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陌刀王-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在左上首的面具男徐宾突然开口道:“黄大夫出了好多的汗啊。”
黄抱节慌忙抬起手臂擦拭汗水,一面低声给自己掩饰道:“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五月了,天气竟然如此炎热,让人完全受不了。”
李嗣业笑着点点头说道:“回到河东太原之后一定要实心用事,孤差点忘了还有一件事。史思明若是知晓你率兵哗变杀了邓景山,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也定然会派强兵来攻。河东军突遭新变,人心难免不稳,孤王已经给你想好的解决的办法。我儿李崇豹现如今驻守上党,麾下也囤积了四万能征善战之辈。我向皇上建议下旨派他率兵去与你一同驻守河东。定能够阻挡史思明的进攻。”
黄抱节心中有十万个不愿意,他也有自己的野心和想法,绝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命运受制于人,特别是经历了刚才残酷的心理考验之后,这种想法也越来越坚定了。
只是现在他刚刚上位,在河东立足未稳,需要李嗣业在背后的支持,所以就算他现在不满,也只敢做一些不能被人发现的小动作。只是与他共事的人也不是一般人,李崇豹以狠辣果断,擅长用兵而闻名。他的成名之战是率飞虎骑越过绛蒲之间的三座县城,直接长途奔袭蒲津渡大获全胜,所以必须要小心应付才是。
“好了。”李嗣业挥了挥手:“下去在长安多逗留几日,等他们把粮食给你备齐。”
黄抱节躬身对李嗣业叉手告退:“如此末将告退。”
等黄抱节从雍王府邸上出来,李嗣业扭头问坐在上首身边的徐宾:“徐公,你觉得此人怎样?”
徐宾捋须笑道:“从其言行举止来看,不像是个谨小慎微之人,但他进入雍王府来却处处表现得小心谨慎,想必也是野心勃勃。
李嗣业哼笑一声:“他若真是野心勃勃倒也无妨,时间长了见得多了自然会把野心压抑下去,但只怕他的能力支撑不起他的野心。”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李嗣业也似乎飘飘然起来,伸手捋着下巴上的胡须意满志得地望着前方。
……
史思明与李嗣业的谋臣徐宾达成协议后,便命大将田承嗣领兵三万驻守在云州边界,只等李嗣业与邓景山在太原开打后,他们趁机南下捡便宜。
他当然知道不能就这么干等着,也需要派人去查明双方的动作,战机稍纵即逝,别等到人家都已经把太原拿下了,他还在云州等待吃现成。
史思明亲自派出三拨斥候潜伏到太原和上党附近,时刻留意李崇豹大军的动向,但长达两个多月来,河东军与上党方面丝毫没有交锋的迹象,只有李崇豹不断往武乡增兵的消息,这好像也是要打起来的迹象。
直到从太原城内传出哗变的消息,斥候队长依然是不敢相信,等到他派人去确实消息时,新任河东节度使黄抱节已经动身前往长安拜见李嗣业了。
斥候们这才意识到大事发生了,连忙派出两个可靠的人骑着四匹马前往云州禀报给田承嗣。这二人星夜兼程上路,一路疾驰跑废掉了两匹马,才来到云州边境的燕军大营中跪地向田承嗣禀报。
田承嗣大为震惊,一边训斥斥候说你们误大事了!一面派人骑快马往洛阳的皇宫传递消息。
自从史思明成为皇帝之后,逐渐就有了皇帝包袱,许多事情不再事必躬亲,与将领和兵卒们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加大。如果他留在幽州范阳而不是在洛阳紫薇城,至少能够提前十五天得到消息。
“什么!”
他愤怒地从胡床上站起来,伸手抓住手边青瓷盏,握在手中狠狠地掷在了地上,怒声说道:“好你个李嗣业,一而再再而三地欺我,这个里子老子一定要找回来!”
心腹大臣薛嵩在旁边说道:“皇上息怒,以臣的猜测这事一定是发自偶然,李嗣业不过是捡了个大便宜罢了。”
史思明气鼓鼓的大眼睛中喷火道:“你这是个什么说法?”
“皇上还记得李嗣业的心腹之臣前来洛阳求和,他说的是要拆散我们与邓景山之间的同盟,与我们联合进攻河东。我肯定这个时候他们还想不到在河东鼓动哗变,他们若知道这个结局,根本用不着来与我们共签盟约。”
“朕管他是运气好还是别的,河东绝不能落在李嗣业的手中!朕要御驾亲征!倒要让李嗣业看看,河东到底是谁的地盘!”
史思明这次确实动起了真火,也对这次战役势在必得,为此他亲自前往幽州,带着大量钱财前往契丹和奚人部落雇佣他们出兵,又大量招募同罗骑兵,一共纠集了胡汉兵卒十二万人,还亲自组建恢复了特殊部队曳落河。不止要一举夺下太原,还要趁势拿下上党进逼蒲津渡。
燕军声势浩大,携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破了云州城,田承嗣率领同罗骑兵直下代州,大军囤积在忻口外。
黄抱节何曾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一面召集众将商议,一面派人给率军驻守在武乡的李崇豹求援。
他召集众将商议的用意很明显,因为心中没底,不知道这次能否守住太原,若是守不住他刚当了高兴没几天的河东节度使,接下来恐怕就要送命。他还有一个意思是试探一下河东军中有多少抵抗意志,实在抵挡不住的话,不如直接献城给史思明,才能够保住眼前的富贵。
多亏李嗣业有先见之明,给他往河东派了节度判官韦应物,韦判官察觉到了黄抱节的投降心理,在他召集众将之前提前进言劝谏。
不过对于黄抱节这样毫无节操却死要面子的上官,劝谏的方式是非常需要斟酌的,不然会落得个适得其反的结果。
他走到黄抱节面前低声问道:“大夫可有信心对敌?”
