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陌刀王-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旭这下坚决不同意了,理由是统一战争已经快要结束,这个时候应该招降纳叛,优待俘虏,瓦解某些唐军的抵抗心理。如果在这个时候屠杀俘虏,不是逼得建康城中的所有唐军拼死抵吗?
李崇豹被兄弟驳斥之后,犹自不服,声称要求病榻前求问父亲,让他老人家做出裁决。这时候李嗣业已经在弥留之际,估计连话都听不清了,仍在坚持着一口气。
宰相徐宾出面协调了两人的争执,不同意李崇豹杀俘的决定。心中暗想李嗣业担忧得没错,李崇豹确实不太服自己的兄弟。这是主公没有把家事处理好,遗留给他的问题。
李崇豹对这位冷面宰相还是有五分敬畏的,当即顺从弟弟的命令,下令部队俘虏唐军缴获武器后,主动给俘虏发放口粮和回家盘缠,或者劝服加入。
这一决策确实有用,唐军的抵抗意志不断减弱,大多数兵卒都认为大唐气数已尽,投降雍军天下也只是换了皇帝而已,对他们这些普通兵卒毫无影响。
仅仅六天时间后,唐军进攻到建康城下。为了加快灭亡唐朝的进程,让父亲能在合眼之前欣慰,李旭调令长江水师和江都水师分别载六万人过江,炮轰江岸上的防守工事,其余二十万大军将城墙另外三面包围,水师连同步军共调用了船炮和玄武重炮六百多门,巨型孔明灯一百多架,乃是历次战争之最。
火炮和孔明灯的投弹将建康城中变为一片火海,但对于城墙还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采用攻城器械猛攻,火炮压制的办法。
皇帝李豫这次可不敢留在城中督战,已经率领群臣和神策军提前撤跑到了岭南的广州。所以雍军明显比唐军士气旺,次日下午六时许,中郎将许宽第一个登上城墙,逐渐扩大战果。
李旭大喜之余连忙派宰相徐宾前往中军大帐中向父亲报喜。
徐相踉踉跄跄地奔跑至辕门处,一边大声说道:“主公,建康城已破。”
他进去之后,李嗣业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也不知能否听见他的这句叫喊。
北唐元朔九年,南唐广德二年,李嗣业在南征途中薨,终年五十六岁。
但由于其临终前做出一系列的应对,将继承人李旭召至采石,使雍军的南征得以持续。
李旭任用段秀实、臧希液和李崇豹为将,分为三路南下进攻余杭,豫章和长沙。南唐军郭子仪与皇帝撤退至岭南广州,其余各地的唐军失去统一协调,各自为战,被雍军各个攻城击破。
李旭在行军中为其父举行葬礼,一时间全军素缟,李嗣业的棺椁也由炮舰沿着长江与运河送回长安,在关中京兆府高陵县以诸侯之礼安葬。
李旭为追击南唐残余势力,一面派攻下余杭的段秀实继续南下向广州进攻,一面派长江水师出海南下到达广州港口,与段秀实的地面军队合击广州。
李豫与郭子仪提前得到消息,已提前乘坐海船逃遁南洋。
得到消息的李旭派三军继续进攻岭南,自己则带领武官员到达扬州,巡阅扬州军队后,又乘坐炮舰沿着运河北上洛阳,次月李旭回到长安。
九月底,北唐皇帝李继玄发下诏书,禅位给李旭,大唐灭亡。李旭改国号为雍,定都长安,改年号为兴业元年。从年号就可以看出来,李旭是要在皇帝任上想有一番大作为的。
他登基之后的第一件是就是肃清各地的唐朝残余势力,并且用威逼利诱的方法使得原先忠于大唐的属国以及羁縻州加入新的大家庭中来。其次便是解除全国的战时状态,开始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大乱期间南方遭受的破坏最少,所以李旭亲自选拔考察官员,将他们送到江东巩固统治,这个时候大唐残留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广州以南以及南诏国边境。率领他们的是仆固怀恩麾下的四万多人。
