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陌刀王-第5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枪,团团围在他们左右,命令其余人跑到城门口开城门。
亲信急火攻心,一边急火火地朝县令冲来,一边高声怒骂道:“你们这些乱臣贼子!背叛朝廷应当诛杀干净!”
县令此时也顾不得什么体面,看到河西军朝着城墙下踏步而来,慌忙领着一伙县兵从另一侧逃下城墙,对着附近百姓高呼道:“快去打开城门,不要误了卿卿性命!”
百姓们内心早已有了方向,一窝蜂死命地朝城门处冲去。郭英义派到城门处的亲兵们将横刀架在手中,脸色惨白地恐吓道:“但敢冲击城门,杀无赦!”
县令仗着人多势众,胆气也瞬间粗了起来,举刀在手高声疾呼:“郭英义乃是阉人党羽,不要跟着他去送死,打开城门就能活命!“
有了县令的鼓动,这些百姓更加胆壮,挥舞着长枪,锄头等武器朝他们疾冲过去,随着几声惨叫过后,将他们淹没到人潮汹涌之中。
夏阳县的城门在沉重的吱呀声中打开,河西军不费一兵一卒进入了县城。
北城门上郭英义将军绝望地回头望向城南,他的亲兵们簇拥在跟前跪地叉手劝道:“郭将军,趁着河西军刚刚进城,我们护送您逃出城去。”
郭英义哀声说道:“河西军从四门进攻,还能够逃到哪里去,我郭家世代受皇恩泽被,正是以性命报国之时。你们跟随我多日,终有曲终人散的一日,想要活命的就趁机快快离去吧。”
一些亲兵眼中挤出泪水朝郭英义叩首下跪,然后叉着手挥泪而去,仅剩下六七十人与他一同坚守在城墙上,如同活雕塑般簇拥在周围,各自手持刀枪瞪眼圆睁。
白孝德骑着战马来到了夏阳城墙下,手搭凉棚抬头眺望城墙,看见固守的郭英义正义凛然地站在城头上,嘴角竟然泛起了几许冷笑。
他举起银枪朝郭英义高声喊道:“郭将军,我家主公非常欣赏你,如今将军身处困境,我主又礼贤下士,将军何不放下身段,与我一同归顺主公,将来封妻荫子,定会比现在获得更多的富贵。”
郭英义举刀在手,发出黑熊一般的怒吼声:“我乃沙洲郭氏之后,世受皇恩泽被,承蒙先辈教诲,岂是你这种龟兹蛮夷能够知晓的,今日有死而已,绝不会屈膝投降!”
白孝德是个勇武之辈,自然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去劝降郭英义,见他如此不识好歹,当即挥手叫来一队弓弩手,对准城头上攒射了过去。郭英义的亲卫们挥舞刀锋拍击格挡箭矢,但更多的弩箭从他们刀枪的缝隙中刁钻地刺进去,穿透了他们的甲胄。
郭英义的甲胄尤为坚固,擘张弩的箭矢将他身上穿成了刺猬,最后单手撑着刀单膝跪在地上,河西军用盾牌架起长枪顶上去,将他们一个个刺死在血泊中。
下午时分,李嗣业率领河西军的中军进入了夏阳县城,他看着白孝德献上郭英义被砍下来的头颅,不免惋惜地说道:“郭英义虽无大才,但若能归顺我军,定能吸引更多的唐军将领心甘情愿来投。”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顿河东
听到李嗣业的话,白孝德的心中很是愧疚,上前单膝跪地说道:“主公,孝德太过冒失,没能留住郭英义的性命,还请主公责罚。”
李嗣业连忙弯腰将他搀扶起来,握着他的手衷心说道:“孝德为我军先锋,一日之内便已攻克了夏阳县城,为我军进入关中平原铺平了道路,你已经有六个日夜没有卸甲了吧。恪尽职守勇毅可当,三军将士应当以你为表率。”
他身后许多将领站在一旁,脸上的表情变幻复杂。
李嗣业将众人召集进县衙中,商讨进入关中平原后该如何施展进攻,针对分歧主要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不去理会蒲津渡的唐军主力,直接攻陷长安。另一派主张先以雷霆万钧之势进攻蒲津渡,将郭子仪一举击溃,这样才能够放心地去取长安,而且日后占据四关的行动也能轻松许多。
