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625冰封帝国-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尼堪这次让阿林阿带着三千精骑前出探查,自然是为了清扫路上的一切障碍,不过尼堪并没有将话说的很清楚,原则只有一个。

    “尽量封锁消息,不可让敌人知晓我大军已经南下了”

    想到这里阿林阿不禁皱起了眉头,从东喀尔喀到察哈尔的边境倒是一路畅通,根本就没有碰到任何的敌人,少数冒冒失失出来的马贼也被他们清理了。

    不过抵达达里湖后情形就不一样了,南边不远处便是原来的察哈尔部本部所在,就算只有三千骑,他们身后可是生活着可能五倍于此的牧民,想要封锁消息谈何容易?

    其实,尼堪让阿林阿带着三千大军提前三日出发,主要是为了让身后的大军一旦遇到危险有反应的时间而已,偌大的草原想要封锁住消息可不是一件易事。

    布耶楚克决定嫁给罗承志以后,尼堪的家里还有一位待嫁的人宜尔哈,今年十六岁,虽然大家都知晓无论布耶楚克还是宜尔哈与尼堪实际上都不是真正的亲戚,不过尼堪终究是阿吉的养子,两人名义上还是尼堪的妹妹。

    所以,在失去布耶楚克之后,阿林阿便将目光投向了宜尔哈他决定自己这一生就和尼堪绑在一起了,尼堪得知此事后与他的姑父墨尔根、婶婶乌合莫进行了商议,没想到两人想都没想便同意了。

    身为哈拉达的族长的岳讬也没有意见,他们都知晓,如今的阿林阿可是尼堪手下第一大将。

    得知宜尔哈的事情后,朱克图、苏哈等人都后悔不已,不过木已成舟,他们也只得作罢。

    而岳讬今年十八岁了也尚未成婚,还等着尼堪给他寻一门大亲。

    尼堪这次行动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告诉包括阿林阿在内的所有将领,这也是阿林阿举棋不定的原因。

    不过如今的尼堪已经将全部的常备军带出来了,如此大的行动,肯定不能用一个“拉练”来解释,若是战争的话那肯定是倾国之战,战胜了则好说,战败了就万分凶险了。

    最后阿林阿决定还是达里湖等待尼堪。

    两日后,等尼堪带着两千一百飞龙骑、两千八百龙骑兵赶到了,得知了南面的动静后他对阿林阿的行为表示了赞赏。

    第二日,近八千常备军全体出动,在抵近那废弃的城墙三十里时大队停了下来。

    当晚,大军突然出现在城墙下面,并对里面的巴牙喇兵展开了突然袭击。

    所谓废弃的城墙,实际上是元上都的遗址,元末被红巾军烧毁之后一直没有修复,不过察哈尔一直有一部精锐驻扎在左近。

    元上都外城墙周长在十里左右,近八千常备军将其围得水泄不通。

    结局是注定的,在三千多火枪的攒射下,谭泰一个照面之下便被射杀了,等朱克图带着飞龙骑杀入后,一千巴牙喇兵已经溃不成军,最终少数被俘之外,大部被杀。

    在问完口供之后,尼堪准备将俘虏全部杀死以防走漏消息,不过其中一人却跪在尼堪面前苦苦哀求。

    “巴牙喇里面也有这样的人?”,尼堪心里不禁有些轻视,这样的人就算加入到他的常备军里也帮不了大忙。

    不过那人一句话让尼堪最终饶了他一命。

    “我是原叶赫东城之主金台石的长孙南楚”

    叶赫城被建州女真人包围毁灭的事尼堪自然知晓,原本他以为叶赫贵族都被老奴杀光了,没想到竟然还留下来一些人。

    南楚约莫二十多岁,生得高大健壮,确实是巴牙喇兵的好苗子,他身上还有三等男爵的世职,倒是比普通巴牙喇兵强一些。

    最终尼堪将出身建州、海东女真的俘虏全部杀死了,在南楚的挑选之下只留下了出身海西,也就是叶赫、乌拉、辉发、哈达四部的人。

    尼堪不禁有些奇怪,为何不将出身索伦、锡伯、三姓、海东的人也留下来?

