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陌刀王-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闻李大夫在凤翔城前大获全胜,击败了敌将安守忠和李归仁的六万大军,斩首达两万。第一名将之称果然名不虚传,你这一战就超过了郭子仪和李光弼河东杀敌的总数。”
李嗣业回答道:“房相国谬赞了,这一战对某来说效果不甚理想,没有能击溃敌军,所斩杀俘获的多数是叛军中的普通兵卒,敌方真正的精锐并未受多大损失。”
房琯双手捅在袖中侃侃而谈道:“本相也看了你送来的奏报,你在城墙上固守以炮石击退敌军,命铁骑从东西城门尾随追击,敌军收拢阵型进行反击,你的中军从正面推上来,伏一支奇兵在敌后确实是神来之笔。不过在我看来,依然不是最佳的破敌之策。”
李嗣业见房琯言谈自信从容,以为他真有高论,连忙拱手讨教道:“右相有何良策,敢以教我?”
“不敢,不敢。”他口称不敢,却高抬起鼻孔说道:“听闻你麾下可战之兵就有七八万,敌军六万来攻,却预先固守城中,岂不是先弱了气势?虽说借着守势暂时退敌,敌退时出门追敌稍显仓促,阵型不能稳固,敌军率军回击必然气势大增。双方骑兵旗鼓相当,决胜之道便在步军之中,何不布战车在阵前,人推牛拉冲锋,定能将敌步军击败,此时敌后方有我奇兵夹击。趁着敌军败退之际追击百里,斩首何止两万?”
李嗣业刚听得还有点儿道道,再听下去就感觉不对劲了,也不知道此人是在开玩笑讽刺他,还是在用兵之道真有些研究,所以才来班门弄斧。
他当然也不可能与这位房宰相较真,但只是淡淡地笑道:“右相之言,确有些道理。”
他们来到李亨所在的正殿前,身穿黄袍头戴幞头的李亨笑容可掬,只是两鬓如霜,让人感觉他的精气神全耗在了做太子的这些年里。
李嗣业上前刚要俯身参拜,李亨连忙走下台阶扶着他的双臂说道:“在这僻壤之中,卿就免礼了吧,正好有一位老朋友也要见你。”
“哦,”他对房琯等人摆手说道:“今日议事暂免,明日再来。”
他引着李嗣业来到殿后的一个隔扇间,途径殿中的几尊塑像,暂时只用纱帐隔挡住。道士李泌手执拂尘站在隔扇间门口,伸手将房门给两人拉开。
李嗣业对李泌笑道:“你这闲云野鹤,现在也终于出山了。”
李亨也笑着说道:“可惜这位山中闲人,终究是不肯接受朕授予的要职,只愿意做闲散的银青光禄大夫。”
三人在案几前跪坐,两名侍女在旁边煮水奉茶。等茶水救沸之后,李亨挥退两女,坐在他身边的李泌正要掌勺酙茶,却被李亨伸手抢过:“不用你忙,我来。”
他一面斟茶一面恬淡地说道:“你们二位一位为朕出谋划策,一位决胜千里,朕暂时无以为报,只有亲手奉上清茶,以表体恤之意。”
李亨已经端满了一盏茶,第一碗双手呈送到李嗣业面前,他连忙俯身低头拜伏在地,口称:“陛下万万不可。”
“受了吧,这是朕的心意,你一个武夫还没有李泌这闲云野鹤来的爽利。”
他连忙坐正双手接过,脸上还得装出诚惶诚恐、感激涕零的表情来,在李亨面前表演忠心戏码确实是累,因为他不像李隆基远远高座在御阶之上,而喜欢凑近说话,神态的一丝一毫犹如近景特写摄像,演技但凡不过关,就能显露出蹩脚来。
“朕心底有顾虑,也有疑惑,两京失陷,天下大乱,贼势竟至如斯凶猛,不知何时才能够讨平逆贼,使天下太平。”
李泌将拂尘放在膝盖上,端起茶碗浅饮了一口说道:“陛下,如今郭子仪、李光弼已稳固河东,光弼出井径与河北义众互为援助。嗣业也已经横绝陇右,塞断汉中蜀中,陛下何不以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与郭、李二人共领兵马攻陷范阳老巢,一但其后方被破,留在洛阳的叛军就失去了根本,必然被河南诸将剪灭。嗣业兄你则集中精力对付关中之敌。泌虽不懂打仗,但也有一二句建议嗣业兄,切勿以攻城克地为本,把叛兵赶着到处跑,这样不但会使平叛越来越难,对天下百姓的危害更大。”
李嗣业抬起茶盏对李泌赞同道:“山中隐士,你这话与我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叛军的性质其实与蝗灾没什么区别,他们扩散的越大,流动得越频繁,对天下、对百姓的危害也就越大。欲平关中之敌,必须要提前准备,等待条件成熟时,一举将敌军全歼。”
李亨摇摇头说:“朕问你们的,是何时能够平定叛军安天下,两位心里是否有底?”
