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酱。

    剩下的时间内他自己在城外上山砍些松枝,回来烧成木炭。他又在市场上买来一些桃木枝和桃符,桃符上写着神荼、郁垒的神号,回到家中挂在门外。

    等到三十日除夕,他把田珍和藤牧叫到了一起,把特别定制的火锅端上来,放进底料熬制,里面夹杂着羊油熬成了白汤。

    田珍端起酒盏,指着面前的铁锅和芝麻料问道:“这是什么玩意儿?”

    “火锅,待会儿看我如何做,你们尝尝。”

    他用筷子拨开了锅顶端的风口,里面的木炭加速燃烧,锅中的浓汤立刻翻腾起来。李嗣业立刻把羊肉片倾倒进汤锅中,又把菘菜,芹菜等西域特色菜倒入,菜与肉的香味立刻散发出来。

    田珍和藤牧咂着嘴巴,流着涎水看着李嗣业,等待他的下一步指令。

    “可以,开吃了。”

    李嗣业当先捏着食箸,从火锅中捞出肉片,然后在碗中蘸芝麻酱,开口尝了进去。涮羊肉味道不错,虽然没有辣椒,但依然能找到过去的感觉和味道。

    田珍和藤牧学着他的样子,也夹了羊肉在芝麻酱中蘸食,顿时胃口大开,狂吃狂造,也幸亏李嗣业切了十几斤羊肉,才能满足这两个大肚武夫。

    田珍吃得满嘴生油,调侃地说道:“你若是能把做吃食这点儿心思花在来都护身上,何愁官位不定。”

    李嗣业只是笑了笑,这位来都护素来谨慎,他可不会因为一顿美食,就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不过时间也快了,等到三四月的时候,朝中的事情会有一个惨烈的终结,或许是另外一个开始。

    ……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初,张九龄身穿布衣站在灞桥岸上,遥望长安的方向,心中怀着无限忧虑。

    监察御史周子谅上疏弹劾牛仙客,引用了不知从哪里找来的一本谶书,说是根据这书中的谶言,牛仙客是没有资格当宰相的。

    唐玄宗对于这种借谣言攻击政敌的手段最为痛恨,立刻命令左右把他按倒在地,一顿棍棒伺候,把周子谅打得昏死过去,等他醒转之后,玄宗余怒未消,又叫人把他痛打了一顿,最后下了一道敇令,将其流放岭南。

    周子谅奄奄一息,怎么可能走到岭南,刚出长安便一命呜呼。

    李林甫怎么能能放过这个打击政敌的机会,立刻在玄宗面前告刁状,说这个周子谅是张九龄引荐的,言外之意是说此次弹劾的幕后主使是张九龄。

    这就是他这位曾经的大唐宰相被贬为荆州长史的表面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早已埋下,他一次次地与皇帝唱反调,同曲意逢上的李林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九龄望着波光粼粼的渭河水,他的内心也同这渭河一般,疲惫苦涩,曾经善于纳谏的玄宗皇帝已经发生了蜕变,他已经热衷于享受这开元之治带来的繁华盛世。

    他所不知道的是,开元盛世的辉煌正在结束,大唐王朝的核心已经逐步走向了下坡路。

    张九龄离开朝中后不久,李林甫武惠妃一党迫不及待地对太子李瑛发动了进攻,告状的内容也很老套,无非是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及光王李琚结党,心怀怨望,而且加上了一条致命的内容——太子与太子妃的兄长薛锈暗中勾结,企图发动叛乱!

    对于这样的指控,李隆基也不知道是否相信,不过对于他这样一个靠政变起家的皇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算你们兄弟没有谋反,整天聚在一起到底在密谋什么!

