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陌刀王-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听别人说的。”两人都在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步,似乎没有闲心理会李嗣业。
夫蒙灵察从前院走进来,竟也不觉得怪,对三人招招手说:“不要练什么步态了,到时候别人怎么走,跟着做,关键是要学拜舞,这拜舞圣人在陛阶上看得是清清楚楚,谁跳得姿势不对,对圣人不够恭敬,陛下可都是能记在心里的。”
两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虚心向夫蒙都护请教这拜舞怎么跳,李嗣业也不敢轻视礼仪,连忙下场去学。夫蒙灵察亲自指导,抬手做动作示范:“先迈左腿,双手在右上侧击掌,再迈右腿,双手在左上侧击掌,向右转身一圈,记住不要转反了,然后微微弓腰抖袖,俯身稽首,先跪左腿,后跪右腿,俯身下拜,起身后正式行拜舞礼,这次要在以上的动作加两段小跳,跳的动作是这样……”
李嗣业一看,这不就是小时候玩跳房子的动作吗,再加上安塞腰鼓的那副动作神韵,完全可以了。
想象一下上千人穿着绛纱袍在皇宫里跳舞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美。他能够抛弃心底的那点儿小羞耻,只要是人能做出的动作,他也能。
留后院里的兵卒们整整忙碌了一个下午,夜晚时分夫蒙灵察吩咐三人早早吃饭,早些睡觉,明日清晨辰初食时,大朝会正式开始,他们应当提前一个时辰起床早做准备,免得到时忙中出错。
大朝会通常在元日、冬至举行,但今年由于突然改元天宝,大朝会等于要举行两次,这一次在上巳节举行,比元日的大朝会更加隆重。上巳节本是黄帝轩辕氏的生辰,选在这一天举行天宝历首次大朝会,更有彰显华夏正朔的政治意义。
李嗣业眯眯糊糊睡到半夜,听到有人哗啦啦摇晃门窗,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来,问道:“现在几时了?”
马磷在外面说道:“寅时五更。”
他差点恼声骂出口,埋怨道:“五更你就叫我起来做什么?”
“你忘了今日是什么节日?上巳节要兰汤沐浴,我昨夜已吩咐火房的兵卒烧好了热水,你我洗一洗身上的臭汗,觐见陛下当然要香香的。”
“还香香的。”李嗣业咕哝着踢掉衾被,走过去给他打开了门:“你去洗吧,我还要再睡一会儿。”
“夫蒙中丞也都已起床,你怎么能睡得着?大朝会之前不沐浴更衣,就是不敬圣人陛下。”马磷叉手朝着大明宫方向。
这大帽子一扣,李嗣业还能安然去睡吗,他只好仅披上中单,双手抱着衣襟胸口与马磷一同到水房去。进门才看见竟不是木桶,而是类似厕所隔间的小间,门板仅仅能够挡住腰部,头顶的隔板上放着大牛皮水袋,用束口的绳子扎着,只要轻轻一拽热水就从束口中流出,再用力一拽又能扎紧袋子。
洗澡用的佐料仅仅有青盐和皂荚,豪贵人家也会用猪胰。李嗣业一拽束口,激流般的热水从头顶浇下,整个人舒爽地打了个哆嗦,这水中有股淡淡的兰草香味,应当是兵卒在煮水的时候预先加入了兰草。
他将长发从头顶解下,用青盐和皂荚清洗,两个多月没有洗头,都有些粘结发臭了。等清洗完毕后感觉神清气爽,连身体都轻了几斤,用羊毛巾擦拭后,换上一身新的中单,最后穿上朝服。
等他戴好武弁冠,将带子系在下巴上,腰间系着长剑走出院子,四名亲兵已经牵着马等在台阶下。
马身上戴着崭新的马鞍和马镫,就连辔头都是由彩色丝带结成,有种焕然全新的喜气。他走到黑胖面前,牵马的兵卒叉手行礼道:“请将军上马。”
