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陌刀王-第5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一首诗念完,坐在下方的众多文人武将纷纷叉手拍马称赞道:“陛下的诗作对仗工整,言简意赅,念起来看似俗,但念完之后在口中回味,却有一种让人隽永的简单之美,千古佳句也莫过于此。”
此人吹捧完毕后,众人纷纷附和吹捧,自然无人敢有不同意见。
这些话把徐宾给恶心到了,但也只好硬着头皮点点头。但史思明还非要问问这个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徐相公,你也算是才高八斗,你给品鉴一下。”
让徐宾当众点评他的诗歌,就相当于把一坨屎放在他的面前,还非要让他分析一下这屎的色泽和味道,这不就是故意恶心他么?
徐宾嘴角挤出笑容说道:“皇上的诗作出了一种原创性,更接近与诗句的本质,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诗。远比那些堆砌的辞藻要更接近诗,也更有味道和灵性。”
史思明得意地哈哈大笑:“没想到徐相公拍马屁的功力也相当高,怪不得李嗣业如此信任你。”
徐宾端起酒盏遮挡在脸前,掩饰住脸上的表情道:“谢陛下夸赞。”
“哈哈哈。”史思明和众人干笑了几声。
等酒席散会后,徐宾连忙向史思明表示告退,回到了洛阳的馆驿中。
夜风醺醺,华灯初上,史思明和心腹薛嵩、张志忠等人站在楼台上,望着徐宾远去的脚步冷哼了几声说道:“我以为李嗣业麾下全是刚正不阿的人才,我看此人阿谀奉承的本事也不小嘛。但是仅凭几句阿谀之词,也不能断定这徐宾的品性。”
第二日徐宾动身回往长安,他写给李嗣业的信件也已经提前一天发到京师。
李嗣业并未长久居住在兴庆宫内,命人把亲仁坊内安禄山和郭子仪的住宅修建整合在一起扩建为雍王府邸,他还将其心腹谋臣和功勋旧将赐居在附近,更加方便他们掌控朝廷,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亲仁坊成为大唐的权力核心。
徐宾的书信被送进了雍王府李嗣业的案头上,他撕开信件一看点了点头,跟他预想中差不多,虽然不太满意,但这是必然结果,也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
只是不知道严庄那边进行的如何,他去了有些日子,就算没有谈成功,也该将书信传回来了吧。
……
严庄蜗居在太原附近的小村落的土窑洞中,他的随从都装扮成客居的商旅,每日深居简出,虽然看上去不太正常,但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天下人的行为都变得无法估测。
两个披着蓑衣的汉子清晨从太原城中溜出来,来到了严庄所在村庄的窑洞里。
“阿郎,我在城中得到不少消息,邓景山为河东节度使,为官确实简朴且严苛对待家人。他们家也和兵卒们一样,只吃粮仓中的霉米。家中款待贵客的时候只吃猪肉和鱼肉,竟然连羊肉都舍不得拿出来。”
“他上任之初,河东将士们私藏了粮仓中的许多粮食,心中担惊受怕邓景山新官上任会追讨粮食。邓景山果然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从不少士兵将领中追回了粮食,还视情节轻重不等处以杖责和关押劳作,将领们都怨气冲天。”
“他还把仓库中的烂粮食都发放给兵卒们,将士们哪能受得了吃这个,暗中都表示不满。不过这些还只是得罪底层兵卒而已。副将张光滔因为犯了渎职罪要受死刑,邓景山秉公执法不肯宽纵、张光滔连忙请人托人情愿意捐钱恕罪,但邓景山却咬死不肯放松。最后张光滔的弟弟提出要用家中珍藏的宝马来换,邓景山这才答应同意饶恕将领的罪过。众将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怒不可遏说道:‘难道我们的性命还不如一匹马吗?’”
严庄听说这件事,不顾身上的创伤从炕上跳起来,高兴地大声说道:“邓景山果然水至清则无鱼,这正是我们立功的好机会,我先修书一封给主公,向他报告此事的可行性。想必主公会大力支持。只需付出一笔钱财,就能够换取河东千里之地与数万兵马,实在是一笔最值当的买卖。”
他的动作牵动了伤口,痛得汗流浃背,连忙被随从们拦住。他摆着手说道:“不要管我,给你把笔和砚台取来,我要……”
严庄把手中的墨管扔到了地上,就仿佛刚刚背了一座山似的,累得趴在炕上对其中一名随从说道:“你速速把信带回长安送进雍王府。”
他又吩咐两名亲信说道:“我们来的时候带了些黄金和胡椒,准备送给邓景山,不过这老小子不识抬举。你们拿着这黄金胡椒送给副将张光滔,但不要说明意思,只是旁敲侧击地问问河东军中哪些将领有威信,都有谁对邓景山不满。等将这些全部打听清楚后,主公很快就会派人送来更多黄金香料,介时可诱导这些人反水哗变,兵不血刃拿下河东。”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五十八章 钱财可通一切
河东节度使的副将张光滔站在院子里的水井前,双手举起刚打满水的水桶,高举过头顶对准自己赤裸精壮的上身猛冲了下去,然后全身冷得打了个哆嗦,连同身上的毛发都抖擞出去,如同甩掉水分的黑狗。
家中仆从来到院子里,躬身叉手说道:“阿郎,门外有两个客商来访,说是关中那边的远方亲戚。”
张光滔奇怪地嘀咕道:“我关中那边没有亲戚,算了,你叫他们进来吧。”
严庄的亲信今日换了两身看上去比较贵起的装束,都道人看衣衫马靠鞍,这些装束使得张光滔也不敢小觑两人,只是拱手问道:“两位贵客从何处来。”
两人相视而笑说道:“我们从长安来,早就听闻有张将军这样一个有出息的远方亲戚,所以特来拜访。”
张光滔谦辞:“哪里有什么出息,不过一个小小的副将,是在仰他人鼻息罢了。”
其中一名亲信四处打量张家的院落,讶异地点点头说道:“我也略懂一些风水之术,看你这座宅邸的气象,主人不应当只是一名副将,最起码也得是三品以上了。”
这不着痕迹的恭维人的话,让张光滔心中十分舒服,连忙请客人进屋里坐,一边问道:“家中过去比较落魄,没有族谱留下来,不知您们是张家的哪一支?”
