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陌刀王-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珍拍着膝盖说:“当然不会!但是现在他们改变了吗,你可曾看见他们改变?”

    李嗣业神秘莫测地摇摇头:“明天清晨,咱们再见分晓。”

    第二日清晨,李嗣业命令藤牧在城头上敲锣召集集训,葱岭守捉的一百多名兵卒,除去参加护送任务的二十人正在准备外,其余人全部在第一时间到达了城外的校场。

    他们没等李嗣业下令,就开始进行了捉对厮杀训练,相互之间比刀法,长枪的枪法,有人训练弩箭射靶,看眼下这种急促行为,大有一日之内就要吃成胖子的壮志雄心。

    李嗣业回头看了一眼傻愣愣站在一旁的田珍,咧嘴笑道:“不要忘记你的赌注,立刻准备带队护送商队出发。”

    田珍长长地叹了口气,圆骨碌的大眼睛中充满了怨念,接下来他什么话也没有说,立刻回去收拾包裹。

    ……

    李嗣业把于构叫了过来,让他组织十几名火头军连夜炒面,然后用羊油加入锅中翻炒。

    伙夫们一边翻腾炒面,一边摇头说道:“这玩意儿,炒成之后能吃么?”

    “管他呢,上面让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于构绕着锅边来回转圈,背负双手得意地说道:“你们知道什么,这炒面做成的饼干能够保存一个月。”

    “保存一个月,不能吧?我们蒸的干粮都不能保存二十天。”

    还有比这更神奇的事情,李嗣业命人把两匹羊肉切成肉条,在炒制的花椒和青盐中来回揉搓,肉条被盐腌入味之后,变成了红褐色,然后命人钓在不见太阳的阴凉出进行风干。他声称这些东西能保存一年以上。

    兵卒们整日好奇地看着这些腌肉,对于守捉使的话难以置信,如果真能够保存一年,他们立刻就向李守捉使讨要方法,教给自己的婆娘也做一些腌肉。

    下午时分,波斯商队出发了,李嗣业站在城墙上遥望远送,二十名唐军穿着牛羊皮做成的衣服,装扮成刀客队护送着商队离开守捉城。

    如果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他们是由唐军假扮而成,不过在大漠中游走的,都是些沙盗和各国商队,一般人不会真的究根追底。

    他的行为确实存在风险,但在李嗣业看来,这风险和他获得的东西,完全是成正比的。

    这一单护送生意大食商队总共给了他价值二十一万钱的大食金币,除去给兵卒们雇佣费花去十二万,他本人到手的钱财总共是九万钱。

    他深知这些钱放在手中只是废物,必须利用起来继续创造财富。

    他在守捉使府的草厅外面竖起了一块牌子,以五十钱一亩地的价格雇佣葱岭守捉所有人开垦荒田。

    葱岭这片起伏的高地是非常肥沃的,高山冰川上流淌下来的泉水形成了徙多河流进了喀拉湖。他组织垦田的地方,就在徒多河的两岸,准备种植棉花这种耐寒植物。

    棉花如今已经出现在安西,但是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特别是在中原地区,人们可选的织物不是葛麻,就是丝绸。丝绸穷人是穿不起的,而且唐王朝还延续了法律规定身份低贱的一部分人不能穿丝绸。

    葛麻这种织物舒适感奇差,就算是经过深加工的火麻布,抵御严寒的能力也远次于棉纤维和动物毛皮。葛麻做的衣服穿上一段时间后,就会变硬而无法穿着,需要用木槌将它捣软,成为中原百姓入夜之后的一项必须工作。李白的《子夜吴歌》中就写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万户捣衣说明了什么,不正说明长安城里能穿得起丝绸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百姓都还在穿葛麻吗。

    丝绸确实能够保暖,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太贵,以至于成为区分贵族和平民的标志。李嗣业认为他有必要把棉花推广出去,成为中原广大地区的贫下中农能够穿上更为保暖和廉价的棉布服装,当然,捎带着获得大量的财富,成为自己日后的政治资本。

