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李嗣业赞同地叉起手。“我一定要在长安待到府邸落成。”

    ……

    一个人的好奇长期盘踞在他的心中,时时刻刻都无法抽出,就像想要去窃取秘密的窃贼。杨钊深知自己不该在刚被杨家姐妹接纳时,就去旁敲侧击地打听李嗣业与他们杨家的关系。

    但探求真相的欲望就像个小虫子一般在他的肚子上痒痒,大有不得到答案不能瞑目的决心。他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小心翼翼地交谈,开始有无意识地往李嗣业的身上去引。

    他能够感觉到,也能够看到,无论外地官员,还是京官来到杨府上拜访,多数官员只是让他们进门在前院由家中管事接待,连杨家三女的面都见不到。李嗣业却能享受他这个同宗堂弟的待遇,直接进入这座小楼中,与她们亲密接触。

    他小心翼翼,尽量打擦边球地询问道:

    “大姊,我刚来长安,也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朝廷的官员该如隔结交,谁不需要结交。就请给我指点一下,比如说这个李嗣业,也不知道他现在身居何职,需不需要与他亲近?”

    韩国夫人颇擅察言观色,她怎么能不知道杨钊问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在问,这个李嗣业到底有什么关系,有什么能耐,让你们这么稀罕他?我瞅着我这个堂兄弟都没有他在你们面前吃香。

    这位韩国夫人咳嗽了一声,对身边的妹妹问道:“李嗣业,以前是不是在庶人李瑛的麾下担任太子内率千牛。”

    “对。”秦国夫人迎合地答道。

    “记得那一年圣人举行秋狩,皇家诸子全部参加,当时身为寿王妃的玉环也在其中,她乘坐的青骓马无故受惊,载着它往地势险要的山林中逃去,跟随在他们身后的皇宫侍卫护卫不及,纷纷惊慌失措拍马追赶。”

    “李嗣业当时就在附近,他也骑着一匹马,追到了山林中。他在那匹马即将落下山崖之前,将她救了下来。当时寿王虽然赏赐了李嗣业,但因为他是旧太子李瑛的下属,他得到的奖赏远远不够。如今妹妹已经贵为贵妃,许多与我们杨家并无多少关系的譬如安禄山,王鉷等人都可以借着我们的关系升官发财。他当年救下了娘娘,更理所应当得到奖赏,自然不能让旁人诟病娘娘,诟病我们杨家知恩不报。”

    杨国忠恍然大悟,果然,这家伙是捡了狗屎运啊,能在万目睽睽之下将未来的皇妃救出来,虽然杨玉环那个时候还只是王妃,但人生的这种巧合和机遇偏偏就落在了他的脑袋上,不得不感慨此人算是个富贵命。

    他又暗自琢磨,当初李嗣业只是七品小官,现在他却已经是四品边将了,这肯定都离不开杨玉环的提携,杨家的报答已经差不多了吧?我们是不是应该开始着手甩脱这个人,以免他一直揪着杨家挟恩图报。

    只是他现在刚刚认亲,尚未完全投入杨家的怀抱,这种参与的话题暂时还不能说出口,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慢慢提出吧。

    ……

    三天之后的清晨,李嗣业穿着绯色常服,同燕小四和一名兵卒,带着他送给杨贵妃的礼物朝兴庆宫方向而去。

    等到了兴庆宫前的横街上才发现,前来送礼的官员远不止他一个,也不是三两个,而是有近百人之多。杨玉环当然不会都接见这些人,且耐心等着吧。

    负责收礼的宦官领着龙武军站在明义门前的第三个门洞前,各路节度使,刺史派来的官员规规矩矩地排成弯曲的长队。李嗣业来得稍迟了些,自然也得排队。

    杨国忠来得比李嗣业还迟,他身后带着十几人的队伍,每个人手里捧着不同的财物,用红色的纱巾罩上,看起来颇有神秘感。

    他以为来到长安,见到三位阿姊,就应该一通百通了,所以也自认为不必排队,直接命人抬着东西往前闯,引起了各路官员的反感和愤怒。

    “咄!你这人是怎么回事?觉得自己混出息了,不用排队?”

