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道长去哪了-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佐这回有时间打量这位蒋长老,只见眉眼之间依稀有蒋小猪的几分影子,心里愈发笃定了。旋即又暗暗感叹,这些大宗门的嫡系弟子真是有钱啊,如蒋小猪,一下子就能掏出五千贯给顾佐,又如李十二,拜入公孙长老门下后不过四年,出手就是七千多贯。

    如张富贵这样的,自己辛辛苦苦卖命打拼,都做到百花门双花执事了,家底也就不到两千贯,而诸如成山虎、苏三这样浪荡江湖的筑基,两人也就只能凑出六十贯来。

    他在这边感叹修士们贫富的悬殊,那边龙泉道院和洞庭派则忙着点算收款。

 第一百七十章 印章

    洞庭派这边,一名执事掐着手指头点算成堆的飞票,点算完一张交给下一位,下一位则进行复核。

    龙泉道院那边则将所有灵石都倒进一个大桶里,有道士取出块材质奇特的板子,尺许方圆,板子上布满了指甲盖大小的凹空。道士将板子插进木桶中,拔出来后,所有凹空全部填满了灵石,这是一百块。

    再将这块板子塞入半人高的木箱卡槽中,取出下一块木板重复刚才的盛量,一个木箱塞满再换一个木箱,装了两个半木箱后,两万五千块灵石交齐,木桶里还剩两块灵石。这是怀仙馆方面算错了,多给的,屠夫连忙收了起来。

    顾佐好奇的问:“这是什么宝贝?贵不贵?能不能卖给我?”

    灵源道长笑着亲自出门取了两个木箱回来:“灵石匣,送给怀仙馆了。”

    洞庭派那边,七万五千贯飞票也都点算清楚,蒋长老取出一份地契,在上面直接用印盖章,注明交讫的时辰,交给顾佐。顾佐也在地契上盖了怀仙馆的印章并签字,注明收到的时辰。

    龙泉道院典造房送来一份开矿许可书,准许怀仙馆在南吴州所有土地开矿,所得矿产除按协议上缴崇玄署外,剩余自行调配。

    有了地契、开矿许可书,有了竞购协议,有了款项交割收据,南吴州正式成了怀仙馆的产业。

    作为朝廷直辖的军州,南吴州东西长六十里、南北阔五十里,内有十二座大山、两条河流、六处小湖,总计一百一十万亩土地,这片土地通行的治策法令颁布权、管理权,将统统由怀仙馆做主,甚至还可以建立一支千人以内的州兵。

    朝廷将天下分为十五道,但道并非治政之所,通常设观察使之类的监督,真正的治政之所是道下所设的郡和州,有些上州、大州又称为郡,郡守官衔更高一些、权责也更大一些,比如顾佐起家的会稽郡,郡守对周围几个下州还有指导的权力。

    南吴州属于军州,因为直面南疆,所以更为特殊,都督由朝中亲王遥领,但长史、司马、别驾以下等等官员,皆可由怀仙馆自行任命,只需报兵部、吏部备案即可。

    可以说,顾佐只要一份书发往长安,他的身份将再增加一个:南吴州长史!

    洞庭派一位执事搬过只木箱,打开之后,里面是大大小小的印章。顾佐挨个翻看,一水儿全新,洞庭派从没动用过。

    那执事捏着单子,挨个跟顾佐交接:“南吴州立州之时,类比内地下州,这是南吴州长史之印,正六品下”

    “司马之印,领兵事,从六品上”

    “别驾之印,佐长史行权,从六品下”

    “这些是司功、司法、司户、司兵、司仓、司田六曹参军事,前三曹为正七品下,后三曹为从七品上”

    “这三枚是录事之印,正九品上,由长史分派职司”

    “这三枚是博士之印,从九品上,同由长史分派职司”

    十五枚印章,这是南吴州的官场架子,当然,目前为止,一切都是空的,洞庭派没有将南吴州做起来,这些官职便没什么用处官俸是要南吴州自己出的,没事弄一帮人来吃自己的空饷,有什么意义呢?