    当然这些事情只能藏起来做,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葱岭守捉使,他做的一些超纲的东西,一旦被人发现并注意到,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别人的垫脚石和胜利果实。

    盛唐陌刀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垦田欲种棉

    有了护送商队的前车之鉴,葱岭守捉军户们垦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连他们的少数民族娘子,也拿起了?头沿着徙多河沿岸开荒。

    参加护送商队任务的二十人已经先拿到了两千钱,这可是真正的两贯开元通宝,他们的娘子们把钱带回家时,挂在肩膀上发出哗啦哗啦清脆的声响,让守捉城里的其余人眼馋不止。

    史队正和宋队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秘密建立的懒汉同盟被肢解分化,那些清晨积极训练的兵卒,那些下午埋头耕田的士兵,他们昨天还信誓旦旦地说,绝不跟着守捉使折腾,让他寸不难行。

    但是他们现在汗流浃背进行开垦,脸上却是乐呵呵的,只要用?头刨出一亩地,就能在守捉使那里领取五十个沉甸甸的铜钱,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事情。

    两人经过苦心思索分析得出结论,再坚固的同盟也抵不过金钱的腐蚀,就连在身边照顾他们的两个娘子,也扛着农具跑到徙多河边开荒去了。

    李嗣业站在城头上,看着远处开荒种田热火朝天的劲儿头,心中倍感豪气,无论到了什么地方,开荒种田不能少,日后还要广积粮,高筑墙,非把葱岭变成南泥湾不可。

    ……

    于构这个主薄变得越来越忙,李嗣业让他负责审验开荒的完成质量以及工钱的发放。

    傍晚时分,扛着农具的兵卒们从徙多河边归来,完成工作量的主动去找于主簿领工钱。

    众人挤挤挨挨地排成散乱的队伍,于构跪坐在板足案后面,在纸张上的名字后面打个对勾,然后喊出名字:“鲁小山,开荒一亩半,共得七十五钱!”

    兵卒笑嘻嘻地在下裳擦拭手上的泥土,双手掬着去接钱,谁料于主薄却睨了他一眼问道:“唉,对了,你还欠守捉城一顶兜鍪,两只护臂,共两千二百钱,什么时候还?”

    兵卒略微涨红了脸,为难地挠着幞头问:“这个我以后积攒够了,一次性还行不行?”

    于构铁面无私地摇了摇头:“那不行,要照你这个攒法,什么时候才能够攒够,这样,先扣你三十钱,在这儿先给你记下来,每次还这么一点儿,总有一天会还完。”

    他指着排队的兵卒们喊道:“你们也都一样!每人扣一部分,等到你们还完为止,所扣的款项我都会在账本上给你们记得清清楚楚,你们自己也用麻绳打结记着点儿!”

    兵卒们顿时丧了气,怪不得李守捉使记账的时候有恃无恐,一副不怕你们不还的样子,原来在这儿等着他们,这阴谋诡计果真是太深了。

    所谓的阴谋诡计在李嗣业这儿并不算阴谋,只不是一点儿小套路而已。

    从今天开始,所有葱岭守捉的士兵们和于构一样,用细麻绳记账。虽然在大唐,笔墨纸张已经很普及,但价格依旧不是很亲民,而且大唐军队中,每十个人,就有九半个是纯粹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以结绳对他们来说,就是记账的最好方法。

    结绳记账法简单易学,比如说张三欠李嗣业的甲胄钱是三千六百钱,那么他就在一段绳子的开头,紧挨着打三个结,然后空出距离打六个结,再空出两段相等的距离打串结,相当于两个零。

    但如果账目有变动怎么办,这也挺简单。又比如张三今天扣了三十钱工钱,他自己不会算,就由于构主薄告诉他还欠守捉使三千五百七十钱,他只需在绳子的二段距离拆开一个结,在第三段打出七个结。

