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当中吃了多少回扣?

    站在朝班中的纪纲心头暗爽,顾佐哪知道这些消息,还不是自己着人巧妙的告诉他的。

    这种事,借顾佐这种人比自己弹劾黄昏、向宝更有效果。

    朱棣愣了下,也觉得不可思议。

    两千两?

    想起黄昏找到自己说过的话,说他有办法从向宝那买到房子,只要价格合理,应天府衙不亏钱,自己答应他不干涩。

    但现在才两千两,应天府衙裤子都亏没了。

    扫视一眼,“向宝何在?”

    应天府尹向宝出列,躬身道:“臣在。”

    朱棣冷声叱道:“你不给朕一个解释吗?”

    向宝大声道:“顾御史所言既是事实,又非全部事实,那处庄园卖给黄昏,是经过府衙慎重讨论后决定的,当时黄昏确实只支付了两千两款项——”

    话音未落,群臣再次哗然。

    朱棣咳嗽一声。

    重臣噤声。

    向宝继续道:“但这座庄园真正的成交价格是两万五千两白银,而非顾御史所说的两千两,远远超过了它的价值,应天府衙因此买卖,获利达四千两白银左右。此事有签订的买卖契约佐证。”

    朱棣不解,“那为何黄昏只支付了两千两?”

    向宝解释道:“黄镇抚使因资金周转问题,一时间无法全额支付,是以他提出一个折中方法,用时代商行做抵押,在买卖成立后的两年内,逐月支付,每月支付一两千,最终支付的总额将达到两万五千两白银。若是发生意外无力支付,时代商行就收归为应天府衙所有,若是有事耽搁支付,则下月起,滞纳的金额中,额外支付千分之五的滞纳金。”

    群臣面面相觑。

    还能这么操作?

    朱棣也是震惊得不要不要的,黄昏这货脑子灵活啊,这都能想到。

    他有时代商行垫底,每个月一千两白银真不难。

    这个商业模式可以。

    自己也可以借鉴。

    思来想去,觉得这事应天府衙不亏,而且大赚特赚,顾佐的弹劾自然不成立。

    朱棣问群臣,“诸位觉得如何?”

    淇国公丘福站了出来,“买卖一事,本是民间事务,不过此事因为涉及到应天府衙,所以才能在朝堂讨论,如今应天府衙并无亏损,反而大赚,微臣看来,此事向府尹不仅无罪,反而有功。”

    朱棣笑而不语。

    他知道丘福站出来为向宝说人情的原因。

    靖难余晖之余,立储风波隐然。

    丘福这是在为老二拉拢阵营。

    不过立储之事,朱棣还想再压一压,他想彻底弄倒梅殷之后,再从老大老二中选一个接班人出来。

    连丘福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自然没意见。

    站在朝班中的纪纲面有苦涩。

    你妹,没想到黄昏搞了这一手,自己昨日得知消息后还大喜过望,没想到黄昏是这种妙招。

    向宝退下。

    朱棣看了一眼狗儿。

    狗儿正要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忽见一人出列,“臣有事启奏。”

    驸马梅殷。

    朱棣心中一紧,旋即一喜。

    从靖难之后的朝堂议事,驸马梅殷几乎从不发言,就似隐形人一样,此刻忽然站出来,只说明一个情况:他扛不住了。

    不怕梅殷出手——他出手的还少了么。

    就怕他不再出手。

    只有出手,才能抓住他的失误。

    问道:“有何事启奏。”

    梅殷道:“众所周知,南镇抚司镇抚使黄昏,在夏初出使福建兴化府,任职兴化府百户所百户,后来发生诸多事情,导致兴化府百户所的所有锦衣卫被贬,总旗姚楚山被杀,而在此次事件中,黄镇抚使是受害者,甚至还因此高升。”

    朱棣颔首,“然后呢?”

