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625冰封帝国-第7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皇贵妃格根塔娜车臣汗硕垒次女、皇妃泰松林丹汗之妹以及他们的儿女们。

    眼下,他的儿女中,年长的孙德威已经在本土以太子的身份监国了,次子孙德恩正在西海岸担任实际上的总督,三子孙德安贵为明斯克大公,都有自己需要费心才能打理的一份事业。

    长女孙德昭嫁给了李孝彦,眼下李孝彦是东方省,也就是后世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的总督,按照尼堪的规划,以眼下葡萄牙的实力,李孝彦完全可以在他丈人有生之年将更南面的乌拉圭、北面的圣卡塔琳娜州、柏拉拿州拿下来组建一个新的国度。

    次女格根哈斯嫁给了假冒日本天皇的罗斗。

    若是李孝彦有远见的话,还能将阿根廷乌拉圭河口以南的广袤草原地带拿下来,因为眼下的西班牙人看重的是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因为那里有银矿和马黛茶,对于阿根廷看重的不过是他的港口罢了。

    这一切就要假以时日了,他尼堪管不着了,他现在需要打起精神来经营北美洲东海岸。

    何况,有他一直宠爱的尼布楚公主孙德昭的辅佐,相信他会好好经营这一份事业的。

    阿根廷大草原,若是被漠北游牧民族看到了,肯定会高兴地睡不着觉,那里,气候温和,面积广袤,若是在亚洲,可以独立养活一个户口超过百万的大部族,但在此时,已经逐渐进入火器时代的大夏国来说倒是可有可无。

    东海岸,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在此地已经有了接近十万人口,不容小觑,何况大西洋的宽度比浩渺的太平洋窄多了,就算在风帆时代,利用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也能很快抵达欧洲,他们若是有心的话,就绝对不会放弃北美洲的领土。

    在这里,尼堪就有了二次创业的感受。

    这才是他愿意待在此地的唯一原因。

    眼下,跟着他来到美洲的几位稍微年长的儿女是:

    孙德惠,又名额尔瑾,母亲是哈尔额敦,十八岁,依琳卡公主;

    孙德静,又名巴特尔,母亲是阿茹娜,十五岁,智亲王;

    四女孙德芙,又名苏日娜,母亲是格根塔娜,十七岁,克鲁伦公主;

    五子孙德定,又名葛图肯,母亲是林丹汗的大妃,后嫁给尼堪,但生下孙德

    定不久便去世的叶赫部女儿苏泰,由于此子一直交由皇后多西珲抚养,如今依旧留在北京,受封为信郡王,将来他就是太子的得力臂膀了;

    六子孙德毅,又名苏和,母亲是林丹汗的妹妹泰松,今年十二岁,廉郡王;

    尚有已故美洲肖肖尼部落酋长阿尼留给他的一对儿女孙德丰、孙德容,这次一并从楠帕城带过来了,交由哈尔额敦抚养。

    这几年,诸妃又分别给他诞下了一些儿女,年纪尚小,形容不足,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以上诸人都超过十岁,特别是依琳卡公主孙德惠、克鲁伦公主孙德芙,智亲王都在十五岁以上,需要他亲自关照了。

    当他走上二楼时,靠左边的是哈尔额敦和阿茹娜及其子女们的居所,右边的是格根塔娜和泰松及其子女的居所,紧邻楼梯、一左一右四间房舍,两间卧室,两间书房是他自己的房舍。

    当他刚二楼时,他看到了泰松那张步入中年依旧泛着光彩的脸庞。

    “辛苦了”

    尼堪有些差异,当他将自己的妻妾带到这里时,名义上还是以哈额尔敦为大的,泰松等人也一直对她恭敬有加,今日

    不过他面上依旧带着微笑,还不痛不痒地说了一句。

    “陛下辛苦”

    泰松不卑不亢地说道,然后她接下来的话让尼堪有些吃惊。

    “陛下,从今日起,我看到了你脸上的笑容,那是一种由衷的笑容”

    “哦?”

