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625冰封帝国-第5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哈萨克人来说,与准格尔人的战争似乎成了国民不可承受之重,就像一口看不见尽头的深井,正在不断吞噬汗国的国力。

    “唉”

    卡思卡尔又叹了一口气,不出米扎尔所料,这一次又是征兵的事情,他小玉兹又要抽调五千精锐五千,若是按照大汗的要求抽调了,哲德乌尔联盟非分崩离析不可。

    哲德乌尔联盟,可不像契丹联盟,契丹联盟原本就是从漠北高原过来的契丹人后裔与中亚的土人通婚的后代,而哲德乌尔联盟却是以前黑海、里海附近的诺盖人、阿兰人与西去的钦察人的混血后代,虽然都信仰天方教,不过部族却大有分别。

    契丹联盟就不说了,他们已经事实上倒向了大夏国,而哲德乌尔联盟里的诺盖人、阿兰人在知晓大夏国境内的同族生活状况后自然羡慕无比,留在苦寒荒芜的咸海附近还不如回到阿提拉河。

    有这个因素,以前对大夏国怀有深深戒心的米扎尔眼下对大夏的态度也明显好起来,对于他来说,自己虽然是哈萨克汗国的一部分,不过在地理上如今却与大夏国更为接近,特别是在阿特劳成为大夏国的一部分后更是如此。

    在图尔河边惆怅一番后,卡思卡尔带着自己的骑队继续向西行驶,离开咸海之后,便是一望无际的大荒原了,到了这里也只有识途的老马和有经验的骑士才能从容找到参照物行进,不熟悉路径的人冒然闯入的话,活活渴死是他们唯一的结局。

    卡思卡尔长期代表他舅舅米扎尔行走这一带,自然没有迷路之虞,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图尔盖湖附近。

    图尔盖湖,是哲德乌尔联盟大本营所在的库利萨雷与咸海之间的一处湖泊,还是唯一的淡水湖,面积虽不大,不过却是南来北往,东来西去之人必经之处,若是错过了图尔盖湖,携带的淡水又不够的话,还是死路一条。

    故此,在图尔盖湖附近,哲德乌尔联盟设置有一处驿站,后来,由于南面的希瓦汗国、中玉兹、大玉兹等人来人往,这里渐渐成了一处市镇,从这里出发,向东可直抵中玉兹、大玉兹,向北可去萨日德格河流域,向西直抵里海,向南可去咸海、希瓦汗国。

    一直以来,同为术赤后裔的哈萨克汗国、希瓦汗国的关系一直不错,故此,双方的往来一直未绝。

    当见到前面市镇的影子后,卡思卡尔一直紧绷着的眉头也松了下来刚才在陆上他一直在思索,“如何向米扎尔回复?而米扎尔又如何回复大汗?”

    一想到江格尔大汗“一个月内向突厥斯坦输送五千骑兵”的命令,卡思卡尔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驾!”

    一看见前面市镇上空的青烟,卡思卡尔陡然想起了那可口饭食、温暖的床铺,以及奥斯曼大浴室那火热的达契亚女郎,他不禁狠狠抽打了一下马匹。

    前面就是向东的道路以及向南的道路交汇之处,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倒“y”字,此时,打南面也传来了一阵烟尘。

    “希瓦人”

    卡思卡尔在路口停住了。

    南面过来的烟尘颇大,仔细看时,那里既有大量的马匹,也有不少骆驼,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商队,不过他作为卡思卡尔市镇背后实际上的最高长官,还从来见过人丁单薄的希瓦汗国有如此大的商队。

    卡思卡尔看了一下自己的手下,一共一百骑,全部是西钦察人的勇士,对面的希瓦人虽然一直以来与汗国的关系不错,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眼下希瓦汗国正是少有的和平时期,国力增强后又与南面的布哈拉汗国连番大战,不过长期在沙漠里打拼的希瓦人明显比绿洲上的布哈拉人更为强悍,说是大战,多半是希瓦人劫掠,布哈拉人阻止劫掠而已。

    故此,也不能不防这些人对小玉兹也来这么一手。

    不过当那支商队渐渐走进了,一见一行人中簇拥的那位年轻的骑士,卡思卡尔不禁大惊。

    阿努沙!

