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宝一愣,你一个南镇抚司指挥,还能管得了我应天府衙?

    不解,“有什么要事?”

    刘明风呵呵一笑,很有点贼意,“向府尹还记得之前那些卖唱人唱的《凄凉犯》吗,应该记得罢,你说怪不怪,这两天京畿又出现了一批说书人,说的书也不是那什么奇侠志怪,而是一桩福建战事的海战,这个倒也正常,毕竟宣扬我大明军威嘛。”

    向宝心里一喀嚓。

    他虽然刚正清廉,但政治嗅觉明锐,很快想明白了这其中的曲折:应该是大皇子还击了,用的手段也很是搞笑。

    不是有人利用卖唱人唱《凄凉犯》搞我吗,我就用说书人来回击。

    简单粗暴。

    大有来互相伤害之意。

    果然,刘明风笑眯眯的道:“说书人说海战也便罢了,偏生要言辞隐晦的说,那一场海战之中,原本已经淹死在海中的朱文圭还活着,你说这叫什么事,这不是在说咱们的二殿下留着朱文圭图谋不轨嘛,这是公然的挑拨离间咱们大明陛下和皇子之间的关系嘛,这种事情,怎么能不严惩呢?”

 第三百零八章 强势反击

    向宝不想掺和进这事,现在那边三司会审还没完,秋闱又在即,再搞一次南北镇抚司内讧,哪谁来保证秋闱的安防等事宜。

    于是笑道:“这事,刘指挥不去办,找我作甚。”

    刘明风摇头,“越权啊。”

    南镇抚司只对锦衣卫内部,这种事情越权一次已经引出了这么大的风波,现在南镇抚司哪还敢再犯,都是有家有口的人。

    向宝眼咕噜一转,“北镇抚司也有职权负责此事,刘指挥还去找指挥佥事李春罢。”

    刘明风挑了挑眉,“都说向府尹刚正清廉,不畏惧权势,没想到也是沽名钓誉之人,在权势面前,也选择了独善其身呐,倒是叫人好生失望。”

    向宝哈哈乐了,“激将计?!”

    刘明风也乐了,“不可以?”

    向宝更乐,“你以为我会中计么,其实这事吧,是你们不敢交给北镇抚司,因为那些说书人一旦到了北镇抚司的诏狱,很多事情便玩不转了,所以你们需要通过应天府衙,让刑部来接手。”

    说到底,这是三司会审的盘外招。

    最终还是要汇整到三司会审里去。

    刘明风双手一摊,“果然,能坐到三品大员这个位置的人,没庸才,向府尹倒是让下官好生惊讶,想不到你竟有如此敏锐的嗅觉。”

    向宝沉吟半晌,“在哪些酒楼。”

    刘明风一副早知如此的神态,说了几个酒楼名字,旋即压低声音,用只有向宝才能听见的声音道:“向府尹只需将他们押送到刑部即可,其他事公事公办。”

    向宝颔首,这事本来就公事公办。

    刘明风笑着行礼离去。

    向宝看着刘明风的背影,许久才叹了口气,这是个人才,从他一出现开始,就已经笃定自己会去捉拿说书人。

    是以他的行为都是公事公办,按照规矩而来。

    这是最可怕的。

    一个在规矩之内办成了私事和谋划的人,才是最有能力的人。

    不过,刘明风之才还有待提升。

    今天这事,痕迹还是太重,他出现之时应该决口不提说书人的事,只是在离开之时假装不经意的提两句,效果会更好。

    若是能学到大皇子的春风化雨润物无色,那刘明风才算真正的人才。

    和泉州百户周胜然一样,都还需要经过风浪的打磨,说起来也是可惜,周胜然因为张扬之事指证黄昏是明教中人,未能得逞而被陛下迁怒,被纪纲放弃,现在还关在南镇抚司诏狱里。

    向宝大概猜到了黄昏的意图,先磨砺到周胜然的锐气,然后将他招揽。

    调查黄府案件暂时押后。

    向宝回到府衙,点够了人手,亲自带队,到刘明风说的那几家酒楼——其实就是当初卖唱人在的那一家酒楼里,把说书人全部捉拿归案。

    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送到刑部去,这事,府衙不掺和。

    也不敢去掺和。

    办完交接手续,向宝继续回去查案。

    适时刑部尚书正在公事房里处置因为三司会审到导致的积务,一位侍郎过来,轻声说府衙那边送来一批人,又说了其中缘由。

    郑赐一脸黑线。

    又来!

