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昏颔首,语重心长,很有家长的风范,大手一挥,“中原文化,切月饼是主妇的事情,你当然算是黄府的主妇,锦姐姐怀有身孕,要切这许多会很累,你就操劳一下罢,对了,月饼要切成莲花状,切多少块你问一下锦姐姐,不能多一块,也不能少一块。”

    古人过中秋还是很讲究的。

    娑秋娜看了一眼徐妙锦。

    徐妙锦点头。

    娑秋娜于是小心翼翼,“那我真切了?”

    黄昏嗯了声。

    下人们都在等着分月饼——当然不仅仅是分月饼,大家吃的是一个气氛,实际上早在上午,徐妙锦就管家把月饼发了下去。

    今晚上分月饼的时候,每个下人还会有一个小红包。

    图个喜庆。

    这也是黄府的规矩。

    黄昏也不想打扰了下人们的气氛,对许吟和于彦良道:“两位,去主院,搬一张椅子到院子里,准备六张椅子,摆上好酒,等下等厨娘分了月饼后,端点小菜到主院去。”

    喝酒赏月,人生快事。

    不过在封建时代,是有阶层的,所以能在主院喝酒的都是有身份的男人。

    女人不行。

    徐妙锦在一旁啐道:“早就摆好了。”

    黄昏嗯嗯点头。

    于是大家在一旁帮着娑秋娜,看着她切月饼,帮着她数,在万众瞩目下,流亡异国他乡的娑秋娜眼睛里闪耀着光彩,脸蛋儿彤红,鼻尖浮起了一层密密的细汗。

    徐妙锦便拿了锦帕帮她擦拭。

    然后由婶儿吴李氏来发月饼,发一份月饼加一个小红包,院子里的气氛瞬间到了。

    嚷嚷了许久,奴仆们看过小红包后心花怒放,一起谢过主家后,吃着月饼去忙事了——主院里有三四桌饭菜要上。

    黄昏又让吴与弼去给发电房的三个汉子送去月饼和红包。

    然后笑着说吃饭了罢。

    黄昏、徐妙锦、绯春、娑秋娜、乌尔莎等十一个西域女子,皆去往主院,黄昏又去有请吴溥一家,叔父黄观,唐青山一家去往主院就餐。

    没喊于彦良和许吟。

    这俩货现在自来熟了,径直就去了主院。

    在主院落座,黄昏、黄观、吴溥、吴与弼、许吟、于彦良、唐青山一桌,徐妙锦、绯春、娑秋娜、张涟、吴李氏、唐赛儿、张红桥一桌,乌尔莎、卡西丽等十一个女子一桌。

    黄昏起身,众人也纷纷起身。

    黄昏端着酒杯对众人道:“明月几时圆,把酒问青天,今日我等高歌饮酒,且不看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求一个在座诸位皆能阖家团圆,我干了,你们随意!”

    说完一饮而尽。

    除了徐妙锦和绯春、唐赛儿、吴李氏和张红桥,其余人哪怕是女子,也皆一饮而尽。

    尤其张涟,端的是豪爽。

    女侠风情毕露无遗。

    放下杯盏,黄昏给叔父黄观、吴溥倒酒,许吟和于彦良、唐青山三个人互相斟酒,黄昏又给自己满上,看着济济一堂,情绪流露的道了句真好。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而我黄昏,守护大明的同时,也一定会守护好这幸福。

 第五百零九章 大明好风光(上)

    男人们吃饭喝酒,时间要久一些,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并不是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没声音。

    是指咀嚼的时候不说话,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嘴里的东西喷出来。

    有辱斯文。

    但一桌人吃饭,你一言我一语,抽空聊天还是可以的。

    何况还喝着酒。

    所以这晚饭和后世没多大差别。

    倒是女眷们吃得飞快,然后喧闹着要去放河灯——因为是重大节庆,所和上元节一样,今也应天没有宵禁。

    徐妙锦因为有身孕,不愿意去,绯春想去,和关系最好的卡西丽叽叽哇哇一阵后,卡西丽脸色兴奋起来,又去怂恿穆罕穆拉等人。

    最后连乌尔莎也想去。

    娑秋娜见状看向徐妙锦,徐妙锦看向黄昏。

    黄昏想了想,笑说:“这样,那就麻烦婶儿带队,绯春管钱,你们尽管去放,今夜一应开销,记在府邸消费上。”