李嗣业点了点头,伸手抓过缰绳,抬脚踩住马镫翻身而上,高仙芝和马磷也各自上马,等到夫蒙灵察最后扶正武弁骑在马上,挥手对三人道:“走。”
恰巧此时丹凤门方向传来悠长透亮的晨钟声,紧接着四面城郭的城门楼上,也都响起了钟声,这古朴的声音似乎唤醒了长安,唤醒了这座仿佛沉睡在地底的城市。
他们骑马行出平康坊,来到望仙门正街上。抬头遥望天色幽暗深蓝,星辰依旧点缀,四下里有鸡鸣声响起,抬头遥望龙首原地势逐渐抬高,从崇仁坊到永兴坊是不断抬高的缓坡,再到光宅永昌又是一个台阶,丹凤门已经在他们上方遥首启盼。
丹凤门外有金吾卫仪仗,检查每一个进入门内的官员鱼符鱼袋,大朝会规定京中九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外地官员需五品以上,没有鱼符的官员可出示告身。
众官员骑马穿过丹凤门,在御桥两侧下马桥下马,李嗣业抬头遥望,金吾卫组成的仪仗二人一组分站道路两旁,从御桥开始向内延伸,至龙尾道更换为左右威卫仪仗,手拄仪刀披甲而立。
栖凤阁和翔鸾阁前的广场上,左右各有仪仗军阵,长短兵器以队列排开,各队以旗帜分列不同,军阵肃然,甲片明光闪耀,给人以威严之感。
官员们在御桥前就开始分班列队,亲兵随从们将马匹牵入金吾卫仗院前的马厩中。通常朝会共分四列,文武各有左右班底,大朝会加入了外国常驻使节和羁縻州进贡使节,又加入了玄宗诸子、百孙、驸马都尉,这样又加入了两列共六排。
御史和礼部的官员们拿着名单一个个安排站位,但凡前排一百的官员他们都招惹不得,软语还得带出敬称,但超过一百位以后,这些大爷们立刻换了一副嘴脸,黑着脸开始呵斥,连刺史这样的一州之首在这些小官面前也要规规矩矩。若是惹恼了他们,在行止册子上面给你写上藐视朝会,很快就有人能奏到门下省。
很快参加朝会的人员全部成功排列,大概有一万余多人,李嗣业处在第九百多的位置上。众人开始沿着龙尾道向前行进,队列浩浩荡荡,全部迈着八字官步,左右龙尾道各行三排官员,沿着坡道缓缓向上。
立在殿前的武卫将军高声喊道:“开宫门!”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三十一章 赐宴麟德殿
龙尾道两侧的宫门大开,官员们鱼贯而入,几十根巨柱支撑着大殿的结构,可惜他恰好站在门外的位置上,仅仅能看见巨柱排列到深处,至于陛阶上是什么样子,皇帝穿的是十六旒明黄衮冕,还是大裘冕,这他就不清楚了。
他这还算是幸运的,多数官员只能站在蔓延的龙首道上,或在长长的直道上遥望,从他们所站立的位置到大殿中央也不过短短几百米,但就是这短短几百米,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攀爬。
宫殿彰显了皇权的博大威严,也夸张了官吏们的渺小,在这如日之升,如在霄汉的宫阁下,他们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的微弱。帝国皇帝的威仪,仅仅次于九天之上的凌霄天宫。李嗣业这带着不同目光来看,也能够感受到一种被俯视的压力。
“行拜礼!”
宫殿内的声音通过交替喊了出来,官员们开始做那套动作,迈左腿,击掌,迈右腿,击掌,然后俯身下拜。
“稽首!”
万人齐声高呼:“恭祝陛下万寿无疆,吾皇万岁!”
“起居拜舞礼!”
不知从何处传来编钟和号角的声响,也到了最让人羞涩的环节,但他前排的十几人丝毫不觉得尴尬,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开始跳动,左右摇晃着身躯,然后还要三百六十度转身跳。
“礼毕!”
“天降灵宝,改元履新!百官上表朝贺!”
