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他想起来了,在长安的时候曾经办过一个美食协会,协会中出现过一个土豪会员,差点儿就把他的配方赚到手。想不到竟能在这里遇到,缘分还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如果这次你能够解决都护府的燃眉之急,我一定把配方交给你。”

    张归笑着摇了摇头:“这次会长有心想给配方,张归却不敢要。”

    “哦,这却是为何?”

    “这次家中旁支族叔回到敦煌,亲自向族中长房提起安西欲用私人兴修驿站的事情,此事关乎我张家在丝路上的生意,长房大伯才派我过来看看,所以此事张归不敢以人情来做主,还请李将军见谅。”

    “无妨,”李嗣业问他:“有哪些方面不满,或是哪些条件导致你不敢下决定。”

    “别的没有,只有一点儿,安西节度使有权力更替,我们不敢与都护府做太长久的生意,否则朝令夕改,投入的钱财就可能打了水漂。”

    李嗣业面无表情地摇摇头:”这个我可不敢向你保证,节度使任命事关朝廷大计,我们这些边地将领岂敢妄自猜测。”

    “我们这些商人,想看到的只是安西都护府的决心和诚意,希望李将军能够理解。”

    这个李嗣业明白,商人们的顾虑是一样的。他朝着张括再次施礼拱手:“请张郎在龟兹城稍待,我定会把新的公告榜文带回来。”

    他立刻重新回到马厩,牵着黑胖出城,沿着大军行进的路线直追。他依托路途上的驿站,六十里路换一次匹马,七天之后到达了疏勒镇。

    两万安西军在疏勒镇只休整了一天,已经向着葱岭进发。李嗣业在羯饭馆驿站换了一匹毛发厚实腿短却有耐力的高原马,朝着苍莽起伏的葱岭雪峰前进。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零八章 葱岭宝藏地

    慕士塔格山和青岭的山谷中曲折蜿蜒,地势时高时低,有时候他距离冰川只有几十米,能够在夏季感受到冬日的寒冷。

    穿过两座山峰后,地势才逐渐低落,被千年的寒冷冻结的硬土逐渐消失,出现了长满绿草的盆地。李嗣业总算来到了葱岭的宜居地带。

    徙多河岸边已经修建起了粮仓,并且有辅兵在此负责看顾装卸粮食。

    节度使的六纛飘扬在守捉城上空,城前排列着军阵,并没有安营扎寨的迹象,看这个样子田仁琬是准备一鼓作气到达特勒满川,唐军将士的士气还算高涨,并没有出现旗帜倾斜现象,无论是旗官手中的纛旗牙旗,还是骑兵身后的背的号旗,伍长什长身后背的旆旗,都如青松一般或高或低耸立在城池前草场上。

    田仁琬在守捉城墙上眺望远处葱岭雪山,东南方是喀喇昆仑山脉,西南方是兴都库伦山,唐人给这两座山起名字很简单,分别称之为冰山和大雪山。正如李嗣业所说,此地离连云堡的直线距离很近,不超过五十里,但他不可能带领军队从笔直陡峭的雪峰上翻过去,所以只能在两座大山的夹缝中迂回曲折,选择海拔较低的山峰去跨越,这个路程估计有三百里或四百里。

    他把视线从远处收回来,这次给他意外的不止是远处的山峰,还有脚下这座守捉城,这简直是一座宝藏小城,不敢想象葱岭如此苦寒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富庶的小城,城中不但有酒肆,有成衣店,有识匿人的手工摊子,就连五识匿的国主都把别宅建在了这里,城中富足安乐的生活让他联想到武陵的桃花源。上次他亲自到葱岭观察敌情时,就路过这葱岭守捉,只不过把它当做了一座普通的守捉城,谁知道它的内里乾坤竟是如此奇妙。