由于这里的气候已经接近热带,到处是人类尚未踏足的原始丛林。由于仆固怀恩是北方人,根本无法适应热带的坏境,很快就上吐下泻。
都道是破鼓万人锤,墙倒众人推,南诏国的军队也从森林里钻出来对唐军进行袭扰,而且雍军名将幽燕王李崇豹的大军正朝这边攻来,唐军可谓是腹背受敌。
而且听说皇帝和郭子仪带着一支水师从海上逃到南洋后,兵卒们的士气普遍低落,要想拿他们来打败风头正健的雍兵们来说是痴人说梦,而且仆固怀恩已经做好了舍身成仁的打算。
李崇豹率领的雍军经过二十多天的艰难跋涉后,终于找到了残留在岭南的唐军,很快发起了攻击,其结果也是可以预料的。唐军被一举击溃,仆固怀恩誓死不降,带领残部撤入了丛林深处。
雍军分散追击,三天之后终于在一条小溪旁找到了自刎而死的仆固怀恩。至此,除去逃到南洋的皇帝李豫带领的水师外,雍军已经消灭了所有唐朝的武装力量。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
按理说李崇豹可以搬师回朝向兄弟李旭复命了,可惜他心里不是这么想的。自从雍军一举北上辽东灭掉史思明后,李崇豹就被他父亲李嗣业任命为幽燕节度使雪藏起来。后来李嗣业下达的参谋制度,剥夺了节度使的掌兵权力,成了只管地方行政的闲职,李崇豹也找不到机会建功立业。
此次南征是他重新得以建功立业打造名望的好机会,只是参加战役已经是半路捡桃子,没有多大发挥余地。最后捡到仆固怀恩的头颅与他设想的功勋不相符,残唐皇帝又逃到了茫茫的大洋深处,他没有水师可以追击。
恰巧这个时候南诏王带着军队赶到,与雍军在从林边缘遭遇,南诏人手持长矛和毒箭,驱赶着大象向前冲锋,雍军被这庞然大物给吓住了,纷纷不敌后退。
李崇豹在马上喊叫着收拢住溃散的军队,退出六七里地后把炮阵给调了上来,前后两排玄武炮分别填装破片和开花弹,对着快速奔来的大象点燃了捻子,炮口轰隆隆地喷出了白色的浓烟,一时间丛林中弹片横飞。
南诏国的大象被大炮轰得尖啸不已,慌忙掉转身体朝着丛林深处跑去,将跟在他身后的南诏兵冲撞踩踏得溃不成军。
南诏人从未遇过这种东西,以为雍军中有会巫法的道士,能够召唤大自然中的雷电,纷纷溃散逃跑。
李崇豹大为得意,立刻进兵南诏国,若能将南诏王生擒前往长安。弟弟李旭该如何加封他的王位,郡王也应该变成亲王了吧。
他下令兵卒们进入丛林中,但是将士们却怨声载道,唐军已经被彻底歼灭,基本任务也已经达成,他们再没有必要去费力不讨好。几个李崇豹麾下的将领也前去劝谏:“听说这丛林中瘴气丛生,我们北方人到了这里大多承受不住,多半会病倒身亡。天宝年间鲜于仲通曾带兵征伐南诏,六七万人死于非命。”
李崇豹对这样的劝谏十分反感,怒而说道:“岂能把我与鲜于仲通相提并论,我军能够消灭唐军,说明我军远远强过唐军,区区瘴疫岂能阻挡。听我的,大军继续行进将南诏灭掉。”
雍军在密林中继续前进,行进初期一帆风顺,南诏国组织起的散兵游勇一触即溃,但随着时间的逐渐拉长,雍军这些汉人兵卒在丛林中的水土不服逐渐显现了出来,得了瘴疫的人逐渐增多。
李崇豹为了泼天大功,故意无视了将士们的疾病,催赶着他们前进,又命后方组织民力运送粮草,使得大量兵卒和民众死在了南下的路途上。雍军接近大理城之后已经是精疲力竭无力再战。
