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5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嗣业将飞虎骑和玄武炮营调回来,自然不会像前一阵那样过度使用,只是利用玄武炮营的火力来对榆关进行炮火洗礼。

    榆关的镇守将领乃是史思明麾下大将张忠志,属于最早跟着安禄山起兵的元老干将,史思明用他来镇守榆关,应该是出于完全的信任。

    榆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阻塞辽东与河北的咽喉,史思明安排了大部分兵力来驻守此处,李嗣业自然不会等闲视之,他动用了三百门火炮陈列在关前的平原上,炮火每日轰鸣连番不绝,又以百余架巨型孔明灯,漂浮在榆关上空轮番投弹。

    整个榆关关城内面积不小,有九座小城连环相套,横塞关口陈列为天险,为了抵挡河西军炮击和轰炸,张志忠命人在城墙上修建了许多简易的掩体,城内也搭建或挖了许多甬道和地道,大多数时候可以做到不露头,但有些时候抛头露面是躲避不了的,如果可以的话张忠志希望能找一个盖子把整个关城都盖住。

    这是一场持久而又漫长的攻防战役,李嗣业为了保持持续进攻,给河北诸军定制了轮休表,十五万人平均每七天轮换一次。这很像一道初中小学数学题,十五万人每七天轮换,求每天有多少人攻城。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进攻之后,榆关依然屹立不倒,由于冬季快要来到,李嗣业决定停止进攻,三方进入一个短暂的休战期。他也组织人手在幽州,云州,冀州三城中修建作坊,用于大量生产火药炮弹和改进火炮技术。他一度以为明年进攻榆关仍然是一场漫长的角力。

    但是这一年的上元节一过,伪燕内部强行发生了权力更替,史朝义弑父夺位,又杀死了继母皇后和法定继承人史朝清。这场内部倾轧的源头就来自于对继承人的选定,因为史思明和史朝义父子间的猜忌和不和,导致史思明将小儿子定为了法定继承人,原继承人史朝义当然不满意,自认为一旦弟弟继位,他一定会遭受继母和兄弟的毒手。

    所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男儿应当自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求自保。至于抢夺得来的继承权力能不能延续下去,这就是今后的事情了。

    史朝义篡位成功后,首先面对的便是根基不稳,他的能力和资格都难以服众。

    本来以他手中的兵力,完全是足够自保的,但是在如今的叛军阵列中。多数都是和史思明平齐的老资格,这些人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尊为二圣,但对于史的儿子,实在没有什么尊敬可言。你一个毛头小伙子,有什么资格骑到我们的头上来。

    史朝义强行继承大位后,决定先前往亲自指挥坐镇,表示自己作为大燕国君,愿意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张忠志却对他心存警惕,以为史朝义是要从他的手中抢兵权,于是便去信史朝义婉言拒绝,实际上却是在警告他,不得踏入榆关半步。

    实际上从史思明杀安庆绪开始,整个东北藩镇势力已经进入一种危险无序的强权权力阶段,传统的法定父子继承在藩镇军阀中并不管用。上一代统治者移交下一代必须是军中的当权派,否则很快就会被取而代之,这种混乱一直延续到北宋初期,直至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之后才慢慢摆脱。

    史朝义只得去信对张忠志好言劝慰,大将田承嗣却对张忠志看不惯,开始怂恿史朝义对张忠志采取强硬手段。

    如果史朝义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有个清晰的认识,他就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决定,对张忠志采取绥靖政策。

    如今燕军的大部分兵力都掌握在张忠志,李怀仙和田承嗣这三人手上。史朝义篡位之前手上只有一支亲兵营,连太子都不是,太子六率也被父亲剥夺。他若想要把整个燕军整合起来,需要在这三人之间虚与委蛇,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相互制衡,最终使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

    史朝义当然没有这样的帝王驭人术,他不但无法掌控这三人,还使得田承嗣整天在耳边进献谗言,极力怂恿他对付张忠志。

    “陛下,榆关乃是平卢门户,张忠志他在关城内统兵五万,却前方百计阻止陛下前往坐镇,这不是生了反骨是什么。”