    更让他意外的是,葱岭守捉使于构为远征大军献上了五千件棉袄,在他即将带领军队翻越海拔六千米的雪山前,这些棉袄可算是雪中送炭。唐军兵卒们虽然各自准备了冬衣,但这些旧棉袄破烂不堪,棉花透出衣角,有些已经结成了硬片。有了这样一批棉袄,他们的抗寒能力将大大增加。

    守捉使于构被带到了田仁琬的身后,田中丞望着远处雪峰豪气勃发,感慨良多,抬头说道:“于守捉使,你为大军献上抗寒的棉袄,这次远征无论能否成功,你都有大功。你这么些年待在葱岭守捉,殊实不易,我想为你挪个地方,你想去哪儿,都可以向某提,只要不是太过分,我都能答应你。”

    于构面色古井无波,低头恭谨地叉手道:“启禀中丞,卑职并不想去别的地方,我只想留在葱岭守捉。”

    田仁琬稍显惊讶地回头看了他一眼,问:“为何啊?此地苦寒,毫无升迁之望,你为何还要留下来?”

    于构稍稍抬起头来,看着蜿蜒流淌清澈的徙多河,看着河边茂密的棉花田,脸上充满幸福的光泽:“中丞可能不会相信,我已经喜欢上了葱岭,离不开这个地方,更离不开脚下这座小城,虽然它不过人口数千,但卑职能让他们过上幸福安乐的日子,便已经是此生最大的满足。”

    田仁琬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才我是不相信,不过现在相信了,如果不是天寒地冻,这里定然是另外一个世外桃源。只是我又该如何赏赐你。”

    “献上棉被,并不是卑职的功劳,而是葱岭守捉所有军户,所有喝盘陀族百姓的功劳,如果中丞想要给予赏赐,就请把赏赐给予他们吧。”

    田仁琬点了点头,他知道该赏赐他们什么了,等到远征归来,他将会兑现承诺。只是身后这个人有点可惜了,能将葱岭守捉这个高原上的贫穷守捉,变成一方富庶小城,此人确实是个人才。

    “能在葱岭种植棉花,还能动员军户制成棉袄,你的才能不容小觑,待在这个地方委屈了。”

    于构摇头笑了笑:“中丞,不,不,这不是我的功劳。”

    “嗯?”

    “这一切都是我的上任守捉使李嗣业所为,在他来葱岭上任之前,这里不过是个只有百名唐军,几百名军户的破烂土城。他上任伊始,便主动拉拢附近的五识匿国,在葱岭守捉城内组织集会,又亲自去龟兹城找来棉花种植商,请他指导军户们在徙多河岸上开垦棉花田,种植棉花,在秋冬季节制作成棉袄,然后派人翻山越岭运到疏勒、龟兹城卖出,不过两年时间,葱岭守捉便成了你眼前所见的这个样子,而我,只不过是继续让他的成果运转下去。”

    “李嗣业?现任跳荡营押官,中郎将李嗣业?”

    “没错,正是他。”

    竟然是李嗣业,现在这样想,倒是显得尤为合理了。他能够剑走偏锋,想出招揽商人为都护府修建驿站的方略,看来这份才具早有迹象。

    “哈,这个李嗣业,本中丞正好认识,可惜啊,远征葱岭没有带上他。”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一名亲兵从门外跑到城墙下禀报:“禀中丞,中郎将李嗣业求见。”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不管他是为何来到葱岭,此刻突然出现在他田仁琬的身边,这算不算一种心想事成的吉兆。

    田仁琬大喜。

    “让他过来。”

    李嗣业背着竹筒来到城墙下,叉手躬身说道:“末将李嗣业参见田中丞。”

    田中丞对他多了几分了解,好感度直线上升,背负双手面带微笑说道:“李嗣业,你不是留在龟兹协助夫蒙都护承办驿站事宜吗,怎么突然跑到了葱岭来?”