    “陛下,若是我猜的不错的话,你的万丈雄心在这里又点燃了,我说的对吧”

    尼堪暗忖,“也只有像她这样出身达延汗后代,号称黄金家族嫡系后裔的人才会想到这些,与她相比,多西珲、哈额尔敦这样出身林中的人是无论如何想不到的,而阿茹娜、格根塔娜这样达延汗的旁系后裔也不一定想得到”

    土谢图汗、车臣汗都是达延汗封到喀尔喀的第十一子格哹森札的后裔

 第三十章 皮萨切克之二 小分队(上)

    三艘小船,平底,每艘能装载四十人左右,单桅纵帆。

    皮萨切克湾,北纬三十八度左右,四月份,春天,终于来了。

    北美大陆,由于中间并无大山或高原阻隔,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当春天来

    临时,它消退的没有这么快,但大海上在经历了整个三月份的副热带高压的的侵蚀后已经重新孕育了对大陆碾压的暖湿空气。

    东风季节,一个短暂、微弱的季节,只在四月份拥有,稍纵即逝。

    虽然如此,三艘船只依旧安装了一台小型蒸汽机以备不时之需。

    尼堪最终没有派出骑兵,因为此时的萨斯奎汉纳河两岸密布着枞树、常绿松

    和榉树,根本不利于骑兵出行。

    于是尼堪派出了一个排的海军陆战队,还是由曾经在巴尔的摩堡与英国民兵对峙半个月的信天翁号的海军陆战队营指挥使韩子龙带队。

    这三十名海军陆战队,算是有着后世那种意义的精锐,不仅单兵能力强,可以水陆两栖作战,还都是反应敏捷、情商高超者,一句话,他们是海军陆战队里面的侦察兵。

    一水的拉了膛线的燧发枪,三连发短铳,两门弗朗机小炮,每人十颗手榴弹,一柄双手长刀,这便是他们所有的装备。

    一艘平底船专门装载着这个排的海军陆战队,既然是海军陆战队,自然也有着探索航道、测定水深、标注水道的任务。

    故此,这次对传说中的哈里斯堡,如今被改成尼堪起家之地的尼布楚的探索旅程,从速度上来说,并没有那么快。

    当然了,既然是精英战队,他们中间也不乏能够通过指南针、六分仪辨识位置的人,在陆上,只要调校好了出发的时间,在一个经度范围内,是不需要航海钟的,海军陆战队员身上的怀表就可以了。

    一艘船只上乘坐的是大夏国新成立的皮萨切克省工务厅虞衡处的技术员,他

    们大部分来自本土各省高等技工学校,少数人来自瀚海大学、京师大学堂的矿业、农林牧专业,领头的就是工务厅的厅长,孙德馨的儿子孙国栋。

    按照孙家族谱,无论男女,最近十辈中间那字依次是“家必传秀德,国亦保

    永盛”,眼下传字辈已经很少了,大多数是秀字辈,德字辈,但孙国栋的出现,以及他已经担当起一省,还是皇帝陛下甚为看重的东海岸皮萨切克省的工务厅的厅长,这预示着一个新时代来临了。

    孙国栋毕业于瀚海大学矿业专业,年仅二十二岁便能在他父亲执掌的皮萨切克省担任厅长一职,这说明了就算大夏国是这世界上科技化最为发达的国度,但能够上大学的人依旧很少,故此,就不能适用“避嫌”那一套了,何况这还是在前途未卜的东海岸,“举贤不避亲”才是正经。

    当然了,这也与孙国栋十六岁那年就上了瀚海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工部虞衡司历练了三年有关,三年,以大夏在矿业上那点微薄的积累,足够了。

    一艘船上装载着三十名有经验的矿工。

    三艘船上各放着一台专门用在矿山上的抽水机。

    每艘船只有船员十名,所有加起来正好是一百名。

    由于要探索航道,小分队行驶的很慢,从萨斯奎汉纳河的河口到阿巴拉契亚山脉最多两百里,由于此时正好是东风盛行的月份,用纵帆白日航行的话,虽然是逆行,但一日五十里还是能达到的,但小分队一日只能行驶二十里。

