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陌刀王-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嗣业咳嗽了一声挺起腰板,你小子总算上道了,拜到我的麾下也能有用武之地,别总想着给高仙芝当随从。
他装作不经意地端起酒盏,想着待会儿也拒绝一下,等这封常清再求,然后才勉为其难将其收伏。
只见封常清叉手伏地拜道:“李将军与高都护乃是同僚,将军的话在高都护面前也极有份量,只希望将军能在高都护面前为我引荐,封常清感激不尽。”
李嗣业猛吞了半口凉酒凉气,放下酒盏对酒博士招了招手道:“结账!”说罢他从袖子里掏出几十枚大钱,堆叠在案几上,拂袖转身往酒肆门外而去。
或许是感觉自己说错了话,封常清慌忙追出去,拦在李嗣业面前叉手拜道:“常清有眼不识泰山,我知李将军身为疏勒、于阗镇守使,如今在安西威名仅次于中丞和高都护。只是传闻李将军勇猛善战,常孤身浴血,麾下也均是悍勇善战之将,似常青这等身有残缺之人,如何能入李将军帐下?现在思来想去,常清只能厚着脸皮一试。”
他郑重地叉手拜道:“封常清愿拜入将军麾下,还请将军恩准。”
这个补救的态度挺真诚,都到了这个份上,李嗣业也不再搞什么勉为其难那一套,直接上前去搀起他的手臂说:“正因为某常近身搏杀,才知读书人的重要性,你既然有才学,先跟我到疏勒去,日后少不了有你的用武之地。”
“哦,不知将军何时动身,常清好预先收拾准备。”
“应该就在这几日吧,到时候我会派人提前通知你。”
“将军慢走。”封常清抬起手臂对背负双手远去的李嗣业挥了挥手。
今日李嗣业突然来找他,把他本来的计划给打破了,本来想归附到高仙芝身边,积攒一下见识,适当露两手让众人刮目相看。但突然跟了李嗣业,这个看上去像莽汉的家伙,资历比起高仙芝还是稍逊一些,听闻他素来擅使陌刀,喜欢冲锋在前狂飙突进,他这样的读书人在其手下确实是怕不受重用。
但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
都护府兵曹公廨闲置了许多院落,有些院子仅仅是将领们闲暇时用来练习射术所建,一般处于闲置状态。不过最近住进来一个半大的突厥少年,这少年整日也不出门,除去一日三餐外,就拿着角弓在院子中对着靶子肆虐。
突厥孩子手皮粗糙,挽弓也从不戴扳指等护具,他每天从上午到下午要射几百发箭矢,将手指扳得鲜血淋漓都不罢手。
他站在院子的台阶上,把角弓拉弯做满月,手指骤然松开,箭矢抛射而出,正中九十多步外的箭靶红心。
李嗣业抱胸站在门口,没有鼓掌,也没有称赞。
“一把弓,就算射得再远,也不能产生太大的作用。”
啜律扭头看了他一眼,神情倔强且冷,好半天才说道:“我不要它起太大作用,只要能帮我报仇就行。”
“你的仇寇莫贺可汗身边有十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你这样的神箭手三千,还有几百名忠心的亲卫替他挡箭,他的身上有坚实的甲胄,连劲弩都不能射穿。你如果硬要做男子汉,除非练出后羿的本事能把太阳射下来,不然报仇可真是遥遥无期。”
“那我就寻找机会,他总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穿着甲胄,每天都有忠心护卫站在前面挡箭吧?”
“呵呵,”李嗣业笑着迈步走过去,掸去台阶上的尘土,坐在上面说道:“男人可依仗的东西,可不只是手里的刀剑,还有别的东西。”
“什么东西?”
