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好。

    简而言之,没有完美的做到文化同化。

    说道:“敢问陛下,是让何人护送陈天平回安南的,又派了多少大明雄师?”

    朱棣答道:“黄中和吕毅,共五千兵马。”

    在来顺天前,广西左副将军都督佥事黄中、右副将军都督佥事吕毅等人就统兵五千护送陈天平回国,考虑到胡信用度严重不足,陈天平回安南前,朱棣还特敕广西总兵征南将军都督同知韩观及黄中、吕毅等:“待天平至,送之还国,尤宜审度事机,以为进退,不可轻忽。”

    黄昏暗暗松了口气。

    在历史洪流之中,并没有流入岔道。

    思忖半晌,“如果我是胡汉苍,本已坐稳王位,家国宗主国大明送回了陈朝旧人,我能怎么办?我难道还要将屁股已经坐热了的王位还给陈天平?不可能!所以我若是胡汉苍,那么我就只能制造一个意外,让陈天平到不了王都清化!”

    朱棣颔首,这确实是胡汉苍唯一的出路

    问狗儿,“可是如此?”

    狗儿摇头,颇为恚怒,“陈天平我在大明雄师拱卫下,胡汉苍父子丧心病狂,竟然趁着连日大雨,着令十万大军埋伏,偷袭之下俘虏了陈天平,斩首之后又对黄中吕毅两位将军说,此乃安南内事,带胡汉苍处置好诸多事情,必遣使臣来大明请罪!”

    朱棣愕然,“不加掩饰?这么嚣张?”

    这是毫无诚信毫无底线,在我大明雄师的眼皮子底下杀人,感情胡汉苍父子真没把我朱棣放在眼里,真以为我防备着北方就不敢在南方起兵锋?

    如此小看我?

    简直是……甚得朕心啊。

    朱棣腹黑的笑了。

    黄昏也笑了。

    他看见朱棣那腹黑的笑容,就知道这件事是朱棣故意营造成这个结局的,毕竟有太祖遗训,安南属于大明永不征讨的十四国之一。

    没有绝对的理由,真不好对安南出兵。

    但是现在有了。

    大概今日,起居郎的册子上就要出现那句“此而不诛兵则奚用”的千古壮哉话语了。

    狗儿继续道:“和广西军情章折一起送过来的,还有应天太子殿下的章折,他在章折中询问陛下,应该如何处置此事。”

    说完将章折全部递给朱棣。

    朱棣接过来往书桌上一丢,沉吟半晌,“拟旨!”

    按照老规矩把圣旨内容说完,历数完胡汉苍胡子的种种罪行后,一句“此而不诛兵则奚用”横空出世,让整个圣旨瞬间彰显出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的强大霸气。

    杀意熊熊。

    然后对朱高炽说,太子听朕旨意,着令成国公朱能为征夷总兵官,新城候张辅为右副将军,待寒冬过去,择日帅兵从广西出击讨伐胡汉苍父子,令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勤加练兵,寒冬过后帅兵从云南出击安南。

    朱棣还是冷静。

    毕竟这本来就是他一手促成的局面,早就谋算好了何时出兵,所以并不急着立即发兵攻打安南,得开春之后再出兵为妙。

    出兵之前,总还是需要先派谍子细作去安南做点前期工作。

    圣旨很快送递去往应天。

    朱棣坐回椅子,看向黄昏,君臣对视一眼,都笑了。

    皆是一脸腹黑。

    胡汉苍父子做的一手好死,那就怪不得我大明将你那片疆域纳入版图了,然后再以安南为跳板,整个中南半岛,都在我大明野望之中!

    狗儿看着这一幕,起了一声的鸡皮疙瘩。

    这对君臣……

    简直就是一个尿壶里的!

 第五百二十九章 技术难题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版的《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

    十五国分别是朝鲜、日本、大琉球(今日本冲绳)、小琉球、安南国(今越南北部)、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南部)、苏门答剌、西洋国(今科罗曼德尔海岸)、爪洼国(今爪哇岛)、湓亨国(今马来半岛)、白花国(今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三弗齐国(今苏门答腊岛巨港)、渤泥国(文莱)。

    若是看下地图,因为地里缘故,西洋那边的一些小国大明是真没想过。

    至少朱棣没想过。

    因为打下来也不好管理。

    但中南半岛不一样。

    和大明接壤!

    也许朱棣以前没想过,但自从黄昏在他耳畔说过那么几次后,他就有这个想法了,如何才能比肩老爹的武功?

    打下整个中南半岛,大概就可以了。

    如果再收拾了漠北,那就超过了。

    如果顺带收拾了亦力把里和帖木儿,那就可以比肩秦皇汉武,以永乐大帝的脾性,既然有这种可能,哪会不去操作。

    随着朱棣的旨意去往应天,大明京畿那边开始躁动起来。

    靖难之后的武将,其实还是乐意打仗的。

    时间飞逝。

    黄昏在应天这边,遇着了难题。

    扶摇会馆进展不错,很快就有三四百人的人才汇聚,毕竟在扶摇会馆注册挂名,每个月就有一两银子,相当于一位秀才,这好事谁不愿意去?

    甚至其中好几位擅长建筑方面的老师傅,被华为房产、水泥工坊高新招了去,拿着高薪收入,生活比秀才们过得还要滋润。

    但是顺天这边渐渐有了反对声。

    大多来自读书人。

    因为顺天很多读书人发现,除了那五十位被聘为教授教导扶摇会馆人员读书认字的落第秀才外,其他落第秀才们很难在扶摇会馆注册,只有寥寥二三十人,而这二三十个人中,有擅长西洋话的,也有深谙天文地理的,还有喜欢研究奇淫技巧的——简而言之,都是些“不务正业”的读书人。

    反而是各种有才华擅长写文章的,扶摇会馆一个不要。

    用扶摇会馆馆长张尧、林振东和蒋楠的话来解释,你们这些擅作文章的大才,是朝堂上治理江山的人才,理应去科举报效家国,不能耽误在这里。

    话是这么说,可大家还是眼红每个月一两银子的馅饼,何况堂堂读书人,竟然不如那些下里巴人的泥水匠、木匠、铁匠了?