    李隆基没有经过调查,直接召宰相入宫商议,能够庇护太子的张九龄已经被贬,李林甫一心想要颠覆东宫,扶持寿王上位,所以太子必死无疑。

    当李隆基询问李林甫的意见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此陛下家事,不是我们这些臣子可以过问的。”

    这才是很高明的回答,他总不能说我支持陛下废太子,只说我不能过问,实际上已经替皇帝下了决心。

    没有大臣干涉的李隆基,杀起儿子来毫不手软,先下诏书将他们废为庶人,将薛锈流放岭南,又发出第二道诏书,将庶人李瑛,李瑶和李琚赐死。

    ……

    已经成为庶人的李瑛和兄弟们被关在城东驿站,他站在被封死的门窗前,只有一丝缝隙透射进来。这个时候他在想什么,可能是想起了李嗣业的话,他曾经忠告过自己,要把自己孤立,皇帝给他定的罪行中,其中就有兄弟结党。

    悔不该不听嗣业之言,结果把自己送进死亡的陷阱中。

    皇帝派来了内监,在在驿站外宣布诏书:“庶人李瑛、李瑶、李琚私相结党,意图谋反,罪在不赦,即刻赐死。”

    太子最终绝望了,他与兄弟们哀叹父亲无情的同时,又对恶毒的武惠妃进行诅咒,即使化作厉鬼也不放过她。兄弟三人把白绫挂在屋梁上,临时前带着不甘的怨气,最终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皇帝三个儿子被杀的消息在长安传开后,朝野上下震惊。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储君,从来没有犯过大的错误,竟然突然被杀掉了。

    消息沿着长安向外相传,各都护府,各地节度使的留后院,开始派人来往传递信息。这是震动大唐的剧变,张九龄被贬,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太子的被杀,标志着大唐王朝未来的可能性被重塑。

    安西都护府的来曜也得到了来自长安的消息,此消息最先传递到录事参军事箫挺的手中。箫挺吃惊之余,更是惊喜,想不到东宫太子不但被废掉,而且是很干脆地肉体消灭了,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来曜都护时,来都护也哑然盘膝静坐,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无奈地叹气道:“真是让人难以预料,圣人被蒙蔽了。”

    李嗣业目前还没有得到长安传来的消息,不过他未卜先知,知道太子李瑛的寿命快走到了终点。

    消息想必已经传到了来曜的耳朵中,他对自己的任用不需要再考虑朝中势力,更不需要考虑太子。想必会有任命下来了。

    盛唐陌刀王

 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远虑

    田珍和藤牧确实没有到疏勒镇上任,两人每日在龟兹的街道上游走,然后游逛到酒肆中饮酒。

    一日他们坐在胡姬酒肆中,刚沽了一斗的三勒浆,端起酒盏大口豪饮。正好从门外走进来三名都护府亲卫,其中一人就是卫队旅率陆谦。

    两人与陆谦是相识的,他们也不知道此人与李嗣业之间的龉龌,便朝陆谦拱了拱手。

    陆谦乜着眼睛笑了笑,敛去神情中的冷蔑,坐在了两人的面前。

    “两位依然没有任职吗?跟着李嗣业,把你们给耽误了。”

    田珍听他说话的味道不对,放下酒碗略带不满地说道:“此事不需要你操心,我们自有决断。”

    “两位的前途,自然不需要我操心,我只是替你们惋惜而已。你们跟着李嗣业,没有丝毫的出路。他这人倒霉啊,在来曜都护的手下,一辈子不会有出头之日了,你们难道也要跟着他坐吃山空?时间不等人,两位趁着年轻不去建功立业,却在这里借酒浇愁?”

    田珍语气生冷地说道:“你说什么胡话,李嗣业不过是一时困顿,怎么可能一辈子无出头之日?”

    陆谦神情略冷地哼笑了一声:“孤陋寡闻之辈!你们两个还不知道吧,长安城里出大事儿了!东宫太子被皇帝下旨赐死,东宫要换人了。李嗣业曾经是太子的亲信,太子一死,他也要倒霉,你觉得来曜都护还会用他吗?”

