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625冰封帝国-第8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沉迷就是五年,这五年,实际上是掌管着卡里姆部,汗国的西帕希大将,还拥有者蒙古人名字的达日阿赤,当然了,这是一位面目明显是突厥人的达日阿赤,在他的名字前后还有一大串带有天方教教义的前后缀,这里就不赘述了,就以达日阿赤称呼他。
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还是一个在如今进化到拥有火器的骑兵统领,虽然卡里姆部自从汗国建立以来就对历任汗王忠心耿耿,但身边一直卧着这样一个部族实在不让人放心,但将其分拆又不利于抗衡其它大哈剌赤,于是,历任汗王都会用耶尼切里军团指挥官与其抗衡。
自从格莱三世去世后,以前的耶尼切里军团的指挥官没多久也去世了,但穆罕默德上位后并没有任命新的指挥官,直到近几日。
六十岁的图阿伊被穆罕默德召回来了,他被任命为新的耶尼切里指挥官,还兼任汗国的首席哈剌赤,也就是大宰相。
似乎在就要亡国的一刹那,穆罕默德终于想起了一件事。
在汗国的前四十年,就是这位图阿伊带领骑兵纵横乌克兰、波兰、俄罗斯一带,虽偶有败绩,但总的来说还是汗国第一大将。
一个令人昏昏欲睡的春日黄昏,苏莱曼山、克里米亚山绿叶红花遍布,牲畜们也不时出没在那里,艳阳高照,气候温暖,空气弥漫着令人振奋的香气,以往在这个时候穆罕默德肯定是在汗宫里没日没夜地与妃子们纠缠在一起,做着那造人大计。
这五年,汗宫又先后出生了大约一百名儿女,这都是穆罕默德日夜操劳的成果,这个成果还在不断扩大,直到汗宫再也装不下的那一刻。
这一日,汗宫里那令人熟悉的味道似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来自东方的檀香味道。
不到三十岁的穆罕默德召见了四十岁的达日阿赤和六十岁的图阿伊。
两人几乎实力同时抵达山脚下通往汗宫唯一一条山上台阶的,在那里,有八个黑人阉人正抬着两个类似于中土滑竿那样的座椅等着。
此时的克里米亚汗国大贵族由于常年牛羊肉奶酪不断,大多长得肥壮,这两人都不例外,当黑人阉人抬着他们逶迤在山上小道时,颤颤巍巍的滑竿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滑落山坡,令人揪心不已。
但这八个黑奴都是身高体壮之辈,抬起这两位似乎并没费什么功夫,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汗宫唯一一处城门之处。
汗宫的石质城墙高达十米,而在这唯一的城门后面还建有一处更加高大的圆堡,功能类似于中土的马面墙,在圆堡的顶部是一处锥形建筑,里面站着几个士兵,随时处于警戒状态。
“嘎吱”
近几年很少打开的沉重的石门被推开了,出现了一个年约四十岁的高大黑人阉奴,此人就是穆罕默德的大总管,他穿着一身白棉布长袍,领口、袖口都绣着金线,黑色的大手上戴满了用各种宝石制成的戒指。
见到此人,两人都收起了原本的骄悍之气。
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天方教汗国,不管是奥斯曼、萨菲、蒙兀儿、哈萨克、布哈拉还是摩洛哥,都喜欢使用黑人阉奴,因为黑人阉奴与白人以及突厥人、阿拉伯人相比还是温顺一些。
但后宫勾结黑人阉奴杀掉汗王的事情也层出不穷,就跟唐末一样,不过这些汗王依旧乐此不疲地使用他们。
