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625冰封帝国-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也安排我等参与伐木、挖煤、挖矿诸务,不过与消耗的粮食等比较起来根本不算事”
“三个月后,春天来了,路上深达两尺厚的积雪消融了,我们继续上路了,就这样,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才抵达这里”
“真是奇迹啊,记得大明国初立时,四川人丁凋敝,需要从来江西、湖北迁移人口到那里,我询问过,短短一两千里路,就要高达一成的丁口死亡,不是病死便是饿死,或者被土匪杀死,我等从河南归德府出发,经过一万六千里路,途中长达两年,却只有九十九个人死亡,多半是受不了寒冷的天气得病而死的”
“六万人,只有百人死亡,简直是上天保佑啊”
“不”,袁时冲突然握紧了拳头,“是大夏国仁慈的皇帝拯救了我们,什么是长生天,就是大夏皇帝,博格达汗!”
“啊!”
袁时冲正在激动地叫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尖叫。
“雅儿!”
袁时冲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了,他朝远处奔去,一边跑一边喊着:“今日就到此为止了,将东西收拾一下,我去看雅儿发生了什么事”
不多时,一条大路便出现袁时冲的面前,大路的这一侧是大片的农田,另一侧则是农户们居住的地方,袁时冲他们抵达此地后,在大夏工匠的带领下,集体烧制砖瓦建起来的青砖黑瓦的村落,每一百户人家一个村落,村落分成两排,中间的小路连着大路。
跑到大路上时,袁时冲的眼前出现了两匹马,有一个少年正牵着马,另外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拦住了袁缇雅,一双手还不老实地在她身上乱摸着。
“袁琦!”
袁时冲大喊道。
原来这个少年是袁时中的亲侄子袁琦,袁时中没有儿子,他老袁家一家都被官府杀了,只剩下袁琦这根独苗,当然了,来到克里米亚之后,袁时中的几房夫人又给他生了几个儿女,饶是如此,袁时中依然对此子呵护有加。
袁琦也知道,按照汉人的规矩,袁缇雅还是他的堂妹,不过在他眼里,袁缇雅是“化外蛮夷”,袁时冲亲生的两个儿子才是亲的,区区一个蛮夷女子算得了什么,而袁时冲虽然也是袁时中的堂兄,不过却是庶出的远枝,袁家上下根本没将他当回事。
“放开雅儿,我就当什么也没看见”,袁时冲本想呵斥一番,不过一想到袁时中的威势,最后还是忍住了。
“你叫什么?老东西!”,没想到袁琦根本不理这个茬,他不但不尊称袁时冲为“伯父”,还骂他为“老东西”,说完一脚将他踢倒在地,随即又将袁缇雅打晕后放到了马匹上。
多日后,尼堪带着两个军团来到了新鞍山,前面不远处就是新鞍山城了,就在第一村的附近,他遇到了跪在地上的袁时冲。
这几日,袁时冲是在一片悲痛中度过的,他被袁琦踢倒在地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袁琦骑马远去。
就在他爬起来准备去城里找袁时中讨个公道时,他接到一个惊人的噩耗。
袁缇雅死了,浑身赤裸死在新浑河里。
当然了,这也不能说明就是袁琦害的,大夏人虽然进来了,不过附近还是有哥萨克、诺盖人、鞑靼人农户,他们都是与大夏人混居的。
不过尼堪一听便大致明白了来龙去脉。
“袁时中怎么说的?”,他亲自下马将袁时冲扶了起来。
“陛下,袁时中倒是没有庇护袁琦,他说,虽然是袁琦将雅儿掳走的,不过却无法证明就是他害死的,他说一定会追查此事”
“哒哒哒”
此时,城池方向也飞来了几骑,多半是城里的官员知道尼堪来了,赶紧出来迎接的,尼堪不动声色,他让袁时冲藏在他身后。
半晌,袁时中带着两个人过来了。
一个是袁琦,他双手绑在后面,另一个却是一个诺盖少年,约莫十七八岁,双手也绑着。
袁时中见到尼堪后当即跪下了。
“陛下,微臣教子无方,请赐罪!此事罪臣已经查明了,袁琦这厮将袁缇雅掳走后半路又良心发现,想到袁缇雅毕竟是他的堂妹,就将她放了,袁缇雅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阿卜杜拉,对,就是此人,经罪臣调查,就是此人先奸后杀,祸害了雅儿”
尼堪冷眼看着,只见那少年面色如常,他心想:“按照此人的年岁,多半在大夏国各级学校学习过,不可能听不懂汉话,按照常理,一般的少年遇到如此大事,没有不惊骇的,可此人如此淡定,倒是一个人物”
便问道:“你就是这个村子里的?”