李泌答道:“若陛下能完全采纳山人策略,从今日算起,两年内必然平定叛乱,恢复天下安宁。”
李嗣业也说:“陛下若能给臣以足够的信任,定能在两年内使二十万贼兵消弭于无形,恢复九州清平。”
李亨叹了一口气站起来说道:“只是身为天子居无定所,京城却要时时刻刻受叛贼劫掠,长安一日不复,我内心一日不得安宁。太上皇如今潜居蜀中,朕也无时不刻想将他迎回长安。”
李嗣业心想,你要是不提我还想不起呢,你那个爹不管百姓如何看他,但在我眼中就是天下头号罪人,你把他迎不迎回长安,我都不感兴趣。
李亨低头望向他,说道:“你手中可战之兵有七八万,加上征召的辅助兵也有十三万之多,朕再让郭子仪率两万军归你调遣,如今叛军在关中的兵马总共也不过十万余,可否立即着手收复长安?”
李嗣业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果断地劝阻道:“陛下,安禄山留在长安的兵马,乃是叛军中的精锐所在,八千曳落河就有五千在其义子安守忠的麾下,又有同罗和契丹,奚人组成的精锐骑兵,要想将其完全击溃,还需臣谋划准备,望陛下宽心等待。”
李亨脸上立刻就有些不高兴了,双手扶着膝盖阖下眼壳说道:“朕的长子广平王李豫危难受命,被朕授予天下兵马大元帅。朕知道他才疏学浅,不擅军事,但朕准备派他与你联合,当然一切军中要务自然是你说了算,让他跟你多学学如何掌兵,如何御下。”
李嗣业俯身躬身叉手道:“多谢陛下能派广平王来与我分担军务,军中士卒若知皇子广平王殿下与他们共同进退,士气必然大增。
他心中明白,这位广平王李豫,也就是将来的代宗,就是来蹭排位赛刷分的,自己当然要带他上分,至少应该刷到星钻往上,将来继承帝位的时候,才能使得天下膺服。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
李嗣业这次北上彭原与皇帝会面,在宫观茶室中与皇帝之间的这场会谈,总的来说有一丝不欢而散的味道。
李亨等李嗣业叉手告退走后,才站在殿室内怨气十足地说道:“我待他何其恩厚,不但让他总辖整个陇右,还可随意取用汉中征调来的粮秣,如今统领大军,竟不肯加快平叛夺回长安,朕都不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辅国负手站在一旁,鼻孔里轻哼一声说道:“李嗣业定然是把河西、安西、北庭三镇兵马当做自己的私兵了,不敢与强敌对阵,生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把自己依仗的那些家底打光了。他有自己的私心,便是对陛下不忠。”
李亨抬头胸中似有不忿之意:“朕用他的儿子做禁军龙骧军的大将军,这已经是莫大的信任,可他为何还是存有私心,他以前是这样的人吗!”