    希瓦汗国大汗阿布勒哈孜的长子!以前卡思卡尔去希瓦时见过一次。

    阿努沙是阿布勒哈孜最器重的儿子,不禁骁勇善战,还是国内唯一能跟他一起编纂突厥史的人物,也是经常代表他出使的人物,不过让他出使小玉兹倒是第一次。

    卡思卡尔心里暗骂,“阿布勒哈孜多半是知晓了哈萨克汗国国内的窘况,现在将他儿子派出来拉拢他舅舅米扎尔了,否则,若是哈萨克还是强大统一的汗国,他可不敢明目张胆去里海旁的库利萨雷!”

    人家终究是汗国的王子,卡思卡尔犹豫半晌,还是下了马,他快步走到阿努沙的战马面前,将左手背在后面,右手捧在心口。

    “哈萨克汗国西北方面总督麾下比官卡思卡尔拜见苏丹阁下”

    小玉兹、中玉兹等只是哈萨克汗国的一个俗称,米扎尔的正式职位是“西北方面总督或者里海总督”,而他卡思卡尔是总督下面的比官,像他这样的比官,包括契丹联盟的耶律兴辽在内不超过四个。

    阿努沙一见是他,也赶紧下了马,他面带着笑容,将卡思卡尔的手紧紧握着。

    “巴特尔,竟然是你”

 第四十六章 小玉兹风云(2)夕照奥伦堡

    东兴元年四月,奥伦堡。

    萨日德格河乌拉尔河开始解冻了,从萨日德格山上融化的雪水以及沿

    途化冻的冰雪让萨日德格河膨胀成一条硕大、浑浊的河流,河水里除了不断消融的冰块,还夹杂着树木、动物尸体,加上从沿途搜刮的黑土,导致春季的河流带着一股子难闻的味道。

    再加上两岸开始大量出现的蛆虫和蚊蝇,春季,并不是萨日德格山两侧居民喜欢的季节。

    奥伦堡一开始是金帐汗国大汗拔都的汗宫之一,后来汗国分裂后变成了哈萨克汗国的夏宫,一座典型的带着天方教风格的城堡,周长六里,可驻兵三千,本是哈萨克人在十七世纪对付咄咄逼人的俄罗斯人的前哨。

    不过在此时,哈萨克人在准格尔汗国的不断打击下,已经节节败退,在西面也是如此,在哥萨克的不断侵蚀下,他们失去了萨日德格河北岸除了奥伦堡之外的全部领土。

    在西边的阿提拉河伏尔加河上,萨马拉径直向东一直到萨日德格山乌拉尔山,萨日德格河以北,原本是喀山鞑靼人的牧场,非常优质的牧场,面积近十万平方公里,以前的喀山汗国在此地养育战马两万匹,拥有牧户两万户。

    在刚才说的那条线的最东边,萨日德格山西麓,有一座城堡,叫萨拉瓦特,萨马拉萨拉瓦特,这条几乎平行于萨日德格河的分界线,是喀山汗国占据阿提拉河以东、萨日德格山以西广袤地带时两种牧场的分界线。

    在这条线的北面是森林草原,一个叫巴什基尔的部落占据的地方,这个部落人口众多,且剽悍善战,实际上是没有迁到欧洲的马扎儿人与当地曼西汉特部族的混合体,但他们信仰的却是天方教,一个擅长养蜂和牧牛的部族,在萨马拉河以北,原本都是他们的地盘,不过随着俄罗斯人的东进,已经逐渐将他们的栖息地压缩到卡马河以南了。

    乌法,是巴什基尔人的中心。

    萨马拉萨拉瓦特以南便是以稀树草原为主的地方,这就是尼堪在波兰大战后从俄罗斯人那里得来的新的领土,原本在谈判时,尼堪给了阿列克谢两个选择,一是全部退出西伯利亚,二是将卡马河以南的领土,也就是以前喀山汗国的领土让出来。

    不过阿列克谢的一番话让他打消了主意。

    “尊敬的皇帝阁下,我选择让出卡马河以南的领土”