那人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后说话。
尼堪心里瞬间便有了计较。
他站了起来,看见村落附近还有一处空地,多半是附近专门辟出来的草场,便下令:“天色已晚,今日就在此地扎营!”
第十三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一:克里米亚的百姓们(3)
当晚,尼堪将罗继志招了过来,将袁琦以及那个叫做阿卜杜拉的少年交给张文俊审讯,同时将袁时中扣押在大营里。
半夜里,罗继志到了,张文俊审讯的结果也出来了以灰衣卫的手段,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扛得住他们的犯人。
张文俊看似温和,不过你想想历史上那些掌管锦衣卫、东西厂太监的手段就知晓了,这些丧失男人部分功能的人一旦掌权了,对付起正常人,那叫一个凶残,加上尼堪亲自教授来自后世的一些手段,无论你是谁,一旦落到灰衣卫手里,没有不服服帖帖的。
“陛下”,油灯下,张文俊的脸色煞白,却带着喜色,一身灰白色的制服上面一尘不染,不过眼尖的尼堪还是在他的袖口发现了一滴血迹。
“事情清楚了,除了袁琦、阿卜杜拉两人,职部还审讯了袁时中、袁时冲以及新鞍山的县丞、典史,按照您一贯的教导,还分别随机抽选其它村落分别来自汉人、汉夷混杂、夷人家庭进行了调查,也对城里的工匠、士兵进行了抽查”
尼堪眉头一皱,张文俊心理一凛,赶紧回道:“陛下赎罪,是职部没有说清楚”
这里你们应该看清楚了,在大夏国里,太监虽然出身不正,不过尼堪依旧让他们以“微臣”、“职部”自居,不许他们自称“奴才”、“老奴”等,就这一点,就让这些由于身体残缺导致心理阴暗之人感激涕零。
“陛下,除了袁琦、阿卜杜拉两人,我等并没有对其他人动刑,对于袁时中将军更是只是问话罢了”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是袁琦奸杀了袁缇雅,而那阿卜杜拉是袁时中得知此事后找来顶包的,不过这里面又有隐情”
“哦?”,一听到自己的治下竟然还出现了地方官员纵容家属鱼肉、残害百姓的事情,他抓着椅子扶手的右手微微有些发抖。
“陛下,此事不如让袁时中亲自向您回禀”
“不见!”,尼堪心中恼怒异常,心想:“都说在明末各路义军中,就以袁时中的小袁营军纪最好,从来不祸害百姓,没想到也是如此!若早知晓他是这个样子,当时就按照普通流贼来处置了,费事花了那许多功夫!”
“陛下”,张文俊知晓尼堪一向嫉恶如仇,不过此事确实事关重大,稍有不慎,整个克里米亚总督辖区都会不安,容不得他徇私,“此事确实有些内情,职部还是建议传唤袁时中”
尼堪正想一脚踢过去,猛然想到:“以张文俊的为人,他是不会向着任何人说话的,何况克里米亚总督辖区刚刚成立不过七年,还是听袁时中说说吧”
“也罢,传!”