亲信故作疏狂地摆摆手说道:“没必要计较这么清楚,不管隔了多少代都隔不断我们的亲情,今日来到太原,是有些长安的土特产作为见面礼送给你。”
他说罢对身后的亲信摆摆手,对方跑到外面的马车上,抱来一个沉甸甸的箱子,就凭这家伙挪动脚步的沉重,就知道箱子里的货分量不清。
他把这东西搬到张府堂屋里的案几上,张光滔也琢磨不清这是什么东西,不停地用眼角去瞟,后来又紧张地问道:“两位给我送这么重的礼物,我如何能够消受的起,还请你们说明真正的来意。”
两人直接叉手笑着说道:“有些事情说破不如不说破,我要说我们这些穷亲戚,将来肯定会沾你的光,你定然不会相信,既然如此你好好休息,我们改天再来拜会。”
“唉?两位留下来用饭罢,用过饭再走。”
“不了,不了。”两人快速走出张府,匆匆离去,就好像刚刚在这里偷了什么东西似的。
张光滔的夫人和妾室早就在内室偷偷看到用黄绸包裹着的箱子,趁着丈夫送客人出门,连忙溜进了正堂去解开那绸布,看看到底送了什么宝贝。
张将军送完客人回来瞧见两个女人围着礼物鼓捣,没好气地拦阻:“你们这是做什么?不要随便拆外人送来的东西。”
他尽管语气严肃,但也抑制不住好奇心走近,两个女人自然不听丈夫的唠叨,解开绸布看到了箱子的庐山真面目。
“哇,连箱子都是红木镶嵌铜件的,你说里面的东西得名贵到什么地步。”
“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两人把箱盖开启,柔和的金光反照出来,把三个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夫人和小妾更是目光迷离,她们最先幻想到的便是舒服的生活。太原城的北市里有金银店,她们知道金银与通宝的兑换比值是多少,有了这么多黄金等于暴富。可以换多少田,可以换多少座宅邸,煮羊肉可以放心大把地放胡椒,什么香囊香枕都可以放心地买。
张光滔迅速从意乱神迷中清醒过来,他知道这些黄金不是那么好得的,送它的人将来一定会向他要求更高的回报,况且他们不断口口声声说是从长安来,潜台词早已说明,他们就是李嗣业麾下的说客。
趁着两个女人摸索黄金的当口,他迅速从她们手中抢过黄金扔回箱子里,盖上盖子说道:“这个黄金来路不正,先封起来到时候原物退还给人家。”
两个娘子连忙上前护住黄金,撒泼似地说道:“我们不管,送上门的东西怎么能退回去?”
张光滔怒道:“你们这些婆娘懂什么,这些东西能要了我的命!”
“哎呦,你就能吓唬自己,做副将期间你替人办事也收了不少钱,也没见那件事情要了你的命,到手的黄金都能够吓得不要,没有胆子你永远也发不了财。”
他差点被这两个女人气吐血,他因为贪墨枉法差点送了命,也幸亏弟弟四处奔走,将自己的良马献给了邓景山,才换得了性命。这件事情才刚刚过去了几天,她们就忘记了丈夫所受的惊吓,只瞧得见那金灿灿的黄金,这就是见钱眼开。
“给老子滚回房里去,老子迟早要栽在你们两个婆娘的手里。”
“哼,走就走!”两位娘子扭动着丰满的身躯负气走回去,她们已经打定主意,今天晚上关紧房门,不准张光滔进来,这就算是对他们的惩罚。
送礼的远方亲戚走后,张光滔开始抓耳挠腮,急火攻心地想找到他们,尽快这件事情说清楚,如果对方提出的要求他无法承受,或者是办不了,就赶紧给人退回去,放在他这里心口烫得厉害。
其实他已经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就是对钱财这种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以至于铤而走险,也会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他自己实际上都不愿意承认,他根本就是想要这些黄金,但又害怕没命花,他的意识里除了生命,为了黄金是可以出卖一切东西的。
张光滔就这样内心煎熬地等待了半个多月,等得他都要误以为对方要忘记这笔黄金了,严庄的两名亲信也终于姗姗来迟。
“张将军,这些日子生意忙,实在抽不出时间来看你,今日也总算做生意来到太原。所以顺带前来拜访。“
张光滔恋恋不舍地把黄金抱到他们面前,故作轻松地说道:“这些黄金还请两位取回去,张光滔无功不受禄,实在是不宜拿这些黄金。”
两人对视一眼面带笑意说道:“张将军这是何故,我们不过是想结交认回你这位远方亲戚而已,不过是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
“就算是礼尚往来,这些礼物也太重了,张光滔自知人微言轻,不能够报答两位的厚赠。”
“哪里需要什么报答,就算我们自有目的,也只是想借着认识你的机会,多多认识几位河东军的英豪。”
“就这么简单?”张光滔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他们的眼睛眯成了一道缝,笑着说道:“还请张将军帮我们引见,特别是那些对邓大夫不满,对长安的朝廷没有敌意的军中当权派。”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五十九章 黄抱节兴兵激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