他握紧拳头举在空中:“当然是权力和手腕。明白吗?有了这两样东西,能驱使数万人为你的目标奋斗,到那个时候,任何强大的敌人在你面前都不足畏惧。”
啜律丧气地低头:“我不过是阿史那可汗家里一个小小的仆从,哪敢奢望什么权力和手腕。”
只是仆从么?他倒是希望啜律的身世带那么儿点儿扑朔迷离的狗血,能让人联想出什么特殊身份。
“你的父母亲是谁,你还记得么?”
“不知道,过去可汗曾经说我阿爸是老可汗麾下的埃斤,我将来也将会是他的埃斤。但公主殿下不是这么说的,他说是一个女人深夜把我遗弃在府门口,老可汗起夜的时候听到了哭声,才出门去把我抱了回来。”
为何偏偏是老可汗起夜把你抱回来,难道就不能是别人?继往绝可汗家大业大,宅邸宽广,家中正堂侧屋距离院子门有多远?起夜不是家中有恭桶吗,为何要到院子里去?靠大门居住门房没有听见,仆人没有听见,偏偏就让老可汗给听见了?
李嗣业发挥联想力,啜律很有可能就是老可汗怀道的私生子。怀道曾任屯卫大将军,在长安也属于达官贵人里的一拨,沾花惹草很正常,但为何没敢光明正大把孩子接进府,老可汗惧内?可敦是个母老虎,这些都有可能呐。
“史昕可汗没有子嗣,继往绝可汗这一脉就算是断绝了。啜律,如果怀道可汗的在天之灵有知,他能够接受吗?”
这少年的脸颊不由自主地抽搐,把角弓扔在脚下喃喃说道:“这种事情,我也没有办法。”
李嗣业突然开口:“啜律,你很有可能是老可汗的子嗣。”
啜律吃了一惊,望着他怒声斥道:“你放屁!你怎么能污蔑怀道可汗的清白!我怎么可能是怀道可汗的儿子!史昕可汗的兄弟!你们这些汉人,牵强附会的本事可真是一流!哈,胡说八道的话!”
面对啜律的恼羞成怒,李嗣业的声调没有任何变化,继续如拉家常般的口气说道:“阿史那步真的姓氏必须传下去,他们这一支乃是西突厥的狼种,在贞观初年投效大唐,历经三代将门。如今史昕命丧俱兰城,左屯卫将军无人承袭,继往绝可汗无人承袭,蒙池都护也无人承袭。你不觉得可惜么?”
啜律默默地低着头不说话,可能内心已经有所松动。
李嗣业索性把话说得过分一点:“三代可汗积攒的功勋就这样如烟消云散,若是他们泉下有知,如何能够瞑目?这叫做什么,这就叫绝户,日后被人刨了坟都没人管,这也叫断子绝孙,这是最恶毒的诅咒都不能造成的结果,日后不管什么人污蔑他们,都无人站出来伸张,可怜,可悲。”
“谁说没有!”啜律瞪红了双眼,宛如一只暴躁无奈的猴子:“我就是怀道可汗的子嗣!”
“不错,”李嗣业抚掌赞道:“再说一遍。”
啜律刚要张口,才发现自己被诓了,瞪着李嗣业想要反驳,但琢磨后发现可选择的余地不大,喃喃地说道:“就算我不是阿史那的后裔,我也可以替阿史那家看住坟茔,一直维护阿史那家族的声誉。”
“既然你自认为不是他们家的儿子,你就没有资格说这些话,我们会另找一个突厥贵姓的遗弃子过继给可汗,譬如这些扫墓啊,修坟,他还要继承可汗的名头,这些都和你没有关系。”
啜律感觉自己被逼到了角落里,只好喃喃说道:“我是怀道可汗的子嗣。”
“那你现在的姓氏和名字是?”
少年定定地望了他一眼,突然问道:“如果我答应你们的要求,我也想提一个要求。”
“嘿呀,这对你来说是好事,一下子从一个无名的仆从变成了继往绝可汗第一顺位继承人,将来锦衣玉食,将来娇娘美妾自不待言,你竟然还敢提要求?”
