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625冰封帝国-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硝烟里冲进来一人陈有时一下便瞧上了。

    那也是一个人形高达!

    长得比陈有时还粗壮,也穿着一身铁甲,不过不是山文甲,而是此时辽东建奴常有的亮银甲!

    那人座下是一匹黑黝黝的高头大马,右手握着一杆虎枪,左手拎着一把长刀,似乎也看中了正在场中呆立的陈有时,直直地朝他冲了过来。

    “当!”

    虎枪的枪头与马槊的槊头猛烈地碰到了一起,两边的骑士身形都倏地晃了一下。

    此人便是朱克图了。

    一股好久没有的兴奋猛地涌上了他的心头,这还是他第一次与这么强的对手较量!

    他突然将左手的长刀插回刀鞘,用双手将虎枪拼命向下压,陈有时自然不敢势弱,渐渐地,虎枪的枪钩已经钩住了马槊的槊杆!

    “开!”

    朱克图大喝一声。

    不过臆想中的槊杆被锋利的枪钩割断的场景没有出现,陈有时正一脸狞笑地继续用马槊压着虎枪!

    “唉,兀那小子,老子这槊杆可是用柞木打制的,还包了一层铁皮,你想用枪钩割开,做梦吧”

    而在大营正面,李延庚率领的两千步军对上了李应元的步军。

    与往常一样,当李延庚利用隧发火铳的射速和射程将李应元的步军逼到远离大营正面壕沟的地方时,李延庚已经在李应元大阵的正面布下了两千人!

    一千火铳手居中,两侧是各五百长枪手。

    都是火铳、长枪的配置,双方的统领一刹那似乎都起了战而胜之的想法。

    “咚咚”

    这是双方士兵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用力跺在干燥的地面上传出来的声音。

    这也是此时的战斗常见的情形,双方对战时,无论是用冷兵器还是热兵器,声势是很重要的,可能一开始只是为了“夺气”,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连尼堪也不能免俗。

    “咚!!!”

    几乎在同一时间,双方都在百步以外站定了,在站定的一刹那,还都不约而同重重跺了一下地面,一时两边都扬起了漫天的灰尘。

    双方第一排的火铳兵都举起了火铳。

    在这个距离,无论是叛军的鸟铳还是尼堪的隧发枪都能打到敌人,不过准头、杀伤力就相差太大了。

    与普通鸟铳相比,隧发火铳的射程可以达到一百步,不过有效射程却在八十步左右,能造成大量的杀伤的距离是在六十步左右百米。

    而普通鸟铳的射程无论在哪个距离至少都要少二十步左右。

    按说此时李延庚若是命令部队发射的话,占便宜的还是他们。

    不过他依旧按兵不动,难道在等着对方率先发动?

    对面的李应元此时却异常忐忑。

    他在这个距离让大队停下来自然是顾忌到对方火枪那惊人的射程,不过在他的火枪射程、威力都不占便宜的情形下拼死抵近,然后互相“排队枪毙”才是正途,这样远远地望着何时才是了局?

    没人知道这两人是怎么想的,抑或他们对于火枪的战术依旧处于初级阶段。

    当下的情形是:

    李延庚将一千火枪手分成了五排,每排两百人,与两侧的长枪手一起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横阵。

    而李应元的大队还是那熟悉的大方阵,中间是一个五十x四十的正方形火枪阵,四角各有两百多长枪手,遇到了敌人的步军,按说李应元应该立即变换阵型,以与对面敌军大致相同的阵型应战。

    可惜一来时间仓促,二来李九成平时估计也没有想那么多,故此,当李应元大队过来时还是那熟悉的阵型。

    尼堪自然没有对李延庚说过在遇到像李应元这样的阵型时该如何应对。

    这便是李延庚停下来的原因,他遇到了一个怪阵。

    此时中国人的野外步战,依托阵型的的很多,在作战中变换阵型的也很多,李延庚一时对这样的怪阵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于是,双方就这样对峙着,直到尼堪的到来。

    “你个笨蛋,你一面有三百人,对方一面最多一百人,你攻击任何一面都占优势,还在栖栖遑遑作甚?”