    尼堪听到后不禁有些意外,作为自己的阶下囚,俄罗斯人肯定会选择苦寒、离莫斯科太远的西伯利亚的,那里粮食出产不多,无非是一些皮毛,在再次败在大夏人手里后,将全部精力收缩到欧洲,励精图治,未尝不能再开创新的局面,没想到他却选择了卡马河以南的区域。

    要知道,此时俄罗斯东部军团的总督彼尔姆也在这个范围内。

    最后尼堪终于弄清楚了原委。

    喀山汗国麾下有两大部族,一个自然是喀山鞑靼人了,另一个就是巴什基尔,从人丁上来说,巴什基尔人远远超过鞑靼人,不过鞑靼人以骑兵为主,而巴什基尔却是以骑马步军为主的民族,故此,鞑靼人虽然人数较少,仍占据了统治地位。

    俄罗斯人消灭喀山汗国后,就反其道而行之,大肆屠杀鞑靼人的贵族,提拔巴什基尔人进入各城堡担任官员,在大夏国第一次与俄罗斯人的大战中,巴什基尔人的领袖,乌法城的领主赖吉宁不幸被俘,连带着他手下三千巴什基尔长枪兵也被杀或被俘。

    在第一次夏俄战争结束后,俄罗斯人并没有提出施放赖吉宁等人的要求他们巴不得赖吉宁不回来,因为,他们正好趁着赖吉宁不在的日子在巴什基尔人内部在进行分化。

    眼下,在萨马拉萨拉瓦特以北,近三十万巴什基尔人被彼尔姆总督辖区化成了三个部落,而乌法附近依旧由赖吉宁的妻子管辖。

    在上次的大战中,巴什基尔人损失三千长枪兵,对于一个总人口超过三十万的部族来说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过对于喀山鞑靼人阿明的部族来说就是伤筋动骨了,那场大战过后,对于喀山鞑靼人,沙皇政府完全放松了警惕,不过对于巴什基尔人依旧怀有深深的戒心。

    巴什基尔人,对俄罗斯人来说,就如同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也是一个随时可能点燃的火药桶,将这个火药桶抛给大夏人,而保留目前俄罗斯人占据主导地位的西伯利亚他们倒求之不得。

    洞悉俄罗斯人的心思后,尼堪自然不会上他们的当,不过他手里也有杀手锏。

    赖吉宁。

    上次大战后,赖吉宁手下的长枪兵被托音的骑兵屠杀了两千人,不过在最后关头还是被罗继志挡住了,广袤的安西之地可是大量需要苦力的。

    后来被尼堪知晓后,将赖吉宁等人安排到了图瓦盆地的矿山,劳作五年后全部施放了,当然了,尼堪并没有让他们如愿回到乌法,而是在等一个机会。

    眼下,就是这个机会。

    他让赖吉宁带着大约八百巴什基尔人回到了乌法,而自己并没有选择西伯利亚,而是划定了那条从萨马拉到萨拉瓦特那条线以南的区域,原本在这个区域里游牧的喀山鞑靼人则全部迁到阿提拉河以西的区域。

    赖吉宁回到乌法后,除了与多年未见的妻子、族人团聚,心里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再次将所有的巴什基尔人拢到自己麾下,有大夏人在背后支持,相信他在五到十年内能达成这个目标在最近的波兰大战中,俄罗斯军力被削弱得很厉害,短时间应该不会对他的举动形成威胁。

    在失去萨马拉萨拉瓦特以南的领土后,俄罗斯人骨子里对土地的渴望和依恋,让他们会更加珍惜西伯利亚,按照尼堪的猜想,他们一定会加快对西伯利亚的开发和建设。

    “就让他们替我们先开发一段时间吧”

    对寒冷的西伯利亚开发是需要大量的成本的,眼下大夏国也只是对森林、草原结合部及其以南的地方进行的开发,尚没有余力对森林地带进行开发,而俄罗斯人正好擅长这些,以大夏国目前的实力,在可见的未来,俄罗斯人无论怎样开发,最终的结果也会是一样的。

    回到奥伦堡,这座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