    两人来不及吃惊,面面相觑之后默然无语。陆谦在一旁趁机煽风点火道:“李嗣业这条船已经沉到底了,你们难道也想跟着他沉掉?两位手上也是有真功夫的,到哪里都可以做个队正。我陆谦也是个爱才之人,两位如蒙不弃,可到都护府卫队我的麾下担当一个什长,等日后本率正升迁了,会提拔你们的。”

    田珍和藤牧冷眼旁观,陆谦充分地演绎了小人神情骄横是什么样子,跟着这种毫无心机的小人,能有什么前程可言。

    藤牧当即冷冷地拒绝道:“陆队正的好意,我和田珍心领了。不过呢,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朋友的友谊,对于你这样的人来说,是永远不懂我们的……”

    田珍起身站起,一把将藤牧从胡凳上拽走:“走,跟他在这儿扯什么闲篇?”

    两人旁若无人地走出酒肆,陆谦脸上再也绷不住,露出了狰狞的神情把手中的酒盏扔到地上摔成了八瓣。

    “不识抬举!跟着李嗣业陪葬去吧!”

    两人回到龟兹镇李嗣业所在的院子中,进门却见他正在玩弄一堆毛绒绒白色的东西,这玩意儿好像是从植物上摘下来的。

    田珍面色凝重,神情冷酷地说道:“长安出事儿了,你知不知道?”

    李嗣业从墙上摘下一把弓,用弓弦弹着铺在地毯上的白毛,一边面无表情地问道:“出了什么事儿。”

    “太子被他老子杀死了!你的靠山完了!”

    李嗣业有节奏地弹动着弓弦,说话时头也不回:“太子不是我的靠山。”

    “这话你跟我说我信,别人怎么会相信?”

    “我知道你在担心啥,你尽管放心,来曜都护会给我一个实缺的。”

    田珍听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是该相信他和陆谦谁的话了,按照人情冷暖的惯例,太子一死,来都护怎么会任用他?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军官而已,他在太子内率的资历只会成为他的阻碍。

    “你凭什么这样肯定?”

    李嗣业笑了笑没有说话,继续鼓捣他面前的棉花。

    藤牧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棉花,在中原还很少,安西倒也种有这种东西,不过还没有普及,我准备用它们做一条被子,来年冬天至少不用再受冷。”

    田珍很是不满地哼了一声,你都困顿到这个地步了,竟然还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在这里搞这些无用的小玩意儿。

    来曜确实有起用李嗣业的意思,当初来安西任用他做旅率,确实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不过这个李嗣业确实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给太子做近臣的时候,能引起圣人的忌惮。刚刚来到安西,就获得了高仙芝的赞誉青睐。如果李嗣业真无才能,他倒不介意趋炎附势的小人。现在太子已死,他也不必考虑得罪李林甫的问题。

    既然高仙芝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不如就安排到他那里,由高仙芝给他安排一个旅率。

    他立刻命人把录事参军事箫挺叫了过来,这是他的心腹,很多事情都愿意征求对方的意见。

    来曜立刻对箫挺说道:“你派人去把李嗣业叫过来,我准备把他派到高仙芝那里去,给他安一个旅率的职位。”

    箫挺点了点头,转身准备往外走,却犹豫地停住了脚步。

    来曜扭头问道:“你有什么疑问?”

    箫挺躬身叉手说道:“卑职只是想问,都护可曾考虑到朝中李相公以及宫中的态度。”

    来曜和煦地笑笑:“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就算他曾经是太子的亲信,如今太子已身死,他们这些太子旧人还能有什么作为,况且这李嗣业只做过几个月的内率千牛,就算李相公刻意要剔除东宫旧人,李嗣业远在安西,与他们有什么影响?”

    箫挺近前低声问道:“来都护可曾猜到?李嗣业为何会从太子内率外放到这苦寒的碛西来?”

    来曜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