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冠-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睹这一幕的吴与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为什么要煮花。
更不明白那弯弯曲曲的长长的竹管是用来干嘛的。
黄昏也不解释。
把从徐妙锦那拿到的玻璃盆放在冷凝管出水口,把提前准备好的纱布放在一旁,然后拿了把蒲扇在一旁坐等。
等待总是漫长的。
院门忽然传来吱呀声,满头大汗的黄昏和吴与弼回头,发现是腰间佩剑的许吟。
旋即徐妙锦出现。
因是出行,又戴上了那顶白纱遮面的斗笠。
徐妙锦走进来看见这从没见过的阵仗,万分不解,“你究竟要做什么?”
黄昏呵呵一笑,“香奈儿。”
这是忽悠。
不过倒是灵机一动,既然能提炼花油,以后也可以尝试一番,没准真把香水做出来,这可比香囊什么的高端多了。
自己岂非要成为大明的女性之友?
安排了,加入创业日程!
徐妙锦的心思显然没在这上面,站了一阵,轻声道:“上午朱棣发布即位诏书通传各地广告天下,诏书是解缙写的,和你说的一样,废除建文年号,今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又拟定他的年号为永乐。”
黄昏心不在焉的哦了一句。
这不是明摆的么。
历史的洪流谁也挡不住,只能任它滚滚东逝去,倒也是蹊跷,为何会这么早就昭告天下,把年号拟定了?
徐妙锦忍无可忍,微怒道:“你就一点也不关心这些家国大事,你好歹也是黄观的侄儿,身为读书人,不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黄昏头也不抬,对吴与弼道:“与弼,告诉我们美丽可爱不食人间烟火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不入耳的锦姐姐,你有多久没吃白米干饭和肉了。”
这话很妙。
吴与弼眼咕噜一转,“大概有一两个月了。”
黄昏暗乐。
理学大儒吴与弼,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吴与弼,很懂事啊,可以胜任僚机。
徐妙锦愕然。
她真没想到,吴溥身为翰林院编修,拿朝廷薪俸的人日子会这么穷,还是不甘心的问道:“就算你想赚钱,可读书人岂能如此没有骨气,哪怕你去写书也好啊。再说,你做的这什么真能赚钱?”
黄昏笑眯眯的,“能!”
旋即又补充道:“不过到时候还需要锦姐姐帮我开拓市场。”
徐妙锦懵逼。
开拓市场?
我?
黄昏也没细说,笑眯眯的说了句会洛阳纸贵啊。
眼睛一亮!
冷凝管的最下端,终于出现了一滴略微有些浑浊的液体,旋即是两滴三滴四五滴。
滴滴皆是钱!
满院香气,遮天莲叶无穷碧!
成了!
第十六章 制作烧碱(求推荐、收藏)
这是粗蒸馏,等蒸馏完第一次,油水分离之后,还要再蒸馏两三次,才能得到高纯度的花油。
黄昏已看见了大堆的黄金白银在对他招手。
徐妙锦若有所思,“你要做香料?”
香料确实贵。
尤其是贡品香料,远比民间市场流通的更贵,但香料一般是粉末或颗粒状,哪有液态的。
黄昏呵呵一笑,“沐浴露。”
徐妙锦一脸问号,嘟嘴不满黄昏的忽悠,“先前你还说要做什么香奈儿。”
黄昏干笑,“我随口说的。”
徐妙锦:“……”
终究是黄花闺女,不好意思在这里呆太久,轻声说道:“我今天来其实是想告诉你两件事,一件说了,朱棣登基,拟定年号为永乐,第二件事,朱棣上午下令,将于聚宝门处决方孝孺,诛十族。”
印证了。
黄昏确实没有胡编乱造,他真的是一个穿越者,可以预知未来的一些事。
黄昏黯然。
没能救下这位读书人,内心多少有些愧疚。
起身,向着心中聚宝门方向弯腰鞠躬为礼,轻叹道:“缑城先生,走好。”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
死于1402年7月25日,享年四十五岁。
追谥文正。
史上唯一一位被诛十族的大儒。
吴与弼小声的道:“黄昏哥哥,方向错了,那边,而且还没处决。”
黄昏无比尴尬。
徐妙锦又道:“那日你在谨身殿和朱棣的谈话,我已知悉,虽然你没救下方孝孺,但你也试过了,只是世事如此,你我凡人终究拗不了皇权。你也别内疚自责,且已救下黄观这位三元奇才,对得起这天下读书人了。”
徐辉祖如今落难。
不代表徐妙锦境况凄凉,有徐皇后撑着,徐家终究还是皇亲国戚,且宫里多有建文故人,是以徐妙锦如今还能知道一点宫里的消息。
“我走了。”
徐妙锦带着许吟离去。
黄昏重新坐下,眼角余光发现吴与弼情绪不对,暗叹了一声。
恐怕这就是吴与弼不愿意入仕的原因之一。
也不勉强。
由得吴与弼继续去野蛮生长,若是强行弥补他对仕途的单纯念想,今后真去参加科举当官,那么大明朝最多便是多一位清臣。
却会少一位理学大儒和教育家。
一天的时间。
黄昏最终得到了提纯的荷花油,茶杯大的瓷瓶堪堪装到一半。
暂时够用了。
傍晚时分,吴溥归来,直接把黄昏拉进书房,凄然而震惊的道:“你确实说中了,方孝孺将被处决于聚宝门,诛十族,朋友与门生是第十族。”
凄然,是因为方孝孺之死。
震惊,是因为黄昏真的能预知未来。
黄昏点头,“吴叔现在相信我是穿越者了?”