在袁时中到来之前,尼堪让人点上了几根粗大的鲸油蜡烛,将自己的书房照的如同白昼,这,当然也是他的手段之一。
没多久,袁时中过来了,在明亮的灯光下,他那颀长的身材,剽悍却带着一丝严肃的神情表明此人不能以常理来揣测。
而袁时中刚一进来,也被房间里如此明亮的灯光吓了一跳。
在他一丈开外,尼堪的神色严峻,袁时中赶紧跪下了。
接下来的话让尼堪一辈子不会忘记。
“陛下,微臣有罪。是的,是袁琦这畜生干的,不过微臣并非有意隐瞒事实,在陈述原委之前,容臣将新鞍山县里的情形向陛下呈奏”
“五年前,微臣带着属下来到此地时,在当地人中,除了没了男人的普通家庭,尚有大约一千户家庭齐全的户口,加上那些男人战死了的,一共有三千户”
“没了男人的家庭自然与微臣的属下结成了对子,都是些女人、孩童,经过大夏的宣贯,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放弃了天方教,皈依了萨满教或喇嘛教,在一个百户村落里,这样的户口有两成,剩下的一成便是家庭完整的土人户口,那阿卜杜拉便是其中之一”
“一般来说,一个百人村落有十户这样的家庭,他们宁愿接受多一成的田赋,也不愿改宗萨满教、喇嘛教,平素也很少与其他人往来,对于改宗萨满教、喇嘛教的家庭也异常仇视,就在这几年,便有改宗他教的女人、孩童被这些人暗中杀死,职部知晓后便严厉镇压了一批,最近这些家庭老实了些,不过暗中却互相串联,大有像哥萨克那样举事的可能”
“这些土人家庭既笃信天方教,又有抢婚的恶俗,他们不但抢走天方教家庭的年轻未婚女子,有时候甚至抢到汉人头上,这里面,尤以诺盖人、阿兰人为甚”
“陛下,微臣的手下,大多是青壮,还多是跟着微臣东征西讨厮杀过的,眼下他们虽然回到乡间,重新扛起了锄头,不过骨子里的那股悍勇劲儿还在,就是这样,这些土人也没将我等放在眼里”
“这阿卜杜拉就是县里唯一的一位阿鸿的儿子,他就住在第一乡第一村,与袁时冲同村,不过他并没有在大夏各级学校就读过,按照他的说法,他这一生只有一个老师,只能向一本书学习”
“按照您的指示,在占住此地后,允许各部宗教信仰自由,不过若是要建筑寺庙,必须得向官府申请,那阿訇向我申请过几次,都被微臣否决了,眼下,城里除了萨满教、喇嘛教、佛教、道教的寺庙,便没有其它的寺庙了”
“这阿鸿便四处串联,其它地方的信徒也不时来到他家里,微臣知晓后也加强了监视,果不其然,最近一段时间,彼等四处袭杀他们认为的叛徒、妖邪之人也多了起来,这些人嘴巴很硬,往往在官府捉拿之前不是偷偷逃到亚速城,便是让自己的家人将自己杀死,让微臣无可奈何”
此时,尼堪已经恢复了平静,“于是你拿了阿卜杜拉一家子,并想出让阿卜杜拉顶替袁琦的法子?”
“陛下”,袁时中以头抢地,“确实是那小畜生干的,不过微臣的命是家兄换来的,这小畜生虽然恶劣,却是家兄唯一的骨血,若是陛下降罪,微臣宁愿用自己的儿子换他一命”
尼堪心中暗叹,大致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心想:“这也是像袁时中这种出身旧式家庭的大夏人正常的想法,在他眼里,这些克里米亚的土人都是妥妥的蛮夷,若不是我出身林中,重视萨满教、喇嘛教,估计他也会将信奉这两教的人也视为蛮夷,不过这袁琦罪大恶极,绝对不能宽恕,袁时中包庇在前,偷梁换柱在后,也十分可恶,也不能宽恕”
“不过他所说的当地鞑靼人的事情也不能等闲视之,这还是在信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