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都看出了这点儿苗头,连忙叉手告退:“臣等叩谢圣人和贵妃娘娘,臣等告退。”

    皇帝把微闭着眼睛的杨玉环躺靠在自己的腿上休息,轻轻地抬了下手示意他们速速离去,几人连忙退了出去。

    从宫中出来的路上,李嗣业倒是思索了不少,根据刚才的事情,他感觉皇帝处理事情的能力尚在,而且有其君王的平衡术的精髓。对他们四个人的封赏,虽然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做到了没有多大悬殊,不会让四人感觉到偏心或不满。

    当然李嗣业有些不满,这个原因是皇帝不知道他真正想要什么,恐怕知道也不会给。爵位和食邑封地对旁人来说固然高不可攀,但他对这种东西却不太感冒,做一个富裕的贵族地主没什么意义,他不会专门为了这些权力的附属品奋斗。

    虽然有些不满,但他能够理解,不轻易开放三品官的门槛,可能是不愿意对安西上层做颠覆性的改变吧。

    至于安思顺和安庆绪,他们带着上级和父亲的礼物来敬献,自然无不可。皇帝升赏他们,也是多半看在安禄山和夫蒙灵察的面子上,这算得上是一种默契,皇帝自然知道派来的这些人,都代表着节度使的心腹。

    其实最应该笑的是杨钊,来长安之前不过是一介下县县尉,得到了鲜于仲通和仇章兼琼的赏识和可利用之处,才被派到长安为推官。皇帝任命他为金吾兵曹参军,这虽只是个八品的小官,但唯一独特的优势是可以入宫。要知道为天子近臣远胜什么封疆大吏,升官发财的机会岂不是随手捻来。

    四人又站在了兴庆宫的明义门前,送他们出来的太监叉手后退入到了门洞中。

    虽然有了共同进献这样的缘分,四人之间的关系并未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安思顺依旧对侄儿非常冷漠,只对李嗣业拱了拱手说道:“李郎,改日我们在长安西市的胡姬酒肆,我做东好好喝几杯。”

    说罢他背负着双手往远处走去,安庆绪腼腆地冲着他的背影施了一礼:“叔父慢走。”

    “咳,嗯。”

    安庆绪感觉与眼前的两人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只是朝两人虚浮地拱手,然后转身离去。

    杨钊对李嗣业还有一丝丝的芥蒂,所以礼节也不必有,准备直接掉头。

    李嗣业的声音却突然在他背后响起。“杨参军,嗣业欲邀你共饮几杯,敢不敢赏光前往?”

    他抬手擤了一下自己的鼻头,回想起了自己在蜀中时,在朋友家蹭吃蹭喝时的情形,那时的脸皮就厚,现在更不怕什么。

    “有什么不敢的,听说李兄在长安日久,还请你给介绍一家好酒的酒肆。”

    “那自然是,我们去长乐坊的青莲酒肆,长安城的美酒,没有一处能够盖过他们家的。”

    青莲酒肆他也只来过两次,每一次都是匆匆而过。这座藏在长乐坊中受众面极小的酒肆最近能够在长安城中声名鹊起,离不开李白这个形象代言人的推介宣扬。只是李白已经被皇帝赐金放还,长安城中再无盛唐绝唱。

    两人坐在酒肆角落的屏风里,店家将羊肉和酒樽酒盏端上来,退到了酒垆柜台后面,用掸子擦拭着灰尘。

    李嗣业提起酒樽给杨钊倒酒,虽然他进门之前还摆着一张臭脸,现在倒是和缓多了。

    此人的欲望就是这样低端,一顿酒肉就能够改变他的情绪。

    酒水发出淅沥沥动听的声音敲入酒盏中,李嗣业放下酒樽,端起酒盏开口问道:“杨参军是否还在为刚才我在宫中送礼品风头盖过你而生气?”

    杨钊刚端起杯盏,吃惊地看了李嗣业一眼,他竟然直接了当地说出了此事?他是如何看出来的?