主张先进攻长安的是以徐宾为首的一干谋士将领,他把关中地形图铺在中央的案几上,伸手指着蒲津渡口的位置说道:“蒲津渡距离长安只有二百多里地,夏阳县距离长安却有三百余里,郭子仪身为唐室将领,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去作战,无论如何要优先保卫长安,那么我们战场的预设地点必然是长安的近郊,所以长驱直下长安才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谋士高尚却持相反态度,也俯身在地图上说道:“我军已入关中,无论是朝廷中的皇帝,还是驻守蒲津渡口的郭子仪,都自知不是我们的敌手。他们若要保全朝廷,首先要做的定然是护送皇帝离开长安。他们的逃跑路线首选的是哪里?难道不是太上皇昔日南巡的蜀中吗?蜀中土地肥沃号称天府之国,又有蜀道天险拦阻,是天然的避难所。若皇帝占据蜀中,以圣人号令天下藩镇。到时候主公就算扶持一个傀儡登基,也难成正统,容易受到其余藩镇的挑战。”
“所以我建议主公先占据凤翔郡,控制住关中平原西面,自西向东驱赶郭子仪与唐廷。潼关有我河西军阻挡,他们唯一的路途便是南下武关,入南阳,甚至是过长江入江东。”
高尚自信又傲然地说道:“昔日上皇西逃之时,已经使得关中和天下人心受损。这次皇帝李亨南逃,北方人心定然分崩离析,皇帝只有偏安江南才能苟延残喘。而如今南方势力业已黎定,皇帝南下必然与地方藩镇不和,若要立住脚跟,就必须要冤杀一批地方将领,他们相互厮杀必然实力受损。介时主公扶持皇室称帝假为正统,正如昔日曹魏依次平定北方。等北方大一统之后,主公只需派一得力大将率大军南下,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李嗣业听罢之后赞许地抚掌道:“高先生不愧是安禄山起兵的第一谋士,为我谋划出的策略也是极为老辣,内行至极。就依你的计策,先行占据凤翔郡,掌控大散关,堵住入蜀的陈仓道和关中西垂,然后从西向东步步为营挺进长安,这样做虽然使得皇帝李亨从容撤离,但是却能奠定今后夺取天下的胜局。”
他长立而起,对坐在左上首的段秀实下令道:“老段,你率北庭兵马向西挺进八百里,进入凤翔郡,掌控陈仓道。”
段秀实叉手领命:“喏。”
他又对坐在左下首的白孝德和赵崇玼下令:“赵兄,孝德,你二人率领飞虎骑大部向西为先锋进攻合阳、蒲城、富平,为段秀实西进打通道路,同时对长安形成威慑之势。若郭子仪提兵来攻,你们只可牵制避退,等我安置好河东诸地事宜后,再来与你们汇合进攻长安。”
李嗣业定下谋定长安的基本策略后,便带领两百亲兵从龙门渡回到蒲州。他留在蒲州绛州、上党等地的兵力只有两万五千人,这些人由一部分安西兵和少量飞虎骑组成,还混杂了大量的唐燕二军的降卒,可谓是鱼龙混杂。
他需要一个人来掌控这些人坚守住上党,且事先已经有了人选,这个人就是他的次子李崇豹,无论从忠诚度还是个人能力方面,李崇豹都是最好的人选。
幼子李旭虽然也成长迅速,却没有李崇豹那样经历过真刀真枪的肉搏。且李旭的特长并非兄长那般擅长征战,而在接人待物,处理事件上有他的独到之处。李旭跟在他身边一年来,见识了天下的战乱,举目可望河山满目疮痍,经历过这些之后他也成长了许多。逐渐成为一个拥有志向的少年。
他在蒲州城见到次子后,父子二人策马前往附近的普救寺,登上山寺的山顶。
他们站在寺庙山门前,遥望黄河两岸的绮丽美景,鹳雀楼雄立在河滩岸上,日暮乡关被黄昏渲染,给人一种苍凉宏大之感。