    梅殷抬头,看了一眼朱棣,转头对群臣说道:“但诸位应该还记得,当时兴化府那边乱得很,人皆言姚楚山带着锦衣卫四处追杀黄镇抚使,而黄镇抚使却人间蒸发,最后又神奇莫测的从兴化府归来,并且趁机扳倒了兴化府一整座的锦衣卫百户所,如今福建兴化府那边,锦衣卫已经形同虚设。”

    顿了一下,“问一下诸位,此事谁受益?”

    众臣面面相觑。

    受益人自然是黄昏。

    梅殷又道:“还有一人受益,那就是陛下让黄昏去兴化府寻找的那人,兴化府百户所形同虚设之后,他便可在兴化府那边继续藏匿。”

    涉及到朱允炆,朱棣的神经顿时敏感起来,在找到朱允炆和弄死梅殷之间,朱棣选择了前者:“按照驸马的意思,黄昏是故意栽赃给兴化府百户所,那么他为了什么?”

    梅殷笑道:“陛下,你应该记得,黄昏在兴化府和泉州交界处,失踪了一两月的事情。”

    朱棣点头。

    满堂臣子谁不知晓这件事。

    梅殷笑道:“那陛下你可知晓,黄昏失踪的那两个月里,和谁在一起?”

    朱棣反问,“不是藏匿在一家猎户中么?”

    这是黄昏的说辞。

    梅殷大声道:“此即黄昏第二罪,欺君!”

    纪纲立即懂了,站在朝班中问道:“敢问驸马,黄昏第一罪又是什么?”

    梅殷大声道:“勾结邪教组织,伙同明教余孽藏匿建文帝!”

    此言一出,满堂噤声。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大事,涉及到天子宠臣,又涉及到建文帝,还涉及到驸马梅殷、朱棣之间的斗争,又涉及到纪纲和黄昏之间的厮杀。

    没人敢轻易惹火上身。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逆鳞

    事到如今,靖难余晖终于从暗处转到桌面上来了。

    梅殷的这次出手极其狠辣。

    靖难之后的各种阴谋几乎都毁在黄昏手上,相信梅殷等人对黄昏必是恨之入骨,这一次抓住机会,一旦坐实,黄昏无力回天。

    勾结邪教,欺君。

    两项大罪,哪怕朱棣有心放黄昏一马,也无济于事,只能杀。

    朱棣作为天子,很清楚这一点。

    如果是真的,他再信任黄昏,杀起来也不会有一丁点的手软。

    问道:“可有证据?”

    梅殷道:“有人证,在奉天门外候着。”

    朱棣挥手,“宣!”

    片刻之后,一位老学究走入奉天殿,跪下行礼,自报身份:“草民刘思清见过永乐陛下。”

    朱棣蹙眉,“你是谁?”

    刘思清不敢抬头,大声道:“草民是洪武年初的秀才,福建泉州人,屡第不举之后,回到故地以开办私墅谋生,后来因缘际会,认识了张定边老将军。”

    张定边!

    这个名字不陌生,着实让满堂文武震撼了好一阵。

    当年鄱阳湖水战,率领战舰杀入太祖军中,所向披靡,差点将太祖斩于马下,若非常遇春即时赶到,有没有大明王朝还两说。

    朱棣面不动声色,“继续说。”

    刘思清不敢怠慢,说道:“张定边老将军早已遣散旧部,蛰伏在泉州整日礼佛,不问世事,但其后人张扬素有野心,秘密将张定边老将军的旧部聚集起来,本欲乘靖难之战揭竿而起,无奈局势微妙,没有等到机会,只能继续蛰伏在泉州。”

    靖难时,确实是好时机。

    然而靖难之战中,福建那边的各卫驻兵却很少调动去勤王,张扬只能放弃。

    朱棣后背一阵发凉。

    万幸。

    万幸侄儿朱允炆没有走昏手,调动沿海驻兵来和自己对战,要不然靖难之战中,这批人揭竿而起,明教再趁机揭竿而起……天下怕要大乱。

    转念一想,这不可能出现。

    我老朱家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来插手了。

    一旦你们敢反,我朱棣不靖难也得先灭了你们。

    问道:“这和黄昏有什么关系。”

