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陌刀王-第5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嗣业的这种招术对他使的话,不会有任何效果,但是对封常清使出来,恐怕封常清连自辩的机会都没有,正因为皇帝本来就对封常清怀疑,因为他昔日是被李嗣业一手提拔起来的,更因为封常清现在所掌握的兵力在整个潼关守军中微不足道。很轻易就能够被抛弃。
郭子仪慌忙放下箭矢传令道:“对方射进来的箭矢肯定不止这一支,马上派人去搜寻,找到以后送到中军帐中来。”
他但心这些箭矢被鱼朝恩和程元振这两个太监得到,他们本身就是那种嫉妒功臣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物。
亲兵们得令之后立刻出去在城关内搜寻了一阵,回来向郭子仪禀报道:“我们找到的只有这一支箭矢,其余的都如石沉大海,渺无音讯了。”
郭子仪疲惫地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等到天亮时,才派人去把鱼朝恩和程元振请到帐中来。
他热情地请两位坐下,直接了当地问道:“昨夜叛军在城下向城内抛射绢布信件,两位公公是否捡到了,或许还看到了里面的内容。不管叛贼李嗣业在里面写了什么,这都是他的离间之计,请两位公公把箭矢的信件交给我来处理。”
鱼朝恩两人先是矢口否认,但郭子仪把亲兵叫进来当面对质后,两人很快又改变了口径,鱼朝恩硬着脸皮回怼道:“郭司空别忘了,我不只是受你管辖的龙骧军军使,还是朝廷派来监察军政的监军。不管这绢布上的内容只是叙旧,还是别有所图,或者封常清就算是清白的,也应该让近在长安的陛下知晓军情吧。他到底有没有与叛军李嗣业勾结,也只有陛下才能够决断。”
对方将这种话一出口,他就无法辩驳,只好说道:“那好,我也向陛下写一封奏疏,是非曲直,还请陛下决断。”
……
皇帝已经开始在关中,朔方,陇右三地征兵抓丁,扩大军队组织打持久战,只要潼关能够坚守住,李嗣业大军暂留陕郡洛阳便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军心必然离散。将来郑蔡节度使季广琛和滑濮节度使许叔冀,淮南西道节度使来瑱,南阳节度使鲁炅等人稍稍恢复实力后,六路大军齐出,定能重新夺回河南。
只是最近他的身体日渐消颓,经常性的卧床休息,多数政事都交给李辅国来处理,但涉及到潼关的奏疏,李辅国需要亲自向他来汇报。
辅国跪坐在皇帝的榻前,先把鱼朝恩的奏报和观点输出:“叛军向潼关城内发射箭矢联络封常清,虽然内容俱是伤感叙旧一类的字词,但鱼朝恩怀疑里面有暗语,不然李嗣业不会这么闲。封常清经过数次惨败之后,麾下兵力只剩下六七千人。虽然这些兵力不足以固守城垣,但若是里应外合偷偷打开城门潼关则危矣,长安也将拱手让与他人,还请陛下慎重对待。”
李辅国又和盘托出郭子仪的建议:“郭子仪武断地认为这是李嗣业的离间之计,应当不予采信,他说如果封常清要反叛的话,在邺城之下的时候就该跟着反叛了。他还说陛下确实对封常清生疑的话,就请以避嫌的名义将封常清调离潼关改任他职,如此才能不使三军将士寒心。”
李亨从病榻上支棱起身体,询问李辅国道:“以你之见,谁的话更可信一些。”
李辅国低头笑了一声:“郭子仪这个人对陛下是忠心耿耿的,但就是喜欢雪中送炭,救人于危难之际,圣人若采纳了他的话,想必封常清必然会对他感恩戴德。整个大唐军中都是这样的联系,上下级相互提携一团和气,以恩情以纽带维系成的小集团比比皆是,损失的却是陛下的天威。”
李亨的脸瞬间阴沉了下来,冷声说道:“继续说。”
