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冠-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朱棣容忍此事。
原因只有一个:这件事涉及到招安明教的大局。
而且在黄昏用假兵符调用神机营中军之前,也就是黄昏在抵达杭州之前,其实就已经着人给他汇报了的,当时黄昏以为他手中的兵符是真的。
朱棣默许了。
在这件事上,他其实是和黄昏一个阵营,所以他需要帮助黄昏。
但是为了杜绝后患,朱棣必须帮助黄昏,让所有人都认为黄昏是用真的兵符调兵,要不然以后大家群起效之,还不乱套。
所以朱棣的神色才奇怪。
你现在让黄昏送还一个兵符给郑亨,黄昏哪里拿得出,原本是打算今日事了,就把兵符给黄昏,让他送兵符给郑亨,如此可圆了这个事,只要郑亨不说出真相,谁也挑不出瑕疵来。
黄昏悄悄摸了一把额头的冷汗。
朱棣硬是要得。
不枉费老子这么尽心尽力的辅佐他。
换做其他君王,你区区一个五品武将敢用假兵符调兵,砍脑袋都是轻的,正儿八经的是要全家被流放女眷充军的大罪。
这才君王相得益彰该有的样子。
永乐好样的!
朱高煦见状,知道在兵符这件事上有父皇撑腰,哪怕自己再有证据,也不能拿出来了:拿出证据证明郑亨家里失窃,有可能失窃的是兵符,那就是在打父皇的脸。
而一直没说话的纪纲也是一头冷汗。
他刚才差一点就要出去说据北镇抚司线报,郑亨家里失窃,且当日黄昏和郑亨之间的交谈,并无涉及兵符一事——这是北镇抚司的职权。
监视朝臣。
所以郑亨和黄昏之间的会面情形被北镇抚司掌控,并不奇怪。
别说郑亨府邸,在场的所有人,除了皇宫之中,任何一个臣子的府邸里,都有北镇抚司的线人,还有一个例外:密不透风的黄府。
北镇抚司对朝臣隐秘的窃取,远远超乎人的想象。
唯独黄府,黄昏似乎颇为忌惮此事,黄府之中的小厮丫鬟,但凡有一点异常,徐妙锦都会直接干脆的辞退或者卖了,导致黄府的丫鬟小厮谁也不敢被收买。
毕竟在黄府的待遇很好。
因此纪纲就算猜到了这件事的真相,现在也更加不敢出声了,他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打朱棣的脸,搞不好陛下为了保住颜面,直接喀嚓了你纪纲都是有可能的。
真相,就只能是陛下想让大家知道的真相。
而不是你查出来的真相。
朱高煦没有善罢甘休,给了朱高燧一个眼神。
朱高燧立即上前一步,“父皇,这些事稍后可以让都察院继续追查,毕竟此事真相如何,我们都不知晓,不排除另有隐情,记得之前有传言,说郑侯爷家遭遇过梁上君子。”
这话还是有点意思的。
表明了这件事父皇您也是受害者,又留了后路,有可能是郑亨为了掩饰兵符被盗的失职而故意说吧兵符给了黄昏,而且这个梁上君子就是黄昏指使的,所以让都察院来查。
朱棣颔首,对都察院左都御史吴中道:“下午你们都察院就此事布置人手,彻查一番罢。”
不查不足以服众。
吴中领旨。
朱高燧继续道:“父皇,关于浙江暴乱一事,此事疑点颇多,按说孙布政使治理浙江多年,不可能不知道明教的动向,为何此次动乱,孙布政使没有一点的反应?”
众人看向孙隽。
孙隽深呼吸一口气,“回禀陛下,微臣已经拿下此次明教暴乱的罪魁祸首,并已将之带入京畿,请陛下发落!”
众人讶然,又在意料之中。
这才是孙隽。
他就是浙江的土皇帝,你要说明教暴乱他没有一点处置能力,那是自欺欺人,果不其然,连罪魁祸首都已经拿下。
朱棣哦了一声,“罪魁祸首是何人?”
孙隽回道:“明教圣女方娇,宋时明教教主方腊的后人。”
黄昏闻言暗暗蹙眉。
孙隽这个操作没有问题,撇清他自己在这件事上的关系,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朱高煦和朱高燧就是在等这。
朱棣并不知道此事,闻言大感振奋。
明教圣女?
来头不小。
如果能让此女归顺,那么招安明教的事情就方便了许多,至于明教在浙江的暴乱,朱棣知道这件事要找替罪羊。
孙隽不可能。
按照老二和老三今日这架势,大概率是要推到黄昏身上,恐怕这才是浙江乱局的最后一步棋:用明教暴乱的事情,来定黄昏勾结明教达成私欲的死罪。
如果真是这样……
朱棣真不会手软。
感情你黄昏让老子招安,你自己早就把明教掌控在手中了,招安不过是利用老子给你的明教谋取一个光明正大的立身借口。
这是欺君。
而且此事让朱棣无法安心,觉得黄昏完全无法掌控,将来有祸害江山的风险。
必须严惩。
老子才不得当你黄昏的冤大头!
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子成了明教教主
朱棣挥手,对身旁的狗儿道:“着人去把方娇请过来。”
用词是请。
这就很有意思了。
说明此刻在朱棣的心里,还是想着听从黄昏的建策,招安明教。
黄昏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
没过多久,方娇来到乾清殿。
行礼。
朱棣免礼,问道:“你先祖公是宋时方腊?”
方娇回道:“回陛下的话,是的。”
朱棣点点头,“你如今是明教圣女,在圣女之上,可还有其他人物,又在何处,又是何等身份蛰伏在民间?”
