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也起身,将黄昏的手压了下去,“今日来此,就不是打算以君臣身份问你,而是我认为,你作为整个大明最了解我人之一,也是整个大明最让我放心的人之一,想就一个事问问你的意见。”

    黄昏一脸头疼,“是为了那一堆被留中的折子?”

    朱棣颔首,“此事确实不能再拖了,要不然等一两年,我再披甲亲征漠北,担心后面,你也知道,朕岁数不小了,万一出个什么事——”

    黄昏摇头,“陛下龙精虎壮,没必要想这么多。”

    朱棣大爷嘞,你还有十九年的霸业。

    朱棣叹气,“话是如此说,可朝无储君确实不妥,须知人有旦夕祸福,万一出点什么事,有个储君在总是好的。”

    这几天他很愁。

    一个是愁黄昏的事。

    二者么,愁立储。

    刚回到应天,好家伙,朱能的折子就从北方送到了,丘福的折子也到了,一大堆朝臣的折子都到了,只说一事:请立储。

    章折中的内容翻滚来又覆过去,说来说去,都是说二殿下当年在靖难之战中英勇神武,又有平叛梅殷安定福建的大功,英武类天子亦如太祖,当为储君。

    朱棣其实有些心动。

    假设没有三司会审牵扯到朱文圭没死于海战之中的事情发生,他还真立了朱高煦。

    不过三司会审那件事牵扯极大。

    虽然很多事情证明都是假的,不过朱棣还是认为空谷不来风,须知历史上很多君王,都被臣子联合起来骗成了狗。

    所以朱棣心里终究是不舒爽的。

    老大的事情如此,老二的事情也是如此,老三……

    不是朱棣说,默许老三争储以来,他的所作所为确实有点让人失望,若朱高燧打不出一个压倒性的漂亮仗,几乎无缘储君。

    黄昏一听朱棣这么说,知道立储的事情应该是拖不下去了。

    朱棣可不是宋朝那种死不立储的天子。

    话又说回来了,宋朝的几个天子不立储,那是因为一直生不出皇子,这在封建王朝可是个关系国本的大事,于是过继宗室子弟。

    最为有趣的宋英宗赵曙,他被过继到宋仁宗赵祯膝下,哪知道赵祯又生了个儿子,于是赵曙被送出皇宫,结果赵祯的儿子早夭,其后赵祯就一直拖着不立储,总觉得他自己还能生一个,一番折腾下来,弄得赵曙都不想当皇帝了。

    朱棣和赵祯不一样,他拖着不立储,是不知道立谁。

    老大文治卓越,老二沙场勇猛。

    可惜不能合二为一。

    其实朱棣不是没想过,老大治国,老二开疆,但他又明白,一旦老二功高震主了,不是老大杀老二就是老二杀老大。

    这对于重视亲情的钢铁直男朱棣而言,是无法面对的后果。

    所以要么老大治国,老二闲王,反之亦然。

    黄昏沉默良久,才道:“陛下何不去去建初寺。”

    姚广孝说话更管用。

    朱棣摇头,“这事老和尚不会掺和,他不敢,也不愿意,倒是你,虽然朝臣以为你是支持老大的,不过我知道你并没有在立储中站队,今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黄昏心头一惊。

    这怎么回答。

    搞不好就是一道送命题。

    看起来似乎是自己推荐朱高炽的好机会,但伴君如伴虎,要知道解缙当初也是隐晦的用《猛虎图》写诗来劝谏,而不敢明目张胆的站队朱高炽。

    想了想,黄昏道:“陛下要不再拖一下,说句僭越得足以杀头的话,就算有什么事,有内阁在,乱不了的。”

    朱棣眼一瞪,倒没发作,摸着胡须想了想,“你怕什么?”

    黄昏怼回去,“怕你。”

    也是实话。

    朱棣没奈何,“得了,问了也白问,走了。”

    起身。

    走了几步,忽然顿住,“你现在没官职在身了吧?”