    史朝义犹豫不决地问道:”田公,正是由于他兵权过重,朕才不可以轻举妄动,万一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使得他率兵攻来营州,岂不是让幽州的李嗣业坐收渔利。”

    “陛下担心什么?营州这里有我麾下的兵马,辽东城中有李怀仙的契丹兵,我们两人都对你忠心不二。如果陛下担心他会转投李嗣业,可以想办法将他诱到营州城内来杀掉。”

    史朝义最终还是心动了,激动地问道:“如何诱杀?”

    田承嗣凑到他的耳边低声说道:“下个月初三就是张忠志的生辰,陛下可提前下旨在营州城中扩建张忠志的府邸,并且加封他为郡王,消掉他的戒心。然后先加封他儿子的官职,把他的家眷骗到营州城里来以礼相待。等到他生辰的前夕,以在营州设宴为他贺寿为由请他来营州,在寿宴上预先埋伏下刀斧手,陛下你摔杯为号,数百刀斧手齐出,将张忠志一家砍为肉泥亦不过分。”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九十八章 张志忠身死牙兵投效

    史朝义心中凛然,这田承嗣还真狠,好歹是一起在一起共事的同僚将领,说把全家砍成肉泥这种事情都是脱口而出。他本想自己杀兄弟杀继母就算狠了,与田承嗣相比简直就是小绵羊。

    他还是犹豫地摇了摇头:“要行此事还是风险太大,张忠志并未露出反意,我们也不好如此下手。”

    “他有没有反意岂能让你知道,他要到反的时候,是要取你我的项上人头的!陛下千万不可妇人之仁,错失诛杀逆贼的大好时机。”

    史朝义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田承嗣把李怀仙拉了过来给他吃定心丸,他特意让李怀仙从辽东城中给史朝义写来奏疏,疏中写道:臣自当尽心竭力,助陛下清除逆贼。”

    史朝义有了这句话作保,胆子就大了很多,立刻按照田承嗣的计划,先在营州城中给张忠志扩建府邸,然后命人传旨给榆关中的张忠志,加封他为德义郡王。

    接到旨意后张忠志表面上虽然不屑一顾,但内心还是挺高兴的,毕竟这是史思明称帝以来大燕国的第一个郡王,田承嗣和李怀仙等人都没有这样的待遇。这下他愈发肯定史朝义是欺软怕硬,自己脾气越大,对方越是上赶着来讨好。

    不过他倒是没有放松警惕,更不会巴巴地跑到营州去谢恩,只有在他这一亩三分地上,他的权威才愈发稳固。

    这才只是田承嗣组合拳中的第一招,史朝义很快又下旨给张忠志的儿子,任命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并且要与他做儿女亲家。

    张忠志这次没有阻止儿子去营州谢恩,毕竟史朝义两次拿热脸来贴冷屁股,真要一点面子都不给对方也说不过去。听说史朝义命人在营州城中给自己扩建了府邸,正好让家人回去享受一番,也不负他的赫赫威名。至于说家眷的安全,他一点都不担心,放眼营州谁敢加害他的家人,敢动他的妻儿小妾一根毫毛,他就索性转投李嗣业,当个带路党引大军入辽东,让这些人全部玩完。

    张忠志的家眷回到营州后,确实得到了史朝义的优厚待遇,不但对他儿子称兄道弟,还把家中的孩子订了娃娃亲,今后都要联姻成为亲戚了,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史朝义写给张忠志的问候旨意中,也尊称其为叔父,这下显得有些尊荣过盛了,张忠志应该感到警觉才是。

    就在他四十五岁大寿的前夕,史朝义给张忠志又发来肉麻的旨意邀请函,函中说叔父为国为民,劳苦功劳,正当寿诞之际怎能留在边关承受苦寒,小侄在营州城中设下寿宴,望叔父能够早日归来,以体现朕的拳拳关切之心。