    杨国忠回头呲了呲牙,指着自己的脸说道:“不晓得我是谁之前,千万不要乱叨叨,别跟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哈,”站在后面的李嗣业不禁笑出了声,这个人代入角色挺快的,很快就找准了皇亲国戚的感觉。历史人物在这方面真实可感,不再是书上那一串串没有温度的文字,自有其可爱之处。

    盛唐陌刀王

 第四百九十六章 礼物各显神通

    这名不知底细的外地官员还真被杨钊给吓住了,揶揄地叉了叉手。众人纷纷猜测他的身份,却没有人再出声阻拦。

    他走到宦官的面前,堆起笑脸拱了拱手,从袖子中取出礼物帖,递到了对方的手中。宦官打开帖子一看,躬身叉手从喉咙里挤出一丝尖音笑道:“原来是杨国舅,奴婢给您见礼了。”

    “好说,好说。”杨钊笑着摆了摆手,刚要迈步走进去,却被宦官的笑脸给挡住:“杨舅爷,奴婢暂时还不能放你进去,贵妃娘娘吩咐了,今儿你最后进去。既然是自家人,当然得先让人家外边人。”

    杨钊哑口无言,只好悻悻地退回到人群的最后,李嗣业回头对其抱以一笑,对方的脸色却有些发青。

    李嗣业本来认为他脸皮较厚,气量也应该不小。但现在看来,这两种相近的品质不能同时出现在此人的身上,实在是一种讽刺。

    经过短时间的排队后,多数人把庆贺帖子和礼物留下,就只能原地打道回府,只有四人能够直入禁宫。他们分别是平卢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派遣进京的长子安庆绪,代表高仙芝和他自己的李嗣业,代表剑南节度使的杨钊,代表夫蒙灵察的安思顺。

    四人带着随从与礼物从城洞中鱼贯而入,穿过长长的宫墙与砖石道,站在长庆殿前方的门楼下。

    “列位请稍等,奴婢这就进去向娘娘通禀。”

    四人叉了叉手,各自在门楼下驻足等候,相互之间并无沟通。李嗣业把目光投在安庆绪身上,这是个脸上还生着雀斑的粟特小子,大概不超过二十岁,看上去有些腼腆。

    安庆绪抬起眉角偷看了站在那里双手抱腹抬头闭目的安思顺一眼,可能是估摸着躲不过去,硬着头皮上前去行礼叉手:“侄儿庆绪拜见叔父。”

    安思顺把眼睛眯开一条缝隙,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地嗯了一声,且这嗯声也听起来也很敷衍,像是在清理喉咙中的浓痰。

    杨钊嘴角嗤了一声,心想这小子的叔父叫得迟了些,亲戚关系处到这个程度也是没谁了。

    李嗣业却有不同看法,安禄山和安思顺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估计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这种隔阂也预示着他们将来立场不同,注定有不一样的结局。

    在大唐的官场上,什么同宗亲戚关系是最不可靠的。李林甫是楚国公姜晈的外甥,而韦坚的夫人乃是姜晈的女儿,双方有表亲关系。然而当韦坚入朝即将拜相,又是太子的大舅哥,引起了李林甫忌惮,最终陷害至死。李林甫和李适之同为宗室,虽出五服,为了争权夺利将其逼死种种。

    这时宦官领着一队小太监走到门楼前,负手开口道:“各位带来的随从就在此处等待,礼品由宫中的人替他们拿。”

    “你们四人随我一同进去。”

    四人并排前行,身后跟着他们的礼物,沿着石道来到长庆殿前,一步一步踏上石阶,跨过门槛进入殿中。

    长庆殿规模较小,进深只有四根立柱,宫黄纱帐垂挂在柱子两侧,正中央是殿台,上面摆放着长长的坐塌,坐塌中央放着矮几隔开,李隆基和杨玉环分别盘膝坐在榻两侧,依着矮几把手肘支撑在几面上。

    四人同时上前跪地叩首后,声音参差不齐地祝贺道:“臣等恭贺圣人,臣等恭贺贵妃。”

    李隆基颔首说道:“都起来说话吧。”

    众人立起在殿中依次站在两旁,一干小太监们抱着礼品站在他们后方。

    李隆基心情畅快,笑着说道:“你们今日俱是来恭贺贵妃晋封,贡礼也都带了过来,谁先献礼?”

