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陌刀王-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落坐在案几前,道士李泌也来到亭中,三人各自落座在长案后面,端起酒盏向李嗣业敬酒道:“去岁李大夫从安西疏勒镇起大军远征大勃律,又带兵攻克北印度都城曲女,实在是可喜可贺,将军之功绩可谓圆满。不过……”
“不过什么?”
李嗣业暗想,当年的小道士李泌,也学会欲扬先抑的说客话术了。
“将军执掌河西北庭安西三地,控疆已达万里之外,收小勃律时创扩归仁军,收河中九国时创扩永徽军,收吐火罗创龙朔军。兵威之盛远达域外,但也使得安西北庭竖敌过多,如今又在北印度设立军镇,恐怕会因为扩充地域太广,反而使得安西北庭军力衰弱,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李嗣业愣了一下,想不到李泌今天来竟然是批评自己的,当然这肯定不止是他自己的意思,或者根本不是他的意思,而是代替太子李亨问出的这番话,工具人实锤了。
“李待诏不必为嗣业忧心,我已经禀明圣人,圣人也同意属下从中原征募两万士兵以填充安西北庭。如此一来,所调集的兵力足以应付如下所据之地。”
李泌却轻轻摇头笑道:“这正是我所替大夫忧虑,北印度何地?乃是佛陀发源之地,当年玄奘前去求经全程数万里,两年才到达。今将军派兵占据此地,于我大唐有何益?只是白白分散了兵力而已。”
李嗣业不想与李泌辩驳,他也根本不明白自己的战略,当然他不是看轻李泌。此人虽潜心修道,但这些年游行万里路多有涉猎,成长的速度让人吃惊。他不再是那个统领靖安司屡屡受挫却愈发坚毅的李泌,而是一个拥有卓越智慧的战略家,能够辅佐皇帝查辨天下形势。但他口中所称的天下,不过是以中原江南为主,挟带辽东,河西走廊,西域的传统地理图,他所辨查的形势也立足于此天下。
但这天下对于李嗣业来说却稍显小了些,中亚作为四战之地经历了多少时事变幻,能够控制此地,可背靠肥沃南亚次大陆,赡养河中吐火罗之兵,以防大食。
他想要摸索一个能够把西域中亚永远并入中华体系的办法,不使大食教侵染这千里之地,也要让印度这块肥沃的宝石永远成为向中原供应物资的货仓。等安西北庭能够自立大成,即使中原离乱,安西也能依仗自己的优势继续经营。哪怕将来某一天安西北庭脱离朝廷,成为天下离乱藩镇的一员。
哪怕仅存藩镇独立经营,安西北庭也要死死落在汉人手中,绝不允许一些突厥种,阿拉伯半岛闪米特人,雅利安人在这里弄潮肆虐。
趁着现在他所呆的这个地方还是千百年来最繁盛的时刻,还能够背靠中原的富庶任性一阵子,可一旦过了这个辉煌的时代,他们将迟迟不会有机会在这里创造奇迹。
李嗣业摇了摇头说道:“你从未去过安西,也你从未去过河中,更从未去过吐火罗和北印度,没有见识过那里的风光和景致,更未观察过那里的表里山河,自然不明白我为何要驻军。李待诏如果有机会可以去看看,然后再来辩驳我。”
李泌挥舞着拂尘笑了:“适才李大夫的话使人如囫囵吞枣未解其意,不过李泌倒是可以反驳。不管你说的北印度山水如何清秀美丽,如何资源富足,它能够比得上远在我东方的中原之富庶吗,能够比得上长江下游的鱼米之乡吗?”
