说到这里,所有的人赶紧向北方拱了拱手,“派了精兵强将去追赶,天佑我大清,竟将那装着密信的盒子夺了回来”

    “还有吗?”

    夏舒摊摊手,“没了”

    “那你的父亲为何调到京城,他一个武官,能做好那兵部右侍郎吗?”

    “谁说不是呢”,夏舒借着酒劲儿拍了一下桌子,半晌他才醒悟过来,“你等的意思,家父的调任与那盒子有关系?”

    所有人都避开了他的目光,最后还是洪承畴说道:“怎么会呢,汝父对大清忠心耿耿,正是圣眷浓厚之时,不要想多了,汝父调到兵部也好,出将入相嘛”

    “是吗?”,夏舒一时有些蒙了。

    夏舒很快就喝醉了,被自己的家丁扶回去了,而洪承畴、祖大寿等人却继续盘桓了许久。

    当天晚上,代善便收到了讯报,当晚在洪承畴房间发生的一切一字不漏地报道了他那里。

    “真的只有夏舒那厮说过?”

    “是的,主子”

    回答的是一位在洪承畴府里伺候的小厮。

    代善闭上了眼睛,半晌才睁开,他先是摆摆手让那人退下了,接着朝门外喊了一声,“笔墨伺候!”

 第二十章 木。野狐。禅之一:序幕(上)

    木野狐,纹枰也,对弈也;野狐禅,妄悟也,迷悟也。

    东晓三年1643年四月,大夏国境内大多还在一片寂寥苍茫中。

    阳都,武德殿,北书房。

    窗外寒风依旧呼啸着,夹杂着枯草、沙尘的景象已经在阳都附近有好几天了。

    寒冷、风沙,真正像“刀割一样”酷烈,若非有大毅力、大坚韧是坚持不下来了。

    就是这样的气候,在呼伦贝尔附近先后孕育了拓跋鲜卑、蒙古等强大的部落。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来不得一丝的苟且、一丝的犹豫、一丝的彷徨,是不会诞生江南水乡那样的温软、闲适的,有的只是同样的刚烈、骁勇。

    对于北书房的诸人来说更是如此。

    三十三岁的尼堪、四十八岁的孙传宇、三十四岁的朱克图、三十四岁的阿林阿、三十六岁的恩索、四十岁的萧阿林、三十六岁的阿克墩,加上三十五岁的户部尚书哈尔哈图、五十八岁的通政使刘若愚、三十二岁的副使王文慧,十人齐聚北书房,肯定有大事发生。

    除了刘若愚年纪较大,大多都在当打之年,一个个不是强壮便是剽悍,没有任何的例外。

    如今,尼堪在阳都的“勤政殿”、“武德殿”自然都是大厅,能容下几十人与会,但在勤政殿的南面、武德殿的北面都设有少数人与会的“偏殿”,尼堪自己分别命名为“南书房”、“北书房”。

    北书房主兵事,南书房主政事,倒是与如今大明传统观念一致。

    北书房不是传统书房的设置,书房的正中摆着一丈硕大的“桌子”。

    说是桌子也不大像,长约一丈、宽约六尺的桌面上,四周都有高约一尺的挡板,挡板里赫然摆着用黏土捏制的山川地理模型。

    树林、草原则用小树枝、枯草代替。

    沙盘,第一次亮相在众人面前。

    “这里是梨树城,位于辽河支流昭苏太河以南,原本是辽金的重要城池,通体用夯土垒成,毁于蒙金战火,满清收服科尔沁左翼后重建该城,最终形成方圆九里之大城”

    梨树城,四平附近

    “自开原向北,大致为满清满、汉镶红旗的辖区,开原卫城最大,方圆十二里,满洲镶红旗旗主岳讬亲自坐镇于此,开原,离梨树城约莫一百八十里”

    “开原东北,大黑山里有一条河叫叶赫河,对,就是这里,也是辽河的支流,沿着该河可直达开原,离开原约莫一百二十里的地方就是以前海西四部叶赫部城池所在”

    “建州攻克此城后,废弃西城,独留叶赫河东侧之城,经过修葺、扩建后,此城方圆四里,包括附近的兵营,可驻兵五千”

    “开原、梨树城、叶赫三地便是满、汉镶红旗最核心的防区,三地之间的距离都不足两百里,骑兵一日可达,互呈掎角之势”

    正拿着一根细木棒对着沙盘介绍的正是帝国大内副总管、通政使司副使、灰衣卫都指挥使王文慧。

    阿林阿刚抵达阳都不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此物,眼见着“沙盘”上的山川城池、关隘都一目了然,心中不禁暗叹:“还真是睥睨天下啊”。

    “根据按察司的情报,目前镇守梨树城的是汉军旗镶红旗的固山额真孟乔芳,有汉军五千左右,城池配有大小火炮一百门,其中红夷大炮二十门,剩余多为大弗朗机,孟乔芳部的具体配置不详,不过根据我等远远眺望,城头上的士兵有拿火枪的,也有拿弓箭的,其火枪、弓箭手的比例应该不少”

