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625冰封帝国-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下他的手里有孙传宇、朱克图、查克丹、喀克笃礼、阿林阿、萧阿林、阿克墩、恩索、郭天才、曲承恩十个军团,以及阿尔泰拔野风、库苏古尔安童、秦王川、白城陕北边墙附近那座、乌达五个独立旅。

    安西的军团在大顺国的序列里属于特殊的情形,以后再做详细介绍。

    先不说独立旅,十个军团一年就需要四百万石,若是加上独立旅、水师,这花费肯定要超过五百万石,若是加上服装、弹药、武器等物,这开销更是又要向上一大截。

    幸好,这几年在尼堪苦心孤诣的维持下,北境五十万户汉人手里几有两千万亩田地,虽然多处高寒地带,不过却是土地肥沃之地,每年的粮获高达四千万石,田赋也有一千二百万石,满足每年五百万石的军事开支还是绰绰有余。

    非但如此,每年还有大量的盈余。

    不过拿下关内三省后,别的不说,至少在今年这一年,北境就需要向这三省补贴大量的粮食,加上三省多出来的兵丁三省各一个军团,山海关正在整编的又是三个军团,这便多出来六个军团,每年光是军事支出估计都在八百万石左右,当然了,三省的田地稳定产出后将可大大缓解这一负担。

    “好”,尼堪说话了,“在山海关、北京以及三省新增兵丁完成整编之前,先不要惊动农户们”

    “以朕估计,待到秋季时,整编基本可以结束了,那时秋收也开始了,传朕的旨意,今年秋收的粮食不用上缴,也就是免赋役一年”

    “秋末时分,各地布政使的首要任务便是重新丈量田地,如今三省各县已经都是我大夏自己的人,退役的士卒也占据了各衙门的关键位置,应该问题不大,何况各县户口簿、田册都在官府手里,用好以前的那些小吏,加上我等之人,从九月份开始,一直到明年春耕之前,大约半年时间,务必完成此事”

    这些地方,想要按照在北境那样每户分五十亩田地肯定不行了,不过每人五亩还是可以做到的,除此之外,尼堪还有一个大的计划。

    “在清丈田地之前,尚有一件大事要做”

 第五十六章 尾声(2)移民

    “移民!”

    高坐在大殿尽头的高台上,尼堪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内中带着些许兴奋。

    “告诉姚恭、王文奎、马鸣佩,做好在两年内向安西再次移民二十万户的准备,告诉彼等,凡是愿意去安西的,一律免赋两年,分配完整房屋一套,里面家伙什一应俱全,彼等秩序带上十日粮食就够了,其它物件儿无须再带,沿途都有驿站接应”

    “凡是家里有多个儿子的,优先考虑,若是不愿意去,便由官府强制性安排,身体状况好的优先考虑”

    眼下,从辽东迁到安西的五万户农户刚刚抵达安西不久,不过以南西伯利亚平原的辽阔,这远远不够。

    “这十万户,临潢府安置三万户,定方府安置一万户,定远府三万户,阿勒泰萨尔一万户,阿钦一万户,坚昆一万户”

    临潢府,即后世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附近,已经安置了辽东农户两万户,加上这三万户,便是五万户,那里已经有了契丹联盟牧户约莫五千,迁过去的原察哈尔核心部落之一、巴图尔的阿拉克卓特部五千户、原卫拉特杜尔伯特部托音部五千户,六万五千户,二十余万丁口,按照这一世南面哈萨克、北面俄罗斯的人丁,不但自保有余,还能暗地里积蓄相当的力量。

    定方府,即后世鄂木斯克附近,这里以牧场为主,不过沿着额尔齐斯河还是能开辟一些田地的,已经在这里安排了一万户辽东农户,再加上一万户,两万户、近十万丁口,也相当可观。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原本属于哈萨克汗国乃蛮、克烈部以及南迁的西伯利亚汗国的残部加起来大约五千户,以及本来就是最大的鞑靼部落巴拉宾部五千户,三万户丁口,守着俄罗斯人在西伯利亚的首府托博尔斯克的南面出口也绰绰有余。

