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王冠-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永乐大典做序的事情基本上稳妥了,放下心来,道:“陛下,按照行程,郑大监大概还有一两月就要返回应天了,陛下要不要回应天?”

    朱棣犹豫着,“我想让郑大监来顺天。”

    黄昏暗暗腹诽,朱老板你怎么变懒了,你不是历史上那个勤劳的永乐了!你还是得顺天应天两头跑啊,因为接下来的永乐六年,咱们的目光和大明雄师的刀剑、火铳,就要落在漠北了。

    必须回应天准备北征事宜。

    咳嗽一声,“陛下,大明休养生息已有两三年,神机营那边发展迅猛,如今已近一万人的规模,而且最近军器院那边生产火铳、大炮的效率大有提高,我估摸着明年开春之后,神机营的规模就能暴涨到两万,是时候给漠北那边送去一点咱们大明的温暖了!”

    朱棣眼睛一亮,“你是说,开春之后,即可对漠北用兵?”

    黄昏不假思索,“当然可以!”

    老子已经在大同那边投资建立煤矿产业了,为了确保自己的资产安全,是时候把漠北的獠牙给拔掉了,要不然隔三岔五的南下侵扰,老子还发展个锤子的煤矿产业。

    煤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

    朱棣其实也早就想对漠北动手了,只是听了黄昏的建议,等待神机营规模化,实际上朱棣比谁都明镜神机营发展的进度,他的本意留在顺天,着手准备北伐的事情,顺天那边交给老大就行。

    道:“就算如此,朕也没有回应天的必要。”

    黄昏无奈。

    得了,反正朱棣对大明的掌控力在那里,他就算不回应天,一样可以调动京营参与征讨漠北,索性自己也继续留在顺天,继续努力发展各种工坊。

    很重要的一点:具备搅拌混凝土有浇筑性能的水泥有可能在春节前就研发出来。

    这个一旦弄出来,顺天城的高端坊子就要动工,华为房产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房产开发公司。

    而同时水力发电的项目也要启动。

    只是走出王府,黄昏就改变了主意:工业发展很重要,农业发展也一样,现在医疗改革后,人口肯定会暴增,如何确保膨胀的人口都能吃饱饭,这是个当务之急。

    正准备回去让人收拾返回应天,却见一骑绝尘而来,狂奔在长街之上,也不害怕撞上人,骑士没到,老远便在吼道:“加急军情,回避!”

    黄昏愕然。

    什么状况,这个时候来的什么军情?

    何等紧要的军情,可以无忌天子在燕王府的规矩,肆无忌惮的纵马来报,是交趾那边反了,或者是日本小国的倭奴来侵犯我沿海区域了?

    但骑士明显是边关驻军。

    鞑靼南侵了?

    不科学啊。

    已将入秋了,鞑靼再怎么疯狂,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南侵。

    何况鞑靼准备度过寒冬还来不及,哪有心情侵吞大明疆域。

    不过也说不准,毕竟趁着入冬前大肆抢一番也是他们的传统,抢了就跑,又是秋冬季节,大明也追不上,更不可能在冬天对漠北大肆用兵。

    看来真是漠北出问题了。

    骑士勒住战马,身手敏捷的从马背上跳下来,黄昏怒道:“站住!”

    于此同时,王府门前的十六个护卫同时刀剑出鞘。

    黄昏都吼了,大家不配合下怎么行。

    那骑卒满头大汗,神色紧张,见状愣了下,就听那身着便服的年轻人怒道:“知道这是哪里么,陛下就在王府之中,你如此咋呼,是嫌脖子上的家伙吃饭太久了么。”

    那骑卒幡然醒悟,立即行礼,“卑职拜见赵王殿下。”

    年轻人,穿着便服随意出入王府,肯定是某位殿下从应天过来了,身材欣长而不魁梧,那就不是太子和汉王,应该是赵王。

    黄昏侧首避开,没好气的道:“你哪知眼睛看见我是赵王了。”

    咳嗽一声,“指挥黄昏,刚觐见陛下出来,你有何等要紧的边关事情,是不是鞑靼或者瓦剌出兵越过边关,来大肆抢劫了一番?”