“当然能够比得上。”李嗣业这样回答让李泌吃惊,他当然从未想过能有地方的山川之美能够超越自家土地。李嗣业再次重申了一遍:“整个南北天竺土地肥沃而少高山,土地也远比中原肥沃,虽然这个地方养了一群养尊处优的外来猪。”
“权且就算如此,李将军在这么远的地方驻军,你自己又身在河西。假如将来中原有变,大夫就算长了许多手臂,也无法兼顾多方。李大夫所费力占据的土地,也会因为朝廷无瑕西顾反而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李嗣业沉默片刻,李泌说的这番话他无法反驳,中原稳定国强时,无论带兵远扩至哪里都高枕无忧。可一旦中原发生战乱,动不动就以十年来计,三国跨度甚至达一个世纪,等经历这样的战争过后。到时候带着兵返回去,原有的地方恐怕就变成敌国的乐园。
他仔细想了想,抬头感觉沧桑地回答道:“李待诏,我从未想过这么远,况且天下形势最易变难以捉摸,考虑十几年之内,取北印度之地我不后悔。”
李泌还要再说话,被太子伸手阻挡,李亨双手虚浮道:“驻军征战都是免不了的事情,今日只为嗣业送别,不谈军政事宜。”
他双手捧起酒盏又敬了太子酒,此时天色已完,他主动朝太子叉手道:“感激陛下在此设宴款待某,但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嗣业要告辞了,还请太子保重。”
三人并肩走出亭子,随从给李嗣业拉来马匹,他翻身上马手执马鞭,对站在亭外的两人再度告辞:“殿下,我去也,明年或许要与殿下重逢,希望殿下能够保持轻松,我们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李亨听了心头一激,仿佛有股暖流从心底冲到了头脑中。没错,他在李林甫的冷酷敌对之下整整等待了十五年,如今虽然依然渺茫,但杨国忠给他的压力和威胁远不及李林甫。最艰难的阶段都渡过去了,接下来就该享受成果了。
三镇节度使的马队远远离去,太子仍然与李泌站在亭中遥望,他望着远去的烈烈旌旗,突然感兴趣地说道:“我隐隐感觉李嗣业占据北印度的理由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他定然有更层次的原因。”
盛唐陌刀王
第六百七十四章 将相生矛盾
“宣东平郡王安禄山进殿!”太监袁思艺站在楼阁的殿柱下方,高声唱喏宣赞。
楼梯上响起咚咚咚咚的声音,一个圆滚滚的胖子身穿紫色缺胯袍,双手提着袍带朝着楼梯上走来。
袁思艺连忙上前,搀扶了安禄山一把。这胖子在楼梯口站定,大口地喘息了几口气。
安禄山不动声色,暗自给了袁思艺一个赞许的眼神,随即整理了冠带,小步前趋来到陛阶前三丈处,俯身准备下拜,被玄宗开口叫住:“禄儿,你身体太过肥胖无法弯腰,就免去叩拜吧。”
安禄山只好改下拜为俯身叉手,开口道:“臣安禄山参见陛下。”
“赐座!”
“谢陛下。”
安禄山眯眼看见了坐在殿柱右侧的杨国忠,杨国忠刚虚浮起双手露出笑容,不料安禄山的眼角只是瞟起睥睨了杨一眼,双手扶着肚子目光转向了皇帝。
李隆基抬手笑道:”安胖子此番从范阳入朝行经千里,路途多有劳顿,骑马行动不便。朕赐你一辆骖驾车,另赐给大食宝马三匹。”
安胖子激动地叉手感激道:“陛下能如此惦念臣子,可禄山却功劳微末,未能报答陛下之万一,实在是羞愧难当。”
李隆基却摆手笑着说:“来日方长,安胖子你有这样一份儿心,替朕看管好辽东门户,朕定不会亏待于你。”
“多谢陛下,如今河东,平卢局势大好,契丹与奚部畏缩在蛮荒水草之地。河东将士心念士气旺盛,陛下恩德,每日恪守边防,每每出击总有斩获。这不禁让臣想起了吉温在任节度副使期间安抚士卒,宣扬朝廷德化,让臣十分感动。”
“哦。”玄宗扭头望向杨国忠问道:“吉温现任何职啊?”
杨国忠叉手禀道:“启禀陛下,吉温现任御史中丞。”
李隆基又对安禄山问道:“以你之见,吉温应该担当何职?”
