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者连忙改口:“可汗自知惹罪了安西都护府,激怒了大唐,本欲自罪卸任汗位,无奈各部埃斤跪地割耳捴面苦苦哀求,可汗才勉为其难继续担起职责。不过可汗为了谢罪,已经将自己禁足,以表示真心悔过。”

    “自我禁足?”夫蒙灵察怒而发笑:“他的自罪方式倒是挺特别!”

    他身边的安西军将领拄刀呵呵发笑,使者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才壮起胆子讨问:“不知中丞欲使可汗如何?”

    “非是我要与他过不去。”夫蒙中丞抖了抖明光铠的袍肚,摘下兜鍪目视使者说道:“唐律有十恶之罪,莫贺达干派兵伏击十姓可汗史昕,杀我安西军。这是不义与谋叛罪。但犯十恶,遇赦不赦,合该死罪。若是莫贺自知难逃国法,就请他自缚双臂前来投案,某念在他主动认罪的份上,可将他押至长安,交于朝廷三司会审!”

    使者涨红了脸,哆嗦着嘴唇反问道:“我们是突骑施,自有刑律,岂能以唐律断我可汗?”

    “此乃叛逆之言。”夫蒙灵察抬起两根手指指着使者,高声说道:“你回去告诉莫贺,若他自认为唐臣,那就前来认罪伏法。若他已谋叛自立,那我夫蒙灵察奉旨讨逆杀他更是理所应当。”

    盛唐陌刀王

 第四百零八章 碎叶川

    突骑施使者骑着马匹消失在草场地平线上,夫蒙灵察从土城墙垛口上回过头,对身后的李嗣业等众将说道:“莫贺遣使来降不过是缓兵之计,他现在已经开始积极备战了,所以我们不但不能停歇,还要加快脚步,尽快到达碎叶川与莫贺部决战。”

    接下来的几日里,安西军加快了行军步伐,每日步行九个时辰,夜里以马匹组成阵型,铺着羊毡枕着箭筒露天而眠,饿了就吃硬邦邦的压缩干粮,吃齁咸齁咸的腌肉。全军上下皆是如此,就连夫蒙灵察也是吃这些,可能唯一所不同的是,夫蒙将军在烈日下歇息的时候,有亲兵在身后撑着油扇,仅此而已。

    高山牧场上难得会出现雷雨天气,这时所有人都要顶着雨前进,唯一的一块羊毡,用来遮挡马背上的干粮袋。炒面一旦潮湿,它们很快就会腐败变质无法食用了。

    夫蒙灵察跨着战马对身后的士卒激励鼓劲:“大家快些走,走出这片雨云看到晴日就可以晾晒湿衣!”

    李嗣业骑着黑胖,手牵着青骓的缰绳,他也把羊毡固定在了青骓的背上防止干粮被淋湿。由于这身山文甲有两层鞣皮,外层用来编织甲片,兜鍪上又有肩披,雨水渗透不进去,相当于穿了一身雨衣。普通兵卒的甲胄却没有这样的防水性,多数人已经里外湿了个通透。

    事实上这场雨下了很久,等到天完全漆黑下来才停止。这时候普天之下没有一块地方是干的,兵卒跋涉到较高的丘陵上面,将湿羊毡解下来铺在地上,就这样披着甲胄进入沉眠中。人要是累到了极点,是不去在乎什么舒适度的,只要有片刻的安歇便能入睡。

    碎叶城已经遥遥在望,夫蒙灵察骑马来到高处,只是朝着城头望了一眼,便断定莫贺的汗帐不在城中,指挥众人绕过城池,朝碎叶水方向而去。

    疏勒军在军列的后方,李嗣业到达了高处,停在夫蒙中丞刚才驻足的地方,也往城头上望了一眼。只见城墙上立着几杆旗,城内上空晴朗清澈,或有几缕炊烟的烟丝在飘曳。李嗣业不禁有些费解,他是如何知道莫贺达干不在城中的,难不成有望气之法?