    “大汗,这些人都有建奴赐给的前程,家眷也都搬到了辽东,已经跟建奴是一条心了”

    “那你们呢?与建奴不也是同族之人吗?”

    “大汗,千万不能如此说,我叶赫部历来仰慕中原文化,在老奴崛起之前一直是大明的屏藩,奴才身负国仇家恨,以前建奴势大,不得不虚与委蛇,如今大汗兵力之强,不亚于建奴,奴才原附骥尾,鞍前马后,在所不辞!”

    尼堪笑道:“按照你刚才所说的,你在辽东还有不少亲戚,你投靠到我这里来,就不怕连累了他们?”

    “”

    “呵呵”,尼堪安慰道,“在此次战事了了之后,你等便改头换面,建奴一时半会也不会发现”

    “多谢大汗”

    当晚的战事由于尼堪是以雷霆之势突袭,兵力又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虽然对面是建奴的巴牙喇兵,不过战斗还是进行得很快,并没有惊动三十里以外的蒙古骑兵。

    又过了两日后,苏哈、哈尔哈图、乌力吉的后队终于赶过来了。

    第三日,在南楚那一百巴牙喇兵的带领下,乌力吉带着三千部族骑兵赶到了蒙古骑兵的大营。

    “梅勒章京有令,科尔沁本部骑兵三千赶到,你部可以解散了”

    三千蒙古骑兵得知后大喜,如今整个察哈尔就靠他们这三千骑撑着,若不是还有一千建州劲旅在此,西边的林丹汗多半会杀一个回马枪,如今大金的援兵来了,得赶紧撤回各部去护卫老弱。

    不到一日,三千蒙古骑兵便散得干干净净,乌力吉带着三千部族骑兵占据了他们的大营。

    解决好察哈尔的事情后,阿林阿带着三千骑又上路了,这次却是由南楚带路,他们沿着滦河一路蜿蜒向东南方向行进。

    二月十日,他们抵达了后世承德市所在,眼下叫青城的地方,是由一个喀喇沁部的小部落占据着,得知他们是前往大明去“支援”皇太极的,小部落的台吉自是里里外外殷勤地伺候着。

    小部落约莫有几百帐,都聚集在滦河以北的开阔地带。

    晚上,一场杀戮开始了,三千骑突然包围了这个小部落。

    夜色里,火光、刀影、惨叫声、马匹的嘶鸣声交织着,空气里弥漫着难闻的味道,站在一处高地上冷冷地看着这一切的阿林阿却有些陶醉。

    一日后,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滦河上游四十里以外的另一个小部落,后世承德县所在,此时叫老河的地方。

    两日之间,朵颜三十六部便有两部消失了。

    其实这也很正常,原本的内喀尔喀五部在虎墩兔和金国的轮番打击下如今只剩下了两部,与之相比,朵颜的那三十六部除了盘踞在辽河上游的苏布地本部颇有些实力外,剩余的多为几百帐、上千帐的小部落,在这乱世里突然消失了也不是什么奇事。

    二月中旬的时候,尼堪的大军全部来到了从青城到老河的这一段滦河北岸,在附近的山坡上修建了工事藏了起来。

    他们修建的工事离滦河北侧的道路只有十丈左右,也就是在山上挖了一些壕沟,缺口处用土袋子填着。

    此时的滦河虽然上冻了,不过却不像漠北以北冻得那样结实,最厚处也就是一尺左右,若是大队人马踏上去肯定会破裂。

    一切都昭然若揭。

    在尼堪模模糊糊的记忆里,皇太极是在二月十六日从长城董家口北上的,老河到董家口也就不到一百里路,皇太极一行带着大量的俘虏和缴获肯定走得不快,饶是如此,三日也就到了。

