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陌刀王-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稀缺,全是一些低矮灌木,不容易打造城攻城器械,仅凭人力很难攻下来。”
田珍也扶着脑门说:“我们一直赖在城下进不去,万一他们的援兵到达,看来我们就只能撤退了。”
李嗣业突然笑了起来,双手扶着膝盖大声道:“不会有援兵的,至少在段时间内不会有,呼罗珊军就那么多人,我就不相信他们能源源不断地爆兵。我们在沙漠中击败了木鹿城的主力,那些逃回图斯城的人一定认为木鹿守不住,自然会向并波悉林禀报木鹿城陷落,他可能都不知道这座城还在自己人手中。并波悉林现在能做的,就是坚守住图斯城等待哈里发给他派来援军,然后才能伺机反击。”
王正见突发奇想说道:“要不然我们扔下木鹿城,直接去进攻图斯城算了。”
田珍嗤笑道:“连木鹿城都攻不下来,还想进攻图斯城?”
王正见一本正经地摇头道:“这个可不一样,木鹿城是小城,正因为它小,所以才容易坚守。图斯城可是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城墙过长使得它防守面薄弱。而且这几十万人口的城池,每一天都需要往城中运送粮食,只要切断它与外界的联系,用不了多长时间军民断绝粮食,很快就会崩溃。”
李嗣业淡然地点了点头:“你说得很对,但我不可能给自己的后背留下隐患,只有稳扎稳打的胜利才是真的胜利,但凡抱着一丁点儿的幻想去走捷径,将来都会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只有将木鹿城当做前进基地,才能够做到进退有度。”
有一句话他藏在肚子里没有说出来,自安西军从疏勒出发远征到大食境内,他们的锋芒已经用到了极限,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安西军的出征准备时间本来就不充裕,再加上对自然环境的陌生,前后经历四次大战,而他们的对手不是等闲之辈,不是腐朽的末世王朝,而是拥有勃勃生机的新生的国度,刚经历改朝换代的战争,动员能力必然不是一般的强。
只要能成功拿下木鹿城,他和大食人谈条件才会有更大的底气。
“要不然,我们想办法断绝他们的水源?”
“这个方法也不可取,木尔加布河水源充沛,除非想办法让河流改道。况且我们自己的给养也支撑不了太长时间。”
李嗣业突然想起了马磷,开口自言自语地问道:“马磷呢,马磷是不是还活着?我派他们在沙漠中阻击敌军,他们是有很大机会脱身的。”
此言一出,众人都沉默不语,他们对马磷能否生还,已经不抱任何幻想了。
他从地上站起来,对大家鼓励道:“明日继续强攻城池,采用三面佯攻,正面进攻的办法,定要把城池夺下来。我将亲自带队攻城,段秀实,你带领弩箭队用猛火雷对城头上进行压制。”
众将齐齐叉手应喏。
第二日上午,唐军继续强攻木鹿城,李嗣业亲自带头攻城,经过整整一个上午的激战。一个叫郭昕的小将抢先登上了城头,把象征着阿拔斯王朝的黑旗扔了下来,把三辰旗插在了城头上。
城中尚有一千两百多名大食军做了俘虏,这一战是他自出征以来损失最重的一次。
他骑着白马从清理出的城门进城,城中的百姓躲在土坯平顶屋中茫然地看着他们这些异国的征服者。
俘虏们脱去了甲胄蹲在地上,田珍提着长柄陌刀站在他们面前问李嗣业:“这些人害得我们死了那么多弟兄,是不是应该把他们全杀了。”
李嗣业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在城中杀人满地是血有碍观瞻,让城中居民瞧见了也容易产生仇恨心理,不如带到城外的沙漠中找个地方埋了。”
田珍主动承担了这种不积德的脏活,带人押着这一千多俘虏往城外走去,他们路过城门口的时候,远远瞧见几十匹削瘦的马和穿着破烂满脸黄沙的人蹒跚着步子站在了城门口。
马磷怀中抱着兜鍪,脸上干瘪得像是刚从沙堆里抛出来的人俑,他抬头望着城头上的三辰旗,早已干涩的眼眶再次晶莹剔透。