    有乌尔莎她们在,安全不用担心。

    张涟忽然给了唐青山一个颜色。

    唐青山咳嗽一声,“黄老弟,你嫂子和侄女也想去放河灯,遮莫让她们一起,人多也安全些。”

    虽然是明教高层,但唐青山也怕拐子。

    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京畿的拐子可不得给你明教面子,除非你明教重新回到京畿来发展势力。

    唐青山身手不错,眼光系列,一眼就看出乌尔莎那十一个西域女子,绝对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放在明教,都得像宝贝一样供起来。

    黄昏哈哈一乐,“但去无妨。”看向张红桥,“你也去罢,陪着唐赛儿,你俩还可以作伴,与弼,你去吗,去的话要保护好两个妹妹啊。”

    吴与弼耸肩,“不去。”

    黄昏无语。

    活该你单身,这么好的机会,你不去和张红桥约会,要留在家里作甚。

    婶儿吴李氏心里敞亮,一把拉过儿子,“天天都在家里看书,书里还真有颜如玉不成,有什么意思,走走走,不走的话我这个当娘的就把你拖去!”

    一家三口,非常融洽,吴李氏是真把吴与弼当亲儿子。

    吴与弼这才怏怏的跟着去了。

    神情别提多别扭了,想来也是,去了十来个人,就他一个男人,其余全是女人,你让路上的人看见了会怎样想?

    院子里便剩下一桌。

    徐妙锦没去,坐在一旁帮着黄昏给两位叔父斟酒。

    在座六人,黄观吴溥是读书人,许吟是正儿八经的沙场出身,唐青山则是江湖草莽,于彦良则是书香世家,结果走的武将路数。

    黄昏么,半个读书人。

    这种组合的喝酒就极其有意思了,谈古论今,那有黄观和吴溥两位大才旁征博引,说那古今沙场壮哉事,有许吟穿针插线,说那江湖侠义,有唐青山娓娓道来。

    气氛很是融洽。

    读书人黄观和吴溥,也没有因为唐青山的江湖草莽气而感到不悦,反而极为亲近,俩人其实很钦佩唐青山敢于来京畿的豪情和勇气。

    唐青山坦言,是因为相信黄昏,所以才敢带着妻儿来京畿故地重游。

    黄观倍感自豪。

    自家侄儿,如今已是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黄家祖宗泉下有知,也该欣慰得了,当然,若是黄家祖宗泉下有知,欣慰得很。

    仅是黄观,就能让祖宗们睡着了笑醒。

    唐青山正在说着江湖事,说他某年某月在某地,月下与你比剑,双方一番天翻地覆的缠斗,直打了个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不分胜负。

    遂决定在京畿再比一场。

    一众人哈哈大笑。

    还山河陆沉。

    真当你们是神仙么。

    倒也是没人说什么,男人嘛,喝了点酒不就认为天老爷第一我第二?

    当有这种豪情!

    黄昏却倏然心中一动,“你们该不会是约定决战紫禁城之巅吧?”

    唐青山讪笑,“哪敢。”

    一众人又会心大笑。

    黄昏暗暗可惜,还以为可以目睹一场小说里才有的江湖侠情,感情是自己想多了。

    短暂的沉默。

    众人还没找到回头,在这短暂的沉默间便有些尴尬。

    徐妙锦身为主妇,立即起身道:“今夜月圆,不若我来弹一曲,娑秋娜月下舞一曲?”