    是以非议之声渐起。

    黄昏没理睬。

    只是暗暗的请朱棣派了鹰扬卫的精锐,在暗中拱卫扶摇会馆,谨防一些读书人世家使阴招冲击扶摇会馆。

    所以扶摇会馆不是难题。

    化为房产目前也没有难题,前期是修泥土夯筑的小区,技术和资金都没问题,设计图纸也大多按照传统方式,已经在逐步运行之中。

    难题在水泥工坊那边。

    鼓风机可以使用,也能达到加工的温度,但始终无法达到需求,黄昏过去视察,和林振东等老师傅仔细研讨了几天几夜,得出了答案:矿石粉碎的还不够细!

    粉碎机是利用磨盘原理制作出来的,受限于材质和工艺水平,这种粉碎机粉碎出来的矿石原料还是有黄豆大小。

    太大了,无法达到需求。

    黄昏又花了几天几夜的时间思考,觉得还得上马球磨机的工程。

    球磨机才能粉碎得更细,从而达到工业要求。

    但这个技术难题太多:动力装置,传动装置,粉碎件的强度,都是黄昏的知识盲点,至于原理其实可以推测一二。

    动力装置,如果用人工作为动力,这个成本将是无比高昂。

    要用电。

    然而人力发电带不动电动机,何况黄昏也弄不出电动机,他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的普通人,不是技术大拿。

    所以动力只能考虑水力。

    舍弃电动的环节。

    传动装置和粉碎机的铸件强度,涉及到退火、淬火、特种钢材的技术难题,退火淬火简单,有老铁匠师傅,多实验有可能达到需求,但特种钢这个稍微有点难度。

    有难度也得上!

    黄昏找到朱棣,又在顺天城郊近河的的地方要了一大块地,建立了两个大工坊,一个是炼钢,一个是研发球磨机。

    然后去扶摇会馆把铁匠、擅长制作水车的老师傅、在采矿场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全部招进了这个新建的球磨机工坊。

    选了个德高望重的老师傅担任攻关组长,然后球磨机研发组仔细商讨,在大家集思广益的推动下,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

    在炼钢那边,黄昏让经验丰富的铁匠以及采矿场的老师傅配合,寻找在普通钢材中加入特种元素的方法——实际大明的炼钢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但依然还没达到将钢铁融化成钢水的水平,所以这还有一个技术难题需要攻关。

    黄昏只能让他们去实验。

    因为炼钢这个属于国家战略计划,所以这个炼钢厂表面上挂在军器院名下,朱棣也会从军器院调人过来,不过实际上还是黄昏一个人出钱。

    黄昏能做的就这么多,他能做的就是用钱来堆,剩下技术难题攻克的全靠这些匠人!

    也只能指望这些匠人。

    球磨机和特种钢的研发在进行,水泥的研发也不能停滞,黄昏和林振东、张尧、蒋楠等人合议了几日,又找水泥工坊的老师傅集思广益,最终想到一个笨办法。

    先用按照黄昏设计出来的粉碎机将矿石粉碎成黄豆大小,再利用杵窝远离生产一批粉碎机,再用人工方式,利用杠杆原理,用一个大圆锤,借助重力二次粉碎,同时有一个备用方案,生产一批小型的石磨性粉碎机,就如磨豆浆一样,将黄豆大小的矿石粉碎成粉末。

    同时实验,看哪一个方案能达到需求。

    难题,总是要攻克的。

    只要有钱拿,水泥工坊的人都有精气神继续,知恩图报,大家都敬重黄昏,也愿意为之奉献,工业人该有的精神,渐渐在黄昏建立起来的工业雏形之中形成。

    工业,在大明逐渐萌芽。

 第五百三十章 永乐四年

    工业萌芽,说起来三言两语一句话的事情,但黄昏知道不会如此简单,毕竟是要在社会进程上跳级几百年的事情。

    黄昏已经有心理准备,应天这边除了华为房产,其余投入至少要五年以上才能看见成果。

    会一直投钱进去。

    甚至也可能看不见成果。

    无所谓了。

    钱这玩意儿,生可以由父母祖上带来,死后你又只能留给后人,带不下黄泉地狱,挣钱不就为了花在这些刀刃上的嘛。

    只不过随着黄昏大手笔投入,时代商行那边很快吃紧。

    一度出现资金流转问题。

    好在两个舅子及时拿出了六万两入资,这才把账面紧急应付下去,黄昏一看这样不行,就靠时代商行的利润,短期可以应付,但长期操作的话,要抹平水泥工坊、球磨机研发、钢铁冶炼的大额投入,存在资金断裂的风险,还得继续捞钱。

    黄昏把目光落在了朱棣身上。

    北京皇城在建。

    这座皇城会在未来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是中华神州的政治中心,如此耀眼的地方,不如早一点让这座皇城成为不夜之城。

    于是他去找朱棣。

    说得天花乱坠,然后朱棣怦然心动,这一次不再掏内无库存的银子,从国库拿钱,让黄昏去操作这个事情。

    于是在永定河畔,黄昏又建立了个工坊起来。

    黄昏立即着人去通知在雷州半岛负责磁铁生产的燕小六,写了一封长达书页的信,让他如此这般的生产一些巨型磁铁,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