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5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李崇豹踌躇地说道:“但我的这个想法太危险,成与败各有占一半,所以不敢自专,特来询问父亲。

    岑参和徐宾二人联袂进入大帐,看见李崇豹在里面,向他叉手说道:“公子。”

    两人出现打断了李崇豹的叙述,这时他突然不敢把想法说出来,怕被人反驳说心比天高,胆大激进。

    李嗣业一边伸手招呼两人坐下来,一边对李崇豹说道:“没关系,你继续说,正好岑夫子和徐先生给你参谋一下。”

    岑参和徐宾都跪坐在羊毡上,把下巴高高抬起等着洗耳恭听李崇豹的想法。

    李崇豹心情激动,这想法成与不成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历练,此刻已经迫不及待要和盘托出了。

    他从背上解下地图卷轴,在地上铺摊开来,伸手指着地图说道:”从闻喜县到蒲津渡之间有临晋县、猗氏县,永乐县和蒲州城,如今王思礼在蒲州境内的兵力已经不足万人,但我们即使一个个县城夺占过去,也需要大概十日的时间。这期间他已经向朝廷求援,由于河东节度使邓景山被史思明牵制,能够支援他的就只有潼关的唐军。“

    “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打过去,潼关的援兵必然前往津浦渡渡河北上,届时他的兵力得到补充,蒲州城下必然是一场恶仗,即使我们能够获得胜利,也要付出很大的损失。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何不利用飞虎骑的行动速度,绕过这些县城,甚至可以绕过蒲州城,千里奔袭蒲津渡口,阻断敌军援兵从这里北上,唐军若没有了援兵,必定士气低落。届时父亲再带其余军队稳步南下攻取蒲州。这样我们不但赢得了时间,而且还降低了伤亡,南下关中指日可待。”

    李崇豹讲罢之后,十分期待地看着父亲的表情,希望他能够充分支持他的设想。

    李嗣业却把目光投向了他的两位军师,低声询问道:“岑夫子,徐先生,你们觉得这计策怎么样。”

    岑参盘膝抬头问李崇豹:“潼关距离蒲津渡可比闻喜要近的多,况且我们已经在闻喜县耽搁了近八九日,等你率飞虎骑到达时,唐军是不是已经渡过了黄河也未可知。”

    李崇豹回答道:“我已经派出斥候先一步前往蒲津渡,只要两位军师和父亲允许,我立刻就率飞虎骑出发,每人只携带十天的干粮,一人三匹马轮换骑乘,三百多里地的行程,三天之内就能够到达,争取赶在潼关唐军之前。”

    徐宾点点头赞同道:“我看可以让公子试试,从飞虎骑中选拔出三千勇士,就算到时候潼关军队已经抢先渡过了河,你派出去的斥候到时候迅速返回通报了取消奔袭即可。途中或许会有一些损失,可一旦成功,我们距离关中就近在咫尺了,完全可以值得冒险。”

    李嗣业点点头笑道:“徐宾所言正合我意,想要获得大收益怎么可能不冒险,况且你还有一半多的成功率。我们不如把这个计划完善一下,崇豹你率三千飞虎骑去抢占蒲津渡,白孝德率领另外两千前往龙门渡,控制龙门渡口。届时唐军从即使从蒲津渡河成功,我们也可以及时调转进攻的方向,直接转道从万泉县和宝鼎县前往河津,从龙门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若到时候唐军没有渡过黄河,被我们及时堵住渡口,还能防止他们分兵从龙门渡河。”

    李崇豹兴奋地朝李嗣业叉手道:“喏,父亲,我这就下去准备。”

    他与白孝德分别从飞虎骑中抽调出最精锐的五千余人,其余飞虎骑将战马借调给他们,符合三人一骑的硬性标准,统一从闻喜县出发,开始了最后的拉力决赛。

    河西军的战马从县境之内的黄土道上奔腾而过,朝着蒲州城方向进发,路途中许多百姓避退。站在田里的庄稼汉看见道路上飞驰而过的马匹,也默默地感叹道:“要改朝换代了。”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一十九章 黄河滩迎敌备战

