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道长去哪了-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回来的问题。

    凑够了信力值以后也不是想回就能回的,要向天庭拜表,如此一来,不就把行踪泄漏了么?行踪若是泄漏,后果就不好设想了,整治顾佐的方法很简单,扣下拜表,不予理会,顾佐就得在晋第十八世界中老死。

    所以,接引殿司命就是个关键位置了。

    精确道长可靠么?当然是可靠的,老乡、老战友,又是顾佐冒着危险去须弥天换出来的,这份恩情,比救命之恩还上档次,勾陈宫各星君为什么拼死护卫东唐,原因就在于此。

    但精确道长只是一个人,接引殿却有二十多个司命,说不好就会出岔子,还需要再安排一个进去,两个人互相打掩护,如此才能周全。

    接引殿安排了自己人,再有桂香府的田骈和傲云帮忙,这样一来就保险多了。

    就在顾佐考虑要不要干脆把顾佑弄到接引殿去的时候,东唐有人合道了,而且一下就是两个!

    尹书和张富贵。

    尹书没有引发天地异象,张富贵则动静有点大,天空上搞出了许多云团,这些云团一个个长得跟拳头似的,勾动了顾佐的回忆,也让他忍不住揉脸。

    这两人是绝对可以信任的自己人,这一刻,李十二都不禁围着顾佐上下打量:“一直听你不停说自己有大气运,今日我是真信了。”

    要把这两个人安排上天为官,田骈就能操作,但要进桂香府,田骈就被捆住了手脚,必须找一个能跟文昌帝君直接对话的大仙。

    想来想去,李十二上天去见殷夫人,不是哪个殷夫人,就是哪吒的母亲。没错,她要走夫人路线。

    自从寿宴之后,殷夫人一家终于团聚,她也搬到了云楼宫。

    殷夫人一直感念为她操持寿宴的李十二,这些年和李十二经常相互走动,再加上哪吒常居东唐,两人的关系自是没得说。

    “一个是我夫君的弟子,一个是我的师兄,如今两人合道,我也想为他们谋个好的差遣。夫君闭关七十年,如今也不知身在何处,我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只能来求夫人,还请夫人相助。”李十二满脸哀容。

    “好说好说,元君相中了哪里,我来谋划就是!”殷夫人大包大揽。

    “能不能安排在接引殿和桂香府为司命?若有需要打点之处,都在我。”

    “可以,你且在舍下歇着,等我消息就是!”

    当晚,李靖回来后,殷夫人把这件事跟他说了,李靖有些犹豫:“若来我麾下,我必善待之,这接引殿和桂香府是文昌的地盘……”

    殷夫人瞪眼:“去你麾下?是报恩还是报仇?顾神君和十二娘待咱们家不薄,我不管,几万年没求过你,无论如何这件事你得办!”

    (

 第三十二章 我来了

    李天王这样的仙界大佬,和文昌帝君的地位是差不多的,他被殷夫人催促着去了桂香府,殷夫人则回来陪着李十二说话,问一问哪吒在东唐的近况。

    聊了半天,胖家将就进来了:“老爷请夫人和元君去花厅相见。”

    见了之后,李天王道:“元君托付的事,我去找了文昌帝君,帝君已经答允了,但尹书合道,未引来天地异象,于规矩不合,需至我麾下为将,过渡些日子,快则三五月,慢则一年。”

    李十二连忙谢过:“多谢天王费心。”

    殷夫人道:“些许小事,不用那么客气。”

    李十二道:“这可不是小事,我师兄和那弟子能上天为司命,对东唐是件大事,天王和夫人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东唐必尽全力。”

    又坐着闲谈片刻,李十二返回东唐,仙职已定,就不能再瞒了。

    在元君庙里,尹书一脸惊喜:“老师回来了?”

    顾佐笑道:“回来却又要走了,尹书,你能合道,我心甚慰。”

    张富贵则一扫百年颓丧,重新焕发了生机:“神君……”

    顾佐笑道:“师兄因何见外?”

    于是张富贵改口:“师弟,我终于追上你和十二的脚步了。”

    当年大家一起在云梦宗修行,张富贵修为最高,打起架来也是主力,之后就慢慢出现了分际,到了最后,顾佐和李十二双双合道的时候,他却只在元婴徘徊。也许,这就是他足不出户,闭门苦修的重要原因,直到今天合道,终于和当年的师弟师妹站在一个层次上了。

    所以他过来见面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我终于追上了你们的脚步”,这就是他一百年的心魔,今天说出来,心魔算是解了。

    听了他这句话,李十二忍不住想落泪,顾佐也唏嘘不已。

    见过之后,便是正题。

    “我隐匿踪迹七十年,在为东唐谋一桩大事,已经到了最后一步,若是成了,今后我东唐再不受人欺负。”

    “如今我也能为东唐尽一份力了,有什么要做的,师弟请说。”

    “老师吩咐就是,无有不从!”