方娇微微蹙眉,答道:“有的。”
并没说其他。
当然不会说,现在还不到托盘的时候,而且方娇也不会和盘托出,一旦说了,那么明教就真的完了,至于严训逼供她……方娇并不畏惧。
不是不怕死。
也不是硬汉。
愿意跟着孙隽来到京畿,是为了她儿子的未来,但如果这未来是要用明教数万教众的鲜血来铺一条金光大道,方娇宁愿一死。
作为明教圣女,她有办法在言行逼供之前不受痛楚的死。
江湖草莽,总有旁门外道。
朱棣略略失望,又在意料之中,如果这么简单就能挖出明教的根,也不至于让它成为隐患,从父亲章国到如今,大明官府这些年其实抓过不少明教高层,但都没触及到最核心的人物。
要不然朱棣早就对唐青山下手了。
点点头,神情凝重,“浙江明教教徒暴乱,袭击锦衣卫地方卫所衙门,并从地方驻军卫所中抢夺军械一事,可是你们明教所为?”
方娇颔首,“是的。”
朱棣目光蹙起,略有不爽,“你一手策划的?”
方娇没有撒谎,“可以说是。”
朱棣不解了,“什么叫可以说是,意思说也可以说不是?”
方娇应道:“是的。”
朱棣沉吟半晌,“说说看。”
方娇道:“是黄昏让我策划此事,一次吸引于家埭那边的注意力,让他能顺利救出唐青山,所以民妇顺势为之。”
朱棣看了一眼额头上出了一层密汗的黄昏,问方娇,“你为何要听黄昏的话?”
方娇道:“他本是我明教高层。”
朱棣倏然怒睁双眼,“……”
朱高煦和朱高炽、纪纲三人心里长出了口气。
朱高炽暗暗着急。
黄昏听到这话之后,瞬间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感情在这里等着老子,别说,方娇这么一说,自己还真是百口莫辩。
朱棣基本上已经能猜出前因后果了,许久,才平复了情绪,问道:“你们抢的地方卫所的军械,现在何处?”
方娇犹豫了一下,“已移交给黄昏的人。”
朱棣倒吸了一口凉气。
朱高煦立即上前一步,“父皇,黄指挥是明教中人,这一点我们早就知晓,原本以为他是利用明教身份来行事,以便为江山社稷的稳固消除明教的威胁,现在看来,他这完全是私欲,微臣甚至怀疑,黄昏就可能是明教教主,要不然唐青山和方娇为何如此听命于他?”
朱棣看向方娇,“是吗?”
朱棣虽然不愿意相信黄昏是明教教主,但又觉得儿子说的在理。
唐青山对黄昏的态度,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方娇想了想,“反正黄昏来找我时,手持了只有教主才有的信物,不过我们教主有多重身份,所以这只是一种可能。”
说到这里,方娇的眸子里一闪而逝一抹愧疚。
朱棣冷笑,“只有你们明教教主才能持有的信物么?!”
那就是了!
天子多疑,哪怕是永乐大帝,此刻也相信了方娇的话,而开始猜疑黄昏,但旁观者清,太子朱高炽很敏锐的抓住了方娇那一刹那的神情变幻,他愕然的看向孙隽。
孙隽微微摇头,示意太子殿下,这件事你不要去掺和。
方娇点头,“是的。”
朱棣陷入沉默。
大殿之内,再无人说话,朱高煦和朱高燧、纪纲三人欣喜若狂,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不明真相,继续看热闹。
若说黄昏是明教教主,这些大佬们还真有几分相信。
黄昏的发迹确实太诡异。
而且他历来的行事作风,又确实和大明的官场格格不入,总感觉他超脱于大明官场之上,那么他是明教教主,也大有可能。
明教终究是邪教,发源于西域那边,如果黄昏是教主,那么肯定去过西域,接受到一些大明境内没有的东西,那么他的反常就可以理解了。
而且神棍入仕,这不就是明教惯用的迷信伎俩嘛。
黄昏看着满堂寂静的乾清殿,心中思绪电光闪过,事情超脱了预期,难怪自己一直觉得哪里不对劲,感情没料到方娇的倒打一耙。
是自己太信任孙隽了。
不过也是奇怪,孙隽是太子朱高炽的势力,为何要在这件事上针对自己?
黄昏看向孙隽。
孙隽面无表情。
他心中的思绪也在翻转,为何要趁这个机会对付黄昏?
明教暴乱的事情必须要有人来背锅,浙江承宣布政司的人兢兢业业,不该被这件事牵连,而太子的东宫位置也不稳妥,更不能被黄昏牵连,何况要斩断这件事对太子的影响,就必须让黄昏一个人把锅全部背下来。
孙隽,不是被驸马王宁给收买了,而是趁势保护太子。
当此事止于黄昏,则太子便无风险。
若是此事没有在黄昏这里打住,汉王、赵王和纪纲不会善罢甘休,继续拿这件事做文章的话,利用太子和黄昏之间的牵扯,意外太多,无法控制。
现在好了,黄昏是明教教主,按照孙隽的理解,朱棣会认为自己儿子再疯狂,也不敢和黄昏牵扯在一起,之后汉王和赵王、纪纲再怎么泼污,太子都会安然无恙。
这是一着断尾求生。
而在此之外,孙隽作为文臣,目睹黄昏这些年的作为,他其实很是担忧,文武并重的黄昏,一旦将来坐大,真要让他掌控了明教和神机营,太子怕是压不住。
所以……不如趁早解决!
何况浙江这盘局,汉王和赵王、纪纲本来就是要对付黄昏,只不过看是否有机会将太子拉下来,所以孙隽要做的,就是防止太子被牵扯过深,让黄昏一个人背下最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