    四人之间各自对视了一眼,他们所带的礼物都如快递一般密封着,先后次序定然大有不同。通常来说最好的宝物是要压轴出场,但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礼物比其它人高档。但若是两人有带着雷同的礼物,最先出场的那个自然占优。

    安思顺上前叉手说道:“我等不敢擅专,还请圣人和贵妇娘娘选择。”

    杨玉环早已满脸期待,她此时心情的快乐程度估计和拆快递的女郎们是相同的,抬起水润的眼波看了身边的三郎一眼。皇帝嘴角含笑托腮道:“今日是你的好日子,朕只是在旁边做看客,一切由你来做主。”

    她挑起下巴,指着安思顺说道:“既然如此,就由刚才说话的这位将军先开始吧。”

    安思顺双手并拢叉手:“谢娘娘。”

    他一挥手,把六名捧着礼物的宦官叫到近前,掀开了第一个礼物上方的红纱,却是手捧着一块圆形的金盒。他把那金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团嫣红的胭脂。

    他开口介绍道:“这是用焉支山的朱砂、大黄和秦艽,还有天山的雪莲熬制调和而成的胭脂,涂抹在肌肤上红润而近肌理色泽。”

    杨玉环只是手撑着鬓角点了点头,安思顺只好介绍下一款产品,一个玉石做的酒樽,超薄而剔透,从外面隐约能看到里面鲜红色的酒液,酒樽旁边放着几个酒盏,色泽白皙泛青。

    “这是武威城中盛产的葡萄酒,夫蒙中丞特地在其中选了六十年的精酿。而这些酒樽和酒盏俱是夜间发光的玉石做的夜光杯,即使在没有灯火的夜间,也能对饮小酌。”

    杨贵妃以袖口掩着下巴笑了笑:“这个不错。”

    其他东西上的纱布也一一揭开,无非是一些河西的特产核桃,黄梨,还有一种被称之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

    有安思顺这几样东西垫底,杨玉环兴致大增,指着安庆绪问道:“你是禄儿的儿子吧,你父亲给我准备了什么贺礼。”

    安庆绪还没有他爹那么厚的脸皮,没有称呼其为祖母,只是躬身叉手说道:“娘娘请看。”

    他掀开第一个纱布,竟然是个竹笼,里面关着一只幼小的丹顶鹤。

    不需要他做介绍,杨玉环便惊喜地称赞道:“好美啊,天底下竟然有这么美的鸟儿。”

    安庆绪不多废话,直接掀开了第二个纱巾,里面是一个木匣子,抽开木匣是一根粗壮的人参。

    “此参已经在地下生长了近千年,我父亲他派出五十多个经验丰富的采参人才把它抓住。”

    杨玉环不禁掩嘴而笑:“它是活的吗?”

    “臣也不清楚,只是听靺鞨人说,年份越老的人参越有灵性,能够躲过采参人进行土遁。只有这样的参用了之后才会延年益寿,长葆青春。”

    安庆绪又掀开了第三块纱巾,将叠在盘中貂绒披风取了出来,提在手中说道:“这是父亲出猎一个冬天,捕杀了三十多只貂,找人为贵妃娘娘鞣制成的貂皮披风。此物非常御寒,冬季出行,只要裹在身上即使在冰天雪地中都不会寒冷。

    据安庆绪所念的礼单上,安禄山送给贵妃的礼物还有一棵从新罗移植过来的紫衫树,不方便带进殿室里,已经让人种在了兴庆宫中。还有十名从新罗带来的奴婢,送给杨贵妃用来赏赐家人。

    昆仑奴,新罗婢是唐代人口贩卖的两大特产,达官贵人争相抢购,属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