    李嗣业心说废话,你的心情都已经写在脸上了,以为我能不知道?

    “呵,哪里的话,这些礼品都不是我的,在下不过是替仇章中丞办事,即使被盖过也只是仇章中丞的事情,与我何干呐?”

    “我认为也是。”李嗣业提起酒樽又给他倒上:“我不过是一介外臣,就算礼物送得再好,那也是外臣。怎么能抵得上杨参军与贵妃娘娘的血脉亲情,弘农杨氏血管里流的血都是一样的,她身为杨家人,怎么会不顾念她的儿子和亲戚。”

    “儿子?”杨钊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瞪着眼睛去征询李嗣业的目光:“你是不是喝了二两酒把自己给喝蠢了,竟然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我家贵妃娘娘哪来的儿子?”

    李嗣业低下眼睛一沉吟,看来刚入长安的杨钊还属于生瓜蛋子,对一些事情并没有具体的了解。

    他装作惊讶地反问道:“你竟然不知道?贵妃娘娘的养子,乃是如今担任范阳平卢两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刚才进宫送礼的就是他的儿子安庆绪。”

    杨钊抬头凝着眉头思索,这或许是个玩笑,或许是个恶作剧,但也预示了杨贵妃对安禄山的喜爱。当然这种喜爱绝不可能是那种,她的审美就算再差,也不会对一个三百斤的异性倾心,更不会冒这种得罪圣人的风险。或许这安禄山有些逗笑或搞笑的鬼才,能够常常戳中堂姐贵妃的笑点。

    一个喜欢搞笑,具有形体幽默的胖子,确实能让一个女人开这样的玩笑,也能够让她假戏真做,将其当做儿子来养。要知道这时杨玉环才不过二十八岁,安禄山都已经快四十岁了,母子子的年龄差距如此逆反,更有喜剧效果。

    把人生当做喜剧来过,这当真是一种讽刺的艺术效果了。

    这依然让杨钊感觉到不舒服,有种自己的晋升资源被人所占据了一般,一个粟特人凭什么能够享受到杨贵妃所带来的红利,他凭什么与他们杨家一起显贵?

    盛唐陌刀王

 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会景龙观

    李嗣业端着酒杯仔细端详眼前杨钊的表情变化,虽然其尽量表现得对此事不甚计较,但他抓着酒盏的力度,还有鼻孔中喷出的轻蔑气息,已经暴露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这一招祸水东引确实成功了,这当然要归功于杨国忠本人。

    这人心胸不比李林甫宽多少,且属于那种先畅想后规划的人。他如今才进入长安几日,职业规划尚无着落,但职业畅想已经开始天马行空,预料到了将来封相拜将,要遥领某个地方的节度使,也已经准备要打倒为自己设立的假想敌了。

    他本来将李嗣业当做假想敌,唯恐对方借着曾经救过杨贵妃这桩恩惠,向杨家不断索求,不断攀升。又怕他将来超过自己,占据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

    在某些人眼里,世界非黑即白,凡是官位能力超越他的,好像都是阻挡他前进的心魔和绊脚石。

    但他现在的火力已经转变,因为李嗣业已不足为惧。他虽然对堂妹杨玉环有救命之恩,但杨妃在今日并未表现出感谢或格外恩赐,可能由于原因是他昔日救的是寿王妃吧,虽是同一个人,但两者身份有种微妙的尴尬。

    李嗣业做假想敌确实不行,他的嫉妒和愤怒已经找到了新目标,有一个厚脸皮的家伙已经开始以杨玉环的儿子自居,已经借着杨妃的关系做了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接下来还能有多大权力,入朝为相吗?

    他杨钊就算人微言轻,起步比较晚。但从今天起就要使劲地盯着此人,绝不能让他在杨家的身上再沾到半点的便宜,绝不能让一个谄媚的小丑把自己远远地甩到了身后去。

    这个安禄山,就是他现在的假想敌。

    他又瞅了眼前低头喝酒的李嗣业一眼,心想眼前这人还有点价值,现在做了副都护,将来有可能做节度使。如果把他当做一个外援,用来针对那乱认娘亲的安胖子。虽然不会起什么大作用,但也有其利用价值。

    杨钊端起酒盏敬李嗣业:“李郎,有一件事我听说了,当年你在受惊的马上救过寿王妃,你算得上我们杨家的恩人。今后杨钊将你引为知己密友,我在朝中,你在外面,我们守望相助,如何?”

