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从芳只是双手合十,低头行了一下礼,才与跪在地上的长老说道:“神庙依然是北印度最高贵最神圣的统治机构,拥有凌驾在王权之上的力量,对宗教和法律均有最终解释权,如何?”

    长老愣了一下,才知道对方是在和自己谈利益分配,连忙双手合十说道:“将军果然开明。”

    “耶萨婆曼犯下大罪被判处了死刑,但必须有人担任国王来掌控世俗权力,我们准备安置婆曼的庶弟登位,听说需要得到神庙的加冕才行?”

    长老立刻回答道:“这个我们立即去办。”

    “婆罗门神庙负责掌控神权,国王负责维持统治,我们……”赵从芳指着自己的胸口说道:“我们负责派遣组建军队,北印度三分之一的赋税用来维持军队,同时我们拥有一切地表和底下物产的种植和采集权,并且负责对外贸易。”

    长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狠狠地点了点头:“行,我们同意。”

    赵从芳满意地笑了,伸手搂着长老佝偻的肩膀大声说道:“我听说你们高种姓雅利安旁遮普人并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那些被你们视作第四种姓首陀罗,还有被排除在种姓之外低贱的奴隶达利特,他们才是真正的印度人。只要你们与我们亲密合作,我代表大唐皇帝和节度使李嗣业向你们保证,你们将永远享受婆罗门教所拥有的特权。”

    婆罗门长老听惊了,没想到这赵从芳还不是最高权力,他也只是恶魔的代言人,他的背后还有更庞大的势力。

    盛唐陌刀王

 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

    李嗣业把从曲女城送来的战报重重地拍在了案几上,口气严厉地说道:“怎么能纵兵抢劫呢!抢劫婆罗门和刹帝利也就算了,怎么连吠舍和首陀罗也要抢?他们尚未在北印度站稳脚跟,就这么伤天害理,将来如何维持?”

    封常清疑惑地问道:“为什么婆罗门和刹帝利能抢,吠舍和首陀罗就抢不得?”

    “前两个种姓的财富都是从后两个种姓的手里剥削得来的,抢了毫无心理负担。低种姓的穷苦百姓有什么油水?抢了他们有什么益处!等这件事了了以后,所有参与抢劫的营自队正以上罚俸一年!”

    封常清听了不禁莞尔,这样的惩罚可谓是毫无力度。这些人从曲女城里抢来的财富早已超出俸禄的几十倍,但是惩罚过重会使得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下降。想要打造一支外出侵略还能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本来就是个伪命题,伪到相当于当婊子立牌坊的程度。所以他也并不能严格地要求士兵们非做到那种程度。

    不过他对于征服北印度没有丝毫的负疚感,因为当地的统治者也是外来民族,这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得国不正。雅利安人的问题不仅仅是得国不正,更严重的是他们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种族隔离政策。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其实就是披着宗教外衣的种族隔离,种姓制度也是婆罗门教的核心思想。

    千年之后某欧洲强国的某元首为何十分崇拜雅利安人并自认是他们的遗种?因为这个破坏性极强的种族灭亡了三个文明古国,还在其中的印度成功地完成了种族隔离政策并且延续了三千年。但是种姓制度的最大危害也极其明显,那就是使得印度极易被外族征服并统治。

    雅利安人得国不正还是次要,但他们实施的种姓制度,使得这个国家历经数千年都刻着种族隔离的烙印。最底层的首陀罗和排除在种姓外的达利特永远都会认为自己是贱等人,然而他们却占印度人口的一半还多。当发生外族入侵时,低种姓会把外来者当做另一种刹帝利和婆罗门。而婆罗门和刹帝利乃至低等雅利安吠舍终究是少数派,他们无法团结起大多数的力量去对抗外来种族。甚至这些上等种姓主动向外族媾和,邀请他们共同统治下等人。