吴溥收敛凄凉心思,不解的道:“穿越者到底是什么?”
黄昏笑了:“穿越者啊,很简单,其实就是一种职业,和相士差不多,不过穿越者更强,因为他是天选之子,所以能真实预知未来,而相士只能推测。”
这番话也是忽悠朱棣的。
只不过当时没敢说天选之子,要不然朱棣一听,哟,我将是天子,你说你又是天选之子,感情你也想造反?
拖出去……
那么自己大概是走不出紫禁城的。
吴溥恍然,“可比《推背图》?”
黄昏思索了一阵,“这几百年之内的事情,我比《推背图》更准确,可是六七百年之后,那么《推背图》比我准确。”
几百年?!
吴溥呆滞当场。
许久,反应过来之后,看黄昏的眼神便炽热了许多,敬若神明。
黄昏大感不自在,笑道:“吴叔不用如此,我如今在你家中,你把我当做你侄儿就好,若是你不嫌弃,今后我们便是一家人。”
吴溥笑了。
自己没看错人,黄昏确实有着异于他这个年龄的成熟和稳重。
挺好。
确定了黄昏穿越者的本事,吴溥也没再去介意黄昏这几日在家里的折腾了,晚上还是老规矩,抽查两人的学问。
吴与弼顺利过关。
黄昏勉强,《千字文》中有一些字没能认出来。
吴溥也不急。
就黄昏重新学习这速度,也就一两个月左右,大概就可以去读四书五经了。
黄昏继续创业。
昨日已经蒸馏出荷花油,今日则要制作烧碱。
烧碱就是氢氧化钠。
油条用的明矾也叫碱,但含铝等杂质,所以还是要用石灰加上贝壳粉化学反应而成,应天府不靠海,找不到贝壳,倒是能买,可惜没钱。
黄昏捡的蚌壳回来尝试。
如果蚌壳不行,草木灰中也能提取出氢氧化钠。
把蚌壳放入石舂,将之碾碎成粉末状,石舂就是捣碎花生、芝麻等作物用来做年糕的原始工具,类似于后世的粉碎机。
这是一个体力活。
吴溥家里没有石舂,去隔壁胡广家借用。
忙活了一上午,得到蚌壳粉几公斤后,回到家里找了个大脸盆,将熟石灰和蚌壳粉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加入水不断的搅拌。
依然是个体力活。
必须让熟石灰中的氢氧化钙和蚌壳粉中的碳酸钠充分反应,得到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而且务必要小心。
氢氧化钠溶液是碱,容易烧伤皮肤。
倒是有惊无险的完成。
将氢氧化钠溶液放入临时搭建的灶台里,加热蒸馏除去多余的水粉,得到氢氧化钠沉淀物,亦是正儿八经的火碱。
只不过因为含有少量杂质,没能呈现出无色的晶体,还有一些白色不透明的晶体。
应该还有钾等杂质。
黄昏又去厨房拿了盐,制出饱和的盐水,将氢氧化钠反复冲洗。
之后终于得到了纯净的烧碱。
原理倒也是简单,因为饱和食盐水中钠离子饱和,所有氢氧化钠不会溶解,而其他杂质则会溶解到其中。
葡萄酒、猪油、烧碱、荷花油。
都已制成。
只等最后一步,便可大功告成!
第十七章 朱高煦的野心(求新书投资)
最后一步有个问题。
因为材料之中有烧碱,不能使用铝、铜、铁和聚乙烯材料的容器,最好用玻璃类以及不锈钢类的容器。
不锈钢不去想。
没有!
能弄出来,但黄昏暂时不想去搞这玩意儿。
玻璃容器倒是有,可徐妙锦拿的琉璃盆着实有些小,只能先少量制作一批,同时也是实验,万一失败了材料还能用来下次制作。
而且还没模具。
没钱,请不出工匠,只能自己想办法。
黄昏想了个主意。
木盒!
在制作出大量的蒸馏水后,黄昏去找了几块废弃的木板,三下五除二一阵刀光剑影,抛光打蜡之后制作出五个十厘米长八厘米宽的盒子。
先做出来,再手工造型。
浪费的材料么……
不存在浪费,这一批的产品根本就没想过卖钱。
因为没有量筒,只好用茶杯来代替,按照比例添加就可以,又让吴与弼去坊子邻居处借了小计量的称,称好猪油和烧碱、水的重量。
一切准备就绪。
缓缓在琉璃盆中加入一百克水,又倒入六十克烧碱。
小心翼翼的搅拌。
烧碱融于水会产生泡沫,放出大量的热。
黄昏可不想当瞎子。
待烧碱完全溶解,溶液呈无色透明状,且不再散热后,将称好的一斤半凝固状猪油缓慢倒入琉璃盆中,一边倾倒一边搅拌。
约莫十五分钟,将同等量的葡萄酒倒入其中。
继续搅拌的同时,倒入荷花油。
这个可多可少。
第一次做,黄昏打算放多一点,这样才有浓郁的荷花清香味。
再慢慢搅拌时,溶液已经逐渐变黏稠。
白中带黄,又有些晶莹。
然后将其小心翼翼的倒入五个模具盒里——出了点差池,五个模具没装满,只装了四个。
失败是成功他妈,所以不必在意细节。
倒入模具盒后,找了块不用的废布,将之遮掩起来,避免灰尘颗粒沾染上去,就这么放在阶沿上,不敢去动。
大功告成。
接下来就是等,等它彻底成型,大明天下就将第一次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香皂!
大明有肥皂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