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都是追逐虚名之辈,能够获得太子的邀请,必然是了不得的荣耀。谁又肯承认这邀请帖是买来的?他们得了虚名,更不愿意得罪太子,所以自然不肯站出来作证。”

    “那我就花大价钱悬赏!”

    “驸马,能花个几千钱买邀请帖的人,不会在乎您那些悬赏,这些人身家千万,反而更需要虚名。”

    杨洄沉吟了半晌,才说:“那也不能放过太子!就算是仅有流言蜚语,我也要进宫禀告陛下。”

    ……

    第二日晴空万里,白云悠悠,唐玄宗李隆基在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中饮酒,观看宫嫔歌舞。在场陪同的有武惠妃、中书令张九龄、门下省侍中裴耀卿、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林甫。

    席上李隆基兴致高涨,心情大好,李林甫等人频频进酒,便多饮了几杯。

    耳边丝竹乐曲悠扬悦耳。眼前盛装歌舞花团锦簇,李隆基满眼所见皆是浮华,便意满志得地说道:“卿等应当多饮几杯,庆祝今年五谷丰登,大唐盛世太平。”

    张九龄与裴耀卿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此乃陛下殚精竭虑,照拂天下百姓,上天垂爱,才有五谷丰登之祥瑞。”

    李林甫耐心地等两位相公喝完,才端起酒杯,抛出这样一句赞美之词。

    李隆基很中意李林甫的吹捧,昔日他所任用的姚崇、宋璟、张说、韩休、连同眼前的张九龄,都带着一股子文人的孤高和寡,轻易不肯对皇帝说出溢美之词。

    高力士站在李隆基的身后随时侍奉,只见一名内监上前来禀报,高力士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陛下,驸马杨洄求见。”

    李隆基心情正好,自然有求必应:“宣他进来。”

    杨洄来到楼前台下,俯身跪拜:“小婿杨洄叩见陛下,惠妃娘娘。”

    玄宗高兴地伸手说道:“杨洄,既然来了,赐席饮酒。”

    杨洄双手拜伏以头触地:“谢陛下恩典。”

    宫中侍宦在歌舞旁又设上一架曲足案几,呈上美酒佳肴。杨洄上前跪坐于案前,端起酒盏遥敬皇帝,又敬惠妃,朝两位宰相虚晃了一下酒杯。

    面朝李林甫时,杨洄心中大喜,想不到竟能在此遇到李尚书,听闻此人能言善辩,极富煽动力,又暗中倾向于母妃,今有他襄助,太子李瑛不死也要脱层皮。

    李林甫也回了一记意味深长的笑容,两人之间没有说话,已经交换了各自想要传达的信号。

    盛唐陌刀王

 第七十八章 惊动李隆基

    皇帝看见杨洄,自然而然就想起了他几天前在大殿上向他告状,说亲王贵戚多有人超支拖欠太府寺钱财。杨洄虽然没有直指是谁,皇帝也能猜到几分,便立即在第二天的朝参上提出清查太府寺欠款。

    现在已经清查许多天,应该有些眉目了吧。

    他把目光投向了主要负责清查的侍中裴耀卿,笑着问道:“裴卿指派户部清查各宫王府积欠太府寺钱财,现在可有了眉目。”

    裴耀卿立刻老老实实地回答道:“禀报陛下,尚未查完,不过并无大的积欠,诸王累计所欠不过几十万钱,户部正在责成他们归还。”

    这个答案可跟杨洄告状时说的不一样,李隆基把目光朝杨洄一扫,脸上露出微微不悦之色,

    这眼神就足够杨洄惶恐了,为了免除皇帝的责问,他必须提出新的问题来吸引皇帝的注意力。

    他连忙从案几前站起,躬身叉手说道:“陛下,臣要检举揭发太子不当行为。”

    皇帝顿时不悦皱起眉头,武惠妃却向他投来鼓励的目光。

    有了后盾授意,杨洄大着胆子说道:“太子为聚敛巨额财富,在靖恭坊油洒地举办马球赛事,召唤各王府参加。明面上与百姓同乐,广发请贴邀长安父老到场观球,实则是为了敛财,将每张请帖标明售价千钱,短短一天之内就敛聚了数百万钱财。”