李嗣业指着黄河两岸说道:“这里是炎黄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天下的中心。你父亲我前半辈子一心忠于大唐,积极投身于扶持皇室延续盛世的大业之中,可惜在这沧桑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努力实在是微不足道,且不经过流血牺牲的大变,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自安史起兵以来,我中华文明站在历史的三岔口上,或经历藩镇之乱百年有余,变开放为保守,变外向为内卷,变包容为排斥,变求强为求稳。今后五百年内将不复开元之鼎盛。或者是我们父子历两至三世奋斗,重塑天下根骨,重振汉室鼎盛,开创文教科学,成就千古未有之基业。至于今后千古文人,庸碌后生如何看待我们父子,就交由历史来评定吧。”
李崇豹激动不已,转身叉手对父亲说道:“听父亲一言,儿子胸中心潮澎湃,甘为父亲前驱平定天下。”
他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肩头,欣慰地说道:“得河东而天下安,据上党可望中原,昔日强秦从韩赵手中夺取上党,奠定了平定六国的基础。今日父亲就把上党交到你的手中,从此之后我们之间就隔着一条黄河,你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只能自己承担,遇到什么困难,也只能自己做决定,你能够挑得起这副担子吗?”
李崇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神色凝重地说道:“儿子年岁虽小,经验不足,但我一定会虚怀纳谏,多向麾下的老将老卒学习,绝不坠父亲的名声。就算我驻守期间不能开疆扩土,拼尽全力也要保证上党不落入敌手。”
“好!”李嗣业欣慰地笑了,他担心李崇豹心比天高,自高自大,刚独立担当大任就要立志攻克北都太原,妄想占据整个河东。不能够脚踏实地者,他如何敢将一地的管辖权交到他的手上。
“李崇豹听命!”
儿子叉手跪到了地上,李嗣业把自己的佩刀从腰间解下来,双手托交到了他的手上,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任命你为泽潞节度使,执掌泽潞绛蒲四州,管辖四州兵马两万五千余人。你不止要担当起一个守将的职责,还要学会治理地方,恢复生产提高田产,收拢民心善待百姓,当你真正做到面面俱到时,这些都是你可以依仗的手段。我把岑参留给你当你的参谋,今后无论有什么事情,都要多多与他商量。”
“父亲教导,儿子铭记在心。”
“起来吧。”李嗣业亲手将他从地上搀扶起来,拍着他的膝盖说道:“成为泽潞节度使后,治所就不能在这蒲州城了,而应该搬到上党盆地中的潞州府,只有在那里才能够兼顾南北,坐望中原。明日你就率主力前往潞州,我亲自在蒲州城外为你饯行。”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艰难抉择
第二日清晨,蒲州城外三军壮盛,军旗烈烈,麾旗的带子在风中招展笔直。李崇豹和岑参牵着马来到李嗣业面前。李嗣业亲自开启酒坛封泥,用海碗倒出两碗,第一碗捧给了李崇豹。
李崇豹作为儿子,恪守传统礼教,从未经历过父亲给儿子端酒,顿时显得惶恐忸怩。李嗣业以教育式的训斥口吻说道:“军中没有父子,只有上下级,我为我的心腹大将端酒,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只管喝下。”
李嗣业又把酒水端给岑参,两人捧起酒碗在嘴边仰头一口灌了下去,顿时连酒气也变成了豪情,使得岑参诗兴大发,当即出口珠玑,抒发情怀。
他们吃罢践行酒后,率领主力前往潞州。李嗣业身披大氅披风站在秋风中遥望次子远去的方向,心中多了几分期待却少了几分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