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的喜欢,不过是对有趣躯体的,而不的喜欢有趣的灵魂。

    他还没触及到绯春的灵魂深处。

    这一日因为想亲儿子一口,又被妻子赶出了房间,黄昏无奈,只得去西院找认同感,走入西院,发现卡西丽在弹琴。

    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在敲琴,双手各拿一根筷子模样的长棍,不断的敲击在琴弦上。

    琴声悠扬。

    院子里不仅有娑秋娜乌尔莎等西域女子,连张红桥、吴与弼都在,大家看着卡西丽敲琴,皆是一脸叹为观止的神情。

    黄昏讶然,“这是什么琴?”

    有点眼熟。

    但自己来到大明后,还没见过这种琴。

    穆罕穆拉笑着靠在大官人身边,轻声说道:“这是我们西域那边的一种乐器,大明没有,卡西丽最是擅长,这段时日去琴行找师傅定做的,也不知道能否达到标准,看卡西丽的神情,应该也差不到那里去,大明的匠人师傅们真是鬼斧神工。”

    穆罕穆拉现在还记得当时琴行的师傅听卡西丽说这种琴的时候震惊的模样。

    因为他们从没见过。

    甚至没听过。

    就这样他们都制作了出来,不得不称赞一句巧手天工。

    黄昏唔了一声,“在西域那边叫什么名字?”

    穆罕穆拉说了一句,黄昏听得莫名其妙,确实不懂,不过这琴应该是自己见过的,而且这琴声和钢琴很像。

    貌似在那什么网红小视频里见过,也在某部电影里见过。

    片刻后,卡西丽脸色潮红,用西域语兴奋的对娑秋娜嚷了几句,穆罕穆拉就给黄昏翻译:“卡西丽说几乎和西域的一模一样,材质也极为上等,是一尊好琴。”

    穆罕穆拉神色有点奇怪。

    黄昏恍然,“让琴行定制这把琴,花了不少钱罢?”

    穆罕穆拉笑了笑,“千金难买心头好。”

    黄昏:“……”

    穆罕穆拉融入大明确实很快,比娑秋娜还快,其实黄昏挺喜欢,他现在有种感觉,让穆罕穆拉和卡西丽选择的话,她俩有可能选择自己而不是娑秋娜。

    乌尔莎就不一样,在乌尔莎眼中,娑秋娜还是更重要一些。

    道:“花了多少钱?”

    穆罕穆拉比了六根手指。

    黄昏倒吸了一口凉气:“六百两?卡西丽哪来的那么多钱?”

    穆罕穆拉狡黠的偎依着大官人的胳膊,不停的蹭来蹭去,“我们给她凑的,所以我们都没钱了呢,也不能去买胭脂水粉了呢。”

    黄昏大感受用,大袖一挥,“没事,下午我让绯春给西院送笔钱过来。”

    挣钱干嘛?

    就是为了养女人的嘛。

    穆罕穆拉笑靥如花,轻声说这琴第一次出现在大明,大官人要不要给它取个名字?

    黄昏看着敲琴的卡西丽,发现她在发光,相比于握刀杀人,又或者是床笫妖媚,此刻的卡西丽,才算是真正的卡西丽。

    整个人无比鲜活,仿佛是个闪光少女。

    闪光少女?

    黄昏猛然想了起来。

    没错,这个琴在电影《闪光少女》中见过,叫扬琴,是明朝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和钢琴同祖同宗,难怪声音那么像钢琴。

    刚想说就叫扬琴,却见门子匆匆而来,“大官人,狗儿大监来了,说陛下宣召您入宫觐见。”