    “汉军镶红旗的精锐兵力太半在此”

    “叶赫城那里却是由一个很早就投靠了老奴的科尔沁部落大酋镇守,名唤恩格图,原本划在满洲八旗,后来从蒙古八旗独立出来,便任蒙古镶红旗固山额真,其麾下原本有精骑五千,一直未有与我大夏交过手,该城以及附近的兵力应该是他的全部了”

    “开原城原本是明国韩王的封地,故此城池雄伟高大,比沈阳还大,仅次于辽阳,目前是岳讬镶红旗一万精锐以及三千镶红旗汉军的驻地,这三千镶红旗汉军的统领是另一位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的弟弟、梅勒额真金俊”

    “也就是说”,孙传宇插了一句,“镶红旗的防区能够出动野战的也就是岳讬的那一万镶红旗骑兵了”

    “是的,安国公”,王文慧答道,“据按察司的消息,除了岳讬之外,尚有我等的老对手,镶黄旗的鳌拜,以及岳讬的长子罗洛浑、镶红旗的巴图鲁巴牙喇章京车尔布,鳌拜是皇太极的侍卫出身,若是没有意外的话,鳌拜肯定会独领一部,兼而监视镶红旗诸部”

    “车尔步率领镶红旗的巴牙喇,同时护卫郡王岳讬,罗洛浑应该会指挥另一部骑兵”

    “不知梨树城城墙的坚固度如何”

    梨树城离长春最近,而长春是朱克图的辖区,帝国想要进攻的话,梨树城首当其冲,而朱克图肯定是当然的领兵大将。

    时至今日,今年三十四岁的朱克图已经长成了一个标准的“漠北人”了,宽脸庞、小眼睛,络腮胡子,满脸横肉,身体肥壮,若不是按照瀚海军的要求剃了短发,而是将头顶以及后脑勺的头发全部剃掉,只留下留海、左右三缕头发的话,妥妥的一个“一代天骄”。

    尼堪后世是南京人,他的口音自然也是那里的,放到后世便是“江淮”口音了,他这样说话,弄得身边的将领自然都这样说。

    好在南京官话一直到后世没怎么大变化,否则倒是贻笑大方。

    朱克图说的也是南京话,如今也是大夏国的官话。

    在尼堪手下的大将里,朱克图出自鄂伦春部,尼堪起兵后除了孙传宇,一直是首席大将,他看似憨厚,实则粗中有细,倒是与那位“一代天骄”有些像,他娶妻很早,在尼堪的撮合下,娶了克烈部首领苏布台的妹妹,如今膝下已经有了两儿一女,岁数与尼堪的几个儿女差不多。

    王文慧听了一愣,随即便清楚他的意思,“这样一座没有包砖、纯粹夯土垒成的城池坚固吗?”

    尼堪将手搭在朱克图肥厚的肩膀上,笑道:“以前赫连勃勃修建的统万城号称天下坚城,也是通体夯土垒成,可别小看这样的城池,唐代以前,大多数城池都是这样修成的,若是悉心营造的话,坚固程度不亚于包砖城池”

    “是的”,见尼堪看着自己,王文慧赶紧将话茬接了过去,“此城原本是辽国的汉人所造,坚固自不待说,后来虽毁于战火,不过根基还在,满清重新修葺后,按察司的密探曾经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刺过该城墙”

    “如何?”,还是朱克图。

    “坚固异常”

    一听这个回答,朱克图不禁大失所望,眼下按照纸面上他的长春军团战力位居各大军团之首,张隽亲自率领的火炮团实力更是冠绝诸部,若是城池脆弱的话,用尼布楚青铜炮一轰便解决了,若是太坚固的话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你的问题等会儿再说”,尼堪止住了朱克图还欲发话的企图,示意王文慧继续说下去。

    “是,陛下”,王文慧继续说道,“再看东边,这是苏子河,它是浑河的支流,苏子河、浑河对于建州女真人来说就是崇圣之河,赫图阿拉城便建在苏子河南岸山上,满清建国后重新进行了修建,如今已是一座包砖、方圆四里的城池了”

    “而赫图阿拉,以前便是建州卫的所在,也是建州女真人的龙兴之地,如今是老奴之弟舒尔哈齐的孙子屯齐带着三千镶蓝旗精锐驻守在那里”

    “苏子河汇入浑河的地方又是一座新建的大城,萨尔浒城,原本是一座小城,满清建国后重新进行了扩建,如今是一座方圆六里的大城了,镶蓝旗的旗主济尔哈朗带着一万两千镶蓝旗精锐就驻扎在这里”

    “哦,这里满洲骑兵有七千,镶蓝旗汉军李国翰还有五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