    尼堪大骂过后,李延庚终于开动了,边移动便射击。

    此时,李应元那边也开始射击了。

    一时,场中硝烟弥漫,密集的阵型,也顾不上瞄准了,估摸着朝前发射着,就看谁撑得住!

    后阵的尼堪骑在马上,一时也有些瞠目结舌。

    这可是妥妥的排队枪毙啊!

    一开始自然是射程、射速、威力更占优的李延庚军队占优,不过随着李应元也开始发射了,李延庚这边也出现了伤亡。

    “快速向对方靠拢!”

    尼堪一见又在马上下达了新的命令,此时李延庚的火枪兵刚好打完一个轮次!

    几乎在同一时刻,对面的李应元一见对方火枪的射程、射速都占优,己方火枪兵被大量杀伤,也起了快速靠上去以长枪兵对敌的心思。

    几十步的距离,呼吸即到!

    “砰!”

    双方的长枪兵碰上了!

    骑兵那边,在地面的震天雷、大营两侧的火炮打击下,陈有时的骑兵已经有些溃不成军了。

    在孔有德的叛军里,最强的自然是他手下的八百骑兵,也就是跟着他北上大凌河助战的那八百骑,不过从吴桥起兵反叛开始,八百骑也逐渐损耗了,到如今,虽然叛军阵中的骑兵比以前还多,不过却多是收降的明军,战力自然与以前的八百骑无法相比。

    受到埋在地上的震天雷、两侧火炮的打击后,除了老东江镇的骑兵,剩余的不是被炸死炸伤,便是呆在原地彷徨无措。

    那边厢朱克图正在与陈有时大战,双方几乎都忘记了如何组织手下战斗,于是场中便出现了到处一对一单挑的局面。

    不过,就算一对一单挑,到底还是以战力强横的飞龙骑打头,拎着马刀的龙骑兵在一旁协助,渐渐地,还是朱克图的骑兵占了上风。

    此时,在步军已经占了压倒性优势后,尼堪带着两百多亲卫也杀入到了朱克图这一边。

    “砰!”

    随着尼堪一铳将正大汗淋漓与朱克图缠斗的陈有时击落下马,场中的战斗便接近尾声了。

 第二十二章 磋商

    当夜。

    南墙,明军大营。

    朱大典的帐篷灯火通明,参与围困登州的明军将领济济一堂。

    高坐主位的自然是此次围城的统帅、山东巡抚朱大典了,他的右侧坐着一位身材高大、面白无须、三十多岁的“汉子”。

    只见这位“汉子”长着一副昂藏大汉的身材,一举一动却慢条斯理,握着茶杯喝茶时,两手高高翘起的兰花指甚是瞩目。

    此人便是此次围城大军的监军,当下与曹化淳、王德化三足鼎立的内廷大太监高起潜。

    高起潜小时候学过武术,进宫后又读书识字,平素最喜兵书,在皇帝眼里,这便是“知兵之人”了,于是多场大战都以他为监军。

    此时才是崇祯五年,皇太极第一次入关劫掠虽然全身而退,不过与后来几次相比就相形见绌了,此时的高起潜还是一位精忠报国以大局为念的内官,当然了,这也跟眼前孔有德等人终究属于明军叛军,高起潜等人虽然畏惧,终究没有达到畏惧建奴那样的地步。

    三面土墙附近的主官都来了,从左侧开始,依次是金国奇、陈洪范、牟文绶、邓玘、刘泽清、刘良佐,右侧依次是吴襄、祖大弼、王洪、张韬、祖宽、朱克图。

    眼下这些人,除了正在陕西、山西一带与流贼作战的陕西都司、三边总督所辖人马,明军的精锐咸集于此!

