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短暂的战斗之后,叛将李归仁率部投降,只可惜他率领的一万余骑兵,经过连番攻城折腾之后,只剩下不足四千人。至此,安禄山遣入关中的十万军队已经全部消灭,没有一丁点的水分。

    李嗣业把他装进了囚车中,也派人送往了长安。

    王思礼双眼通红,面皮浮肿走出武关城,他顶着蓬松的发髻来到李嗣业面前,躬身叉手道:“李大夫,你若再迟来一步,武关必然要失守,李归仁也必然要放跑了。”

    “错了,王尚书,李归仁已经是强弩之末,你以为你快坚守不住,但是他已经连一次像样的进攻也无法组织。打仗就是这样,谁能够坚持下去,谁便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所以说活捉李归仁,消灭叛军骑兵是你的功劳,等我们回到长安,我定要在陛下面前为你请功。”

    王思礼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大夫何须如此,我岂敢独占此功?”

    “没关系,我手里有张通儒和孙孝哲,你有李归仁,郭子仪有安守忠,你我为同僚,应当平分秋色才是。”

    好一个平分秋色!王思礼和郭子仪若是知道他这几场赢得轻松写意,心里不知又是什么感觉。

    皇帝派出的中使程元振来到了武关,见到西凉郡王和兵部尚书后也不下马,倨傲地挥动着拂尘说道:“陛下已经入了长安,命我前来召两位前往京师接受封赏。”

    李嗣业颦起眉头,现在不正是乘胜从潼关入陕郡,收复洛阳的大好时机吗?非要叫他们回去领什么功劳封赏?

    等程元振带随从离去后,行军主薄戴望在他身旁叉手低声说道:“如若我所猜不错的话,皇帝此次召唤你们入长安,表面是要奖励封赏,实则是瞄准了大夫手中的河西北庭安西三军兵权。”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六十六章 肃宗父子回长安

    至德元年,十一月初始,当李嗣业、郭子仪和王思礼等将领率军在关中追击围堵叛军余部时,广平王李豫已经率军列阵在长安金光门前,属于他的人生最辉煌时刻即将来临。

    百姓们跪在城门前,手中捧着家中仅剩米粮做成的胡饼,眼中饱含热泪,迎接从叛军手中解救他们的英雄。

    李豫自从策马进门起,街道两旁的高呼万岁声便不绝于耳,满城百姓尽皆跪地叉手。

    “皇帝陛下万岁,广平王万岁!”

    他进城之前还有些局促,但现在已经十分享受这种感觉,天子之恩德感召天下,将来他继承大统之时,也能从今天的荣誉中收获良多。

    当他行经永安渠拱桥时,两侧的百姓已经围得熙熙攘攘,他们将食物捧给进城的兵卒,娘子们特意换上了广袖罗裙,挥舞着袖子如同一簇簇盛开的花朵。昔日经历战火破坏的长安,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唤回了春天的色泽。她们不再顾念矜持和礼仪,将手中的巾帕和戴在头上的簪花朝队伍中的兵阿郎扔去。

    李豫在桥头翻身下马,将跪迎在桥头的杜氏、韦氏的宗族耆老搀扶起来,两位老人声音沙哑感激涕零:“从叛军破城之日算起,到今日已经是整整九个月啦,我们度日如年,期盼着新皇能早日夺回长安,还百姓安定,苍天终不负百姓所望,我大唐还在!”

    四周百姓兵卒闻之纷纷落泪。

    李豫也颇为激动地说道:“我李家有负关中父老,也有负长安百姓,致使安贼作乱,长安失陷,本王今日向大家保证,长安在我们父子手中,绝不会再被人攻破!”