    从古印度的历史便能看出,三千多年来,就连雅利安人独立统治印度的时间也不过几百年,更多的是被异族所征服的历史。先是波斯王大流士把印度变为治下的一个省,帮助印度人赶走大流士的是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进入印度的时间很短暂,很快便撤了出去。也许是亚历山大刺激了雅利安人,使得他们奋起建立了唯一一个大一统王朝,并且在阿育王时代真正完成了统一。阿育王一死,印度很快又分裂,外族再次侵入,汉朝的时候大月氏人进入北印度建立了霜贵帝国。霜贵帝国灭亡后,印度人建立的笈多王朝成为本民族最后的辉煌,之后的戒日王朝也是这辉煌的余韵。

    从此之后,化的突厥人入侵印度创造了延续三个世纪之长的德里苏丹国,接着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取代德里苏丹国开创了卧莫儿帝国。种姓制度和印度教文化使得印度人不会被其他民族同化,但也使得他们甘心成为统治者的顺民。而且种姓制度对于外来统治者最为优惠的一条就是不用费劲去搞什么种族分治隔离,印度人早就替他们搞好了。在低等种姓眼里外来者视同刹帝利或婆罗门,只要拿出对待婆罗门的恭顺对待外族人即可,在他们眼里突厥人,蒙古人和婆罗门都是上等人。婆罗门阶层则故步自封,他们对侵略者的唯一要求就是只要能保证他们依然是特权阶层,允许他们信奉印度教即可。

    民族觉醒在他们这里是个伪命题。该怎么觉醒?雅利安人觉醒要抵抗外来侵略者,可他们自己都是外来者。低种姓要觉醒驱逐侵略者,那么这些婆罗门和刹帝利是不是也应该滚蛋?唯一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存在感的就是宗教区分,印度教的存在使得他们不被同化,但神庙依然拒绝低种姓进入。种姓制度使得印度人长期以来只有宗教和种姓,没有国家和民族。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欧洲列强殖民印度前期,当时在印度大陆上占据统治地位依然是卧莫儿帝国。卧莫儿帝国皇帝与英国东印度公司交战,印度人都不知道该帮谁,因为他们都是外来的侵略者。英国殖民者甚至不需要回英国本土调兵,直接在本地征召印度教士兵与卧莫儿士兵作战。还有后来英法之间在印度争夺殖民地,双方的士兵竟然都是印度人,他们作为公司的雇员已经开始为主人争夺利益。

    李嗣业不知不觉地站在了世界历史大潮的前面,也已经开始对世界格局开始产生影响,他从渴塞城和怛罗斯开始,把驱赶出河中和吐火罗境,彻底阻挡了与印度的接壤,防止他们从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的山口间染指印度。南亚次大陆便成为一颗被他捂在手中的明珠。

    他已经完全想好了印度计划,把这里当做是原材料基地,用它独一无二的耕地面积和胡椒和香料资源从中原换取金钱财富,然后用这些财富来武装河西,安西北庭甚至是中亚地区。

    对于印度的控制是最主要的最容易的,直接利用婆罗门和刹帝利阶层来奴役低等种姓,这叫不粘锅,他们即使要恨,也应该恨婆罗门和刹帝利,事实证明他们连这种恨都不敢有。

    如果将来可能与婆罗门阶层闹翻,他可以用军队给神庙换血,他完全不用担心。就算是这样的神庙,在印度还很多,也可以从别的地方去引进婆罗门。

    封常清见李嗣业陷入到沉思,突然开口问道:“大夫既然担心赵丛芳在曲女城失利,我们为何不亲自带兵过去。”

    “我从不担心他失利。”李嗣业笑道:“区区一个北印度在军事实力上还不足以与我们抗衡。我们留守在大勃律,是为了防止吐蕃趁着我们出兵印度而搞什么小动作。

    他的话音刚落,外面便有一名传令斥候单膝跪在门口禀报:“报!驻守在摩腊婆的将军巴吉拉正在率领着他的军队企图回援救曲女城。”

    李嗣业把目光转向了封常清,笑着说道:“现在轮到你出手了,占点打援,快速进入巴吉拉的必经之路,只需将其击溃,善后交给赵丛芳来办。”

    盛唐陌刀王

 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袭

    封常清只从李嗣业这里要了三千轻骑,其中还有数百名装备有手持猛火雷的骑兵投弹手,李嗣业听到他的要求也吃了一惊,问道:“三千人够吗?”