“陛下,际遇一变,人心就会变。”李辅国跟着说道。
李泌已经从外面迈进门槛来,李辅国一看到李亨身边的这位谋士,便主动退走离开,绝对不与他同框出现,也不愿意与他同处一室交流。
李道士身上有一种旁人没有的特殊气质,这种气质使权欲熏心者最为反感,仿佛他的行为如白日曦和照耀,刺痛了这些人的内心。在如今这个世道,心境坦荡淡泊的的人,反而更容易被人误解。
李亨的脸色还是愠青的,李泌走到他面前叉手道:“陛下掌国于危难之际,其势艰难无异于再创河山,当不拘一格信任大将。昔日汉景帝重用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入细柳营遭阻挡不得乘车驾,只得按辔徐行,却依然能重用周亚夫,放手使他出兵平叛,不催促,不干涉,这是好的例子。坏的例子就在眼前,陛下难道过眼便忘吗?哥舒翰率关中兵据守潼关,因麾下多为新招募市井之徒不习征战,固守拒敌正当上策。惜上皇听信杨国忠谗言,干涉军务命哥舒翰出关应战,致使二十万将士殒命,长安失陷。之前李嗣业与贼已经有过交锋,便已试探出了强弱,才会保守而待时机。陛下应体察而不多生疑。”
李泌一番话说完之后,李亨幡然醒悟,握着李泌的手说道:“长源所言及是,是朕心中过于急躁了,嗣业乃是开元天宝朝硕果仅存的功勋旧将,关中平叛自有方略。这样,你代朕过去送送他。”
……
广平王李豫骑马在前,李嗣业的照夜玉狮子落后半个身位,身后跟着李豫几百人的卫队和李嗣业两千牙兵。
他们从黄土原上往凤翔方向而去,不远处有马匹嗒嗒的马蹄声追来,两人回头一看,却是白衣道士李泌骑在马上。
看起来李泌平素极少骑乘,他小心翼翼地拽着马缰,低头望着地面双目有些眼晕。
李嗣业停下马来等他,李豫也极为恭谨地远远朝他叉手:“先生。”
“广平王殿下也在啊,”李泌云淡风清地对李嗣业说道:“陛下让我亲自来送你,况且我也有一些事情要说。”
李嗣业会意翻身下马,两人牵着马匹从起伏的高原上来到山崖边,连李豫也很有眼色地没有跟过来。
李泌望着远方起伏的山丘,将手中拂尘搭在肩上,缓慢地说道:“有一人,长达二十年居于东宫提心吊胆,他深知大唐开国百年以来,无一太子不经历惊涛骇生死边缘,自己兄长李瑛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只能隐忍蛰伏躲避寒冬,终于苦尽甘来熬来了却是叛乱中的社稷。”
李亨确实苦逼,天下安定的时候他没有半点权力,等现在掌握君权了,却面临这等残局。李嗣业不接话,等着李泌继续说下去。
“善蛰伏隐忍者必然多疑,长久失语者必然急躁,陛下他长久以来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性格。我实话实说,在这样的局势中,陛下就算做一个守成之主都有些困难,他的性格,对他对下属的任用,决策都有极大影响。”
李泌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我深知陛下如此,但能有什么办法呢?”
李嗣业望着远方说道:“皇帝什么样子,我自然不必考虑,但百姓什么样子,天下苍生什么样子,才是我所关注的。我率军从河西南下,一是因为君命,二则是因为使命感召。李道长可知晓这一场叛乱之后,将有上千万人从人间蒸发,千千万万人即将成为铁蹄下残魂。李嗣业平素确实有些私心,但在这关乎天下危亡,百姓殒命的局势中,我怎么能不顾局势安危?”
他笑着对李泌说道:“前面的话你不必转告给皇帝,但接下来的话请你转告陛下,就说李嗣业定会在今年内平定关中,克复长安。”
“是吗?”李泌挥动着拂尘在纷纷扬扬的风中说道:“有些事情你可能不知道,太上皇虽已成为太上皇,但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