    定远府,自然就是后世新西伯利亚附近了,这里的疆域最广,土地也最肥沃,除了新西伯利亚,还包括托木斯克、阿勒泰萨尔新库兹涅茨克、陈汤塞米伊、玄策巴尔瑙尔四州,需要的丁口最多,已经安置了两万户辽东移民。

    其中,玄策取自大唐王玄策之名。

    再迁入三万户,加起来也只有五万户,定远府,可是有后世两个广东省大的地方,到处都是肥沃的黑土地以及优质的牧场,五万户,看似较多,一撒上去影儿都没有,故此,需要持久地移民,而非一年之功。

    这里,尚有原杜尔伯特部落苏都奎、扎布兄弟的一万六千牧户,迁过来的五千博格拉部牧户,算是骑兵力量最强大之地了。

    阿钦,后世阿钦斯克一带,大顺国内部已经内部迁移了五千农户,这里还有阿钦、丘雷姆两个鞑靼部落,加起来也差不多五千户,这里是后世俄罗斯最大的低硫、无烟煤产地,大夏国自然也要好好运作起来。

    叶尼塞,即后世的米努辛斯克,是大顺国剑河省的首府,已经有博格拉部牧户、农户各五千户,开发得也差不多了,在迁入五千户后,肯定是想将一河之隔的阿巴坎也开发起来。

    叶尼塞,是后世俄罗斯最大的高品位铁矿产地,而同在叶尼塞流域的,在其北边约莫七百里的阿钦便是后世俄罗斯最大的无烟、低硫、露天煤炭产地。

    原本,大夏国在两地都设有冶铁作坊,不过拿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也就是被尼堪改为坚昆的城池之后,一个大型的煤铁复合体便呼之欲出阿钦斯克的优质煤炭可以从陆路运到坚昆不到三百里,而稍远一些的叶尼塞铁矿可以通过船只六百里,冬天则是冰船运过来。

    而坚昆附近本来就是后世俄罗斯的大型粮仓所在,除了坚昆附近的叶尼塞河河谷,其东边的坎斯克盆地更是大型的农场。

    坚昆,便是尼堪准备大力开发的第二个地方,故此,需要向此地大力移民,今年一万户迁移到坚昆城附近,明年将迁移两万户到坎斯克盆地。

    这里,还是后世俄罗斯最大的通古斯部落聚集地,所谓通古斯,实际上就是“东胡”,此时专指埃文基人,也就是鄂温克人。

    在大顺国的努力下,在叶尼塞河支流上、中、下三条通古斯河流域生存的大约三千户埃文基人已经迁移到了坚昆附近,其部族名称也被尼堪统一改为“索伦”,算是坚昆兵力的来源之一。

    加上早就在坎斯克附近半牧半农的达斡尔、乞尔吉斯人,以及游牧的蒙古部落,加起来也有五千多户,按照尼堪的规划,明年将向此地移民两万户,此后,坚昆城的粮仓就会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

    图瓦,图瓦盆地是也,也就是后世唐努乌梁海地区,大夏国已经在此地迁移了农户约莫五千户,明年再迁移两万户,将这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盆地彻底掌控起来。

    这里,还有图瓦、辉特牧户加起来约莫一万户,不过在前几次与瀚海军的大战中,彼等的青壮削减得厉害,寡妇们大多嫁给了瀚海军的将士,尼堪准备将这两个部落干脆彻底纳入到博格拉部,今后,这处盆地就没有图瓦、辉特两个名号了。

    当然了,在这些地方,大夏国也拿出来了一部分土地进行了拍卖,土地的拥有者也投入了一些劳力,不过与大夏国官府比起来效果就差的太远,彼等想要将这些田地充分利用起来至少需要二十年功夫。