    但问题是,出了董家口后,有两条路可以返回辽东,一条是沿着长城一线贴着如今还在明军掌握之中的山海关、广宁北境直接回到辽东,这一条路不好走,不过近一些,至于南边可能杀过来的明军以皇太极大军的威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就是沿着滦河继续向北,一直到赤峰,然后经过翁牛特、敖汉、奈曼、科尔沁的牧地回到辽东,这一趟路好走一些,不过路程要远出许多。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皇太极是如何返回辽东的,不过按照尼堪的判断,他先是在赤峰附近与各部会盟,返程时带着大批的缴获,肯定还是按照原来的路线回去,那样的话,沿途将一些缴获发放给各部,既能施恩,又能立威。

    若是匆匆忙忙从南线回去了,以建州女真与各部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关系,今后还能不能得到诸部诚心归附还是两说。

    以皇太极这样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来说,肯定是原路返回!

    不过万事没有绝对,一旦皇太极出关之后便将缴获的人口、物资分别发给诸部让他们各走各路也不是没有可能,万一错过了他这一趟就白忙活了。

    所以只能赌!

    他只带了五日的粮草,一旦事有不济便杀回察哈尔,将那里的汉人带回呼伦城。

    而这次,他的最终目的也是一样。

    几万汉人俘虏!

 第十九章 飞龙在天(上)

    几日前。

    喜峰口附近,一支异常庞大的队伍停了下来。

    队伍绵延几十里,只见处在最前面的是约莫一万服饰驳杂的蒙古骑兵,后面却是约莫五千打着正红、镶红旗帜、服饰统一的旗兵。

    两红旗的后面则是由正黄、镶黄两旗组成的大队,人数也在五千上下。

    刚才大队之所以停下来了,是因为两黄旗中有人更换了马匹,坐上了一辆用金色绸缎裹着的大车,那人上了马车后队伍又开始动起来。

    两黄旗的背后则是两白旗,人数也是五千人上下。

    打头的蒙古骑兵、女真八旗的队伍几乎塞满了从老河一直到青城的、约莫四十里的山道,此后则是一支夹杂着庞大的、徒步人群,以及几千辆大车的乱哄哄的队伍。

    只见这些人约莫三万人左右,都跟在大车两边行走,都是青壮男女,大车上除了堆得高高的、用棉布抱着的东西,还坐着一两人,都是年轻漂亮的女人。

    这些人大多是汉人打扮,有些人身上还穿着单衣,抱着胳膊战战兢兢走在路上,也有一些是女真人打扮,人数约莫万人上下,不过听他们说话的口音大多也是汉人,不过是脑后拖了一条辫子而已。

    大队的两侧则是约莫一万人的蒙古骑兵守着,将那支队伍紧紧夹在中间,有时候碰到路面狭窄的地方,骑兵便与那支徒步大队混杂在一起行进,那些骑兵不时向坐在大车上的女人摸一把,队伍里也不时传出不怀好意的笑声。

    队伍的最后则是一支约莫五千人的正蓝旗队伍。

    这支大军便是金国皇帝皇太极带领的号称十万大军的南下劫掠部队,实际上总数不到八万人。

    这里是约莫五万人,两万女真八旗,两万蒙古骑兵,一万阿哈奴才,关内永平一带还有五千镶蓝旗的女真骑兵,以及跟着进关的约莫两万阿哈奴才。

    七万五千人人,四万五千精兵,三万阿哈,这便是皇太极第一次入关劫掠的人员总数,大多数缴获都跟着他北上了,尚有一部分还在镶蓝旗旗主、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镇守的永平府那里。

    回到那辆金黄色的马车上,垫着厚厚锦缎、捂着一把暖婆子的金国此时满清的国号还是爱新,意思是金国的皇太极正在闭目养神。

    只见他的右眼皮还在不断跳动着,显见得出关前后也是耗费了一番功夫的,俗话说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战,如今他手下有两万骑,还有几乎同样数目的蒙古骑兵,却在出关的时候着实花了一番功夫。

    明军战力孱弱不假,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