    黄昏耸耸肩。

    不用想,朱棣肯定是想问一下关于交趾布政司的事情。

    其实这哪需要纠结犹豫。

    高贤宁已经去了安南一年多,加上蓝山黎族的支持,再加上高贤宁这段时日在安南修建学堂聚集起来的人望,这个交趾布政使非他莫属。

    话是这么说,黄昏明白朱棣在忌惮什么。

    所以得打消他的猜疑。

 第五百四十九章 曲线兴国

    朱棣和黄昏很久没有君臣聊过天了。

    顺天那边,扶摇会馆在一片非议声中依然坚挺,从春节到现在即将入秋,收纳了众多的人才,源源不断的给黄昏的工坊以及军器院输送新鲜血液。

    黄昏在顺天的布局之中,只有华为房产见到了成效,已经在修筑泥夯和砖瓦的坊子建筑,而水泥工坊、水力发电、球磨机研发工坊、炼钢工坊,都还在不断的吞钱。

    朱棣在回应天之前,刻意了解过。

    所以朱棣很不明白,黄昏斥巨资搞的这些工坊,到底有什么意义,整日里吞钱,时代商行根本撑不了几年。

    所以这一次召见,也有问问黄昏这个事情的意思。

    看见黄昏进来见礼。

    朱棣免礼赐座赐茶。

    天子如此度量,不是说朱棣不怀疑黄昏在安南的布局,而是要这么做来放松黄昏的警惕心,所以也没打算直奔主题,道:“你的时代商行还撑得住?”

    黄昏想了想,“如果仅靠时代商行,最多撑到入秋,就会出现资金流转问题,不过微臣返回应天之后,售卖出了数十套光明神器,加起来得有几十万两,除去成本,还有大笔资金盈余,可以投入到顺天的工坊之中去。”

    感谢朱老板。

    要是朱棣不开那个金口,应天这边的富贾权贵也不敢如此大肆购买人力发电及其配套设施,太子的东宫也是因为朱棣开了口,所以才敢安了那一套人力发电设备。

    这个人力发电设备暴利。

    一套的成本最多一千两,但售卖出去的最低价格都是一万七千两,平均价格在两万两的样子,所以这段时日黄昏并不急资金问题。

    当然,这只是前期布局。

    到后期时候,整个应天繁华地段,自己都会架设线路,从而打造一个不夜之城,可是得等顺天的水力发电工坊做出成果来。

    还得等水泥工坊研究出水泥。

    没有水泥,拿石头来修堤坝的话,存在安全隐患。

    堤坝不像桥。

    像赵州桥那种屹立千年不倒的石桥,好修。

    但一座屹立数百年的堤坝,只靠石头太过于冒险,毕竟堤坝是要承受洪峰压力,还有漫长的水浸,还是钢筋水泥稳妥一点。

    朱棣颔首。

    老实说,虽然是一国之君,还是有点眼红黄昏的敛财手段,只不过他做不出那种没皮没脸的事情,黄昏赚的钱没少贴补他的举政措施。

    更何况顺天的华为房产和扶摇会馆也带着他一起玩了。

    问道:“这笔钱用完之后,若是水泥工坊、球磨机工坊和炼钢等工坊依然不见成果,你怎么办?继续往里面砸钱?”

    黄昏沉默了许久,吐出一个字:“砸!”

    工业不砸钱怎么行。

    况且这是惠及数代人的事情,该继续的还是得继续。

    朱棣沉吟半晌,“时代商行仅靠琉璃、香皂和沐浴露,已经不足以支撑你这些手笔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到最后若是砸不出成果,你会一夜之间一穷二白。”

    时代商行在大明的市场几乎饱和。

    而且利润一降再降。

    现在香皂和润肤水、沐浴露这些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也就只有皇室用度的,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些,价格也降了许多。

    价格降了,意味着时代商行的利润低了。

    黄昏笑了笑,“不急,等郑大监归来,我还会让时代商行涉及到其他行业去,比如医学和农业,陛下不用担心,我知晓轻重,盐铁这一块,尤其是盐,没有您的点头,我绝对不会沾,但是炼钢那一块,务必恳请陛下再多一点耐心,给微臣再多一点时间。”

    朱棣能容许自己在顺天建立炼钢工坊,已经是很大度了。

    盐铁是不可触摸的国家战略行业。

    朱棣颔首,“朕知晓。”

    想了想,“医学和农业那一块,你打算做什么?”