    这尼玛玩不腻么,玩来玩去都这一手,陛下你家这三个兔崽子争储的手段也太拙劣了罢。

    他现在有些羡慕雒佥了。

    朱棣登基之后,刑部尚书原本是雒佥,不过改北平为顺天,在北平设立行部,雒佥被调过去担任行部尚书,和郭资一起掌行部事宜,当初都觉得这是个苦差事。

    现在看来,美差!

    没办法,事情已经发生了,刑部这一次就被人当砖头使罢。

    于是叮嘱那位侍郎去亲自审问。

    大半天后,那位侍郎一脸便秘的回来,“招了,读书人的筋骨啊,果然是最硬的,也是最软的,根本不需要上刑,这些说书人就竹筒倒豆子的撂了。”

    郑赐呵呵一乐,“你也是读书人。”

    那位侍郎耸耸肩。

    郑赐道:“你先别说,让我猜猜,我要是没猜错,这些说书人应该是从福建来的,而且让他们来应天说书的应该是福建那边的军伍中人,很可能是水师的。”

    那位侍郎哈哈一笑,“郑尚书神机妙算!”

    郑赐也乐,“明摆的事情。”

    二皇子要给大皇子难堪,大皇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来这一手,虽说两人这一手很拙劣,但不可否认,都能达到效果。

    简而言之,我裤裆里有黄泥巴,那我也得给你裤裆里弄一坨黄泥巴。

    同归于尽罢。

    不知为何,郑赐忽然心头一颤。

    同归于尽?

    说书人这件事估计也要并入三司会审了,那么大皇子和二皇子都要被牵扯其中,两人谁也讨不了好,但是有一个人获利。

    三皇子朱高燧。

    根据郑赐在刑部当差的这些年的经验,他隐然觉得,这事恐怕不简单。

    想了想,对那位侍郎道:“你去把审问说书人的卷宗准备两封,大理寺和都察院都送一封过去,另外把我的意思转达一下给薛岩和陈瑛,此事还是压着,等秋闱过了再说。”

    那位侍郎欲去办差。

    郑赐忽然又喊住他,“张红桥交代了没?”

    那位侍郎摇头,叹气,“所以说啊,有些读书人真是辱没儒衫,脊梁还不如一个小姑娘硬,要不是这小姑娘被牵扯进了这种大案,我还真有心放她一马。”

    郑赐挑了挑眉,“你也老刑部人了,怎么能意气用事说出这种话。”

    那位侍郎喟叹一声离去。

    ……

    ……

    锦衣卫作为暴力机器,在京畿各大部门都有眼线,很快,刑部这边的事情就传到了北镇抚司那边,纪纲、庄敬等人听说后,皆感惊讶。

    这事是大皇子的手笔?

    可不符合他行事风格。

    是黄昏!

    两人不得不惊,因为黄昏这一着看似无厘手,其实一下子就把朱高燧拉到了台面上来!

    因为如果没有这事,三司会审后是大皇子被敲打。

    既得利益者是二皇子。

    那么陛下就会猜疑二皇子。

    但这事发生了,三司会审之后,大皇子和二皇子都会被敲打,既得利益者就是三皇子,陛下岂有不猜疑三皇子的道理。

    端的一记高招!