当然要先请三师三公呈送贺表,但本朝还没有活着的三师三公,品阶最高的是太子,然后是各路亲王,接下来是太子太师太傅,可惜箫嵩已经退休致仕。文武百官中品阶最高的是中书令和侍中,所谓的中书门下三品。
接下来三省六部开始上表,贺表的数量估计能堆一尺多高,只有中书令和侍中的上表会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念出,李嗣业在殿外能听到的,也只是像苍蝇一般微弱的声音。
贺表的内容不用想也知道,是最没有营养的吹捧功绩的词汇,右相会在表上增添一些听了让人高兴的的数字来增加说服力,比如全国增加了多少户,人口增加了多少,粮食产量多少,丝绸产量多少,等等不一而足。
百官贺表之后,听到里面有太监高声喊:“诸州进贡品。”
贡品不必抬到大殿上,早已经入了皇家内库,只挑选出几样有代表性的贡品来搏皇帝眼球,比如说越窑青瓷、三彩、波斯琉璃盏、吐蕃牦牛、回鹘白驼、高昌进贡葡萄酒、于阗羊脂玉、还有南方的珊瑚,广州进贡的昆仑奴。
天下六百三十一州,羁縻州八百,每州都有进贡,每州都要进去将清单念出来。红日逐渐升到了当空,李嗣业只站得双腿发酸,肚子饿得前胸贴后心,整整两个时辰都在报贡品,圣人听这些宝贝估计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大朝会总算进行到第三项,赏赐升迁过去一年来立下功勋的文官武将。这个程序进行了简化,不需要官员们一个个上去谢恩,宣读完毕后统一跪谢皇恩,嗯,还要跳一次舞。不然这大朝会开到下午都开不完。
一个嗓门大的宦官站在御阶旁,展开密密麻麻的黄稠纸,开始宣读升赏。
中书令李林甫改为右相兼尚书左仆射,牛仙客为左相,兼任兵部尚书。十二卫大将军各有任免,北衙六军也各有财物赏赐,节度使任用,各州刺史升降……
李嗣业隐约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然而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时辰,已经过正午了吧,他连自己升赏都提不起兴趣去听。
然后听到宫门内有喊声:“谢皇恩!行稽首礼!”
所有升官赏赐的没有赏赐的都俯身下拜,然后站起来跳拜舞,这次的拜舞更激动,手舞足蹈的幅度更大了些,以此来表现出臣子对皇帝封赏的感激涕零。
“羁縻州使节、诸道采访使、诸州刺史、皇子贵孙、升赏功臣、赐宴麟德殿!”
宴会群体剔出了大部分京官,但剩下的也有三千多人,浩浩荡荡朝着内朝麟德殿而去。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内朝,在翰林院一侧,乃是国宴场所,面积规模远胜含元殿,有前中后三殿两重檐,三殿之间有建在高台上的楼廊连接,碧瓦蜿蜒而上。
李嗣业在队列中遥望,这庞然大殿东临太液池,重檐顶倒映在水中,绿瓦遮蔽半面湖水,密集排列的廊柱宛如繁星点缀。
这次他们进入的是麟德殿中面积最大的中殿,立柱有百根,头顶是藻井,数丈长的宫纱垂落在地,近千名宫宦侍女站立伺候。殿间星罗棋布排列着可供十二人对坐的朱红长案,官员们按照列队的次序依次入席,这次李嗣业排到了四百多位,跟他同桌而坐的是几个羁縻州的使者和折冲都尉。
他抬头遥望,大殿朝北的高台上摆放着黄绸案几,皇帝跪坐在案前,手捋青须满意地看着眼前这些嗷嗷待哺的臣子们。圣人心里一定在想,只要把饭给吃好了,这大朝会才算办得成功。
他们这一桌上,两个宦官合力把主食抬上了长案,柳编的簸箩有三尺长,里面堆叠着酥黄色的胡麻大饼,如小山一般高。然后两人抬着门板一般的木盘,里面堆满了切成薄片的羊肉,然后是恭桶一样的大木桶,里面放着马勺。紧接着又抬了一门板凉菜,好像是他敬献的凉皮,可谁见过凉皮用几尺长的容器盛放?李嗣业看到这个东西,就看到了喂马的马料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