    “大夫,完全够用。”

    “这个巴拉吉号称北印度的战神,耶萨婆曼现在所拥有一半的疆土都是他打下来,你有这个把握吗?”

    封常清呵呵笑道:“如果是真战神就应该统一全印度才对,何必像现在这样偏安北印度一隅。”

    “他的军队中有三十多头战象,总兵力有两万人。”

    “两万人又如何,三千骑轻松破尔。”

    好,等你归来的时候,某亲自为你煮庆功酒。”

    封常清带着三千轻骑上路了,从拔逻逻步城出发,每人两骑在路途中换马,仅用了三天时间便到达了恒河平原。

    根据他的推断,驻扎在钵罗耶伽的巴吉拉必然是沿着恒河水向上游挺进的。作为印度人的生命河,过去王朝所兴起的几个都城,都选址在恒河边上,曲女城便位于恒河的上游处。

    巴吉拉的队伍中有体型巨大的战象,对水源的依赖性更强,使得他们无法摆脱恒河的牵引。

    封常清根据对沿途地形细细分析,巴吉拉北上救援的路途有三分之一是密林,三分之二是平原,区域内相当平坦,几乎没有过高的山峰丘陵。除去密林之外是最有利于骑兵的发挥的战场。

    北印军从脱离密林地带到曲女城达三百多里地,根据步兵的行军速度来讲,大概要五天的行程,他拥有足够的主动权,要在五天之内将北印度军队击败,难度并不算大。

    ……

    北上的印度大军浩浩荡荡,三十多头大象上载着藤编的竹篮,里面坐着三人,其中一人是驭手,两名弓箭手用来进行居高临下打击。高种姓的军官们都骑着马匹,身上披着细锁环甲,头戴着雕刻工艺细致的头盔。

    属巴吉拉的甲胄最为精致,战盔全部鎏金,花纹细密宛如神庙的浮雕,头顶上插着一撮艳丽的孔雀毛,前面还有镂空的金面罩,面罩完全贴合人体的面部构造,若是戴望看了一定会高呼内行,也定会羞愧地把自己的檀木面具给扔掉。

    他的甲胄也异常华丽,除去银光闪闪的锁子甲衣,胸脯上覆盖着五六个仿佛漆器的部件,是伽蓝和深红的结合体。这五六个部件也非常符合人体规律,分别在两个胸大肌上,肚子中央是金色圆盘护心镜,最牛的是腹部,交错的金属片竟然演绎出六块腹肌的感觉。

    他双腿的两翼裙甲也是鎏金的,大腿上缠绕着锁子甲,但最华丽的还是两个战靴,由甲片塑形的金属护胫的高贵感,鞋头尖端上还镶着两颗浅蓝色的宝石,夜间能够发出光亮照亮夜路。

    这根本不是一件甲胄,而是一件坚固的艺术品,拥有无与伦比的美轮美奂的艺术造型,它得精工细作使它的坚固程度和美观程度远远超过了明光铠。明光铠不过是批量化生产没有灵魂的甲胄而已,而它的卓越之处在于它是一件限量款,造价也是明光铠的百倍还多,整个北印度只有这么一件,专属于他巴吉拉的黄金圣衣。

    跟随在巴吉拉身后的军官们甲胄也还可以,锁子甲铁胸铠高头大马,马身上的装饰品五花八门,各种纹饰和神的塑像,看到这匹马你就能知道这是一件私人物品。

    军官后面跟着几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