    为了区区孔有德的叛军,大明的精锐力量几乎一半都来了,可想而知,如今的大明,已经虚弱到了何等程度,这还是在崇祯初年,再过几年,将更加不堪。

    今晚自然是庆贺白日里大破叛军了,居功甚伟的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尼堪自然也占据了一个座位,还是在朱大典的左侧!

    对于这位屡次拯救明军,在塞外威名赫赫的阿斯兰大汗的位置如何排布,朱大典、高起潜也是煞费苦心。

    按照品级,尼堪与诸位总兵一样,都是正二品,不过此人已经在北境称汗,虽然挂着都指挥使的头衔,实则独立一国,位置自然在其他总兵之上。

    若是一国,则位置又要高于朱大典,不过在朱大典、高起潜等人眼里,包括尼堪、李倧在内,都是蛮夷之辈,在大明境内,有一个过得去的位置就可以了。

    不过,虽然位居朱大典左侧,在下面那些武将眼里,此人却是明星一般的存在。

    以五千人对五千人,自己伤亡轻微,却几乎全歼了出城挑战的李九成、陈有时大军,城中最精锐的力量一朝覆灭,接下来的攻城战就好打多了,怎能不让这些武将宽心、敬服?

    特别是辽东诸将,尤其是素来以勇将著称的祖大弼、祖宽两人,早就跟身形相似的朱克图大呼小叫喝在一起了,身为总兵的金国奇一开始还想制止,不过二祖却并不买账。

    朱大典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心里暗骂了一句“粗鄙武夫”便罢了,高起潜长期监军关宁,知晓这两人的底细,也没怎么在意。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高兴的,至少有两人很不开心。

    一个自然是吃了败仗的邓玘,白日战事他五千白杆兵顶在尼堪前面,在李应元的冲击下大败亏输,最后战斗结束后只收拢了不到一半人马。

    他不开心,一来自然是因为吃了败仗,二来嘛,也深恨后面的尼堪大军没有及时出来援救他。

    第二个人嘛,便是被尼堪顶替了的刘良佐了,此时的刘良佐其实也是一员悍将,何况他的麾下不像邓玘是单一的兵种,骑兵、步军都有,还有少量的火铳,在他看来,有邓玘在前面消耗敌人,就算是自己在后阵,以逸待劳之下也能打败李九成。

    尼堪如何能不知晓这两人心中的想法,在与大大小小的将领喝过几杯后他站了起来。

    “两位大人,根据俘虏的情报,叛军这五千人大半都是城里的精锐,这五千人的损耗对叛军是致命的,还请大人趁热打铁,从明日起立即出动大军攻城”

    朱大典点点头,“嗯,本官也是这个意思,不知监军大人如何看”

    高起潜此时已经拿起了一根牙签,毫不顾忌地在朱大典面前边剔牙边说道:“也罢,原本皇爷是密令我等在年前解决这股叛军,都指挥使大人的加入,这战事倒是要提前了,大军云集此地,糜耗不菲,皇爷在京城也是夙兴夜寐,心里揪着这边呢,明日就明日,凡是这两日没有大的损失的营头轮番攻城”

    尼堪说道:“损失五千人马后,城里只剩下一万五千人,只有两三千人是原东江镇的老兵,剩余的多是在山东一带裹挟的,以职部来看,不出十日便能攻破此城,不过”

    “不过什么?”,朱大典、高起潜两人双双将目光投向了他,这两人心里也在纳闷,“此人本是蛮夷,侥幸占了奴儿干都司以前的地盘,最近为何带着船队来到了辽东、山东一带?还恰好救了东江镇,又击败了叛军一部?”

    “若仅仅是出于公心,他们打死也不会相信,若不是这样,此人心里必定有更大的企图”

    “此人属下战力如此强横,连建奴也屡败于其手,对大明来说究竟是福是祸?”

    朱大典到底是久历宦途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