 第六百五十七章 胆大包天的鞑靼

    那骑士先是哭笑不得,你区区一个指挥也敢阻拦紧急军情,怕是不要命了,却又倏然醒悟过来,原来是在应天要风得风的黄昏。

    难怪了。

    边关虽然偏僻,但多少还是知道朝堂风云。

    此刻倒也不敢胡说什么,道:“公主殿下被鞑靼的人虏去了!”

    黄昏哦了一声。

    没事,朱元璋的女儿多,想办法拿钱拿粮换回来就行,实在不换,明年打到鞑靼主动求换,不甚在意的道:“哪位公主殿下?”

    骑卒道:“宝庆公主。”

    黄昏挥挥手,“那行,没事了,你先回去,我去给陛下——等等,你说是哪个公主殿下?宝庆公主?她怎么跑到边关去了?”

    黄昏瞬间懵逼。

    骑卒摇头,“卑职也不清楚,只是奉命前来传报。”

    黄昏转身,“跟我进来!”

    黄昏走后,朱棣情绪大好的去找到妻子徐皇后,打算和妻子一起来写全书的序,妻子徐皇后历来有女诸生的美誉,才情方面不比他朱棣差。

    徐皇后一听要写序,问道:“书都编好了?”

    朱棣笑道:“就差一点收尾的誊抄工作了。”

    徐皇后哦一声,“不回去看看?”

    朱棣乐呵呵的,“不急,大概要明年才能誊抄完毕,入冬后临近过年了,咱们再慢慢回应天,我打算明年对漠北用兵,所以还是要回去一趟的,不过当下不急。”

    徐皇后便起身,笑靥如花,“妾身给陛下磨墨!”

    全书编成,不说武功,至少在文治方面,丈夫已经赶上甚至可以说是超过了太祖,当妻子的,自然由衷的感到高兴。

    朱棣在书桌前坐下,拿出宣纸铺好,从笔架上取了支小毫,准备写序的初稿,徐皇后一边磨墨一边问朱棣,“陛下,可想好这本全书的名字了?”

    朱棣几乎是不假思索,“叫全书什么的,不够大气,也无法彰显这本书的显赫性,所以我近来想了很多,最终决定叫《永乐大典》,你以为何?”

    徐皇后刚想应声,就见狗儿忙急忙慌的进来,“陛下,出大事了!”

    朱棣心中一惊。

    狗儿虽然是内侍,但经历到沙场洗礼,又在宫中做事多年,养气功夫了得,一般情况下不会如此惊慌失措,显然是真的出了狗儿也觉得了不得的大事。

    问道:“怎么了?”

    狗儿急声道:“黄指挥去而复返,带着一位边军士卒求见,说宝庆公主出事了。”

    唰!

    朱棣猛然站起,睚眦目裂,“宝庆?!”

    徐皇后手中的墨钿啪的一声断了。

    狗儿心中一颤,“是的。”

    朱棣立即快步走出去,来到院子里,看着黄昏和那位骑士,怒道:“宝庆怎么了?!”

    一看朱棣这鸨母鸡模样,黄昏知道,这个时候咱们的永乐大帝怒意中烧,谁要是不长眼让他找着了爆发点,就等着掉脑袋吧。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黄昏腹黑的侧身,让那边军来说。

    那边军士卒没法,只得跪下,道:“陛下,宝庆公主被鞑靼的人俘虏去了,陪同宝庆公主的护卫,也全军覆没!”

    朱棣怒不可遏,“宝庆什么时候去了边关?”