南诏王敏锐抓住机会进行反击,杀掉了大量的雍军,幸好雍军意志顽强不至于溃败,但已经无力再战。将领们再次向李崇豹劝谏,李崇豹决定再拼他一次,遂率军炮轰大理城,他实际上已经对压服南诏不抱任何幻想。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南诏王已经先顶不住了,派使者前来军中求和,并愿意上表国书,纳贡求和。
李崇豹喜出望外,遂带着南诏使者收兵回广州,回到广州后乘坐海船北上从钱塘江入海口进入余杭,接着从运河北上回到洛阳,又从洛阳前往长安。
新登基不久的李旭得知兄长灭掉了唐的最后一支力量,又超额地完成了任务,顺带征服了南诏,还将南诏国的使者带了回来,当即十分高兴,降下旨意加封李崇豹为燕王,继续担任幽燕节度使坐镇幽州城。
亲王乃是宗室能够得到的最高位分,通常是皇帝奖赏给成年的儿子们的,李崇豹身为皇帝的兄长,得到这个这个位分无可厚非,但他不认为这是皇帝赏赐给自己的,而是自己应得的。
等皇帝奖赏完李崇豹后,宰相徐宾带着派给李崇豹的官参军韦应物来见皇帝,韦应物主动揭发了进攻南诏的真相,以及点明了李崇豹进攻南诏国的过程中损失惨重的事情。这让李旭心中颇为不快,李崇豹明显欺骗了他。
徐宾趁机上前劝谏:“幽燕之地民风彪悍,地方牙兵势力还存在,而幽燕乃是北方边界重地,即使太祖武皇帝利用参谋制度剥夺了节度使权力,但派燕王前去坐镇怕使其借权座大,与地方牙兵相互勾连,形成气候啊。”
李旭想了想,笑着摇摇头说道:“他是我的兄长,自家兄弟朕都信不过,还能信得过谁。”
说罢他便决意将李崇豹派往了幽州,继续担任幽州牧执掌河北道大权。
徐宾从紫宸殿中走出来后,望着天空感叹道:“先帝,主公,徐宾有负你的嘱托,兄弟阋于墙的惨剧就要发生了。”
李旭执政稳定之后,对李嗣业制定的两税法进行了完善和加深,当时李嗣业在进行统一战争,新税法并未推广到全国,且对权贵阶层也没有触及到。他上台后的改革相当彻底,而且显得激进。他要求全国所有耕作的土地都要进行纳税,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无差别对待,而且要求根有土地占有数量来逐级调高税额,规定一户拥有土地一千亩以上,上缴税率就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多缴三十分之一成。
这样的举措无疑是触碰了少数的既得利益者,能够拥有土地一千亩以上,基本上都是大地主或者权贵阶层,借着雍朝南征战争的东风,这些人大量兼并平民的土地,还有不少人进行土地投献,使得土地兼并从一开始就显现出来。
皇帝的敇旨一下,全国上下都引起了震动,当然最有话语权的还是这些地主权贵,纷纷在暗地里想办法,希望皇帝能够收回成命。他甚至找到了李旭的老师兼宰相徐宾,结果被徐宾断然拒绝,他知道皇帝的决心有多么坚固,就如同他的父亲一般,绝对不会放弃。徐宾也不担心李旭会因此丢掉政权,他知道新生政权的统治者通常都拥有绝对的权力,那些依附新生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也尚未完全稳固。
这些大地主和豪门开始寻找敢于反抗皇帝的人作为他们的代理人,特别是这一税法规定也触及到皇族的利益后,涿州刺史裴基偶然发现燕王李崇豹也因为新税法而恼火。燕王因为功勋在幽州一带被赐予良田万亩,包括被投献的土地也有几千亩,按照皇帝的规定,他要缴比穷鬼和普通百姓更多的税。真是岂有此理,千古以来,哪有皇帝的兄长交税的道理,这是什么混蛋道理,李旭小儿把自己的亲人都得罪,难道要落得个众叛亲离?
裴基为了鼓动李崇豹造反,成功地接近了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