    黄昏颔首。

    朱棣腹黑的道:“下次见朕,要自称草民,不能再臣臣臣的了。”

    黄昏:“……”

    陪着朱棣走出书房,下台阶时,朱棣道:“老二请求娶一位侧妃,我让人在京畿望族里挑了一圈,着人送了名册去老二王府,老二一个都没看上,你觉得老二是想干嘛?”

    黄昏讶然失笑:“陛下这封名册之中的窈窕淑女,没有靖难武将功臣的千金罢?”

    朱棣笑而不语。

    那当然不能有。

    黄昏想了想,“陛下不妨等等,二殿下应该会主动找您提出他要娶的侧妃人选。”

    朱棣一想也是,一脸凛然的道:“今日我和你之谈话,勿要被他人知,就是我今日来过黄府一事,也绝对不能传出去,否则我拿你是问!”

    黄昏有点懵逼:“陛下您这是为难草民,就草民这府邸外面,随时都有北镇抚司的眼线,您来了,他们能不知道?”

    朱棣哈哈大笑,“朕敢来,会不知道这些事?”

    早叮嘱了纪纲。

    黄昏松了口气,“既然如此,那就没人知晓陛下今日微服私访草民府邸。”

    朱棣:“滚去赚钱罢,朕走了。”

    赚越多越好。

    你越有钱,我才越能理直气壮的找你拿钱办大事。

    黄昏:“……”

    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就我这钱袋子功能,等我出仕了,陛下你不给我个户部尚书当当?

    朱棣走后,徐妙锦担心的过来问什么事。

    黄昏小声说了。

    徐妙锦啊了一声,“那这么看来,应天这边应该要起一场无风无雨也血流遍地的烽烟争夺,二殿下的人聪明,趁着大殿下不在应天提出立储,一旦这事放在朝堂议程,恐怕储君真会是二殿下的。”

    黄昏冷笑一声:“就他?”

    别做梦了。

    因为我黄昏早就决定扶龙朱高炽。

    挽着妻子的手,“走,去钟山走走。”

    赚钱多多益善。

    没有官职在身,还是需要猥琐发育,浪不得了。

 第四百零四章 被带到沟里的越南黎太祖

    朱棣出了黄府顾,负手走在街上,穿了便服的狗儿谨慎的跟在后面,与此同时,整个长街上,明里暗里无数人在守卫着这位大明天子。

    朱棣走在繁华街头,暗暗想着自己微服出巡的次数是不是有点少,也就转念而已,心神很快落在了黄昏说的不夜城上去了。

    真能出现不夜城?

    昔日大唐长安,一首贞观长歌万邦来朝,若大明京畿是一座灯火通明的不夜城,再辅以大明强大的国力兵力,岂非远超贞观?

    朱棣有点心动。

    有贞观长歌,不能有永乐盛光?

    按照黄昏的说辞,需要倾世之力来打造,这和朱棣的宏大蓝图不谋而合,可行。

    朱棣胸怀略有激荡,想找人说说话。

    转身,“去建初寺。”

    还是和老和尚聊得来。

    黄昏从钟山归来,让妻子徐妙锦自忙,徐妙锦便去了西院,到西院一看,发现娑秋娜等人已经全数搬了出去,思索半晌,去找到婶儿吴李氏,又叫来下人,把张红桥搬到西院来住。

    回到书房,黄昏铺好宣纸,磨墨,然后用他发明的鹅毛笔开始在宣纸上书写。

    他要复盘清算一下。

    先是写了个“黄昏”,旁边批注恩赐同进士。

    又在“黄昏”下写了时代商行和钟山工坊。

    时代商行主要是沈熙礼和账房先生梁巍生,梁巍生如今在时代商行的权柄越来越大,已不仅仅局限于做账。

    钟山工坊那边,除了老李还有一大堆人,连燕小六在雷州半岛的磁铁制作工坊,也隶属于钟山工坊,算是生产基地。

    当然,这个基地还要扩展,在全国推广代工厂就是手段之一。

    然后是一堆的人际关系。

    可以绝对信任的人不多:徐辉祖、许吟、于彦良、吴溥、吴与弼、黄观、高贤宁。

    可以相信但不能绝对信任的人有:王振,郑大监,狗儿,赛哈智,娑秋娜,徐皇后,李景隆,唐青山一家。

    敌人?