    不管莫贺达干在不在城内,他们的战法也该是先把碎叶城外敌军无论多少一一打残,然后再集中力量去围城攻城。

    李嗣业骑在战马上,手搭凉棚遥望远方的山脉,他对这场战争怀着纠结的态度,从短期来看,出兵斩杀莫贺达干,驯服突骑施这头桀骜的野马,有助于安西都护府巩固西域的统治。但从长远来看,大食强邻在侧,这场战役消耗的是自己的实力,这是一场内战啊。

    西边的大食内部也在酝酿着一场内战,昔日强大的倭马亚王朝即将落幕,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强大的阿拔斯王朝,是同大唐拥有同样体量的超级大国。

    如何用更小的代价取得胜利,这是夫蒙灵察应该考虑的事情,李嗣业暂时还不能够接触到更为核心的层次,这时想什么都是杞人忧天。

    ……

    莫贺达干已经将部落群后撤到碎叶水更北的草场了,青壮则加入到军队中,组织了一支三万人的武装,分别部署在羯丹山的两侧。

    他又在帐前召集各部埃斤,开了一场军事会议,商议如何对敌来势汹汹的唐军。

    被唐军赶回来的使者单膝跪地,右手抱胸讲了与夫蒙灵察交谈的经过,可汗的三个儿子恼得咬牙切齿,纷纷上前表忠心,要与唐军决一死战。

    莫贺达干哈哈笑了两声表示:“若是盖嘉运前来,我或许还会畏惧,他夫蒙灵察有何能耐?诸位埃斤,你们说说看,我们该如何退敌。”

    这位可汗还不知道,他深为忌惮的盖中丞已经走了下坡路,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一部分人表示,唐军劳师远征,应该主动避其锋芒,继续往后撤退,等把唐军给拖疲了再与其交战。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趁唐军的狗腿子拔汉那国和都摩支尚未赶来与唐军会合,应该先发制人进攻击溃唐军,其余两方自然就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

    两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莫贺根据他当前的处境来判断,如今唐军已经深入碎叶川腹地,正是他夏季牧场的畜牧地,如果再往北走是贫瘠的苔原,缺少草料,再把牲畜给饿瘦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莫贺决定在碎叶川后迎敌,利用河水的险阻击其半渡,定能大获全胜。他将所有组织起来的力量分为三支,一支由长子咄陆统领,一支由三子阙啜统领,中军由他亲自指挥。

    莫贺下达命令后,便命儿子们分别将三支队伍分散在碎叶川后方,分别派出巡逻队严防数百里长的河面。

    六月下旬入夜,安西军继续向前行军,由于已经接近突骑施人,夫蒙灵察命令全军卷起旗帜,不点火把,仅靠夜间天幕上的星光和草木丛中的磷火和萤虫来辨路,还好能见度不是很低。

    马磷将军率领的左厢前后军作为先锋在前方,他们爬上一段缓坡后,像是听到了流水的哗啦啦声音,又像是春蚕啃食桑叶的沙沙声,又像清风刮过了松林。走在前方的兵卒们欣喜万分,前方或许是河水,或许是宽阔的大湖,未见其影先闻其声,期待感满满当当。

    领队的队正最先爬上坡顶,在他脚下的是蜿蜒而过的碎叶川,河面壮阔三十余丈,在夜色下闪烁粼波万点。就是这条生命河灌溉了天山以北三千里牧场,养育了曾经的西突厥,如今正在养育突骑施。

    他来不及欣赏这星夜下的美好风光,已瞧见河对岸三里远处,有毡帐扎出的营地,有队列举着火把在其间游走巡逻,还有些游骑在河岸边缓慢地遛着马朝这边而来。

    跟在后面的兵卒边爬坡边说话:“是不是到河边……”

    这兵卒一把捂住他的嘴,连忙挥手招呼身后的人,兵卒们纷纷爬到了坡头上,看着逐渐接近的马匹,匍匐着退了下去。

    “快去后方禀报,我们已至碎叶水边,河对岸有突骑施人扎营。”

    很快马磷将军亲自爬到了坡头上,仔细观察了一阵后,去往中军向夫蒙灵察汇报。

    夫蒙灵察将高仙芝、李嗣业、马磷、王正见召集在一起,五人组碰头商议。

    “突骑施人驻扎在河对岸,应当是想击我军半渡。某欲在今夜渡河,寻找一个水宽浅能跋涉之处。”

