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625冰封帝国-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时至今日的大顺军,这规制也逐渐严格起来,军将们想要增加军力也是要兵部批准的,何况,河南原本在李自成的心目中就是要放弃之地,自然不可能布置大军。
四月的陕州,气温倒是上来了,不过风沙也起来了,辛思孝带着亲卫骑兵奔驰在函谷古道上,不多时,身上便全是灰尘了,等抵达陕州后,他们就完全“笼罩”在灰尘里了,飞身下马时就激起了大片的灰尘。
前面不远处就是陕州城的城墙,不过辛思孝刚一下马就有些后悔了。
“趁着天色尚早,还是到渡口去看一下吧”
如此勤勉的辛思孝是以前不可能看到的。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幸存的辛思孝一直很自责,他一直认为是自己的兄长包括自己都有识人不明的重大责任,导致丢了北京城,虽然辛思忠力战殉国,他的内心依旧有一个执念。
除此之外,他心里还有一个执念。
跟着李自成退回陕西后,当时由于走得匆忙,大顺军的家属都留在北京,当时尼堪在昌黎城与李自成达成的协议里并没有家属这一条,这是因为,当时李自成北上时对于夺取北京进而夺取明国的天下并没有十足的信心,故此绝大多数将士的家眷都留在西安,在北京的家属大多是新成家得来的。
辛思孝却是一个例外,他先后有三个妻子,儿女五六个,不过在跟着李自成东征西讨时全部丢失了,除了唯一的儿子辛龙子,故此,当时北上时,他舍不得让他一人在西安,把他也带上了,结果
这就是辛思孝的执念,他多么想将大哥唯一的在世的骨血养在自己的身边啊。
前不久瀚海军找上了他,想要让他在大军过河时提供方便,当然被辛思孝一口回绝了,如果不是自己有一个侄儿还在大夏国手里,他会当场斩杀了那人。
“龙子,你到底在哪里?你还好吗?”
一想到自己的侄儿,饶是他是大顺军久经沙场的老将,也经不住有些泪眼迷离了。
他正要重新上马,从城池方向飞来一骑。
“将军,城里来了一个故人”
“故人?”,辛思孝冷哼一声,这段时间前来找他的人很多,除了北面的大夏国,南面的明廷也三番五次找上他劝他“反正”,结果都被他不是杀了便是驱逐出去了,这些人,无一不是打着“故人”的名义。
不过他见那过来报讯的亲兵面上带着喜色,不禁骂道:“有甚话一起说了,吞吞吐吐作甚?”
那人赶紧回道:“有一件大喜事,大少爷回来了!”
辛思孝一听不禁大喜,在他这里,“大少爷”自然就是辛龙子了,不过经历了杨廷玉、岳镇邦的事情后,他已经成熟了很多,他一把抓住那人的衣服,“谁送来了的?”
“皇甫端”
辛思孝一听不禁大怒,“是这厮?他还有脸前来见我?”
“走!”
辛思孝带着骑兵向城池疾驰而去。
等他来到城里镇守使府邸面前时,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汉子牵着一个岁模样的男孩正站在那里,那男孩怯生生的,紧抓着那人的手不放。
辛思孝飞身下马,又激起了一大团灰尘,他朝地上啐了一口,那汉子正是皇甫端,听说此人已经高居北京城所在顺天府府尹,今日怎么主动送上门来了?
而那男孩经过辛思孝再三打量过后已经确认是自己的亲侄子辛龙子,可惜三年过去之后,辛龙子面容有些变化了,对于辛思孝也有些记不起来了。
“龙子,是二叔啊”,辛思孝从皇甫端手里将辛龙子抢过来,双手摇着他的肩膀大声喊道。
半晌,他抱着辛龙子大哭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停下来,盯着皇甫端说道:“你总算还有些良心,你亲自将龙子送过来,不用说肯定有事要同我讲,若是想让我投降大夏国,想也别想,若不是看在龙子的面上,你肯定会死在我手里,你走吧,就当我没见过你!”
皇甫端还是跟以前一样,带着那令人讨厌的微笑,好像他不是深入敌境,而是在自己家门口,他听了辛思孝的话,也没有多说什么,“思孝,既然这样,我就走了,你莫要多想,今日过来,就是送龙子来与你相见的,他找到自己的亲叔叔,我的心愿也了了,告辞”
“慢!”,辛思孝突然叫住他,“你皇甫端号称凉州大才,在眼下这光景将龙子送过来,不要骗我说是你大发善心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甫端笑笑,“自然不是,将龙子送过来后,我的心愿已了,瀚海军就能毫无顾忌地过河进攻中原了,否则,两军交战,刀枪不长眼,若是你也没于阵中,对于龙子来说岂不是天大的遗憾?”
辛思孝自然不会相信他鬼话,不过他急于同辛龙子说话,也不想与他扯下去,便朝身边一个亲卫努努嘴,“你,送此人到河边渡河,他能过河,自然也能过去,你送他一程”
看着皇甫端走远后,辛思孝拉着辛龙子就往府里跑。
第十八章 挺进中原之一:最后的革左五营(2)代差的无奈
当晚,整个陕州附近,由于“大少爷”回来了,所有的士兵都分到了白银一两,每二十人还有一头羊,加上酒水,久违的欢快气氛出现了。
渡口对面,山西省平陆县,依旧处在一片平静中。
不过,当第二日东边天空的太阳渐渐升起来时,陕州渡口的大顺军便发现了对面的异样。
在对面的平陆渡口上,一夜之间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火炮!