啜律紧紧地抿上了嘴唇,用无声来宣扬自己的抗议和权力。
“好吧,”李嗣业揪着下巴上的胡须点头:“你提。”
“我要入你麾下的战锋队。”
“这个不行。”李嗣业武断地拒绝道。
“为什么?”
“废话,你见过有可汗当兵的吗?”
“那我要做校尉。”
“别妄想了,校尉需要身经百战,从兵开始熬,不然没人能服你。”
“那我要当兵……”
“……”
两人经过一阵讨价还价,决定把啜律加入李嗣业的亲兵旅,从做一个小小的队正开始,这是这个少年最奇怪的要求,李嗣业事先警告他,在他身边除去拿刀砍人之外,可能学不到任何东西。
啜律竟然这样回答:“如果能把砍人的手段练到极致,也是相当了不得的。”
李嗣业无言以对,轻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说:“等动身的时候,我会派人来接你。”
他转身从台阶上站起,背负双手朝院子门外走去。少年双手托着腮帮,暗自惆怅地思想了一会儿,才转过头来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低声说道:“我现在名叫阿史那啜律。”
……
(ps:感谢大漠薪火相传、书友飘红打赏。)
盛唐陌刀王
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镇
六月底,李嗣业的伤已好了大半,决定动身前往疏勒,临走前向节度使夫蒙灵察、副使高仙芝、程千里等人告别,并且把即将要在疏勒镇成亲的事顺嘴说了出来,三位上级提前表示祝贺,虽然不能亲自去,但会让人送上贺礼。
这个时代的贺礼更倾向于物,而不是钱,通常都是送绢或者丝罗,但并不拘泥于这些东西。
李嗣业并不想把婚事办得太复杂,除去那些繁文缛节的礼仪无可避免外,其它的能省就一概省掉,到时候只需在都督府院子里摆上几桌酒席,请军中的一些熟人前来吃酒肉即可。
封常清和啜律也搭上了他前往疏勒的末班车,封常清却是没想到,刚加入到李嗣业的麾下,就得给他送贺礼。他平时怀着一腔大志,家中却一穷二白,至今还在底层混迹,也不知道给疏勒镇守使这样的大官送贺礼,送到什么程度才能拿得出手,所以正骑在马上暗自忧愁。
少年啜律跟本就不会想这种事情,更别说为此而发愁了,他骑在马上畅怀遥想,想的都是将来如何如何冲进碎叶城中,城中火光冲天什么的,别的兵卒都在抢劫,他却握着一把滴血的横刀,步履坚定地踏进突骑施可汗的金帐中。那时他的敌人如何跪在他的脚下,忏悔自己的罪过,求他饶过性命,然而敌人再如何痛哭流涕,也无法软化他那早已硬如铁石般的心肠,手中横刀毅然斩下,莫贺的头颅喷着鲜血冲天而起。
啜律突然拽着马缰笑出声来,周围的人神情怪异,以为这孩子得了什么失心疯。
经过十一天的行程,李嗣业率众人途径蔚头州的据瑟德城,正式踏上了疏勒镇的管辖范围。
疏勒镇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同时也是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线的的集合点,其战略重要性当居安西都护府首位。吐蕃人把小勃律紧紧地攥在手中,正想借由此地当做跳板来占据疏勒,从而完全切断西域各羁縻州与安西都护府的联系。
李嗣业能够感受到这份担子的重量不轻,况且来上任之前,他并不是双眼一抹瞎,还捎带着打听了一下疏勒的过往历史和现状。
可以这么说,自从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以来,疏勒历代王国就活跃着一颗延绵不绝的炎汉之心,甚至在三国两晋这种动乱时期,疏勒王依旧遥记着与中央王朝联系,曹魏时遣使朝贡,被封守魏侍中,大都督,西晋时也封宁侍中,大都督,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频繁更替,疏勒使者曾绕过柔然向北魏派出十五次使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