    很多。

    朱高燧,朱高煦以及其众多靖难武将的支持者,酷吏纪纲、陈瑛。

    黄昏着重在陈瑛两个字下面画了条线。

    重新出仕是必然的,但陈瑛坑了黄昏这么多次,佛也有三分怒气,接下来在赚钱的同时,还得想办法把陈瑛从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位置上弄下来。

    右都御史吴中去当左都御史,把“顾独坐”顾佐给推到右都御史上去,这不掺杂私人感情,仅是因为顾佐的刚直,适合这个职位。

    然后详列了接下来的计划:推动代工厂,下西洋商贸,和黎利合作。

    最后写了个加粗的词:方便面。

    是时候弄这个东西了。

    其实方便面的制作很简单,难度在于保存和防腐,这两块地方存在技术难题:如后世那般的塑料袋包装,在大明不现实。

    所以如何保存,这是个需要开动脑洞的问题。

    防腐么……

    防腐剂黄昏根本不会,不过印象中,黄昏不记得方面包包装里面有防腐袋,也可能是直接加在面里面的?

    反正有的是时间,慢慢实践。

    说动就动。

    第二天,黄昏就着人去买了大量的新鲜面回来,然后拿到油锅里炸熟,结果出来了一个面团,吃起来没啥特别之处。

    失败是成功之母,黄昏并不气馁,继续尝试。

    把面条煮熟后油炸。

    发现还是糊在了一起。

    黄昏觉得这个方法不对,必须让面条分开才能炸出一根是一根的方便面来,要不然和吃炸面粉没差别,于是他继续思索,最终认为是面的材料问题。

    应该用碱面。

    好在食用碱大明已经出现,倒是少了一个技术难题。

    黄昏在自家后院里忙得热火朝天,大明应天也忙得热火朝天,朱棣终究还是没有压下所有的声音,立储之事无可避免的进入朝堂议程。

    朱高煦娶侧妃的事情也在缓缓推动着。

    因为这些事,朱棣的情绪一直不好,不过不好归不好,这天从狗儿口中得知罢官的黄昏整日在家里钻研一种神奇的东西,朱棣想起了一事。

    于是让狗儿去黄府通知,明日召见安南权贵黎利。

    黎利知道大明天子要召见他,欣喜若狂,急忙来到主院求见黄昏,听绯春说大官人在后院,黎利又来到后院,看在站在大锅前面专心炸着面条的黄昏,黎利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一大锅油……够普通人家几年的用度了。

    真奢侈!

    轻笑着行礼,道:“知道你近来被罢官,是以没敢过来打扰你,明日贵国陛下要召见我,待我见了陛下,陛下可能会同意我去见那位奇才,在见过那位奇才后,若是谈妥,我便立即回国准备合作事宜。这些日子在贵府多有叨扰,无以为谢。”

    黄昏头也不抬,死死的盯着在油锅里上下翻滚的面条,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没事,明日你见过陛下再说。”

    黎利颇为不解,“你被罢官,前途黯然,为何不想办法东山再起,却在这里折腾一个油锅,难不成你真打算坐吃山空?”

    黄昏哈哈一笑,示意一位从钟山那边调过来的老李心腹把面挑起来放在一边冷却,用帕子擦掉手上的油,笑眯眯的道:“你可能还不知道,从出仕到罢官,我领薪俸的日子不超过三个月,哪来坐吃山空的说法,要空早就空了。”

    黎利更茫然了,“那你这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