    “我将赶赴灵力诸天,也不知三年还是五年,亦或十年。从灵力诸天返回天界比较难,连山蟠龙阵无法往返,事成之后,须得拜表返回。表章先达接引殿,后送桂香府。接引殿有精确道长,桂香府有田骈、傲云,但他们再熟、再好,我最信任的还是你们二位,到时候切切不可声张,悄悄引我回来便是,也不可见诸文字,否则必有人害我。”

    听顾佐说得那么严肃,这两位也都严肃起来:“放心吧。”

    顾佐续道:“我已为你们谋得仙位,师兄去桂香府为司命。尹书先至李天王麾下为将,一年之内再去接引殿。此事关系重大,尹书和师兄切切不能说出去。”

    过了两天,桂香府降下符诏,分别赐张富贵和尹书一元之寿,张富贵超擢简拔,入桂香府为司命,尹书从军,在降魔大元帅托塔天王麾下为将,领二百天兵。

    得到这个消息,百花门上下又是欣喜又是遗憾,他们最希望的结果是张富贵留在东唐做神仙,可惜世事不能尽如人意。

    百花门举办了推选大会,将张富贵推选为终身荣誉掌门,由于龙头大长老莫五力辞,新当选的掌门是伍胖子,而伍胖子又在闭关,所以掌权的还是莫五。

    莫五不愿为掌门的心态和百年前一样,可见三娘子给他带来的压力和心理阴影有多大。不管监了青坛的苦桑道人怎么力挺他,他都拒不松口,始终秉持初心:三娘子对百花门没有下手,那是因为神君压制的结果,万一哪天神君不在了……呵呵……苦桑你斗得过孙三娘吗?

    苦桑说,神君怎么可能不在?

    莫五说,神君失踪七十年了好不好?我料再过三十年,孙三娘可能就会有所举动!君不见青山老掌门尸骨未寒……

    苦桑说你拉倒吧,青山尸骨都寒透了!

    不管怎么说,伍胖子挑起了百花门大梁,成为了百花门第三代话事人,据说定了一个百年发展大计,从闭关的居所门下塞了出来,具体是什么内容,外人无从得知。

    尹书上天就低调了许多,除了他原来虎溪门那些老人,没有太多人关注,这也是他刻意为之的结果。

    倒是刘玄机、金蟹将军、高仙芝、李嗣业等等举办了小型宴席为他送行。其实这么看下来,他在东唐的根基反而比张富贵要深厚得多。当年随顾佐前往巫江一战的经历,令他一生受益无穷。

    本体顾佑在天上待了十来天后便回来了,晋第十八世界的情况打探到不少,都写在一份报告中,交给顾佐后,又去赶下一场,继续打探另外一个灵力诸天的消息。

    等到高长江通过改造神像炼制的信力鼎完成后,顾佐就称得上万事俱备了,这方大鼎可以储存百亿信力,是下界的必须品。

    携带准备好的大量物资,尤其是百万灵石,以及瓶瓶罐罐的各种灵丹,包括许多五台天特产的朱果、瑶池琼浆玉液,顾佐悄然进入虚空通道。

    按照坐标连续跃迁十多次后,顾佐望着眼前的虚空墙壁打量多时。其实这里与别处并无不同,但在虚空通道中,想要准确找到这个位置,无异于海底捞针,甚至比海底捞针的可能性还小。

    事到临头,还是有些小紧张,从上界往灵力诸天不难,有准确坐标就行,难的是一旦进去,就需要挣够六亿信力值才能返回,要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回头看了一眼李十二,顾佐道:“等到恒翊世界大成,咱们就有真正自己说了算的家,谁也不怕了。”

    李十二点头:“晋第十八世界四天,等于混沌世界一天,我等你三十年,你如果不回来,我就过去。”

    顾佐在晋第十八世界能活至少二百六十年,但以两人的共识,如果一百二十年都无法捞够六亿信力值,就说明顾佐在这个世界遇到了麻烦。

    顾佐点头,揽过李十二,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转身进入墙壁。

    眼前的虚空细线陡然密集起来,连成一片一片的光云,顷刻之间,顾佐便从光云中脱身而出,身边漂浮着一朵朵白云,俯身下望,是无尽的山川。

    做了几个深呼吸,感觉空中的灵力非常稀薄,与混沌世界的浓稠完全无法相比。

    气海中的真元也很难发挥出来,就好像出水的管子被堵上了一大半,只能淅淅沥沥往外滴落。就连领悟的诸多大道规则,都感知模糊了,犹如外面罩上了一层细纱。

    这是高级世界向低级世界降临后受到的规则束缚。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合道才能飞行的灵力世界,自己就是最顶尖的存在,啥也不怕。

    顾佐缓缓飘落——晋第十八世界,我来了!

    (

 第三十三章 晋太元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南阳名士刘雅于书房中津津有味的读着一封书信,面前的一碗春面只吃了两口便被他忘了,全副身心沉浸在信中描述的故事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读罢,刘雅掩卷叹息,心绪久久不平,起身转了几圈,摊开纸笔匆匆回信:“元亮吾友,君之所闻真邪?梦邪?桃花之源斯美矣,果为真,吾愿访之。盼复。”

    将信交给仆役,令其送往柴桑后,刘雅等待几日,实在等不及了,干脆来到浔阳江边,往江水之中抛了个茶杯,那杯子化作一艘小船,载着刘雅顺江而下,直趋柴桑。

    好友陶渊明隐居修行之处便在柴桑左近南山之下,到了以后,刘雅却没有看见陶渊明,问童子,童子回道:“子骥先生,谢东山邀我家先生过访,已去三日。”

    谢东山就是谢安,庐陵郡公,如今隐居会稽东山,修为已至合道,天底下最负盛名的大名士。

    陶渊明和刘雅也号称名士,却无法与谢安相比,也难怪他这个不为权贵折腰的高洁之士要应邀而去,他应的是谢东山之邀,非谢太傅。只是不知被招去做什么。

    “何时能归?”

    “先生说,少则半月、多不过月余便可返回,子骥先生有要紧事吗?”

    “你家先生送书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