“其实封常清是否与叛军勾结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们都喜欢给自己留后路,前些日子鱼朝恩给奴婢寄来的信中说,他把李崇云的尸体吊在了潼关城墙上,说是奉郭子仪的命令。但郭子仪立马把脸拉了下来,似乎不愿意承受这样的名声。还有这次,李嗣业往城墙内射箭联络封常清,郭子仪若杀了封常清,就与叛军李嗣业彻底撕开了脸面,他抱着做好人的心思愿意给封常清机会。所以说这天下的人都有退路,只有陛下和奴婢没有退路。”
李亨声调中有坚定也有怒意:“静忠,你说的没错,这大唐社稷若亡,朕无路可退,百官却皆有退路。立刻传旨意给郭子仪,封常清勾结叛逆,意图谋反,命他亲自在潼关城头上监斩封常清,让他做个恶人又何妨。”
……
皇帝的旨意传到潼关,霎时间众将无不惊诧莫名,郭子仪尤为震惊,他在奏疏里已经给皇帝说得明明白白,阵前斩杀大将乃是军中大忌,但皇帝依然要杀封常清,这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
念完圣旨的鱼朝恩低头凝视着跪在地上的郭子仪道:“陛下的旨意你也听到了,要求斩杀封常清。他麾下尚有精兵七八千,为了免生波折,还请郭司空下令将他叫到这里来,宣布圣旨将他擒杀。”
郭子仪沉思道:“此事请容我思虑一二。”
“呵,”鱼朝恩笑道:“还有什么可思虑的,难不成郭司空有所忌惮,还是郭司空认为封常清不该杀?”
郭子仪嗅到了这中间潜藏的杀机与诡谲,皇帝的疑心是来自与多方面的,他必须承担恶名,成为挨骂的那个人,才能够完全获得皇帝的信任。
如今为了郭氏子孙,为了大唐社稷,他只能狠狠心去担当这个刽子手。
“传我军令,请封常清到议事厅中来。”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关冷人心
封常清这几日心中也惴惴不安,他从许多人的口中得知叛军用箭矢给他射了密信进来,然而他自己却一封都没有看见过,更别提知晓信的内容。
他恐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绝望,李嗣业终究不再念及往日的情分,开始朝他这个老部下下手了。
节度副使马磷主动向他献策道:“中丞,眼下军中流言甚嚣尘上,你与其等着事态严重,倒不如主动去找郭司空开门见山讲清楚,这样你心中有底,郭司空也能够为你在上面直言一二。”
封常清端着酒盏黯然说道:“有道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向来忠心耿耿,无愧于朝廷,也无愧于社稷。朝廷也许会因我过去的身份而冷落我,但应该不会含冤莫白吧。况且李嗣业如此拙劣的计策,朝廷怎么会看不出来?”
他的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郭子仪传令兵的声音:“封中丞,郭司空请你前去议事厅商议军情。”
封常清不知是计,立刻起身决定前往,马磷却显得尤为紧张,屡次朝他叉手说道:“当初你尚未发迹之时,我就是安西焉耆镇的镇将,如今你贵为安西行营节度使,却依然受到朝廷的猜疑。我希望中丞能够多多思虑,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封中丞似乎还没有预料到危机,一边沉默地点头,一边往帐外走:“你的话稍后再提,我去去就来。”
他沿着城墙下的斜面台阶走上了城头,来到正中央的城楼前,在八扇镂空门前站定,叉手说道:“启禀司空,末将封常清应召前来。”
郭子仪听到了他的声音,脸色白了半截,但还是语气缓慢地说道:“进来。”
封常清推门而入,才看见两个手握重兵的太监鱼朝恩和程元振分别坐在左右侧,他颇有礼绪地朝两人叉手行礼后,才又对郭子仪叉手道:“郭司空有事唤我?”
郭子仪仿佛被棉花堵在喉咙口,一个字一个音都发不出来,两个太监看到他吃瘪的样子倒是很得意,口中意有所指地催促道:“郭司空似乎有旨意要宣,需要咱家代劳吗?”