    将所有东西郑重放入储物扳指中,顾佐长出了一口气,望向周围众人,无限感慨。

    前前后后反复折腾了将近半年,这座南吴山灵石矿脉,终于归属怀仙馆所有了,为此,顾佐背上了将近两万五千贯的沉重债务。

    除去债务,他肩上还背着更加沉重的税赋:矿脉每年上缴两万五千块灵石,南吴州每年上缴一万贯税、五千快灵石。

    怀仙馆跻身于天下少数拥有灵石矿脉的宗门之列,的确是个飞跃,但一想到肩上的重负,就令人时时冒汗,一刻不得安宁。

    吴善经向顾佐道喜:“恭贺怀仙馆,你放心回庚金山准备吧,几家宗门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不许他们因怀仙馆势单力孤而有所图谋。”

    顾佐恭敬回礼:“多谢吴道长,这么说,我可以开始探矿了?”

    吴善经点头:“当然。”

    顾佐转向灵源道长:“不知您何时有空?怀仙馆一直期盼着聘请您前往南吴山指点开矿。”

    灵源道长笑道:“你们什么时候出发,我一起过去。”

    吴善经在旁插话道:“灵源师兄以个人身份前往,不代表崇玄署。”

    灵源道长哈哈道:“对,是这个意思,差点忘了。”

    顾佐答应了:“那我就在南吴山建一座道馆,恭候道长入住。不知道长有没有什么吩咐?”

    灵源道长挠了挠头:“嗯取个名字叫玄学馆吧。”

    顾佐问:“还有吗?”

    灵源道长摇头:“没什么了,你看着弄。”

    洞庭派诸人也向顾佐道贺,顾佐表示了谢意:“上次见到圭峰山人,顾某甚是仰慕,今日未能拜见,甚为遗憾,请蒋长老代顾某向圭峰山人致谢。”

    蒋长老道:“小师叔最近一直苦修,连我等也轻易见不着,还请顾馆主见谅,心意定为转达。”

    实则这位洞庭派的圭峰山人是个话唠,最喜吐槽,平日里言语间不知得罪过多少人,因此有什么事务,洞庭派很少让他出头露面,只在需要斗法对战时将他请出来,顾佐当然轻易见之不着的。

    怀仙馆和洞庭派众人一起辞别卢龙会馆,两边将要分开时,蒋长老又转身向顾佐道:“顾馆主,你与吾儿乃生死之交,本想邀你相聚,但我们准备明日就回江南了,恐无相见之机,来之前,吾儿听说你筹齐了钱款,特意写了封信给你。”

    顾佐接过来,躬身道:“小猪是我的过命的好友,您是他的父亲,我今后唤您一声伯父。将来若是有暇,小侄定往吴州拜见伯父。”

    等洞庭派走后,顾佐打开信,里面很潦草的写了几句话。一是恭贺顾佐成为南吴州之主,这倒没什么好说的,二是提醒他,六年前南疆发生大规模兽潮,三年前同样发生了一次,只不过规模不算太大,只在南疆大山密林之中,甚至没有波及到南吴州。如今又是三年,一定要对此加倍警惕。

    屠夫和成山虎见他沉思不语,询问究竟,顾佐笑了笑,没说这件事,问:“咱们手上还有多少钱?”

    屠夫道:“六百八十多块灵石,一千两百贯。”

    顾佐仰天看着正在落下的夕阳,一股豪情油然而生:“明日兵发南吴州!”

    成山虎皱眉道:“明日怕来不及,几十号人,还得采买大量东西。”

    顾佐干咳了一嗓子,再次宣布:“三日之后,兵发南吴州!”

    屠夫问:“不打算招人么?”