    在萨斯奎汉纳河的东岸,再往东走不到百里就是荷兰人的殖民地范围了,他们在特拉华河出海口建设有威尔明顿城堡,一座原本由瑞典人建造,最终被荷兰人夺取的城堡,瑞典人、荷兰人都是笃信新教的国度,这充分说明了在大航海时代,利益才是永恒的,其他一切都是扯淡。

    在东岸,也有另外小分队的存在。

    在萨斯奎汉纳河以东一直到威尔明顿附近是蔓延约莫百里的密林,这里本是萨斯奎汉纳人和特拉华人的故乡,当欧洲人到来后,他们逐渐放弃了明显的河口地带,大多数人迁徙到了阿巴拉契亚山中,少数人藏到了东海岸附近的密林中。

    科克可,土语意思是响箭,是一个萨斯奎汉纳人与特拉华人深度融合的小

    部落酋长,该部落原本位于特拉华半岛北部靠近萨斯奎汉纳河的地方,主要靠打渔为生,欧洲人到来后,目睹特拉华人大部分都藏进了特拉华半岛的密林之中,而萨斯奎汉纳人迁到了阿巴拉契亚山中后,他们舍不得离开,只是迁出了明显的河口地带,深入到了以前萨斯奎汉纳人的地方,藏在了密林之中。

    书友们之前用的小书亭  已经挂了,现在基本上都在用app  。

    科克可的部落只有一百户,藏在这宽约百里的密林中后,如果你不仔细搜寻的话,想要将他们找出来完全是大海捞针,这也是科克可放心的带着族人在密林中生活的原因。

    不过此地离荷兰人的据点威尔明顿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荷兰人也在探索这一带。

    范盖尔,以下我等简称盖尔,实际上就是后世满大街的范加尔,一个强悍的水手,威尔明顿市镇议会的议员,正带领大约十余人穿行在这片密林中,他手下的这十人,都是他以前担任私掠船船长时的水手,当他当上威尔明顿市镇议会的议员后,他就没再在大海上讨生活了,而是转到了陆地上。

    威尔明顿东部的费城一带已经被新尼德兰的总督彼得家族圈定了,虽然没有大力开拓,不过旁人也无法沾染了。

    威尔明顿北部,后世的兰开斯特一带,已经被威尔明顿的议长圈定了,于是,其他人只能在特拉华半岛以及科克可所处的那片密林里讨生活了那片密林,只是一片密林而已,海拔并不高,砍掉树木,还是能作为上好的农场的。

    很快,盖尔决定将这一片密林作为自己的领地,他正热切地带着这些人在东南西北丈量着,等绘好地图后就报给市政议会,由他盖尔作为这片密林的领主。

    因为他在这里发现了大片的橡树林!

    橡树,在欧洲既是船材的主要来源,又是酒桶、火药桶的主要材料,用橡木制作的酒桶,放上百年也不会被腐蚀。

    盖尔在威尔明顿的码头上开设有一家酒馆,还有一家专门修补、保养往来船只的船坊,正好能用上这些木材!

    当然了,在密林的北部,那片灌木、荒草纵横的地带,已经被议长家族圈下来的土地上,议长的人发现了铁矿,而盖尔的船坊是需要大量的船钉的,议长的土地他不敢冒犯,但那片灌木荒原以北,据说是大山的脚下,已经从那里探险回来的人说也发现了铁矿。

    故此,当盖尔探索、测绘完毕这片密林后,准备继续北上,准备拿下一处铁矿。

    “今后,我要垄断威尔明顿的船坊业!”

    这是盖尔的企图。

    科克可很小心,他在密林深处,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在自己密林长屋的四周大约二十里地的地方都设置有暗哨。

    他发现了盖尔一行人的踪迹!

    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