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昏想都不想,“没什么意思,就是找曹国公了解今日大朝会的具体情况,以此来看看,我们做的事情是否让他满意而已。”

    赛哈智若有所思,“可召我来是什么意思?”

    黄昏嘿了一声,“这个昭然若揭了,陛下既然现身了,安南的事情要处置,神机营的事情要办,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也要启动,那么娑秋娜能一直放在我府邸里?”

    不放心嘛。

    朱棣的想法,肯定是要保证娑秋娜的神圣性,如果安南的事情解决了,漠北也解决了,就是启动娑秋娜这枚棋子的时候。

    他肯定不愿意看见娑秋娜出点感情上面的事。

    所以召赛哈智,大概率是让赛哈智去差办为娑秋娜准备一个宅邸的事情,这位神女得好生养在大明境内。

    殿内,听李景隆仔细说完今日大朝会内容后,朱棣脸色阴沉。

    好一个黄昏。

    果然被朕意料到了,用认罪来逼迫朕现身,心思倒也算聪慧,而且是一着好棋,给了自己从建初寺走回大内的好台阶。

    但身为天下共主,朱棣这样被人逼迫,内心还是感觉不爽。

    只不过转念一想,这也确实是自己希望看见的,一则自己不用再窝在建初寺——老三的治政能力简直惨不忍睹。

    当然,这个惨不忍睹是相当于朱高炽而言。

    实则朱高燧的治政手腕中规中矩。

    当个守成君王没压力。

    可这事朱高炽珠玉在前,朱高燧紧随其后,若不能更灿烂,两相对比,便给了朱棣一个惨不忍睹的印象,也算是朱高燧对他自己的高估。

    再则,朱棣也不愿意黄昏一直被这件事缠着脱不开身。

    神机营的事情,得让黄昏去办。

    这个国之利器,朱棣不敢交给五军都督府,更不敢交给纪纲,因为这些人的心中,都是个人利益大于国家利益,朱棣稍微不注意,神机营就可能成了老二或者老三的力量。

    所以从一开始,朱棣就打算将这件事交给黄昏。

    当然,姚广孝没算对。

    神机营指挥使一职,朱棣不打算给黄昏,而另有人选,交给黄昏的只是火器方面的事情,同时让黄昏在神机营担任一个副将的职位。

    天子制衡,无处不在。

    此刻朱棣阴沉着脸,对李景隆道:“你先回去罢,朕过几日在乾清宫再召见你。”

    这话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我打算要重用你了。

    换成一般臣子怕是要欣喜若狂,可李景隆现在就怕听到这个,今日他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再被陛下重用,那真的要成众矢之的。

    正欲说什么,却见朱棣云淡风轻的道:“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朕也有自己的忧虑,所以这段日子一直委屈了你,不过你要明白一件事,朕一直记着你的。”

    顿了下,“回吧。”

    李景隆只好行却礼离去。

    出了大殿,来到黄昏和赛哈智面前,脸上浮起笑意,轻声道:“黄指挥,不知道何日来我家中安装那光明神器?”

    黄昏想了想,“近日都可以。”

    李景隆压低声音,“现在发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那个光明神器我不想要了,当然,不能让黄指挥吃亏,余下的钱我会一并支持,为表歉意,我在府邸设一桌宴席请罪,还请黄指挥莅临。”

    以前李景隆想安装,是因为他觉得前途渺茫,不如及时行乐。

    现在前途看见了一点亮光,他果断放弃。

    这个光明神器现在只有陛下、皇后和黄昏家里有,他这个被边缘化的人物也拥有一套,这不是找理由让别人弹劾他么。

    至于淇国公和成国公,别人的事情李景隆不想去操心。

    反正陛下对此心里爽不爽只有天知地知。

    黄昏大感意外。

    不知道李景隆为何忽然对自己抛出了橄榄枝,要知道李景隆放弃这一套光明神器,自己获利巨大——虽然成本也不高。

    笑道:“如此,那就过几日来国公府叨扰您了。”

    李景隆告辞离去。

    赛哈智压低声音,“你要小心着些,别是李景隆给你下了个套,要知道他现在在朝野内外,很有点四面楚歌的意思。”

    黄昏不甚在意,“无妨。”

    看今天大朝会李景隆宣读口谕,而不是姚广孝,估摸着朱棣要起用李景隆了——这已经脱离了历史,被蝴蝶翅膀扇偏了。

    狗儿出来,笑道:“陛下有请两位。”

 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棣的思想政治觉悟

    入内,发现朱棣坐在蒲团上,一手撑大腿一手捉着本经书,脸色阴沉的看着两人行礼,也不免礼,直直问道:“黄昏,你可知罪?”

    赛哈智心里一颤,这是要拿黄昏开刀了?

    黄昏僭越的抬起头,沉声道:“臣知罪,请陛下处罚。”

    朱棣哦了一声,“可知你犯了何罪?”

    黄昏想了想,“臣犯的罪有点多,臣有罪,不该在入仕之前,为了给大明保留读书人种子,有过救方孝孺的念想,臣也不该有过救景清的念想;臣有罪,不该辛苦赚太多的钱,更不应该有几个小钱就膨胀,误以为自己能为陛下的下西洋等事添砖加瓦,更不应该越俎代庖的帮助大殿下解决增发宝钞后的后遗症;臣有罪,不该提出组建内阁,如此一来,导致朝政被更多的臣子评断;臣有罪,不该出使福建带回杜金明等人,差点致使陛下在鸡笼山遭遇不测;臣有罪,在出使安南之时不应该擅作主张伪造国书,应该让大明再组建使团出使安南,如此方可彰显我大明作为宗主国的国威;臣有罪——”

    臣还有罪,不该娶徐妙锦。

    啪!