    那边军士卒哪知道。

    保持沉默。

    朱棣看向黄昏。

    黄昏也不知道,一脸无辜,老子只负责把你妹子带到顺天来,可我哪里知道她在顺天玩得不开心,竟然作死的跑去边关了啊。

    怪我咯。

    索性也不吱声。

    心中其实分外内疚,如果不是自己处于私心,也不会忽悠宝庆公主来顺天,宝庆不来顺天,也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情。

    所以……

    不管怎么说,自己必须想办法把宝庆救回来。

    朱棣怒不可遏,盯着黄昏,杀意腾腾,就欲降下雷霆,好在徐皇后及时赶到,作为女人要细心许多,急忙拉住朱棣,对黄昏和那边军士卒道:“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边军士卒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黄昏更不知道了。

    不过倒也还好,徐皇后的出现让朱棣冷静了些,恶狠狠的盯着黄昏,道:“迅速给朕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另外,传令边军,全军备战!”

    后面半句话是对狗儿说的。

    狗儿急忙去书房着人拟旨。

    朱棣看向那士卒,“你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

    那士卒应道:“请陛下赎罪,卑职也只是接将军命令传来传送军情,不过卑职在来应天之前,边关将士已经出兵去追击了。”

    朱棣暗暗叹气。

    哪可能追得上。

    倒也不是很担心,鞑靼人不蠢,应该一眼就能看出小宝庆身份的不凡,会妄想用她来换取利益,而小宝庆也还年幼,鞑靼不会对她的身体有冒犯。

    当务之急,是弄清楚情况后想办法救回小宝庆。

    正思忖间,有护卫匆匆进来,手持一封边关密信,“陛下,边关密信。”

    黄昏急忙接过。

    狗儿不在,于是他来拆信,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安全隐患,这才将信递给朱棣,朱棣拿过信一看,气不打一处出。

    信是独石关守将送上来的。

    出了独石关的长城,就是开平和榆木川。

    守将在信中说宝庆公主带着一百余骑,从延庆到独石关,然后出了关城,说要去看那什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风光,还说要去榆木川看看皇兄大胜鞑靼的地方……

    当时独石关守将还专程派了三百人拱卫。

    差不多五百人的护卫,想着应该没有问题,就算有小股的鞑靼兵力,也能够应付过去,不曾想这一去就全军覆没,连宝庆公主都被俘虏了。

    那位守将在信中推测,关外是否是有鞑靼的主力兵力,鞑靼是否要在入冬之前闯关南下,到大明疆域之内大肆抢劫一番的动机,请陛下决断。

    朱棣眉头蹙起,神色凝重起来。

    有一说一,那位守将没有犯错,知悉出事后先是派人前来通知,又写急信汇报,挑不出毛病。

    入冬之前本来就是鞑靼侵扰边境的高峰期,他也不敢违背小宝庆,甚至分兵三百去护卫小宝庆,已经是很冒险的事情了。

    毕竟关口更为重要。

    而且独石关距离开平和延庆不远,遭遇小股鞑靼兵力,小宝庆的五百护卫稍微给力一点,独石关就能出兵支援。

    鞑靼在独石关反应不过来的情况下全歼五百护卫,掳走小宝庆,简直胆大包天。

    问题来了。

    游荡在开平和榆木川区域一带的鞑靼有多少人?

    是大肆出兵,就此对漠北动手,还是只选择小范围的行动救回宝庆?

    需要仔细斟酌。

 第六百五十八章 血不能白流

    书房里,分外安静。

    徐皇后在一边坐立不安,当丈夫冷静下来,她想起小宝庆的音容笑貌后,反而情绪上来了,眼睛红了,几次都差点流下泪来。

    朱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妻子的身体好不容易养好了一些,又出这么一回事。

    旋即恚怒无端。

    鞑靼该死!

    宝庆也是不让人省心,都快入秋了,你跑到草原去看什么风吹草低见牛羊?

    又暗暗自责。

    小宝庆来到顺天后,自己也没抽多少时间陪她,让她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