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道长去哪了-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罗浮和青城两派中,青城的可能性无疑更大,虽说到目前为止并无有力证据,但他们是鲜于向此举的直接受益人,单此一点就已经足够令顾佐作出判断了。

    因此,他来了唐门,向唐听风请求援助,在对付青城派一事上,也只有唐门能够给予他帮助。当然,如果青城派明刀明枪加入,恐怕唐门出手也很难挽回,只能寄希望于青城派自缚手脚,但如果真到了明目张胆介入的田地,顾佐就可以名正言顺向崇玄署申告了。

    见完唐听风,顾佐还想拜见唐十三,唐浚哲告诉他,唐十三正在南吴州,和女儿、女婿、亲家一道共享天伦之乐。

    “唐淞元抓到了?”顾佐问。

    “当然没有,那厮这次藏得好,居然躲过了红玉姐姐的追踪,连我都要佩服他了。”唐浚哲显然是有些真心佩服了,话语中满是真诚。

    抓获唐淞元,除了为百花门报仇外,其实意义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大了,如今已经和鲜于向翻脸,也不再需要什么证据、证人之类的东西,顾佐咬定了是鲜于向的指使,那么鲜于向再否认也没用,鲜于向用不用背这口锅,一切就看双方之间最后的斗争结果。

    天宝十年的最后一天,顾佐回到了南吴州,立刻召集一干心腹议事,把这次进京的情况讲述一遍。

    刘玄机出主意:“现在最怕的就是鲜于向借口咱们延期不交今年的两赋,要不这么办,今日是限期的最后一天,还来得及,咱们赶往益州,把钱送入节度府,交钱的时候大肆宣扬,至少先在道理上站住了”

    成山虎瞪了他一眼:“软骨头!”

    刘玄机没好气道:“这跟骨头软还是硬有关系吗?我说的是把道理先占住了,免得将来朝廷说咱们没交钱!”

    成山虎道:“这钱,咱还就不交了!”

    原道长坚决站在成山虎一边:“没错,交给谁都不能交给鲜于向,就是不交了,看他能如何!”

    顾佐望向屠夫,屠夫思索片刻,道:“馆主师弟亲自前往长安,已然向天子、向政事堂、向武百官表明了我们南吴州的心意,这钱,不是我们不想交,而是鲜于向故意刁难,是他不收!所以,交不交这笔钱其实关系不大。”

    赵香炉立刻附和:“天爷,十万贯呢,能省一笔是一笔吧。”

    见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不交,顾佐点头:“那就不交了,请屠师兄主持委员会议事,征求各委员的同意,也同时向他们说明情况,赢得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正吏送来一封龙武军送来的书信,顾佐看完之后默然无语,将书信传递下去。

    十二月二十六日,李林甫查完岐山地震损失情形后,在返程的路上积劳成疾,病故了!

    看到这个消息,顾佐一时间生起极强的荒谬感,李林甫病故的日子,是顾佐在相府拜会之后的第九天,以顾佐当时对李林甫的判断,他压根没有病故的可能性。

    但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他夜间修炼时出了岔子,有可能是他服用灵丹时吃到了假货,也有可能是遭受意外,甚至被人行刺也说不定,唯一不可能的,就是病故。

    顾佐忽然想起自己在杏园中装扮神棍的时候,李辅国和元载都问起李林甫的吉凶,自己说过他命中该有一劫,没想到那么快就应验了。

    但无论如何,李林甫的死,绝对会引发天下震动,先不管各州各郡怎么样,至少南吴州的所有人都在奔走议论。

    天宝十一的正月初一,顾佐见到了两个来自长安的朋友,正是法号一行的司天台监丞张遂、法号鉴真的太医馆博士淳于鉴。

    顾佐打趣他们:“二位何其心切,连正旦都不过了,就来到南吴州?听说今夜芙蓉园大宴群臣,娘娘和李十二都要登台献艺,你们可真是错过了!”

    鉴真却很无所谓:“贫僧我和张道友辞官了,哪里还有资格入宴芙蓉园。就算歌舞再好、宴会再盛,又岂能比得上南诏之行?”

    一行也笑道:“我和淳于道友都恨不得插翅南来!”

    见他们如此急切,顾佐便将永昌诏舆图取出来,给他们指明了范围,这两位当即摩拳擦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闲谈之际,说起了李林甫的“病故”,一行道:“此中或有蹊跷,有传言,李相从岐州返回时还好好的,座船经停武功县时,赴县令之宴,宴席之中,人就忽然不行了。”

    鉴真补充:“武功县令已被拿捕,但听说已于狱中自缢身亡,尚不知真假,天子已将此事归由杨相核查。这哪能查出个好歹来?”

    都知道李林甫和杨国忠视同水火,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此事或许和他有关,让他去主持查证,也不知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一行和鉴真离开了南吴州,前往顾佐给他们标出的那块无人区,寻找合适建立山门的所在,顾佐则去了富贵院,把这件事和那一家子说了。

    张富贵当即道:“顾师弟说得没错,的确很像当日唐淞元摆酒的情形。”

    唐十三和唐红玉也深以为然,当即决定初四以后就前往长安,想办法查一查。

    这家子走了没有多久,朝廷的公就发下来了,杨国忠晋中书令、迁尚书左仆射,成为政事堂第一人!

    一直观望朝廷风向的丽水派立刻反应过来,三娘子再次来到南吴州。

    “鲜于向是杨国忠的人,杨国忠一手遮天,鲜于向必然更加张狂,听说他已经返回益州了,接下来会怎么样,我们很想听一听顾馆主的意见。”

    “历史已经表明,战争不可避免!”