“这正是我所担忧的,燕军来势汹汹不比往时,史思明看起来是对河东势在必得,我已经派人往长安告急,又给李崇豹将军传信,只是就算河东和上党的兵力联合起来,也不过才七八万,如何能够胜得过史思明麾下的胡汉军队十余万人?”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军攻太原
韦应物巧妙地说道:“大夫,我前日听说史思明将幽州的财物搬往了草原,由此可得知他麾下的胡人兵马是哪来的。用钱财换来的帮手,何来同仇敌忾之说,所以敌军看上去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却参差不齐。没有遇到强敌阻力自然势如破竹,可一旦遇上硬骨头,他花钱雇的那些契丹,奚人、同罗人未必真心为他卖命。”
黄抱节听了感觉颇有道理,只是他内心尚未改变主意,投降归义这种事情做的多了,会变成一种习惯,他就是抱着混的姿态来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
韦应物眼角瞟见他的神情,再上前一步说道:“属下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韦先生但讲无妨。”
“大夫为河东节度使,应当知晓河东之重,如今太原处在范阳和长安的夹缝之中,双方来往俱如强风。大夫应当如松柏紧紧立足在泥土中,但若是做墙头之草,东风来的时候顺从东风,西风来时又顺从西风,可这东风西风将会一次比一次猛烈,到时候他们将不再给您变成松柏的机会。”
黄抱节被这句话给警醒,他眼下在河东想要自立是不可能的,但若是做墙头草更危险。史思明虽来势凶猛,但在综合实力的对比上,李嗣业手中控制的兵力还是更胜一筹,战略纵深也非史思明可比,利弊权衡之下得到李嗣业的支持坚守太原才是取胜之道。
幸好从关中调拨来的十万石粮食运进了太原城中,足够城中兵马坚守五个月有余。
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之后,黄抱节召集众将便只字未提投降的事情,而是给众人鼓劲打气说道:“敌军来势虽强,但我军有太原城深沟高垒,还有雍王次子李崇豹将军亲率的四万飞虎骑前来相救,敌军必然铩羽而归。”
将领们对于大敌当前并无黄抱节所想的那么畏惧,河东常年作为边塞之地,民风素来彪悍,安禄山起兵之后就曾派人数次进攻太原,均兵败而归,就连最近不通军事的邓景山也凭着意志坚守了数月,致使史思明只能止步于河东。这次别说有李崇豹率军相助,就算没有他,他们照样能够坚守四五个月,让史思明彻底对河东绝望。
……
李崇豹接到黄抱节的求援信后,立刻率军从武乡出上党,前锋派出的斥候查探中突然得知史思明大军已经抵达太原城下。李崇豹果断决定暂停前进,驻军在平遥和太谷县之间待机出击。
田承嗣率军包围太原后,只进行了两次试探性的进攻,但太原城城防坚固且地势较高,无论水攻还是火攻都不会有效果,田承嗣只好暂时停止进攻,放任部队游走在太原附近。
他给史思明上了一道奏疏,给对方讲述自己准备围点打援。李嗣业绝对不会放任太原城不管,只要将前来援助的援军给击败,再给太原城施加许多压力,城内的守将必然坚持不下去,最终选择出城投降。
他选择围城打援还有不得已的原因,燕军中的最强战力多数来自于招募的契丹和同罗骑兵,这些人是在马背上突袭的好手,但论起攻城来却落了下风,以己之短攻彼长是谁都不愿意做的事情。
河东虽然地形复杂,但表里河山说的只是外围的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晋中平原上还是相当平坦的,他已经将主战场预设在太原和周边县城附近,并且不断派出骑兵游走在各县之间,监视来自上党方面的动向。
李崇豹最先驻扎在太谷县,与太原城之间只相隔一个清徐,田承嗣刻意将清徐方向的兵力布置薄弱,造成四面围城的假象,吸引李崇豹前来进攻。但对方似乎看穿了他的意图,留在太谷县就是不动弹。
田承嗣等待了近一个月,没想到李崇豹比他还能够沉得住气,史思明不断从幽州发来圣旨催促。
他只好从围困太原的部队中抽调出曳落河与同罗骑兵,合力进攻太谷,李崇豹得知消息后从太谷撤军,退至祁县,曳落河与同罗骑兵也追击至祁县。李崇豹又从祁县撤退至武乡县。
率领曳落河与同罗骑兵的是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和契丹首领毕锲葛,但实际权力只是掌控在毕锲葛和同罗酋长高度支手中。史朝义作为太子居中协调两人之间的矛盾。
毕锲葛和高度支帮史思明打仗只是出于对金钱利益的追逐,史思明也对两人做出承诺,攻下太原之后允许他们在城中抢劫三天,结果他们来到河东,却对太原城束手无策,只攻克下几个小县城。
由于李崇豹一味退却,使得两位胡人将领得意忘形,加上攻打几座县城让他们没拿到什么油水,所以他们欲攻破上党企图在潞州城中抢劫一番。
史朝义的行军主薄杨议看到他们这一支精锐力量已经与围城大军脱节,主动劝谏道:“太子殿下,我军胜在兵力雄厚,切不可与围城主力分离太远。太谷和祁县已经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两军分别留守在这两县,可彻底堵住李崇豹的北出上党之路。可如果我军轻举妄动,进入太行山脉和太岳山脉之间的武乡,此处地形复杂且不利于骑兵活动,如果贸然进兵恐怕会遭致大败。”
史朝义先是点了点头,捻着胡须说道:“你说的没错,但是他们也不听我的,要不你把刚才那番话拿去劝说这二人,看看有没有效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