    当李崇豹的兵马绕过临晋县城时,李光弼已经率领他麾下的五百亲兵从蒲津渡浮桥渡过了黄河,发现对岸的河滩上只有两个团的校尉在驻守,心中不免大失所望。他只知道王思礼败在了李嗣业的手里,但没有想到兵力竟然残缺到如此地步。

    他立刻把五百亲兵留在渡口巩固防御,只身前往蒲州城。

    王思礼此刻正带着他昭义军的军官们等在蒲州城外,双目眺望着黄河的方向,简直如望穿秋水,心中煎熬万分。可等到黄昏时分,城门前的大地尽头只出现一人单骑和两名虞侯。

    他们刚开始并不在意,以为是来去匆匆的旅人过客,但等到李光弼的身影逐渐清晰并来到他的面前,王思礼终于不再淡定了,连忙上前躬身叉手道:“李司空总算来了。”

    他下意识地朝他身后的远处看了一眼,潜台词是问你带领的大军呢?皇帝不会只派你一人前来了吧。

    李光弼也懒得跟他废话,直接了当地问道:“现在蒲州还剩多少兵马?各县的县兵也算。”

    王思礼连忙叉手禀道:“启禀李司空,这蒲州城里总共五千多人,临晋县有一千多人,猗氏县内有一千两百人,永乐县也有八百多。再加上宝鼎、万泉与河津三地总共不过一万两千人。”

    “简直是胡闹!都到了这个时候,还将兵力分散做什么?立即派人给临晋、猗氏、永乐三县下令,命所有县兵四天之内必须赶到蒲津渡口,还有这蒲州城内的所有兵力,全部撤出前往渡口防守!宝鼎、万泉、河津三县集中前往龙门渡。”

    王思礼不得其解,跟随在李光弼身后进城,追着他问道:“难道这蒲州城不要了?末将这几日派人加紧巩固城防,已经决意要与城池共存亡。”

    李光弼停住脚步,身上的甲胄铿然作响,扭头冷冷地朝他说道:“如今防守住渡口才是要务,这破城修得再坚固,只要李嗣业派人奔袭占领渡口,潼关的援军被堵到对岸过不来,你这几千人能坚守多久?”

    王思礼哑然问道:“朝廷的援兵还没有来到?”

    李司空低下头,从鼻子里喷出一股沉闷的浊气道:“快了,或许要五六天时间,所以我才要你提前占据渡口修建工事,只要迎接朝廷的大军过河,关中或许还有希望。”

    王思礼连忙告退去组织兵力,将五千人马全部撤出了蒲州城,前往蒲津渡滩头修建工事。

    ……

    李崇豹出发后的第二日,他率领的飞虎骑绕过了猗氏县日夜兼程行进,每人三匹马可充分替换。防止战马跑废。其中两匹马替换骑乘,另外一匹驼运给养。等到夜晚看不清路的时候,便下马牵着马匹步行前进。

    他派出去的斥候折返回来,在马上叉手向他禀报:“大公子,李光弼只身渡过黄河进了蒲州城,他已经将城中的军队全部调出前往蒲津渡防守。”

    李崇豹的脸色咯噔一下沉了下来,没想到李光弼一过河就给他来了这一手,实在是防不胜防。

    他急切地问道:“他们有多少人?”

    “只有昭义军的五千残兵,连同渡口的守军恐怕有六千人。”

    他的副将在身边忧虑地问道:“大公子,现在怎么办?蒲津渡口已经有了防备,我们要不要撤回去?”

    “为什么要撤!”李崇豹攥紧马缰高声为众军壮声道:“河西军天下最强,飞虎骑则是河西精锐中的精锐!如果连以一敌二都做不到,算什么飞虎骑!给我加速行军,最晚要在明天中午到达蒲津渡。”

    前方的塘骑队突然折返回来禀报:“报!前方五里多地有一支千人左右的县兵,正往蒲州城方向前进。”

    李崇豹抬起马鞭高声道:“他们一定是蒲津渡集结,左营将军,带人过去冲散他们,算是战前的一盘开胃菜!”