安禄山见状,趁机叉手向李隆基保荐道:“陛下,吉温忧国忧民,又善于管理条务,乃是不可多得的贤才,臣愿保他为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同时可兼任闲厩、苑内、营田、五坊副使,他若到任必然能够兢兢业业,为陛下还有杨相公承担许多杂务。”
杨国忠顿时怒火暗盛,好你个安禄山欺人太甚,老子还在朝堂上坐着呢,你就敢绕过我安排六部堂官,真把我杨钊当透明人吗!
他立刻朝皇帝叉手反对道:“吉温昔日曾为狱吏,行不良之事,善刑讯而不善治理。他在河东任职期间是否有建树,不过是某些人的一面之词,不可采信,还请陛下多多思虑。”
安禄山鼻孔里哼了一声,抱着肚子说道:“陛下,俺禄山与吉温非亲非故,若不是他确实用心治理地方,让臣心中佩服,臣怎么会举荐于他?倒是这些朝中的碌碌公卿,只会谄媚阿谀,心中偏私,自然对能臣干吏不能正确看待。”
“你!”杨国忠面向安禄山怒目而视。
安禄山面朝杨国忠倨傲地抬起头,眼角含着轻哼声,鼻孔里发出哼声。
李隆基故作不乐皱眉说道:“行了,你二人不要吵了,朕心中自有一杆秤。吉温一心为公,朕看在眼里,就升他为兵部侍郎,兼任闲厩、苑内、营田、五坊副使。”
“陛下……”杨国忠没想到皇帝这次会偏向于安禄山,连忙叉手委屈地眨巴着眼睛。然而李隆基却揉着眉头对两人挥手:“朕有些累了,你二人各自退下吧。”
袁思艺手执拂尘走上御阶,搀扶着皇帝往内殿走去,杨国忠心中暗火愈盛,怒视了安禄山一眼,拂袖转身朝楼梯口走去。
安胖子扶着肚子缓缓站起,望着杨钊的背影轻蔑地哼道:“不过是个依靠女人上位的谄媚之徒,才疏德薄,有什么资格身居高位?”
……
杨国忠回到府上,站在雅阁小楼内左右徘徊,心中越想越气,淤积在胸中无法排出,遂抓起案几上的琉璃酒盏狠命地掷在地上,碎盏崩裂为八瓣在屋中溅射。
“偷羊贼,吾迟早要将汝装进囚车,使尔身败名裂!”
管事正好走到门口,险些被琉璃的碎片溅射到身上,连忙躬身惶恐地问道:“阿郎何故发怒?”
“雨你无瓜!与你无关!”
“哦。”管事松了一口气,说道:“中宿舍人窦华来了,正在楼下求见。”
“请他上来。”
窦华走到门口,瞧见地上的碎盏,又抬头看到杨国忠的脸色,犹豫了一瞬才跨入门槛,一边叉手低声问道:“杨相公何故发怒?”
杨国忠面带愠色抬头看了一眼窦华,眼色示意他把门关上,这才安坐在胡床上怒声说道:“今日安禄山入朝,竟然绕过我向陛下举荐吉温。哼!实在是欺我太甚。”
“原来如此。”窦华稍一沉吟,上前说道:“安禄山肯多次在皇帝面前举荐吉温,两人之间关系必然亲密,如今吉温在朝,又得安禄山撑腰,而安禄山也需要吉温在朝中为他做眼线狗腿来回奔走。到时候吉温与安禄山朝内朝外互为表里,则相公将处处受制。”
窦华一提这个,杨国忠的怒气值再次飙升:“当我杨钊是吃素的吗!安能让他如愿?!”
窦华趁机上前进言:“安禄山近年来在幽州招兵买马,人皆言之居心叵测,杨相公为何不双管齐下,先使人向陛下告发吉温收受贿赂,使殿下坐贬其罪。再向陛下禀报安禄山蓄意谋反,就算不能使其落罪,也会使陛下对其忌惮,削去他的三镇节度使权柄。等他权势衰落之后,看他还敢不敢在杨相公面前耀武扬威。”
杨国忠捻着胡须在地上来回踱步思虑,然后点点头道:“好!甚好!此事须分开来办,免得使陛下怀疑我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