其实黑人阉奴也很悲哀,他们不像中原的太监,至少还有亲眷跟着他们吃香的喝辣的,他们孤苦无依,只有与他们一样的黑奴和宫女受他们指挥,等到他们活到四十岁左右,年老体衰之时就是被赶出汗国自食其力之时,眼前此人已经到了这一门槛了。
但两人依旧不敢小觑他,乖乖地跟着他进去了。
在汗宫的中部,一间宽阔的有着圆形穹顶的大厅里,穆罕默德歪倒在卧榻上接见了两人。
穆罕默德在刚上台时才二十五岁,也是一个膘肥体壮的汉子,眼下的他却是一个面色苍白、形容枯槁的瘦长汉子,宽大的袍子套在他身上就好像放在一个架子上,高高的用厚布缠就的帽子也好像套在一个木头架子上。
“木乃伊”
每次见到穆罕默德见多识广的图阿伊都会想到一件事。
在他的前面,跪着一个黑奴、一个宫女,那黑奴手里托着一个硕大的银盘子,银盘子里装满了各种食物,有刚刚烤好的牛羊肉,新作的奶酪,应季的水果,一旁的宫女穿着露出半个胸部的衣服,正在用银叉子叉着食物喂穆罕默德。
两人对这一切都熟视无睹。
在时下的汗国内部,除非像寇普洛鲁那样出身于穆夫提世家的高官,没有不纵情声色的,他们两人也不例外,不过没有眼前这位如此放纵罢了。
“坐”
穆罕默德的声音回荡在这大厅里,声音很轻,带着一些沙哑,就好像漂在水面上一只正在死去鸭子的悲鸣。
在大厅的地面上,摆着两块一平方米见方的地毯,两人赶紧跪坐在上面。
“说吧,你们商量的如何了”
第四十二章 半岛之殇(4)克里米亚汗宫(中)
穆罕默德轻浮的声音飘荡在大厅里,让两人都嗅到了一丝不祥的味道。
特别是图阿伊,当他一踏进这间大厅时,立即意识到在大厅的一角似乎藏着一人——这次穆罕默德召见他俩的大厅是一间阴暗的大厅,光线很差,那人隐藏在暗色里,让人不知究竟。
图阿伊与达日阿赤对望一眼,最后还是图阿伊开口了。
汗国不像奥斯曼帝国,有着较为系统的行政体系,他们十分随意,不停地在突厥系、蒙古系、欧洲系来回切换,连汗王的称呼也很随意,有时候称大汗、可汗,有时候称国王,有时候称苏丹,由于地狭人少,在汗王以下,常设的官僚并不多。
图阿伊还是第一次担任首席哈剌赤这样的高位,不过对于汗国来说无非是军队与财政的问题,首先是财政,只要财政许可,就可以维持一定规模的常备军,就可以维持汗国的统治,除此之外都是细枝末节。
他们能在半岛一直维持长时间的统治,除了地峡,几面环海,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一直有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在其一旁护持,特别是在亚速海东海岸一直到黑海东海岸,基本上都是奥斯曼人的领土,俄罗斯人想要拿下半岛,首先就要清理奥斯曼人在这两处东海岸的势力。
当然了,当年当罗继志带领不多的军力去特兰西瓦尼亚时,汗国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会对地峡以北的汗国领土发动突然袭击,而等汗国反应过来,整个地峡以北的领土已经完全地失去了。
否则,若是让汗国倾尽全力纠集骑兵与大夏国一战,虽然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但绝对不会一朝而败。
图阿伊自从失败之后也是这么想的。
“当时自己要是主动出击该有多好啊”
往事不堪追忆,但一直管辖着汗国地峡以北领土的他自然不是庸碌之辈,作为守护汗国北境的大将,基本的情报系统还是有的,当上首席哈剌赤后,又将这个系统带到首都来了。
“陛下”
与穆罕默德相比,图阿伊虽然衰老,但声音依旧洪亮,当这声音回荡在大厅立时,还隐隐发出激荡的回响,可想而知图阿伊这几年虽然先后被贬到塔曼半岛、卡法城,但不过是一直蛰伏而已,并没有破罐子破摔。