 第三百零九章 方便面在冷兵器时代的战略意义

    刑部天牢里环境恶劣,黄昏倒也慢慢适应了,反正吃喝于寻常无异,又没有刑罚,就是无聊了些,再找狱卒要来几本书后,也算有了打发光阴的消遣。

    赛哈智极其无聊。

    他不喜欢看书。

    于是整天闲的蛋疼,偏生隔壁的黄昏看书看的不亦乐乎,很少理他,这就让赛哈智越发难受,整日里大呼小叫,没有一点阶下囚的觉悟,把狱卒们折腾得够呛。

    狱卒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别看赛哈智现在在阶下囚,没准别人出去继续当南镇抚司镇抚使,这也没什么,万一哪天这货调去北镇抚司了呢?

    所以没人愿意也没人敢得罪他。

    这天赛哈智确实闲不住了,扒在牢门上嚷道:“黄老弟黄老弟,你在干嘛呢,出个气,让老哥知道你还活着。”

    黄昏捧着书在灯下看着,没好气的吭了声:“气。”

    赛哈智哈哈一乐,“老弟,来,老哥给你猜个谜语。”

    黄昏不理他。

    赛哈智继续道:“风月十四楼里有个事,老弟你知道不,就是有些大官人啊,不知道廉耻,非要把人姑娘家家的处剃了,你来猜个成语。”

    黄昏无语,放下书,“很无聊?”

    赛哈智哈哈大笑,“你倒是猜啊。”

    黄昏:“……”

    这么简单还需要我猜,不特么都是些网络段子嘛……咦,艺术来源于生活,段子也是,感情在大明朝就有这种段子了啊。

    赛哈智又道:“来,来哥再给你出一个。”

    黄昏立即打断他,“不若我来考一下你,老天爷给了人两个耳朵,两个眼睛,两只手和两只脚,却只有一张嘴,你知道为什么?”

    赛哈智唔了声,“有点难,两张嘴不合理啊,难不成一张嘴吃饭,一张嘴喝酒,要分开不成,啊,我懂了,想不到老弟你比我还猥琐啊。”

    黄昏莫名其妙,“哪里猥琐了?”

    “女人就有两张嘴啊!”

    黄昏:“……”

    这货估计是憋疯了,三言两语就扯到女人上去,没好气的道:“两个耳朵,多听,两只眼睛,多看,两只手,多做,两只脚,多走。”

    顿了一下,“一张嘴,少说!”

    赛哈智恍然大悟,“不愧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有乃叔父黄观之风,不过老弟你真才十七八岁?老成稳重得如老狗啊。唉,可惜咯,老弟,再有两三天就要秋闱了,看这架势,三司会审被拖住,你大概参加不成秋闱了。”

    黄昏闻言叹气。

    确实如此。

    郑赐昨几日来过天牢,说有个重要人证还需要审问,应该是张红桥,又说赵曦之死和北镇抚司越权两案,送递顺天后陛下留中不发。

    现在秋闱在即,三司会审估计也要顺延——其实秋闱完全不影响三司会审。

    之所以顺延,还是薛岩、陈瑛、郑赐三人看穿了朱棣心思。

    为何留中不发?

    就是说审得不满意,让你们重新审。

    可前面的审核没有任何纰漏之处,结局各方都能接受,陛下也应该能接受,结果还是要重审,那意图就很明显了。

    不想让黄昏从刑部天牢里出来去参加秋闱。

    这事黄昏没算到。

    他当时有点懵逼。

    他想不明白,朱棣不让他参加科举是什么用途——这确实想不到,毕竟历史上的朱棣,并没有展露出他要打击甚至瓦解大明那弱小得可怜的士族。

    这几日,黄昏已经释怀了。

    不管朱棣用意如何,他绝对不是单纯的为了压制自己。

    永乐大帝朱棣,哪会怕一个臣子科举?

    不符合他的人设嘛。

    况且参加科举也是走过场,以自己的能力,在明朝来考八股文,呃,不对,八股文是成化年间的事情,现在还不是八股文。

    反正都一样,就自己这半灌水,参加科举也是陪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