    “卑职快马赶来葱岭,正是为了承包修建驿站一事,安西等地的商贩担心都护府朝令夕改,所以卑职从带着新告示榜文来见田中丞,希望田中丞能用印绶告示上盖章,表明四镇节度使对此事的大力支持。”

    田仁琬尚未说话,节度使押衙官毕思琛站在城墙下发出了痛斥声:“李嗣业,你倒是好大的胆子。四镇节度使之印绶,是为了授功加官,向陛下报功报捷盖印公文,不是为了让你取信与一帮之市井小人,他们有什么资格接受节度使印绶告示!岂不是抬举了他们?”

    李嗣业倒是没有想到,阻力并非来自于田仁琬,而是田中丞的亲信毕思琛,这简直就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了。

    不过他早有应对好的话语:“末将此来,不是为了借印绶取信于谁,而是为了都护府的驿路早日正规顺畅,况且有心与都护府做生意的不止是商贩,还有沙洲敦煌的豪族大姓张氏和索氏。且我大唐百姓绝无高低贵贱之分,自当一视同仁,重新贴出的张榜,豪族可以参与,普通商贩也可参与。”

    毕思琛还要进行辩驳,却被田仁琬伸手给制止了。

    “你为了在区区五十五张告示榜文上盖上某的印绶,不惜一路从龟兹旅途奔波来到葱岭,实在是精神可嘉。印绶是死的,人才是活的,你接触商贾虽然有失身份,但这正是成事者不需小节,稍后我便派身边随从为你盖印。来,来,你先到城墙上来,你曾经在此地经营两载,我倒有些问题要问你。”

    李嗣业郑重地朝田中丞叉手行礼后,转身从阶梯上爬上了城墙,田仁琬指着远方山峦,对他说道:”此番来葱岭,有颇多收获,最大的收获边是发现脚下这个神奇的小城,还有……李将军对某此次远征,有何妙策献上?”

    他其实并没有什么妙计,远征小勃律这种对唐军体力,技战术水平有考验的战争,靠几句亮嘴皮子的话,根本无关大局。全凭将领的个人能力和微操手段,实实在在拼的是技术。

    幸好他对吐蕃军队有一些了解,主动叉手对田仁琬:“吐蕃军中有九庸一桂的说法,一个五千人东岱中,真正的作战力量便是那五百的桂,剩下的全是廉价的庸护持,只有把吐蕃军中的桂打垮消灭,才能重创敌方的力量,至于廉价的庸护持人员,唯一的价值便是用来消耗。”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零九章 听风声辨形势

    田仁琬揪着胡须沉吟良久,突然回头问李嗣业:“你何以知道得如此清楚?”

    “末将在葱岭守捉担任守捉使时,曾与吐蕃军一个千人队有过交锋,正是因为此役,末将才由葱岭守捉使升迁为昭武校尉。”

    “他们的战术如何变化多端,都万变不离其宗,利用人数众多廉价的庸护持来迟滞敌方的进攻,消耗对手的战斗力。桂射手们则在对手呈现疲态的时候,发动雷霆一击。撤退的时候也是,桂射手先行撤退,庸护持们被当做弃子保全精锐。”

    田仁琬轻蔑地哼了一声:“战者,拼的是士气,拼的是上下同欲,上下同心,这帮吐蕃蛮子以奴从为军。这些人肯实心作战吗?这些人有士气可言吗?一旦遭遇必然是一触即溃,奴从的溃散会影响吐蕃精锐部队的士气,我军势如破竹,管他是精锐还是奴从,全部一锅端掉!”

    田中丞的战争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他所剖析的敌我双方强弱看似明晰简单,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李嗣业委婉地劝谏道:“中丞,庸护持并不只是奴从军这么简单,他们更是桂射手们的雇从,这种关系并不只维持在战时,即使在平时,桂射手也对庸护持有支配权,这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吐蕃军中还有一种奖惩制度,英勇作战斩获颇多的庸护持,是可以升格为桂的,所以就使得他们虽然地位地下,却作战勇猛,中丞万万不可轻视。”

    田仁琬笑着摆了摆手,点头说道:“你之所言确实有几分中肯之处,某一定会详加斟酌,此番远征某若不能毕全攻与一役,拿下孽多城,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