    夫蒙灵察下令后,各军均派人沿着河边向西探索,下到水中探深浅,没有找到一处能够趟过去的河面。

    这下可把人难住了,没有充足的时间伐木扎筏,人可以泅渡,但牲口多不能下水。

    盛唐陌刀王

 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战

    五人小组又商量了一下,李嗣业想出一个较笨的法子,往下游处跑远路,避开驻扎在河岸边的突骑施军队,同时寻找较浅的水面渡河。他这样判断是基于碎叶川为内陆河,源头在雪山之上,终点在西端的沙漠之中,应当是越到下游水流量越少。

    这就需要众人用两条腿跑路了,为了使行动更快一些,李嗣业下令众兵卒卸下甲胄叠放在马背上,小跑急行军。左右厢纷纷效仿,四个时辰跑出了八十里地,终于在下游找到一处可以跋涉渡过的河滩。

    此刻天已经微微发亮,河面宽阔宁静,虽说是可以跋涉,但水面依然能淹过人的下巴,牦牛矮马等牲畜则被完全淹没,唐军用刀刺臀部等方法硬赶着这些牲畜下水。

    李嗣业骑在马上,双腿浸泡在水中,水面差一些与马背齐平,仿佛在水面行船。多数兵卒的干粮袋被水浸湿,这将意味他们没有了可撑四十天的干粮,预先想好的计划永远赶不上事态的变化。

    安西军全部渡过对岸后,经过了简单的休整。夫蒙灵察下令立刻朝上游处行进,朝突骑施军队发动进攻。

    马磷感觉不妥,向夫蒙灵察进言说:“我军连夜赶路,整整一天都没有休息,将士们疲累不堪,贸然出击只怕不能取胜。”

    李嗣业也有这样的担忧,只是有人替他先说了。

    夫蒙灵察却有自己的理由,他对众人说道:“敌军尚不知我军已渡河,尚在上游监视河面,趁这个机会绕到突骑施人的背后,打他个措手不及取得胜利,我们才可安心休息。”

    又是近百里的行军,这次是王正见的两千轻骑在前方为先锋,远离了河岸朝着敌军的扎营地扑去。

    下午时分,骑兵军的先头部队来到了两座山丘的盆地上方,遥望突骑施的人营地扎在河边,河的对岸正是他们昨夜的起点,安西军等于是绕了一个大的圆圈,来到了敌军的背后。

    夫蒙灵察亲自在山头上坐镇,命令王正见率骑兵军冲击敌军营地,其余人等排成长蛇阵拦截溃敌。

    王正见将军手执马槊立在骑兵阵前方,盆地中只有一丝微风,槊首的长缨在风中轻轻摆动。他的麾旗插在背后,槊锋向上挑起,快而锐利地喊了一声:“杀!”

    两千轻骑结成了锋矢般的三角形,沿着山坡向下冲锋,盆地间似乎只有马蹄踏击地面的声音。骑兵军如同一道翻滚的泥石流,朝着敌军的营帐冲去。

    扎在盆地中的是莫贺第三子阙啜所率领的三个埃斤部落,有九千多人。阙啜将大部分的兵力都放在河边,致使营地后方空虚,甚至没有设拒马和排墙。

    ……

    阙啜正坐在帐中饮酒,听到沉闷雷声的马蹄声,慌忙掀开帐幕跑出来。

    一名奔跑中的兵卒连毡帽都颠掉了,扑跪在他面前喊道:“特勤!安西军从背面杀过来了!”

    “啊!什么!”

    他惊怒交加,抬腿踹了兵卒一记窝心脚:“为什么不早点儿来报!”

    “快!快!河边的人马都撤回来,快迎敌!”

    兵卒捂着受伤的胸口离开,许多人正在逃窜,阙啜大声责骂拦阻,不见成效后拔出佩刀捅杀了一个人。几人被恐吓折返回去,但安西军骑兵已经贯穿了整个军营,锋利的长槊又把他们逼逃。

    阙啜踉跄地跑着,对营前巡游的骑兵喊叫,他们纷纷拨马回营杀敌,宛如在满锅的沸水中洒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