    西域女子能歌善舞。

    娑秋娜起身,笑靥如花,“好。”

    于是黄昏努嘴,示意许吟去帮锦姐姐搬一长长条椅出来,再去书房把悬挂的古筝拿过来,待一切摆好之后,黄昏起身拉了一下筝弦,忽然想起一个桥段来。

    忍不住乐道:“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徐妙锦翻了个白眼,“你会?”

    还知音,你还想要几个?

    黄昏秒怂,“不会?”

    众人见状又是哈哈大笑,实锤了,我们这位黄昏大官人,确实有那么一点点惧内,不过这是雅事,黄昏的惧内,众人并不认为他胆小耙耳朵。

    而是因为深爱徐妙锦。

    徐妙锦在指尖上绑上指套,坐在古筝前,笑问黄观和吴溥,“两位叔父想听什么曲儿?”

    吴溥笑道:“既然要觅知音,当然是高山流水。”

    黄观笑而不语。

    他是真开心。

    这段日子因为高贤宁走后,他就搬回了黄府,对自家这侄儿媳妇是一万个满意,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关键是胸怀气度极大,娑秋娜的事情那么大,换一般人稍微强势一点的妻子,都会闹得鸡犬不宁,她却安静的接受了。

    这一点,黄观是站在侄儿那边的。

    男人三妻四妾并无不妥。

    何况这个娑秋娜身份特殊,有她作为侄儿的平妻,对仕途应该是有裨益的。

    徐妙锦看向娑秋娜。

    娑秋娜已经站在庭院中央,笑着颔首,“夫人请起调。”

    徐妙锦指尖一拨,一串清脆悦耳的声音顺势而起,大珠小珠落玉盘恍若天籁,听得众人身上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

    韵律渐起,当当当的敲在人心间。

    又见娑秋娜轻柔起舞,衣衫飘舞如霓虹,长发飘摆,月光洒落其身,端的是美轮美奂。

    一曲既了,掌声雷动。

    黄观触景生情,其身抚须吟道:“珠玉点霜白,彩蝶挂东斑。”(注2)

    珠玉是指古筝声,宛若珠玉一般清脆玉儿,霜白则指月色,点霜白,是说古筝声如珠玉一般,在月色之中点缀芳华。

    彩蝶是说身穿彩裙的娑秋娜,东斑,是因为娑秋娜在众人的东方位置的树荫下,月光洒落的斑影之中。

    这两句是写实诗。

    不得不说,确实大才,信手拈来便是佳句。

    ————

    ————

    注2:原创,作者君大才啊,原创诗词即兴而来,竟是如此佳句,当浮一大白!

 第五百一十章 大明好风光(中)

    吴溥虽然科举名次不如黄观靠前,也不是什么状元之才,但也算是才华之人,闻言本想静待下句,却见黄观笑看着他,“德润兄,接一句?”

    和诗和诗,合者为诗。

    这才是文人雅兴。

    吴溥哈哈一笑,起身,抚须望月,想了半晌,相处出来一句:“月间观瑶台,紫气摇天籁。”

    终究不如黄观,想出来的这两句还算很工整,也压住了韵脚,但总是给人一种浮夸做作的感觉在里面,没有黄观那两句的无迹可寻之感。

    这就是差距。

    毕竟三元状元,岂是浪得虚名。

    这也是两句写实的,不过加了浪漫主义在里面,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想象力。

    吴溥说完看向书香世家出身的于彦良。

    于彦良惴惴不安,压力极大。

    他就是个半灌水,如果此刻让侄儿于谦来,当是毫无压力,不过他这个当叔父的,拿刀还行,和诗么……有点为难人。

    想了想,起身笑说献丑,然后沉吟了许久许久,才憋出一句:“岁有十二圆,月下故乡怀。”

    也还行。

    工整就不说了,但也有抒情在里面。

    就于彦良的水平来说,已是超常发挥。

    于彦良看向许吟。

    许吟摆手。

    你们这些文人的酸鼻子事情我就不掺和了,看个热闹便可。

    于是众人看向黄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