    黄昏笑道:“我想弄点疫苗出来,来保证我大明新生儿的存活率,如此可以提高大明人口,同时要发展农业,保证暴增的人口都能吃饱饭。”

    杂交水稻自己是弄不出来的。

    但是红薯、土豆这些还是可以大肆推广,尤其红薯,可惜目前大明还没有红薯,所以要等郑大监归来,看时代商行的大船商队有没有搞到红薯。

    朱棣一脸懵逼:“疫苗?”

    黄昏颔首,“对,就是疫苗,比如天花,这对新生儿是个巨大威胁,若是微臣能弄出预防天花的疫苗,是何等的功德,不过这有点难,还需要等时间、等人才、等资金、等时代的进步。”

    医学研发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需要工业的整体进步。

    不过因为现在当爹了,黄昏打算尽快促进这个项目的上马,根据研发的需求来推动相关工业的发展,不就是砸钱吗。

    我有的是!

    人才?

    扶摇会馆不够的话,在应天再建立一座,最主要的还是看郑大监能否带回西洋那边的一些医学人才回来。

    所以可以先上医学研究的器皿项目。

    这就要求老李钟山那边的琉璃工坊上马好几个项目。

    想到这叹了口气,“尽管微臣有钱,但这些事确实需要太多的钱了,仅靠大明当下的经济,微臣以做生意赚的钱来推动这些事,远远不够。”

    朱棣眼睛一亮,“天花都可以预防?”

    黄昏笑道:“当然可以。”

    咳嗽一声,“其实不止天花,很多疾病我们都可以预防,比如脑病之类的,只要有人才有资金有相应的技术,完全可以试着研发一下。”

    脑病就是小儿麻痹。

    其实这些东西都很难,完全是跨台阶的事情,最急迫的还是研发出一些抗生素。

    朱棣沉默了许久,“这需要很多的钱罢。”

    黄昏颔首,“所以微臣需要高贤宁出任交趾布政使,微臣需要时代商行在交趾那边大肆发展,如此才可以以交趾之力助我大明之进步。”

    朱棣哭笑不得。

    老子今天是来试探你把高贤宁安置在交趾的用意,现在倒好,你找了个借口,竟然想光明正大的把高贤宁推到交趾布政司使这个位置上去。

    有点蹬鼻子上脸了哈。

    也没恚怒。

    主要是黄昏说的东西确实让朱棣动心了,一个国家的强盛主要象征是什么:人口。

    而且朱棣心知肚明,自己要打漠北要打亦力把里的话,少不了要增兵,这都需要人口的增长,可如何保持人口增长?

    经济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幼儿的存活率,而天花、脑病以及其他各种病,都是制约幼儿成活率的羁绊。

    还有就是粮食。

    如果黄昏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大明人口暴增的话,就算把交趾给他又如何?!

    等等!

    朱棣幡然醒悟,别忘了正事。

    这小子到底有没有和太子勾结起来准备谋反?

 第五百五十章 交趾定局

    藩王登基者,古往今来唯朱棣一人。

    且不说各种天时地利的条件,毕竟朱棣登基有他的传奇性,但仅这样还不足以尊为明成祖,历朝君王之中,朱棣应该能够挤进前十。

    不是应该,是肯定。

    五征漠北,衔接仁宣,永乐大典等等功绩列举下来,真没几个君王比得上。

    所以朱棣才敢有如此自信重用神棍黄昏。

    现在哪怕猜疑黄昏在安南布局,朱棣也不担心,他是愤怒。

    如果太子掺和其中,这对于一个父亲而言,是何等的心痛。

    咳嗽一声,“那你先前为何反对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看你意思,当时你是支持太子的,就不担心让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