    “陛下万岁!广平王万岁!”百姓们再度跪地叉手,表示感恩。

    ……

    长安收复的消息传到凤翔的流亡朝廷,李亨听闻后激动得大哭,百官也哭嚎着奔走相告,此刻泪水已经无法形容他们的心情,长达九个月的逃难奔波,终于把家给抢了回来。

    李亨最应该感激的应当是李嗣业,因为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还需要再等一年才能够回到长安。若等到那个时候,依照叛军的尿性早就把整个三大内给搬空了。

    他迫不及待地召集百官,组织銮驾,命李崇云的龙骧军为护卫,浩浩荡荡地从凤翔返回长安,进城时同样受到了百姓的盛大热烈欢迎。

    回到长安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自然是封赏功臣,清算投敌者。李亨父子将这两件事颠倒了顺序。

    李隆基逃离长安时,把众多朝廷官员,宗室和妃子留在了长安城里,这些人有些被叛军杀害,有些则被胁迫成为伪燕国的官员。礼仪使崔器上奏皇帝,建议将所有长安接受伪职的官员全部关入大理寺狱,等将来收复洛阳后,再将接受伪燕朝廷职务的官员一并抓来,秋后算账,该斩的斩,该绞的绞。

    李泌连忙出面制止了皇帝,说叛军攻入长安后,连宗室都不能自保,何况朝臣。他们虽被胁迫为官,但终究心念朝廷,不能一棍子打死。水至清则无鱼,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叔齐伯夷不食周粟,只要不是甘心替伪燕卖命之人,都可以既往不咎。

    李亨同意了李泌的意见,把罪过分为三六九等,饶恕了大多数人。但是还有一些事情李泌无从知情,也无从参与。那些为叛军服务的宦官,还有失节陪侍奉叛军将领的宗室女和妃子们,都被李辅国暗中处死。这也成为李辅国和李亨之间绝不外泄的秘密。

    原西京留守崔光远派儿子迎接叛军入城后,后来招募一帮志同道合之人逃出长安城,去灵武投靠李亨。李亨授他为御史大夫,等于是保全了官位和名节。掌管皇宫钥匙的边令诚便没有他这么幸运了,他把宫城钥匙献给安禄山,还亲自指点叛军抢劫内库,唐军入城后被关进了大狱。

    李亨入长安后,命李辅国将他赐死在狱中,李辅国派一名小宦官去执行,谁知边令诚不肯就死,口中高呼道:“我有秘密要告知郕国公!求郕国公见见我!”

    小宦官无奈,只得返回去把他的原话告知了李辅国。

    李辅国披着斗篷进入大理寺狱,他站在监牢的外面,一张干瘪阴鸷的脸对着狱中戴枷披发的边令诚冷声问道:“尔不肯乖乖就死,还指望咱能饶你性命吗?”

    边令诚慌忙跪上前来,双手扶着牢门对仰头求告:“兄长,不,干爹,我有一个天大的秘密要禀报。”

    “什么秘密?”

    边令诚刚要开口,却又咽下去犹豫地问道:“我若是说出来,干爹能否饶我性命?”

    “哼,竟然敢跟咱讨价还价?你这秘密我不听也罢!”李辅国说罢转身便走,边令诚慌忙拍打着牢门:“别走,我说!我说!”

    李辅国转过身来低头下视,边令诚惨兮兮地抬起头来,带着谄媚又哀怜的神情。

    郕国公得意地笑道:“瞧你那可怜样,好,我答应你,只要这秘密够大,我可以饶你性命。”

    “多谢干爹!多谢干爹!”边令诚欣喜若狂。

    其实他实际年龄还要比李辅国大三岁,但是性命之忧当前,别说是叫干爹,就是叫干爷爷也行。

    他扭头警惕地望了望李辅国身后,李辅国对身后的小太监们挥手:“你们都退到外面去。”

    宦官们应声叉手退走,边令诚才得以放心低声相告:“干爹,陛下身边的这位兵部侍郎兼龙骧军大将军李崇云,根本就不是李嗣业的亲儿子。李嗣业只有幼子李佐国是亲生,其余二子一女,均是从婴孩起便被起抱至家中收养。”

    “什么!”李辅国大吃一惊,低头怒声质问道:“你是从何处得知?”