    “喏!”跟在他身边的左营将军立刻叉手,把麾旗插在肩后,对身后的部署下令:“兄弟们,跟我来!”

    左营从洪流般前进的骑兵群中绝尘而出,朝着黄土道加速行进,行出五六里地,看见前方果然有一支散乱的队伍。

    将军见猎心喜,立刻从马上取出角弓,抖擞缰绳高喊一声:“一盏茶之内干掉他们!”

    众骑兵挽弓在手,单手握缰向前冲锋,哒哒的马蹄声警觉了前方的县兵。县令举起横刀高声喊道:“不要慌!结阵迎敌!”

    这些县兵都是从地方上抽出来的壮丁,还从未上过战场,看到高头大马的飞虎骑冲来,早已经被吓破了胆,如同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窜。

    飞虎骑接近他们七十多步远时腾出双手,拉满了弓弦进行攒射,逃跑的县兵们背部中箭纷纷倒地,没有被射中的人逃得更快了。

    县令一看这架势,慌忙将手中的刀扔掉撒腿就跑,但敌军的马匹已经追了上来,握着骑枪对准他的后狠狠地攮了进去。枪头穿透了胸膛倒地而死。剩下的人或四散逃走,或被立地格杀。

    这场小小的插曲确实没有超过一盏茶时间,等李崇豹的大部队赶上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打扫战场了。

    白孝德率领的两千骑兵与李崇豹的经历大同小异,他们已经绕过了宝鼎县和万泉县,逐渐向河津靠近中。

    ……

    蒲津渡黄河泥沙滩前,唐军兵卒们正在挖掘陷马的壕沟,更多的士兵就附近坎伐来的树木做成木桩钉入泥土中扎成排墙。

    李光弼双脚踩在泥污中,双目时而焦躁地望着黄河对岸,下游处山岗上的耸立的鹳雀楼在朝阳的红日下更显沧桑。他又将目光转向了蒲州城方向,心中暗暗期望河西军不要这么快攻过来,更希望他的猜测是错误的,或许李嗣业一心求稳,并不会想出这种出奇制胜的险招。

    蒲津渡是黄河上最有名的一个渡口,蒲州也被司马迁称之为天下之中,这里是上古中国的发源地炎帝的故里。它的东边是着名的普救寺,西南隔着黄河相望的是鹳雀楼。

    他们要防守的是渡口的黄河浮桥,此桥是开元年间由宰相张说亲自督建,把扎下的木桩改成了四十多吨重的铁牛,以铁链连接黄河两岸,铁链下方挂上浮船,上面铺以木板,作为关中与河东的命脉咽喉。

    李光弼把王思礼叫到浮桥铁牛跟前,将火把交给了他下令道:“你带百余人守在这里,我们在前方一旦守不住,你就斩断浮桥的铁链,就算斩不断铁链,也要一把火将浮桥烧掉。”

    王思礼震惊之余,尚来不及说话,前方突然有斥候纵马飞奔而来,来到铁牛前翻身下马,快走两步单膝跪到他们面前叉手道:“报,河西军大队人马距离我们不足五十里!”

    王思礼慌忙问:“他们有多少人?”

    “三四千人左右。”

    他长长地松了口气,只有三四千人,想必应该能守得住。

    李光弼却深深地皱起了眉头,伸手扶着铁牛说道:“来的必然是河西精锐飞虎骑,可惜我们的寨墙和工事还没有完工。”

    “马上传令全军,不要修了!全部就地休息吃干粮,准备迎敌作战了!”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战

    黄河上的风静悄悄地吹着,手持刀枪的昭义军兵卒们蹲在完成了一半的工事后面,望着地平线远方田野上滚动的热流和逐渐扬起的尘土,就好像那边有一场龙卷风快要接近他们。

    按照李光弼最初的构想,他准备绕着黄河河滩建成一个半圆形的工事,把铁牛以及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