    杨洄话刚说完,坐在他近处的李林甫却轻轻地摇了摇头,杨洄这状没有告到点子上,陛下不会忌惮,更不会生气。

    李隆基一听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东宫先前肯定是欠下了府库大批钱财,只是太子找到办法将这笔账解决掉了,表面上举办球赛,暗地利用比赛赚钱,这办法相当高明,不像是太子想出来的。

    他广邀长安富豪参加球赛不是为了收买人心,只是为了赚钱还账,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只见他端起酒觞淡然一笑:“稚子无心,竟行此商贾之事,实在是不务正业。”

    杨洄愣了一下,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效果,陛下对太子敛财的事情竟然只是这种反应?

    他尚未回过神来,李隆基又对身边的高力士道:“传我旨意,宣太子来兴庆宫花萼相辉楼见朕。”

    高力士伸手唤来一名心腹太监,在他的耳边嘱咐了几句,这太监便匆匆领命而去。

    杨洄的告状似乎只是一场小风波,酒席歌舞继续进行,只是在场诸人心中都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武惠妃失望,揪心,无奈,她与女婿杨洄数次绞尽脑汁想出办法中伤太子,却被对方一次次幸运地躲过,这说明了什么?这难道是上天的安排?天命果真不属于儿子寿王?

    杨洄仍在纠结皇帝的反应,大唐皇帝不是不允许当官的做生意吗?为什么轮到自己的儿子,只是简单的一句不务正业评价?

    李林甫端起酒盏,兀出的笑容带着超高的眼光和优越感。他心中在想,如果换成自己来告状,应该如何直击皇帝的心理?他自然要在敛财后面再加上一个收买人心。

    张九龄和裴耀卿倒无别的想法,除了这个敛财的计策确实是巧妙外,其余杨洄的告状不足为虑,不能动摇太子的根本。

    ……

    传旨的太监来到东宫玄德门外,太子这时正在与皇帝干同一件事情,组织歌舞饮酒,在酒席上表彰这次赚钱还账的功臣。李嗣业自然颇为受宠,被他安排到了右上首的位子上,表示日后还有更多封赏。

    右监门率卫士突然跑过来禀报,说是陛下派来内监,传旨命太子立刻到兴庆宫花萼相辉楼见驾。

    太子非常惶恐,连忙把歌姬舞女都摒退,对众人询问:“父皇召我入兴庆宫是何意?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有些心怀不满的人立刻说道:“没有不透风的墙,殿下用比赛敛财的事情定是被人禀告给陛下了。”

    “当初我就说此计不可靠,虽说归还了所欠太府寺的钱财,却留下了一个殿下从商敛财的名声,使陛下更加不喜。”此人说完之后,还用眼角的余光朝首位上的李嗣业瞟了一眼,意思是说李嗣业不但无功,而且有过。

    东宫筹办马球赛之后,李嗣业被太子私底下定为第一功臣,虽然仍然只是从七品的千牛,却经常被叫到身边来商议事情,待遇比宾客和詹事等官员还要优渥,这些人怎么可能不眼红。

    李嗣业端着酒盏苦笑一声,果然是人红是非多,看来以后还得更低调一点儿,不然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太子李瑛虽然忧急,但不是一个关键时刻无担当的人,对众人挥了挥手说道:

    “各位先不要妄自猜测,等我进宫面圣后回来再说。”

    传旨的宫人被迎进丽正殿中,这太监口风甚严,李瑛让下人使了些钱财之后,才给透露了皇帝的心情和现场的情况。

    李瑛喜忧参半,跟随传旨宫人来到兴庆宫。

    花萼相辉楼前的宴饮还在继续,李瑛来到御阶前跪坐叉手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太子不会掩饰情绪,虽然一路上不断给自己打气,可面对皇帝时,他的脸还是略微阴郁的,可能李瑛长久以来一直就是这个面相。

    李隆基一看就感觉不喜,心想你吊个脸子给谁看呢?