    “干爹您忘了?孩儿回内侍省之前,曾在安西节度使麾下做过七年的监军,两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李嗣业我对他们都知根知底。”

    李辅国摘下斗篷罩帽,阴测测地点点头道:“知根知底好啊,知根知底好。”

    边令诚跪着昂起头谄媚笑道:“我对干爹有大用吧,可否饶我性命?”

    “边令诚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李辅国却又摇摇头说道:“但是你可以活着,我会从大理寺狱中找个死囚来代替你,边令诚这个名字你不必再用。我奉陛下密令监察百官大将,设立“察事厅子”,里面全是无名无姓的忠义之士,我看你也可以进去帮我做事。”

    边令诚激动叉手道:“多谢干爹信任我!令诚当以死相报!”

    ……

    李亨坐在紫宸殿的暖阁内,手中捏着一张前方的捷报,上面说张通儒被击杀在乱军中,孙孝哲被押解长安,预计不出半月,十万叛军将被全歼于关中。安禄山所依仗的二十万幽燕辽东兵,如今已翦灭其半,这对皇帝来说实在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李亨却高兴不起来。他心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隐忧,在经历了颠簸流离之后,他感觉自己像个瞎子,眼睛能看到的,摸到的身边人才能让他安心,至于大明宫之外,乃至整个朝野之外,对他来说如同漆黑的水潭,宛如那些心怀叵测人的内心。

    想到这里,他剧烈地咳嗽起来,皇后端着一碗药茶进来,慌忙上前来轻抚他的脊背:“陛下切莫太过操劳,应该多多休息才是。”

    李辅国走进殿中,侧立在柱子旁低垂着眼道:“大家。”

    “你来了,”皇帝朝他招了招手,李辅国快步上前躬身叉手:“大家安好,皇后娘娘安好。”

    他和皇后之间快速交流了眼色,张皇后颦眉笑道:“妾身先告退了。”

    李亨点了点头,李辅国则转身叉着手:“恭送皇后娘娘。”

    皇后拖曳着襦裙走到内殿的尽头,又转过身来看了一眼,嘴角溢出一丝笑容,随后远去。

    李亨问李辅国:“李嗣业送来的那个叛将孙孝哲该如何处置。”

    “应当以酷刑秘密处死,不可公开闹市行刑。”

    李亨赞同地点了点头,这个孙孝哲涉及了皇家的最大耻辱,当然不能公开杀。万一百姓探究根底,可能就会传出他残杀宗室,奸淫贵女妃子的事迹,这让大唐李氏的颜面何存?

    “大家,还有一事。”李辅国俯低身体,悄悄说出了李嗣业的家中秘密。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变

    李亨听闻后脸色也是一变,没想到他赔上自己最宠爱的貌美冠绝长安的第八女永和公主,嫁给的竟然是李嗣业的养子!全无血缘关系的养子,这桩买卖无论怎么看,自己都赔大发了。

    “怎么可能?”李亨伸手扶着案几连连摇头:“他怎么会给一个养子赔出三千人的龙骧军,又怎么会奉献几大车的财物?”

    李辅国连连咂舌表示费解:“奴婢也不大明白,这都是奴婢的罪过,当初时值叛乱,长安陷落在即,奴婢没有派人查探清楚便贸然牵线,实在该死!”说罢他狠狠地扇了自己两个耳光。

    “可能是李嗣业故意行此举来迷惑我们,如此说来他就是欺君的大罪!”

    李亨抬头睨了他一眼,眼眸中蕴含着不满,他扶着案几说道:“也不尽然,可能是他的真的宠爱这个养子吧,如今事已至此,只能将错就错,李崇云接着加封官位,仍然执掌龙骧军。”

    “大家,”李辅国突然跪在地上叉手道:“李嗣业父子二人,一个执掌宫内龙骧禁军,一个在外统帅十几万藩镇强兵,若他生出异心,则社稷堪危。昔日太上皇在位之时,他与安禄山便已经势大难制,更以胡椒重金贿赂满朝上下。如今安禄山业已反叛,李嗣业再不加以遏制,局势将无法控制。旧朝宇文泰以周代魏,杨坚以隋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