    刘思清道:“数月前的盛夏之时,张扬位于泉州和兴化府交界处的偏僻庄园里,来了个年轻人买马,是草民接待的,草民见他穿着不俗,谈吐不俗,又敢买马,想必是有钱的主儿,于是动了心思——陛下应该是知晓的,为了起事,张扬需要大额金银,所以做的很多事情上不了台面。”

    朱棣颔首,“继续。”

    刘思清道:“于是草民假意让人牵了匹马给他,又让奴仆在他喝的凉茶里下了蒙汗药,当年轻人走出庄园后,恰好遇见一名叫于彦良的锦衣卫,两人对峙时,药性发作,年轻人晕倒马下,和那名叫于彦良的锦衣卫一起,成了我们的阶下囚。”

    “张扬见这年轻人被锦衣卫追缉,先以为是建文旧臣或者是靖难之战后被陛下肃清的皇亲国戚,觉得可以趁机敲诈一笔,于是将年轻人和于彦良一起关押在地牢之中,不料这年轻人为了求生,竟然暴露了他真正的身份。”

    朱棣眸子一紧,“嗯?”

    刘思清缓缓的道:“他说他是明教中人!”

    朱棣倏然站了起来。

    又缓缓坐下,“你们验证了他的身份?”

    刘思清道:“我们和明教并无交往,张扬也是不信,不过那年轻人说了个明教高层的名字,张扬为了稳妥求见,派去通知了明教,其后将年轻人和于彦良一起关押在地牢之中,等待消息,不曾想一个多月后,那明教高层竟然真的不远千里来到泉州,到庄园取那年轻人。”

    又道:“当时草民不在现场,只是听心腹说的,那明教高层来了一家三口,和那年轻人称兄道弟,其后明教高层和张扬密谈,应该是定下了盟约,再其后便带着那年轻人和锦衣卫于彦良离开。”

    最后道:“陛下若是不信,可召锦衣卫于彦良对质。”

    从始至终,刘思清都没说年轻人的名字。

    但满堂文武都知道。

    必是黄昏无疑。

    锦衣卫于彦良和黄昏一起返回的应天,如今在黄昏的操作下,调入南镇抚司。

    而黄昏出使兴化府时,确实失踪了一两个月。

    这件事经得起推敲。

    甚至不用找于彦良对质,大家都相信这个刘思清说的就是事实。

    朱棣心中明镜。

    亦是恚怒无比。

    好你个黄昏,我待你不薄,几乎将你等同于纪纲的待遇,你竟然吃里扒外,悄悄勾结明教,难怪当初为了做到简在帝心,迷信那一套搞得那么熟溜,原来是本色出演。

    这就是邪教的看家本领啊!

    朱棣怒归怒,面上不动声色,他岂会不知今天这事的初衷:梅殷是想用这件事,除去黄昏,摘掉自己的一条臂膀。

    这件事怎么处置?

    既要惩戒黄昏,又不能让梅殷得逞?

    朱棣思来想去,觉得不能两全。

    起身,对满堂文武道:“兹事体大,需要细审,朕决意亲审,着人去锦衣卫宣黄昏、于彦良乾清宫觐见,纪纲、梅殷,退朝之后,你俩带着刘思清来乾清宫。”

    扫视众人一眼,“还有事奏否?”

    陛下都起身了,明显今日的事情是处置黄昏,臣子们也不是不懂事的人,有事也得留着下一次大朝会来,果断跪下,齐声恭送朱棣。

    乾清宫中,朱棣坐下之后喝了口狗儿奉上的茶水。

    此刻人还没到。

    朱棣可以通过奉天殿后门直接回乾清宫,其他人要到乾清宫得绕路,还得先检查,至少要晚个半刻钟。

    没事问狗儿,“你和黄昏关系较好?”

    狗儿吓了一跳,急忙跪下叩头,“陛下,奴婢有罪,不该和黄昏走得太近,但奴婢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