    皇帝没有给李瑛赐坐具,也没有给他赐案几酒食,就那么空落落地跪坐在地上。李瑛心中有些慌神,只以为是马球赛卖票的事情惹恼了老爹,心中不由得埋怨起出主意的李嗣业来。

    这个人的想法太超前,太胆大了,以后不能再多用。

    “听杨洄说你邀请长安富商在靖恭坊油洒地观看马球赛,以出售邀请帖来饱私囊,可有此事啊?”

    李瑛一听,慌忙叩头告罪:“儿臣该死,不该重商利而枉顾朝廷规矩。”

    李隆基没有对他的行为判断对错,反而感兴趣地问道:“这主意不是你想出来的吧?”

    太子猛一听,仔细揣摩这话,皇帝似乎没有要怪罪他的意思,心中顿感轻松,俯首说道:“父皇英明,此计出自儿臣麾下一名千牛,从头到尾也是他监督实施。”

    “此人姓甚名谁?”

    “高陵人李嗣业。”

    杨洄本来端着酒盏仔细倾听父子对话,听到李嗣业的名字后大惊,连酒盏都拿捏不稳,险些泼出酒水来。

    这个李嗣业是老天爷派来和我做对的吗!怎么两次三番毁坏我的计划!从妖人案开始,到骆兴常犯事儿,再到清查府库,每一件事都是他从中作梗,导致太子躲过劫难。

    李林甫冷眼旁观注意到杨洄的失态,心中顿觉好奇,一个小小的千牛竟然能让驸马杨洄惊吓到连酒水都拿捏不住,实在是个异数。

    盛唐陌刀王

 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锋

    “李嗣业?朕听得倒很耳熟,他怎么进的太子内率?”李隆基随口问道。

    高力士在旁边低声提醒:“陛下你忘了?有一个壮士为你献上凉皮配方,此人就名为李嗣业。”

    “哦。”

    皇帝想起来了,这个人因献凉皮有功,又有武艺傍身,他便把他派到了太子内率当千牛。想不到此人不甘寂寞,再次出现在他的耳朵里。

    李隆基突然生出兴趣,想就此事进行一次讨论,便将目光望向众人,轻飘飘地问道:“列位,你们怎么看啊。”

    杨洄首先忍不住开始出击:“陛下,这个李嗣业本就是低贱商贾,以财货谋利,把他派到太子殿下身边确实不是明智之举,若不是此人蛊惑,太子也做不出这行商敛财之举。”

    李林甫轻轻摇头,杨洄这状又没有告到点子上。

    李隆基略过不提,目光望向张九龄问道:“九龄,你怎么看?”

    张相公即使端坐在酒席上,也始终肩平背直,姿态庄重,如同横卧青松般气度俨然,只见他叉起双手,朝皇帝不急不缓地说:“陛下,在臣看来,此救急之计可以与孙膑授田忌赛马相媲美。”

    李隆基听罢,点了点头没有问裴耀卿,却把目光投向了李林甫:“林甫,你的看法呢?”

    李林甫赞同地抚掌说道:“非也,要比孙膑之计高明许多,恭喜陛下,恭喜太子,此人大才!可比孙膑,孔明也!”

    张九龄一听,脸上有些不太高兴,刚准备反驳。裴耀卿抢先把话接过来说:“就此计来说,高妙确实是高妙,但不过聪明小计耳,谈不上大才吧。”

    杨洄此时不方便说话,却频频给李林甫使眼色,李林甫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装作没有看到。

    李隆基露出一个略微尴尬的笑容,点点头说:“确实有才,太子回去后,一定要提拔奖赏,不要让有才之士寒心。”

    李瑛如释重负,连忙拜伏:“儿臣遵命。”

    “既然如此,太子退下,回东宫去吧。”

    李瑛刚刚一直处于担忧紧张的气氛中,没有多注意席上几位大佬的表现。也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