    顾佐瞪着屠夫,屠夫眨了眨眼睛,顾佐一口气泄了,有气无力道:“那就七日之后吧,不能再晚了。”

 第一章 兵发南吴州

    十几辆大车排着队行进在山道中,拐出崇山峻岭之后,眼前是条山涧深谷,深谷的对面,是一片群山,山峦向东、向西绵延而出,望不到头,好似城墙一般,挡住了前进的去路。

    车马停了下来,所有人都站在板车之上,向前方遥望。

    顾佐扬着马鞭,指着对面大声道:“这就是我们的新家,南吴州!”

    队伍中顿时爆发出一片雷鸣般的欢呼声。

    走了三天,终于到了!

    山涧深达二三十丈,宽十余丈,其上有洞庭派拉起的两条铁锁。

    屠夫踩着斧子飞到对面,查看一番,回头示意铁锁牢固可行。于是,成山虎和李谷生带头踩着铁锁往前行进,后面跟着的十余名修士也一起动手,两人抬一辆板车,将所有车辆和没有修为在身的普通人全部送到了对岸,不到一刻时就渡了过去。

    两座山峰高耸入云,如两扇大门,牢牢锁住前进的通道。通道狭窄,有一半是溪流,只留出三丈多宽的路可以行走。从这里进去,便算入了南吴州的地界。

    这里就是南吴州的北口,也是顾佐之前多次探山之处。

    队伍于一排长廊处停下,洞庭派负责最后交接的几名修士已经等候于此,领头的正是老熟人尚执事。

    顾佐下马,哈哈大笑着迎了上去:“尚前辈,咱们又见面了!”

    尚执事捋着花白胡子道:“恭喜顾馆主,听说是你买下了南吴山,我就跟别人说,顾馆主要发大财了。”

    顾佐客气道:“一起发财!”

    尚执事取出一份舆图,向顾佐交接:“先把人安顿下来,老朽再带顾馆主查看各处产业,可好?”

    顾佐点头:“好。”

    尚执事指着舆图道;“南吴州共有大院三座,小院六处,正合九九”

    顾佐当即打断:“就住南主峰!”他来过南吴山多次,在天上转了不止一圈,早就心中有数,这会儿大家都累了,可没工夫听尚执事卖弄他那套风水学问。

    南吴州内的道路是洞庭派花了大力气整治过的,比来的时候好走多了,车队向南继续行进了两个多时辰,便到了南主峰下。

    沿着山麓,洞庭派修建了好大一片宅院,零零散散七八个院子,分布于绿树池沼之间,连以游廊、竹亭,光是看着就赏心悦目。

    屠夫当即分派院落,组织人手洒扫庭园、搬卸物资。

    顾佐则跟着尚执事腾空而起,去接收其余产业。

    洞庭派在南吴州经营十多年,共建起三座大院、六座小院,六处大小药圃,两片灵田,一座飞云精铁矿,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南主峰、北口和东溪。

    这三个地方各有一座大院,又称南院、北院和东院。

    北口就是刚才进入南吴山的北向山口,也是南吴州和黑山郡联络的主要通道。这里通常是接待来访客人的所在,有时候洞庭派也在这里举办拍卖会,产业以北院为主。

    南主峰是南吴州的产业聚集地,开辟了四座药圃和两片灵田,除了南院外,还有五处小院散落在周围的南二峰和南三峰中。

    东溪顾名思义,就是南主峰流下来的一条溪流,溪流向东而去,至东谷口而出。在溪流的北岸,便是东院,附近有两座药圃和一座飞云精铁矿。

    查看清点了一下午,顾佐才将这些地方都走遍,总计下来,有房一百二十余间,包括了大殿三间、住房八十一间以及丹房、书房、厨房若干,此外还有七间大库房。

    查看房间的时候,尚执事一脸伤感:“我是第一批开发南吴州的弟子,当时还是筑基,这些房屋殿宇,都是我们一块砖一块砖盖起来的啊,前后建了七年,扔进去上万贯!唉”

    南吴州的产业里赚钱的是药圃、灵田和飞云精铁矿。

    其中,六座药圃每年产灵草灵花二十八种,年销售九千余贯;两座灵田是南吴州的特色,所产灵米直供京城和几大宗门,年销售五千余贯;飞云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