“运河南岸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根据微臣安排在那里的人员密报”
“丹考伊哈剌赤哈兹在运河南岸附近设置了五千步军,三千骑兵,但敌人在北岸设置了前所未有的大炮,大炮射程很远,能打到矮墙,我方的大炮却打不到他们的阵地,矮墙半日就被轰塌了”
“就在敌人轰击矮墙的时候,他们搭建了浮桥,当时哈兹手下的圣战者冒着炮火去轰塌的缺口围堵,但都被敌人的炮火杀死杀伤了,不过在他们死去之前也对敌人搭建浮桥的士兵进行了大量杀伤”
“但无论如何,浮桥已经建起来了,浮桥建起来后,敌人一整个军团就上岸了,他们这个军团里九千骑兵,在他们上岸之前大炮又轰击了许久,这让我方的军队完全无法保持严整的防御态势,最后他们的骑兵突进来了”
“哈兹只是短暂抵挡了一阵就退却了,陛下,敌人的骑兵与我们相比可谓是全副武装,他们每一个骑兵都有铠甲,连战马都遮护得严实,战马的蹄子都钉着铁掌,这让我方布下的铁蒺藜等物几乎无用,这一战,还是要好好称赞一下哈兹”
听到此话,还在吃东西的穆罕默德向他射过来一阵凶狠的目光,但图阿伊并不为所动。
“陛下,在敌人搭建浮桥,而我方的圣战者几乎全部阵亡在那处缺口时,哈兹已经意识到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虽然矮墙后面还有好几道壕沟和矮墙,但壕沟里并没有水,宽度只有一丈,矮墙也都是用装满泥土的草袋子垒成的,敌人连宽达一里的运河都突破了,何况这些?”
“于是哈兹一开始就放弃了第一道防线,到敌人完全突破三道防线后,他已经让步军撤回了丹考伊城,在第三道防线后面只保留了三千骑兵”
“果不出所料,他这三千骑兵根本不是敌人的对手,最后跟着他回到丹考伊城的只有一千人左右……”
这样的情形若是放在以往,在汗国整体实力还较为强劲时,没准穆罕默德还会高兴一阵子,因为耶尼切里步军至少在名义上是隶属于汗王的,只有各地的骑兵是隶属于各部的,骑兵损耗了,而步军保持完整,汗王的控制力就更强了。
但眼下整个汗国都是风雨飘摇,相信穆罕默德也没有这样的心思了。
故此,图阿伊只是略略看了一眼穆罕默德就继续往下说。
“后来敌人一个军团的兵力就围住了丹考伊城,并在运河附近建设了军营,牢牢控制着这处要道”
“敌人占据雅尔塔城后,立即北上,将帝国以及汗国在半岛西南海岸的军舰全部击毁,并在刻赤成功登陆,也是一个军团的兵力包围了刻赤”
“他们包围刻赤后,一个骑兵军团从刻赤上岸了,眼下正沿着刻赤…卡法…贝克奇撒莱的大道向西行进,老臣接到这个消息时,他们还在卡法城北面……”
“他们还在卡法城?准备包围卡法城?”
似乎刚刚进过食,穆罕默德又恢复了一些中气,他已经从半卧倒状态坐了起来,而那个宫女已经转到他身后,正在给他揉捏肩膀,而那个黑奴继续跪着给他捶腿。
“不是,他们似乎对卡法城不感兴趣,他们继续向西行军,目标不用说……咳咳,就是这里”
“陛下”,一旁的达日阿赤插道:“我部已经将青壮全部动员起来了,计有骑兵两万人,其中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者至少有一万人,将会成为护卫首都东北方向的坚实屏障!”
穆罕默德点点头,在首都附近的牧场里,还有五千精锐的西帕希骑兵,加上五千耶尼切里,敌人想用一个军团的兵力就攻破首都无疑是痴人说梦。
但在大山的另一侧还有敌人的另一个军团!
果然,图阿伊继续说道:“已经证实了,是一个到过大夏国的哈萨克商人告诉老臣的,从地中海过来的舰队首领正是大夏国的皇帝尼堪,他的手下有一个以步军为主的军团,按照他们的一贯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