    “历史?”三娘子表示疑惑。

    “我的意思是,历史的发展往往有其必然性行吧,说白了就是要打仗了。”

 第三十六章 顾氏同族

    二月初一,剑南节度府行丽水诏、永昌诏、黑山诏、通海诏和南吴州,由于四诏一州之地至今未按要求报送兽灾情况,已过了朝廷允许的有效期,要求立刻将过去三年的两税补上。

    同时,去年的两税逾期未交,也一并要求立刻缴纳,另各罚钱三万贯。

    上述税赋的最后缴纳期为本月底,逾期不交,节度府将予严厉惩处,并查办相关人等云云。

    传阅着这份公,原道长冷笑连连:“这厮开始了!”

    赵香炉脸色煞白:“之前还说三成,如今可是如数补齐,这得多少钱”

    刘玄机哀叹:“真和朝廷撕破脸了啊,这可如何是好?不如我再去趟益州,和鲜于向谈谈”

    成山虎勃然大怒:“谈鸟?你个投降派!待本官提兵杀进益州”

    屠夫看向顾佐,道:“如何应对,你就明示吧。”

    顾佐点头,向众人道:“鲜于向会怎么办,其实大伙儿心里都有数,我也早就跟你们吹过风,大伙儿也从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在此,我想请诸位放心,鲜于向的所作所为,是拿不上台面的,不论是皇帝还是政事堂,都不会公然替他出头,长安有很多深明大义之人,都是同情我们的,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因此,我要提醒诸位,我们并没有和朝廷翻脸,一切的根源,都在贪官鲜于向,我们是在和鲜于向做斗争,对此,诸位要有清醒的认识。”

    这么一说,众人的心情就好多了,刘玄机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忙不迭的点头,连声道:“没错,就是鲜于向这个狗官,欺瞒陛下、哄骗政事堂,咱们就冲这狗官来,非让他丢官免职不可!除非他向咱们低头”

    顾佐打断道:“总之诸位都不要被他吓着了,一个节度使而已,不要以为他是虎,在我眼里,不过是个病猫!退一万步,哪怕他不是病猫,也给他打成病猫!”

    刘玄机喃喃道:“还真打啊”

    贾贵一把捂住他的嘴,向顾佐表态:“坚决拥护顾馆主的英明决策!”

    议事之后,贾贵埋怨道:“老刘,你脑子进水了?再这么下去,就真被划成投降派了!”

    刘玄机道:“我是为了大局考虑,又没有私心。”

    贾贵冷哼:“你为了大局,你的大局有多大?能比馆主的大局还大?”

    刘玄机不说话了,叹了口气道:“咱们怀仙馆正处于发展势头最好的时候,这个关键时期我这心里难受啊”

    贾贵道:“我也不好受,但这两年我看得很明白,顾馆主的眼光,不是咱们能想象的,凡是他要做的事,其中必然有深意,凡是跟着他干的,都赚得盆满钵满!”

    刘玄机道:“馆主早就打过招呼,这两句话不要乱说”

    剑南节度府的公很快就传遍了各地,出乎顾佐的预料,很多人都明里暗里前来劝说,希望顾佐不要和剑南节度府硬顶,该服软的时候就要服软。

    顾佐接见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和这些人交谈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心里那股根深蒂固对朝廷的畏惧,哪怕顾佐解释,说这是鲜于向造成的,和朝廷无关,他们也听不进去。

    这种时候上下如果不能一心,真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可就不好办了。

    作为顶替尚长老的委员会主席,屠夫那边也同样收到了不计其数的谏言,两个人谈及此事,都觉得有必要扭转过来,可是怎么做才能消除人们的顾虑,鼓舞大家的斗志,却深感棘手。

    就在这时,节度府派来一位幕僚,此人名叫顾佑。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顾佐有点不敢相信,他问刘玄机:“这是玩儿呢?鲜于向什么意思?假名吧?他故意的吧?是套交情还是故意羞辱我?”

    刘玄机唏嘘道:“此人还真是叫顾佑,乃剑南道梓州司法参军,我当年入南诏之前,途径梓州,就被此人下海捕,那段日子,可真是不堪回首。想来是被鲜于向发现,调入节度府了。”

    顾佐点头道:“那就看看他怎么说。”

    顾佑进门后,四处打量了一番长史府书房,在顾佐的邀请下,昂首入座,又打量起对面的顾佐,打量片刻,笑道:“久闻长史大名,佑甚奇,听说长史出自会稽,却不知是哪一房?”

    顾氏是会稽望族,乃江东四姓之一,顾佐虽然“出自”会稽,但跟顾氏名门扯不上半点关系,顾佑来之前必定是有所准备的,说这些话,目的无非是炫耀一下家世,大意无非:我是本房,你又是哪一处听都没听过的偏支?

    对于这种家世血统论者,顾佐没什么闲谈的雅兴,直接问:“鲜于向派你来,有什么要说的?”

    顾佑冷笑,心下暗笑,果然是寒门出身,不敢回答,回头倒真要写封家书送往族中,查一下这厮到底是哪一支的。

    口中道:“节度公,长史当已收知,不知长史可筹措齐备了?”

    顾佐道:“别兜圈子,我要处置的公务不少,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猜测。你就直说,若是再兜圈子,那就恕不奉陪了。”

    “嘿也好,那我就挑明了说。知道节度为何给尔等宽限一月之期么?”

    刘玄机问:“不知节度何意?”

    顾佑道:“我本梓州参军,照理,此事与我无关,但既然我与长史同族,此事便不好置身事外,免得外头人还以为,我顾氏之人都不晓事理。”

    这句话就有点大族家长指斥族人之意了,不是很客气,旁边的成山虎双眼一瞪,正要发作,被屠夫摁在肩膀上,成山虎顺着屠夫的示意,瞥向顾佐,却见顾佐并未发怒,而是在思索中。

    见自己这句话奏效,顾佑心下冷笑,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