“李嗣业,兄弟们都已经仁至义尽,魂归天国了,你再找不到结束这场战事的路子,我马磷绝对不奉陪。”
盛唐陌刀王
第六百一十三章 并波悉林隔河对峙
李嗣业拨转了马头,瞧见走进城中的马磷和他麾下的几十名兄弟,甲胄破碎衣衫渗血,他们形销骨立地手中撑着长枪或横刀,找到同袍的喜悦已经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是满脸的恍如隔世。
他从马背上翻身下来,快步走向了马磷,激动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就知道你能够回来,我们能击败大食境内的第一支驻军,你当居首功。还有牺牲的兄弟们,我要替他们讨要封赏,以告慰他们的英灵,给予他们的妻儿父母丰厚的抚恤。”
马磷硬撑着身体单膝跪到了地上,双手在胸前叉出拇指,神情肃穆地说道:“李大夫的信任,马磷没有辱没,只是愧对了兄弟们,我苟活于世,却没有把他们带回来。”
李嗣业连忙将他扶了起来,沉声说道:“如果连你都说愧对兄弟们,那我就该自刎谢罪了,活着的人应该替他们承担一切。我们要继续完成这场战争,然后英雄一般凯旋回到长安,替他们讨要陛下的封赏,接受百姓的拥戴祝福。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功业值得后人铭记。”
他立刻回头对已经走出城外的田珍喊道:“田珍,回来!”
田珍将军骑着马返回来,下马叉手问道:“李大夫,有什么吩咐。”
“留他们一天,明天三军在城外用他们的血,祭祀四次战役中死去的将士们,借将士们的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取得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双重胜利。”
田珍听完后,狐疑地望向马磷,马磷却抬头望向天空,仿佛那云端里真的漂浮有人一般。
第二日上午,全体唐军在城外的沙漠中进行了祭祀仪式,祭品是两次战役在沙漠中俘虏的大食人,李嗣业亲自主持了祭祀,他让麾下的兵卒们高唱镇魂的殇歌,以安慰阵亡将士的英灵。
在他们举行祭祀之前,已经命令这些投降的大食士兵自己挖成了一个大坑,然后让他们自己走进去,军汉们挥舞着铁锹开始埋人,漫漫的黄沙随着铁锹的挥动落入坑中,现场散布着沉默又诡异的气氛。
木鹿城中与这两次战役中俘虏的大食士兵总共有三千多人,他们大都是呼罗珊地区的波斯人,眼见得巨大的沙坑被掩埋,士兵们心底的那股气闷似乎被压抑了下去。也许可能在日后慢慢泛滥出来,但当下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唐军这次仅仅在城中修整了三天,便已开拔朝着图斯城方向而去,他们浩浩荡荡一路来到卡沙夫河谷边缘,远远便能看见山地中的图斯城。
这座城市在他的眼中已经很近了,但又显得很遥远,他也并不想进入城中去一览其风光,因为他知道那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即使勉强能够获胜,他还能打到巴格达不成?
河谷的对岸已经集结了一支数量不小的军队,这里面有呼罗珊的地方军,有来自亚美尼亚边境线上防御拜占庭的军队,也有哈里发的黑色御林军。
李嗣业站在河岸边看着大食军队的同时,哈里发的弟弟曼苏尔和并波悉林两人并肩骑着马在对岸也看着唐军。
安西军经历了数战,许多人甲胄在战役中损坏,但那一排排坚硬厚重的扎甲映入并波悉林的双眼中,看到他们身上散发着银色的光泽让他惊奇。当时的工匠已经会用鎏金技术来对甲胄进行防锈。让他惊叹的同时又让他感到畏惧,不禁吃惊地说道:“这就是唐军吗?这么精良的战甲,如此完整的武备,无怪乎齐亚德两次战败。”
曼苏尔在一旁说道:“艾布大公,我带来的军队全权交由你来指挥。哈里发说了,只要能够让唐军退却,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并波悉林回头诧异地问道:“什么方法都可以?”