    张忠志已经上当了,但事先还要谦虚一下,回信说:“边关重地不可一日无将,忠志末微之臣,不敢劳顿陛下为我贺寿。”

    史朝义再次给他来旨:“边关重任可暂交给身边信任之人,朕翘首以盼,望叔父早日归来,共叙君臣之乐。”

    张忠志欢欢喜喜地上路了,他身边带着一千牙兵亲信,战马铁甲开道好不威风。

    他们一路开至营州城,都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史朝义亲自带着百官在城门外迎接。张忠志定睛去看史朝义身边,并没有田承嗣和李怀仙,才算彻底放下心来。

    田承嗣暗地里与自己不对付,知道的人也不算多,他要是跟着史朝义一同来城门口迎接,那才是事出反常必有妖。现在避而不见倒也是他的脾气。想必这史朝义在这营州城中也只有芝麻大点的权力,其余全受田承嗣制约,年轻人在几个老家伙这里受点气也是应该的。

    寿宴在史朝义的临时皇宫举办,张忠志只身带着十几名牙兵和两名牙将赴宴,当仁不让地坐在老寿星的主位。史朝义陪在侧位上笑容自然,不断用眼色示意手下的官吏们用甜言蜜语吹捧张忠志,把这个老家伙恭维得飘飘然。

    等到酒席半酣之时,张忠志已经喝得醉意微醺,两个牙将始终滴酒不沾站在左右,身披甲胄手持钢刀,让人心生畏惧。

    史朝义决定不再等待,命亲信几人撤离张忠志的案几旁。他看准时机将手中的琉璃盏高举在手中砸了下去,琉璃顿时碎裂成八瓣。

    蹲藏在宴会场地后方的刀斧手们一拥而上,对着张忠志一家进行劈杀。十几名牙兵慌忙上前去护住张忠志,但双拳难敌四手,恶虎也怕群狼,张忠志身上还没有披甲,在刀斧手们的劈砍之下,他已经是伤横累累。也幸亏牙兵们悍不畏死,从行宫外围杀进来,簇拥着重伤的张忠志往城外奔去。

    张忠志一家已经被斩杀干净,只剩下这个生命垂危的老家伙,牙兵们牵着马冲锋到城门口,与城门的燕军发生激战,一名牙将身中六矢,口中吐血将拓关举了起来,另一名牙将手持马槊与敌骑在城门口激战,被六人围攻致死。

    最终一百多名牙兵拥着垂死的张忠志冲出了营州城,众人行进至一处风化干涸的河床上,张忠志只剩下一口气。众人把他抬到大石上,他攥着满手的鲜血从腰间解下鱼袋和印绶,举在手中对这些人只说了一句话:“有我鱼符和印绶在身往榆关如我亲临,你们推举一个合格的将领,只求报此血仇。”

    说罢张忠志气绝身亡,这百名牙兵摘下兜鍪在胸间以默哀,他们将他葬在了河床上。

    牙兵们欲回到榆关掌控军事,但实在军职卑微,最高职务者也不过是个小校尉。他们经过商议后推举校尉王武俊为主将,回到榆关后立刻控制牙兵营,并且派人向已经占据幽州的李嗣业投降,引雍王大军入辽东。这样他们不但可以换取官职,也可以借助李嗣业的力量为张忠志报仇,也算是有始有终。

    牙兵们回到榆关后,并未将张忠志被史朝义斩杀的事情告诉榆关守军们,张忠志委派的留守将领对这些牙兵也敬而远之。他们关上门来在自己的营区内秘密谋划,一边派人前往幽州投诚。

    李嗣业正坐在幽州府邸内披着裘袍烤火,听闻榆关方面有人前来投诚,高兴得站起来挥手道:“快请!”

    这时天上正下着大雪,三名幽燕牙兵身披铁铠甲牵马站在堂下,朝李嗣业微微躬身叉手:“我们乃是卢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