陕州与平陆之间,最宽处不到两里,渡口之间只有一里多,这样的距离,眼神好的话对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就在陕州渡口的大顺军惊慌失措的时候,平陆这边,有一人正在举着望远镜朝陕州这边探查。
孙定辽,镇守山西的喀克笃礼军团唯一一个步军旅的指挥使。
这几年下来后,整个山西都沉浸在“暴风骤雨”般的洗礼后的余波里,在全省进行完打土豪分田地后,在山西布政使衙门的统领下,已经荒废很久的农田水利建设每到冬日便大兴起来,这几年,已经将几条主要的大河全部疏浚完毕,除了将所有的水渠修葺、恢复,还修了大约上千里的新渠道,另外在靠近山地的地方,利用大夏国镇国神器“水泥”修建堰塘也是重要内容。
原本大夏国接手时,整个山西省有五百八十万人,这几年陆陆续续迁移走了三十万,按照政务院的规划,咳咳,主要是皇帝陛下的规划,像山西这样深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水源较为缺乏的地方是不需要这么多丁口的,五百八十万,留五百万就够了。
以中国人稳定下来后那惊人的生育能力,最多五十年,这五百万多半会变成一千万,人口完全不用愁。
何况,大夏国此时已经在县一级建了国有的医馆,以平价向全体民众提供医疗支持,虽然夭折率依旧很高,不过存活率与这世上其它任何地方相比,都高出许多。
平陆也是这样的地方,分完田地后,农户的住房、丁口、牲畜在以看得见的速度增长,令对面的陕州人羡慕不已。
孙定辽的步军旅进入平陆已经有几日了,他的任务也很清楚,拿下陕州渡口,修建浮桥,为后续大军南下提供保障。
时至今日,原本以骑兵为主的步军旅已经增加到了四千人,除了三千火枪兵,五百炮兵,新增了五百辎重兵。
所谓辎重兵,实际上是后世辎重兵、工兵的混合体,在眼下这黄河渡口,自然要求他们主要以工兵的面目出现。
孙定辽将望远镜放下了,他身边一个年纪轻轻的军官见状便凑上去问道:“指挥使,如何?”
这人是步军旅炮兵营的头目,正经出身于赤塔步军学校炮科的学生,别看他年轻,在步军旅中已经待了五年了。
他叫李孝恪,来自芝罘岛的难民孤儿之一,原本也姓李,没有什么正经名字,无非大牛、狗蛋罢了,后来进入大夏国小中学堂后被教师改名李孝恪。
而孙定辽旅辎重营的头目也是出身于芝罘岛的难民孤儿,同样姓李,被老师改名李孝恭,当然了,他肯定是出身于步军学校的辎重科。
辎重科,在如今的瀚海军自然不大受重视,不过在大夏国的各个步军学校里,辎重科的人除了学习一些土木工程知识,还要修习步科、炮科的部分科目,寻常训练一点也不比其它科目轻松,因为他们是偏厢车的管理者,还要懂得与牲畜打交道,实际上也都会骑马,算是一个多面手,若是其它各部人手有了损缺,辎重营的人也能很快顶上。
听到李孝恪的话,孙定辽又举起了望远镜,此时,太阳已经完全出来了,大地沐浴在清晨略显清冷的阳光里,对岸的一举一动都一目了然。
“开始!”
孙定辽放下了望远镜,大声说道。
“是!”
李孝恪跑开了。
不多时,平陆渡口的十门尼布楚青铜炮开始咆哮了,它们对准的便是对面码头的十门火炮!
按照尼布楚青铜炮的有效射程四里,眼前距离大约六七百米的陕州码头简直是训练一般,十门火炮早已经调校完毕,当下一起发射!
惊天动地的轰鸣声击破了刚才还略显沉静的黄河两岸,孙定辽此时已经来到了平陆码头的一处高地。
在望远镜里,对面十门杂七杂八的火炮至少有一半丧失了战斗力,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满意。
“平常训练时,准确率高达八成,怎地准备了半天,还是有一半没有射中?”
没多久,十门青铜炮又开始咆哮了!
此时,对面才传来第一轮反击,不过对面的火炮最远的才能打到这边码头的岸边,打到岸上的完全没有,炮弹大多数都落到了黄河里。
它们,本来就是用来压制渡河的船只的,想要打到河对岸就是多心了。
这一轮轰击效果很惊人,在望远镜、标尺、卡角以及目视的配合、验证下,对岸剩下的五门火炮全部被毁!
“继续轰击五轮!最后两轮,装填链弹!”
三轮火炮过后,留在码头上的敌人已经很少了,当第四轮链弹发射后,奇观出现了。
长约一米,两头连接着铁球的链弹带着刺耳的啸声旋转着飞向对岸码头,按照之前的仰角,链弹飞到码头上空后便会下降一米,然后呼啸着继续前进,将挡在前面的物体切割成碎片!
一刹那,陕州码头上空旷的场地完全静下来了。
在码头的角落,一个来不及跑掉的大顺军突然栽了下来上半身栽倒在地,下半身还兀自站着!
“妈呀”
在码头后面的第二拨守军见状不禁吓得大叫,饶是他们是辛思孝手下的精锐,见了这样的情形也是魂飞天外,当队伍中不知是谁惨叫了一声后,然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丢下武器向后跑。
“呜”
此时,从平陆码头这边开出来两艘船只,船只规模与瀚海军水师以前的因果达级差不多,不过他的首层甲板上有一根黑铁管子,明显是安装了蒸汽机的。
两艘船只装载了三百登陆的步军,除此之外,每一艘船只都拖着一根粗大的铁链子,而在船头,还架着两门装填了散弹的小炮。
对面,由于知晓自己的水师远不如敌人,大顺军在此地根本没有安排船只,在蒸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