    结绳记账适用于所有文盲,只是有个问题,不会计算的兵卒们,容易被管账的主簿糊弄。

    李嗣业在草厅的楼顶上往下看,对这种事情他可以装糊涂,但心里必须清楚,人至清则无鱼。他倒是觉得于构可以在自己的账目上贪一点儿,而不是去克扣普通的兵卒们。

    如果他足够聪明的话,这个主簿可以一直做下去,若是不够聪明,迟早会引起众怒,而他就可以杀掉他来平息众怒。

    所以一切的原则,都是要保证他这个守捉使的绝对权威。

    几天的时间内,葱岭守捉的军户们在徙多河两岸开垦出五百多亩的土地,这个亩数符合他初次试种的范围,亩数太多的话,就有些难以承受了。

    根据后世他所了解,安西这片土地是非常适宜棉花生长的,就连高寒的帕米尔高原,也有相当规模的棉花种植田,所以他的棉花种植大计,就从这里开始。

    安西四镇的集市上就有棉花种子,而且康居和龟兹附近也有许多规模不大的棉花田,种植这些棉花的,全是亡国之后逃难到安西的波斯人,他们不但有早期的棉花加工技艺,还能用羊毛和棉花做成地毯,这一项技艺特产风靡全世界,但在这个时期,波斯地毯最大的客户就是唐人,长安每一个富户的家中,都有这样一挂富有几何美感的地毯。

    棉布在很早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规模较小,纺织技术也不成熟,反而使得价格昂贵。黄道婆改进的那个纺车和织布机,他脑袋里倒是有些印象。

    如今正是四月,已经到了棉花种植的时节,如果耽误掉,就只能等来年了。

    他趁着天气晴好,特意把自己改装打扮一番,装扮成了粟特人的模样,头戴尖顶毡帽,带着藤牧回到了龟兹城。

    他这么装扮的目的,就是怕在安西都护的眼皮子底下被人认出来。

    龟兹的集市也和长安一般,通常都是下午开市,售卖的物品繁杂,带着浓烈的西域特色。

    李嗣业牵着马行走在拥挤的人群中,前方时不时会出现戴着帷帽,身穿襦服轻纱遮面的女子。紧接着便是扎着黑色细长辫子,穿着窄袖细腰束身衣,下身穿着长裙的胡女挡住了他的视线,胡女脖子上戴着银项圈,白皙的脚腕上拴着叮当作响的铃铛。

    藤牧正眼馋地看着那胡女,紧接着又有一个头顶铜盆的天竺女郎吸引了他的视线。这天竺女子小麦色肌肤,鼻子上戴着铜环,大胆而又泼辣,她面对藤牧的偷窥非但没有羞怒,反而扭动着水蛇腰回过头来,回了一个撩骚的媚眼。

    他正要追上去看,一帮牵着骆驼的大食客商将他挤到了道路一旁,李嗣业伸手拉了他一把,又在他脑袋上狠敲了一下:“眼睛只能看得见花姑凉?我带你出来是做什么来了?死性不改。”

    藤牧揉了揉发痛的脑壳,知道李嗣业说得不是好话,他只是悻悻地摇了摇头,看着这些黑衣客商拥着人流骑着骆驼远去。

    盛唐陌刀王

 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难却

    这些大食人头戴黑色罩帽,身披黑色绸衣,却又用白布遮脸,腰配镶着宝石的宽刃刀,与身穿白衣的倭马亚王朝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尚未成为气候的什叶派,也是日后阿拔斯王朝的忠实拥护者。唐人喜欢用白衣大食和黑衣大食来区分他们,两个王朝代表着不同的派别,黑白分明的颜色也证明了他们水火不容,这种派别之间的分歧,能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去,堪称是延续千年的争端。

    李嗣业打听着找到了卖棉花种子的地方,若不是他在集市上找了个波斯牙侩,找一个下午也是白搭。

    这位波斯坐商并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