封常清瞬间像是明白了什么,身体不由得剧震。
郭子仪缓慢地端起手边的绢布,沉声念道:“门下,封常清勾结叛逆,意图投敌,幸得司空郭子仪明察秋毫,将其狼子野心揭露于御前,为从严御下,从严治军,特命将封常清斩首示众,由郭子仪亲自监斩。”
封常清哽咽着喉咙悲声说道:“常清此生对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别无异志。即使在邺城危难之时,一颗赤胆忠心都未曾有过变化,如今朝廷疑我,由是使热血忠臣心寒乎?”
他的赤胆忠心对左右这两阉人而言无异于对牛弹琴,他们奚落地笑道:“封中丞岂不闻大奸似忠?你的忠心耿耿不过是待价而沽,为你的反叛做准备而已,陛下慧眼如炬,郭司空明察秋毫,岂能让你这小人逃脱?”
郭子仪语气加重地咳嗽了一声,扭头对两名太监说道:“封常清是否忠心,日后天下人自有定论,如今陛下圣旨在此,我也一时间无法辨别,只能奉旨行事。”最后的他艰难地吐出来那几个字:“来人,将封常清捆起来押至了望台斩首。”
“还有!”程元振连忙补充道:“召唤三军将士到城墙上来,让他们看看背叛朝廷的下场。”
郭子仪冷酷地盯了程元振一眼,使得他的气焰迅速萎了回去,但鱼朝恩却佁然不动:“让他们观刑是为了杀一儆百,司空莫非是想偷悄悄杀人,这样一来岂不更显得是我们背地里杀人,冤枉了他?”
封常清抬手坦然说道:“常清自知难逃一死,只请临死前能为陛下上表一封,以表臣之忠心,还请司空应允。”
程元振立刻阻止道:“圣旨叫你现在就死,你上表有什么用?”
郭子仪这次直接无视了程元振,泰然地吩咐麾下给封中丞抬上来笔墨案几,封常清盘膝坐在案前,想起过往人生他历历在目,胸怀报国之志,深藏赤子之心,最终却落得个身死灯灭的下场。
他在纸张上写下陈情谢死表,向皇帝表示自己的忠诚之心,表示甘愿赴死,但不愿意背负罪名,齐情可悯,字字悲怆。
他将最后一笔落下后,摘下了头顶兜鍪长立而起,信步走出议事厅。几名刀斧手跟在他的身后,军中将领们纷纷走上城头,马磷等安西军将领跪在议事厅前为封常清喊冤,朔方军一些洞明事理的将领也纷纷跪在厅前,为封常清求情。
然而君命不可违,随着城楼上的日晷逐渐偏西,郭子仪忍痛挥手,刀斧手挥刀斩下,封常清最终还是在了望台上被斩首了。
城楼上的喊冤声混合成一片,除去两个太监外,所有的将领都真确地感受到了悲凉,人类的悲欢虽不相同,但同样的身份和类似的命运让他们共情且心寒,人心如同坚固的堤坝,已经开始出现裂纹。
驻扎在关前的河西军听到了这突兀的变故,连忙策马前进中军汇报给李嗣业。
坐在帐中的李嗣业得知后,心中先是一喜,随即黯然点头神伤,紧接着掩面长泣,嚎声震动,口中悲呼道:“常清!我的常清呐!我的兄弟啊,你我多年情谊,兄竟不能救你,让我有何面目见你于九泉之下。”
军中众人听见主公的哭泣声,纷纷前来帐中见李嗣业,见他情真意切不似作假,也不免拭泪相劝。在场的多数不识李嗣业的计策,只有段秀实狐疑地站在原地,负手一言不发。
燕小四和田珍上前劝解道:“主公,莫要太过悲伤,封将军定是被阉贼所诬,等我们攻破潼关下长安,将李辅国等阉人铲除,为大公子和封将军报仇。”
李嗣业满眼泪水,伏案咬牙道:“阉人杀我儿,又杀我昔日旧部,此仇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