曼苏尔回头望向身后,摸了摸鼻子说道:“你身后的这些士兵,他们来自于帝国的各个地区,抽调他们本来就属于无奈之举。哈里发希望能够快速击退唐军,然后让他们回到各自的防线上去。毕竟我们这个新兴的国家周边竖立了太多的敌人。”
并波悉林皱起了眉头,摇摇头说道:“一味追求速胜,急于求成,反倒会让唐军得了先机,这些人是我阿拔斯王朝最精锐的力量,如果他们也在这次战争中折损,谁还能够挡住李嗣业的安西军?”
“那大公以为该怎么办?”
并波悉林眯起鹰隼似的双眼说:“我们拖不起,安西军劳师远征更拖不起。我们就以卡沙夫河谷为屏障据险而守,唐军若是强攻,必叫他们大败而回。到时候我军乘胜追击,五百里的克孜勒库姆沙漠就是李嗣业的安西军埋尸之地。”
他甚至希望李嗣业在这里跟他耗下去,这就像是驯化熬服迦密山上的雄鹰,只要熬得时间够长,就能把对方熬垮。但若是对方提前撤退,他心中的谋划就落空了。安西军严整的装备和强悍的战斗力让他畏惧且又嫉妒,他绝不希望这支军队能够安然无恙地退回到中国,他想让呼罗珊地区成为敌军的坟场。
“如果让李嗣业和他的军队活着回到河中,将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倒不如一劳永逸,在我们的土地上消灭他们。”
曼苏尔问他:“你准备怎么办?”
“跟他们耗!让这卡沙夫河谷折损他们的精神和意志,在他萌生退意的时候,让他们稍稍尝到点甜头,让李嗣业以为他能够拿下图斯城,等熬到他们最疲惫最低落的时候,胜利的天平就会倾斜到我们这边。”
曼苏尔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并波悉林通达人情,也洞悉人性,他是在利用自负者的赌徒心理,总以为自己下一场也会赢。他暗自庆幸自己不是并波悉林的敌人,这样的人若是成为政敌,那将是非常可怕的对手。
双方在河边对峙了一天,唐军没有任何进攻举动,反而安稳地扎起了营。这种事情虽不在并波悉林的预料中,但也影响不了他的预判。
奇怪的是第二天,第三天,唐军依旧没有进攻,结果在第四天清晨时分,唐军突然摆开了伏远弩,遥遥地朝着对岸发射箭矢,大食军也操控着投石车进行反击,当士兵们将石弹抱上了投石车的臂勺,准备拉动绳索发射时,陡然发现对岸张开的横幡上写着一串巨大的阿拉伯文字。
众人吃惊地停下动作,负责指挥发射的军官连忙跌跌撞撞地跑着去找并波悉林。
并波悉林站在离岸更远的地方指挥,看到己方的投石车迟迟没有还击,高声喝问道:“为什么不还击。”
军官跑上来向他禀报道:“大公,你,你快去看看对岸!了不得了!”
盛唐陌刀王
第六百一十四章 阴险计策
并波悉林听到军官的叫喊,立刻言辞斥责:“出了什么事情这么惊慌,身为指挥官为何不能做好士兵的榜样?”
军官连忙调整心态,并站立垂首说话:“报告艾布大公,对面抛射弩箭,我们无法还击。”
“为何不能还击?你的手被他们捆住了?”
“大公自己到河谷边看看就知道了。”
并波悉林骑着骆驼来到河谷边缘,瞧见对岸唐军列阵的队伍中,打着一条条长长的横幅,他手搭凉棚定睛一看,只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