    两年二十万户,百万人丁,当然了,若是遇到恶劣天气,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历史上清国将黑龙江的达斡尔人、锡伯族人迁移到伊犁河谷守卫西北边疆,也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的。

    不过,大夏国可不像清国,迁徙移民,也就是一道命令而已,你必须自己带着家伙什、大车、马匹、牛羊、粮食,走一路停一路,而大夏国为了移民大业,每隔一百里的地方便设置有大型驿站,里面的生活物资应有尽有,还设置有医馆,若是安排得当的话,分批过来的移民完全不用愁。

    彼等只用第一次上路时带上十日的粮食即可,接下来全部由官府搞定。

    “二十万户,近百万丁口,一下投放到安西广袤之地,假以时日,这百万丁口便会成为五百万、千万,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这一速度还会加快”

    “南西伯利亚平原、草原,这处西伯利亚最好的地方,一旦到了老子的手里,就不能让他再跑了!”

    高坐在台上的尼堪恶狠狠地想到。

    又想到以往大汉、大唐时分对西域那效率极低的移民、屯垦,以及俄罗斯人对西伯利亚的移民,尼堪的心里不禁满是轻蔑。

    “瀛洲的移民依旧以民间、江南人士为主”

    尼堪圆润、醇厚的声音继续飘荡在大殿里,也是,整个北方才三千多万人,不可能继续向海外移民了,于是,就只能让美洲公司继续发挥光和热了。

    何况,从这几年的效果来看,在大夏国的强力干预以及公平施政下,前往瀛洲“仙境”贸易、种地、淘金的江南人士越来越大,牧仁回来后跟尼堪汇报过,除了大夏国自己的人马,依附于扬州杨文利、徽州汪然明、杭州沈家的人士越来越多,在去年年底的时便已达五万之众,其中拖家带口的便有三成。

    而常年沿着北纬四十二度航线行驶的大船,也就是大夏国远航最利的货船信天翁号常年保持在三十艘以上,每艘可装载五百人,三十艘便是一万五千人!

    当然了,不可能每一次都能装满人,另外,也不可能每一次安然无恙,以大夏国对时间、洋流、风势的最有效把握,对船速一个月、疾病的控制,每一次依旧还有约莫一成的船损,这便是三艘一千五百人。

    在茫茫大海,没有什么岛屿的北纬四十二度,一旦船只失事,便只有一个结果了,没有任何例外。

    “陛下,那还在岢岚州的喀喇沁部落”

    哈尔哈图顿了一下,最终还是这件事说了出来。

    说起这喀喇沁部,还真是点儿背得很,以前畏惧大夏、大清的实力,想到关内避祸,结果不出几年关内也是大变样,自己想过河侵占鄂尔多斯部的牧场,也被瀚海军狠狠地修理了一顿,李自成北上,其浑台吉苏布地又让自己的幼子色棱带着三千骑加入到了大顺军。

    李自成自然喜不自禁,不过,他身边可是有牛金星、李岩的,彼等赶紧劝李自成:“这些人一看就不是中土人士,若是到了京城,恐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不如等大局已定之后再将其纳入”

    于是,色棱的三千喀喇沁骑兵并没有跟着去北京,也幸亏没去,否则在瀚海军的强力打击下,这三千骑也剩不下多少。

    大夏国占据北方三省后,苏布地便尴尬了,最后还是拉下脸面亲自到北京向尼堪表示臣服,并表达了想重回故地的想法。

    “答应他”

    尼堪淡淡地说道,眼下,像喀喇沁这样的部落在他心里实在没有太大的分量,何况西辽河流域经过多年战事后人丁凋零,喀喇沁迁徙后故地依旧空荡荡的,让彼等迁回去一来施恩,二来也是物尽其用。

    “将其原属于其此子万丹伟征的部落尽数纳入博格拉部,剩余的依旧由苏布地管辖”

    “告诉彼等”,尼堪此时的声音透露着一丝阴冷,他可是早就知晓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