    李嗣业连忙双手端起酒杯,做出感动诚恳的模样:“既然杨兄如此看得起我李嗣业,嗣业自然不敢推迟,当以兄马首是瞻。”

    “哈哈,好。“杨钊得意地笑笑:“嗣业你也太过自谦了,不过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我在朝中有诸多便利啊,也会在圣人面前为你美言。”

    “呵,当然,一定一定。”

    两人酒足肉饱,杨钊手按着案几的一角从地上站起,身体却打了个踉跄,右手扶着额头道:“我日,么想到酒劲儿还挺大的!”

    他摆着双手对李嗣业笑了笑:“你不用扶我,我们各走各的。”

    李嗣业目送着他从酒肆中走出,站在门槛处看着其远去的身影,冷冷地哼笑了一声:“还想利用我,做小人都不够格。反正你迟早要和安禄山争斗,倒不如早点上手先找找感觉。”

    ……

    他快步走在丹凤门街主道上,心中仍然在盘算,入朝送礼的事情已经解决,封高陵县子的爵位和授副都护的敇旨应该快速下发了,等领到敇旨之后,他就没什么理由留在长安了。

    在离开长安之前他好像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他的脑袋里却毫无头绪,决定暂时先回到安西留后院再说。

    从留后院的后门进去,燕小四等人正在院子里刷洗马鬃,还有人在切草料。负责院中事务的赵都尉上前来,从袖子从取出一封信,双手递交给了他:“李将军,这是一个不知姓名的人傍晚从门缝中递进来的。”

    李嗣业接过信件,转身回到了自己房中,从腰间抽出小刀拆开了信封,将信封倒转抖了抖,什么都没有倒出来,透过这硬黄纸的背后一看,交叠粘贴的信封内部写着一排黑色小篆,几乎看不清楚。

    他索性将信封拆开,只见上面写着:明日未时,景龙观。

    太子的信息来源速度令他惊讶,他不过才来长安几日,今天才把香薰贵妃榻献上去,他竟然就已经知道了。

    上次同他会面的是李泌和皇甫惟明,这次也许太子会亲临吧。

    在光线逐渐阴暗的房间内,李嗣业拔开了火折帽,将那火绒放在嘴边轻轻一吹,暗红色的幽光乍亮,很快燃起了火焰,他将火焰凑上油灯,豆大的光亮逐渐晕然了昏黄房间。

    他将那拆开的信封触上火头点燃,然后扔到地下的火盆中,看着它变为一堆灰烬。

    ……

    景龙观的夏日野草茂盛,这里原是安乐公主李裹儿的一处宅邸,李裹儿被诛后,朝廷将其改为景龙观。然而因其面积过大,独占两坊之地,使其大片土地被闲置。朝廷欲将其分割卖出,但达官贵人因此地的晦气而不愿意购买,穷人家又买不起,久而久之景龙观就成为长安城中最具自然气息的建筑群。

    李嗣业驻足停留,青草将石道覆盖,两旁的凉亭被青藤所缠绕掩盖。时常有孩子们在其中游曳,被道士发现后驱赶出去。

    他穿过华盖亭亭的树冠,建在小山上的楼宇已经在视线中,白墙环绕耸立,把四周疯长的自然隔绝在外。这才是道观该有的样子,融入自然之中,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门外立着两名道童,面如白瓷,眉宇清秀。他们手执拂尘,眼睛却探寻着地面,一只松鼠立在他们脚下手中捧着松果啃食,道童抬脚去逗引这松鼠,却被另一名道童的嘘声打断,提醒他客人来了。

    “尊客从何处来?”

    李嗣业谨慎又不失礼貌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