    朱棣手中的佛经砸在黄昏身上,永乐大帝脸色难看的盯着黄昏,“你是在请罪还是在邀功,多日不见,胆子肥了,嗯?!”

    一旁跪着的赛哈智暗暗叫苦,老弟啊老弟,你就少说两句罢。

    你这真是在作死啊。

    真当咱们这位永乐陛下没有脾气吗。

    黄昏伏首,“不敢。”

    说着不敢,做的事情却是很敢。

    朱棣看着这位还没及冠的臣子,深呼吸了一口气,这才压住内心怒意,没好气的挥手,“此处不是大内,免礼罢。”

    黄昏和赛哈智这才起身。

    朱棣伸了伸手。

    黄昏没动静,他有点没反应过来,主要心思不在阿谀奉承上。

    赛哈智却懂了。

    急忙走到黄昏身边,将佛经捡起来奉给朱棣。

    朱棣拍拍灰尘,“这是少师的书,他说是孤本了,真要弄坏了,他不得天天在朕耳畔念叨,赛镇抚使,你去送给少师。”

    这是暂时要把赛哈智支开。

    赛哈智哪能不懂,哪敢不懂,急忙去了。

    朱棣看向黄昏,“今日大朝会上的事情朕听曹国公说了,也算你运气,恰好遇着朕的旨意到了,若是朕的旨意晚到一两个时辰,你小子的脑袋现在就挂在午门上了。”

    黄昏腹诽,你的旨意比我还早好么。

    也不能把话挑明。

    永乐也是要面子的人。

    朱棣继续到道:“朕其实很好奇,如果说朕的旨意没到,你就真的认命被拉去午门斩首,说说看,你还有什么后手可以破局?”

    黄昏想了想,“陛下心知肚明,在我认罪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这个天下只有您一个人可以救我了,我的生死,真正的在陛下的一念之间,没有任何后手,所以可以这样说,今日大朝会上,臣把一切都送给了陛下。”

    朱棣眼睛一亮,“朕反复思考过,你认罪之后,确实没有任何后手可以破局,只有朕的旨意才能让你死里逃生。”

    心里多少有些感动。

    古往今来,大多只有天子相信臣子,把一些重要的东西交给臣子,很少像黄昏这种,把一切都交给天子来定夺。

    他是何等的相信朕。

    也就是说,黄昏相信朱棣一定会救他,这是超乎君臣的信任。

    这也是朱棣被逼迫现身也不是很愤怒的原因之一。

    黄昏叹道:“臣也没办法,毕竟出使之后归来,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不能因为这件事一直被束手束脚,迫不得已出此下策,还请陛下赎罪。”

    朱棣一瞪眼,“你罪大了,怎么赎罪都是个死。”

    黄昏耸耸肩,你说了算。

    朱棣越发没好气了,“翅膀硬了,现在在朕面前都敢不检点礼仪,等将来你是不是还要更加霸道,要不这大明天下的君王的龙椅让你来坐?”

    黄昏干笑一声,“不敢不敢,龙椅是陛下的,永远都是,千秋万载,亿万年之后,龙椅是某位殿下的,大明的江山国祚,必将千秋永存。”

    这马屁拍得……太露于痕迹了。

    朱棣却很爽。

    这比那些不着痕迹的马屁拍得朱棣更爽心,其他人拍马屁,是为了取悦于他,而黄昏这马屁,明显就是为了拍而拍,毫无诚意可言。

    但朱棣就吃这个调调。

    叹道:“你我其实心知肚明,哪有千年不死的君王,求长生的秦始皇怎么样,尸体运到咸阳,需要鱼干压住臭味,不凄凉?”

    顿了下,“古往今来,没有在位百年的君王,也没有千秋不灭的王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不变的规律,朝代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啊,大明王朝也一样,你说有多少年的国运?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可终究还是会有那么一天,所以啊……”

    朱棣看着沉默的黄昏,叹道:“所以啊,朕要做的其实一直就只有一件事,尽可能多的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执掌的大明国祚,能尽可能多的延存,哪怕是只多延存几十年也好。”

    黄昏大为意外。

    他没想到朱棣竟然还有这等觉悟,都要考虑这货是不是教政治的老师穿越了。

    于是点头道:“陛下所言确实有理,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尽可能的给子孙后代保留更宽广的疆域,以我看来,未来的世界,宽广的疆域能保证后人们有更多的土地和资源,才能让他们不会为了资源而陷入困境。”

    朱棣若有所思,“你最早说你可推知后事,今日你我君臣二人,仅做闲聊,你来推知一下,我大明数百年之后的光景。”

    黄昏心中一惊,我擦,这玩意儿怎么说?

    我总不能说你很喜欢的太孙生了个瘪犊子,打敌人不擅长,杀自己人很厉害,把于谦给祸害了吧,也不能你老朱家的崇祯最后让满清入关了吧。

    心思电转,笑道:“这要看陛下能做到哪个地步,若大明止步于当下盛世,国运昌隆数百年甚至千年也无不可,若陛下做到始皇帝也不曾达到的千秋霸业,大明走向一个崭新未来,也不是不可能。”

    话还是要说好听点。

    大明有个锤子的千年国运啊。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是一道送命题

    朱棣也没多想。

    毕竟他从没信过黄昏神棍的那一套,人,怎么可能推知出几百年后的事情来,就是现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推背图》,也有待商榷。

    道:“关于你伪造国书一事,虽然行为不可取,但朕念在你为大明着想,不欲深究,所以才会替你伪证,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知否?”

    这事当然不能传出去。

    要不然朱棣作为君王的威信何存。

    当然,这事也不可能传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